一种码头靠泊专用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90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码头靠泊专用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靠泊攀爬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码头靠泊专用爬梯。



背景技术:

平时船舶停靠在码头,船上的人员在上下码头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攀爬工具上下船,而在码头常用的攀爬工具是爬梯。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1144631Y,授权日期为2008年11月5日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梯,包括多级踏板和护栏,在所述踏板两侧设置有挡板,在顶部踏板的周围竖直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设置在除爬梯口之外的至少一侧。

如上述文献所述的爬梯,当船舶靠岸,停靠在码头上时,由于受潮汐力的影响,海水会上下波动,船舶也会随着海浪上下晃动,使得船舶的位置时刻在变化,这种爬梯在使用时需要将爬梯推到靠近船舶的位置,船员再从船舶的甲板上跨到爬梯上来实现上下船,由于这种爬梯的高度和位置相对于码头是固定的,因此在船舶随海水起伏时无法实时适应船舶位置的变化,导致船舶与爬梯之间的距离时大时小,船员在上下爬梯时可能会踩空,因此具有落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码头靠泊专用爬梯,能够根据海水的波动进行调节,使爬梯的一端始终紧靠在船舶上,使船员不容易踩空,从而达到降低船员落水可能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码头靠泊专用爬梯,包括爬梯主体,所述爬梯主体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爬梯主体上且用于搭接在船舶上以防止所述爬梯主体滑落的搭脚、固定于码头的立柱上的角铁、转动连接于所述角铁上的套管、一端铰接于所述爬梯主体上且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套管内的支撑杆,所述搭脚与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爬梯主体的同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船舶靠岸后,船员需要上下船时,向上抬升支撑杆,使支撑杆带动爬梯主体固定有搭脚的一端向上抬起,随后推动爬梯主体往靠近船舶的一侧运动,在将爬梯主体推动到使搭脚位于船舶上方时,下放支撑杆,使固定于爬梯主体上的搭脚搭接在船舶上,由于有搭脚的存在,此时爬梯主体虽然会随着船舶的晃动而晃动,但爬梯主体的一端始终搭接在船舶上,使船员在上下爬梯时不容易踩空;在设置了角铁、套管和支撑杆后,由于角铁固定于码头的立柱上,套管转动连接于角铁上,而支撑杆又穿设于套管内,并且爬梯主体固定有搭脚的一端位于角铁的上方,因此在船舶向各方向晃动的过程中,角铁能够限制爬梯主体的左右偏移,但不影响爬梯主体随船舶的晃动而进行上下调节,使爬梯主体搭接在船舶上的一端不容易从船舶上脱落,从而达到降低船员落水可能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爬梯主体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排布的穿销孔、穿设于所述穿销孔内的支撑销,所述穿销孔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销两端的直径大小不同,且所述支撑销的最大直径大于穿销孔的直径,当所述支撑销穿设于所述穿销孔内时,所述支撑销的圆周侧壁抵触在所述套管的上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海浪很小时,船舶随海浪上下起伏而导致晃动的幅度比较小,因此支撑杆在随爬梯主体上下晃动的过程中不会从套管上脱出,但当海浪非常剧烈时,船舶随海浪上下起伏的幅度非常大,而支撑杆的长度又有限,因此当船舶带动爬梯主体固定有搭脚的一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从套管内脱出,可能导致爬梯主体从船舶上脱落,在设置了支撑组件后,当船舶靠岸,并且将爬梯主体搭接在船舶上时,将支撑销嵌入支撑杆上位于套管下方的穿销孔内,并将支撑销嵌紧,此时当船舶带动爬梯主体上抬时,支撑销会与套管的下端面产生抵触,从而限制支撑杆从套管内脱出;在船舶离岸后,支撑销也能供爬梯主体支撑,此时只需将支撑销从支撑杆上位于套管下方的穿销孔内取出,再嵌入位于套管上方的穿销孔内,即可对爬梯主体形成支撑,减少爬梯主体与码头地面上海水的接触,从而减轻爬梯主体受到的腐蚀,延长爬梯主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支撑销嵌入的圆弧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支撑销穿设于支撑杆上的穿销孔内,且长度方向垂直于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而支撑杆又穿设于套管内,因此当支撑销嵌入套管上的圆弧槽内时,圆弧槽能够限制支撑杆的转动,使爬梯主体不容易因为外力撞击而产生偏斜,并且圆弧槽的存在能够增加套管与支撑销的接触面积,增加支撑销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使支撑销不容易从支撑杆上的穿销孔内脱落,从而使支撑组件的支撑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爬梯主体主要由多根栅条构成,相邻所述栅条之间通过勒条固定,且相邻所述栅条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海水通过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栅条之间的间隙能够供海水和雨水通过,加快爬梯主体上水的排出速度,使船员在踩上爬梯主体时不容易产生打滑,从而进一步降低船员落水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爬梯主体上固定有用于防滑的踩踏条,所述踩踏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爬梯主体的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设置了踩踏条之后,能够在船员上下爬梯时供船员踩踏,增加爬梯主体与船员脚底之间的摩擦力,使船员不容易在上下船的过程中滑倒,从而更进一步地降低船员落水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爬梯主体上还固定有护栏,所述护栏分布于所述爬梯主体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船员上下爬梯时,护栏能够供船员扶持,使船员不容易产生滑倒,并且在船员滑倒后能够供船员抓握,减小船员从爬梯主体上跌出,从而再更进一步地降低船员落水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栏包括多根垂直固定于所述爬梯主体上且沿所述爬梯主体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固定杆、固定于多根所述固定杆上的环形握杆,所述环形握杆的两端圆弧过渡,且在所述环形握杆内固定有用于增加所述环形握杆强度的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杆能够支撑环形握杆,使船员在倚靠在护栏时,护栏不容易产生断裂,而加强杆能够进一步增强护栏的结构强度,使护栏更加不容易断裂,从而更进一步降低船员落水的可能性;而将环形握杆的两端圆弧过渡,能够在船员与环形握杆产生碰撞时减轻船员受到的伤害,并且令船员在握持护栏时具有更好的舒适感,从而使船员在握持护栏时具有更好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抵触在所述爬梯主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杆上的挡板能够封闭同一侧的相邻固定杆之间的空隙,当船员上下船的过程中在爬梯主体上滑倒后能够被挡板挡住,不容易经由固定杆之间的空隙跌落出爬梯主体,从而又再更进一步地降低船员落水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爬梯主体远离所述搭脚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海水水位的变化,每次船舶靠岸后船舶甲板离码头地面的高度都不相同,因此每次都需要调整爬梯主体和船舶之间的位置,使爬梯主体上的搭脚搭接在船舶上,在设置了滚轮后,能够在调整爬梯主体与船舶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方便推动爬梯主体,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搭脚能够用于搭接在船舶上,而角铁、套管、支撑杆三者的连接关系能够限制搭脚从爬梯主体上脱落,从而达到降低船员在上下船过程中落水的可能性的目的;踩踏条能够增加船员与爬梯主体之间的摩擦力,使船员不容易在上下船的过程中产生滑倒;而护栏能够供船员扶持,使船员不容易在上下爬梯的过程中摔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图,用于体现爬梯的整体结构;

