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桅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9399发布日期:2019-06-11 23:32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达桅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雷达桅体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当前,雷达已经作为新型捕捞船等船只的必备设备,多搭建在桅体的平台上。通常对于宽度较小的平台,雷达桅体结构大多采用在平台中心下方设立桅板与封板的结构形式;而对于宽度较大,但高度较小的平台,雷达桅体结构大多采用在平台中心下方设立桅板与封板,并在平台两端增加钢管支撑的结构形式。

当平台高度较低或平台宽度较小时,上述设计可以满足振动要求。但当平台较大、桅体较高时,出于船体结构布置与雷达可视区域的要求,如果采用以上两种桅体支撑方式,易发生桅体振动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雷达桅体结构,优化了雷达桅体结构布置方式,增大了桅体结构刚度,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可以解决具有较大高度雷达桅体的剧烈振动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雷达桅体结构,包括支撑雷达天线的桅体平台,支撑桅体平台的桅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桅柱设置斜向的三支,表面加装封板,分别自下至上不对称内收,改变了传统桅体结构的桅板垂直于罗经甲板的设计方式,桅柱顶端连接桅体平台的底部,呈截顶三棱锥结构;桅柱任意高度的横断面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同高度截面所呈三角形的形态不同。本方案中用方形柱体结构替代钢管结构,同时,三个柱体利用不对称结构的内收形式,保证了雷达桅体横、纵方向的稳定性。

为了防止桅体高度过大,引起较大的弯曲模态,三支桅柱之间通过两块同一高度的平台板连接形成第二平台。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平台,连接三个独立的柱体支撑结构。所述平台板水平设置,相互连接呈V 形。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桅体结构刚度,所述桅柱优选为方形柱,其内部具有轴向及径向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第二平台表面设置有连接桅体平台的扶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一种桅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另一种桅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上述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雷达桅体结构,包括支撑雷达天线的桅体平台1,支撑桅体平台1的桅柱2,其特征在于,

所述桅柱2设置斜向的三支,表面加装封板,分别自下至上不对称内收,顶端连接桅体平台1的底部,呈截顶三棱锥结构;桅柱2任意高度的横断面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同高度截面所呈三角形的形态不同;

三支桅柱2之间通过两块同一高度的平台板3连接形成第二平台,所述平台板3水平设置,相互连接呈V形。

进一步的,所述桅柱2为方形柱,其内部具有轴向及径向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第二平台表面设置有连接桅体平台1的扶梯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