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限位机构的结构;

图3是图1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体现爬梯主体的结构。

图中:1、爬梯主体;2、栅条;3、勒条;4、间隙;5、限位机构;51、搭脚;52、角铁;521、连接板;522、三角板;53、套管;531、圆弧槽;54、支撑杆;6、支撑组件;61、穿销孔;62、支撑销;7、踩踏条;8、护栏;81、固定杆;82、环形握杆;9、挡板;10、滚轮;11、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码头靠泊专用爬梯,包括爬梯主体1,爬梯主体1主要由多根栅条2构成,栅条2的截面呈三角形,多根栅条2之间通过勒条3固定,且相邻栅条2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海水或雨水通过的间隙4。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爬梯主体1上设置有限位机构5,限位机构5包括两根搭脚51、角铁52、套管53、支撑杆54,搭脚51呈圆柱状,固定于爬梯主体1的一端,且搭脚5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爬梯主体1的长度方向。角铁52包括连接板521、两块三角板522,连接板521呈板状,固定于码头的立柱上,三角板522焊接于连接板521上。套管53呈圆管状,在套管53的一端开设有圆弧槽531,且套管53的中部转动连接于两块三角板522之间。支撑杆54呈长棍状,支撑杆54的一端铰接于爬梯主体1上,且另一端穿设于套管53内。在支撑杆54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爬梯主体1的支撑组件6。

支撑组件6包括多个穿销孔61、支撑销62,穿销孔61开设于支撑杆54上,穿销孔61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支撑杆54的长度方向,且多个穿销孔61沿支撑杆54的长度方向排布。支撑销62呈圆柱状,支撑销62两端的直径大小不同,支撑销62大端的直径大于穿销孔61的直径,且小端的直径小于穿销孔61的直径。支撑销62穿设于穿销孔61内,且当支撑销62穿设于穿销孔61内时,支撑销62嵌入套管53上的圆弧槽531内,从而使支撑杆54不容易产生转动。

如图3所示,在爬梯主体1上固定有多根用于防滑的踩踏条7,踩踏条7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栅条2的长度方向,且相邻踩踏条7之间相互平行。

如图1所示,在爬梯主体1上位于踩踏条7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护栏8,护栏8包括多根固定杆81、环形握杆82,固定杆81呈圆柱状,垂直固定于爬梯主体1上,且多根固定杆81沿爬梯主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环形握杆82呈封闭的环形,竖直固定于多根固定杆81上,固定后的环形握杆8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爬梯主体1的长度方向。

在固定杆81上靠近爬梯主体1的一端还固定有挡板9,挡板9呈长板状,且挡板9的一侧抵触在爬梯主体1上。在爬梯主体1远离搭脚51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滚轮10,滚轮10与搭脚51位于爬梯主体1的同一侧。

具体实施过程:当船舶靠岸,船员需要上下船时,首先向上举起支撑杆54,使爬梯主体1固定有搭脚51的一端向上抬起,再推动爬梯主体1,使爬梯主体1往靠近船舶的一侧运动,当爬梯主体1上的搭脚51运动到位于船舶甲板的上方时,下放支撑杆54,使爬梯主体1上的搭脚51搭接在船舶上。由于支撑杆54的一端铰接于爬梯主体1上且另一端穿设于套管53上,套管53铰接于角铁52上,而角铁52又固定于码头的立柱上,因此支撑杆54能够在套管53内沿套53的长度方向上下运动,当船舶在海浪的带动下产生上下晃动时,爬梯主体1能够随着船舶的上下晃动而进行上下调整,使爬梯主体1上的搭脚51始终搭接在船舶上;当船舶在海浪的带动下产生左右晃动时,由于角铁52是固定于码头的立柱上的,因此爬梯主体1的左右晃动会被角铁52限制住,使爬梯主体1不容易产生左右晃动,从而使得爬梯主体1在船舶晃动的过程中不容易从船舶上脱落,从而达到降低船员落水可能性的目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