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分段组合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9785发布日期:2020-04-14 19:2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分段组合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运动产品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用途分段组合船。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船在结构上比较脆弱,只要单点漏气,也会迅速沉没,再加上可承重的重量小,活动空间不大,在安全可靠性能方面不是特别理想,同时对讲究团体休闲乐趣的爱好者来说也并不是合适的选择,也有一些组合拆装的船,但常用的是采用横杆贯穿连接,连接部分一般是船体上部,这种连接方式不太稳固,船体容易晃动,不安全,而且现有的船功能比较单一,有的适用于钓鱼休闲活动、亲水野营度假活动,但不适用于帆船等快速的水上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分段组合船,可拆卸组装,结构连接稳固,既可以在浅水区悠闲垂钓也可以进行帆船水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分段组合船,包括两个并排的船体,所述船体包括船头和船尾,还包括至少一个前船身和后船身,所述船头和船尾与船身连接的一端设有咬合榫头,所述船身前后两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咬合榫头,所述咬合榫头的上面设有顶部连接板预留槽,用于安装顶部连接板,所述顶部连接板上设有螺孔,与之配套连接的顶部连接板预留槽内设有预埋螺母,所述顶部连接板和咬合榫头中间设有竖向贯穿孔,用于安装竖向拉紧棒,所述船体的下部两侧均设有横向贯穿连接孔,用于插入横向拉紧棒连接两个船体组件,所述并排的船体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主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船尾和前船身上设有主梁安装卡槽,两个并排的船体之间通过前后两根主梁固定连接,所述主梁的两端设有导向槽,用于插入咬夹齿,所述咬夹齿中间设有贯穿孔,主梁底部的凹槽两端设有与咬夹齿连接的连接固定件,通过将螺丝穿入贯穿孔再贯穿到连接固定件的内螺孔中实现咬夹固定,所述主梁底部的凹槽内还根据船体的宽度在咬夹齿固定船体的另一侧设有咬夹固定件,所述咬夹固定件固定于船体的咬夹预留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船尾的尾部设有船舵安装孔,用于安装船舵,所述船舵包括舵叶和转向连接件,所述舵叶和转向连接件通过定位销连接,转向连接件的顶部设有滑轮,所述舵叶上固定有拉绳,拉绳穿过滑轮通过夹绳器固定于拉杆上,拉动拉杆带动拉绳传动,实现船舵的转向。

进一步的,所述船体两侧沿横向贯穿连接孔的设置方向上开设有船体拉紧槽,所述横向拉紧棒的一端设有连接套管,另一端设有固定锁紧件,所述竖向拉紧棒的一端设有连接套管,另一端设有固定套头,所述横向拉紧棒和竖向拉紧棒均通过连接套管中穿插螺丝通过螺帽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船头和船尾上还开设有顶部支撑脚导向孔和底部支撑脚导向孔,用于安装顶部支撑脚固定件和底部支撑脚固定件,所述顶部支撑脚固定件的定位孔均处于船头和船尾的中心位置,船头的底部支撑脚固定件的定位孔的位置相对于顶部支撑脚固定件向前倾斜设置,所述船尾的底部支撑脚固定件的定位孔的位置相对于顶部支撑脚固定件向后倾斜设置,所述顶部支撑脚固定件和底部支撑脚固定件之间设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两根主梁均设有座椅支撑杆,两根座椅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支架横梁,所述支架横梁上设有可沿支架横梁横向移动的座椅。

进一步的,所述座椅支撑杆为可升降式支撑杆,座椅支撑杆的底端通过定位底座固定在主梁上,座椅支撑杆的顶端通过支架连接件与支架横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的上方还设有抱刹装置,用于锁紧和松开支撑脚,所述抱刹装置包括抱刹底座,所述抱刹底座上安装有弹簧导向桩,弹簧导向桩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设有抱刹片,所述抱刹片一端固定在抱刹底座上,另一端穿插在弹簧导向桩上,抱刹底座的中间设有支撑脚插入孔。

进一步的,所述后船身包括设有储存仓的第一后船身和设有水翼导向槽的第二后船身的两种形态,所述水翼导向槽贯穿船身倾斜设置,所述水翼导向槽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水翼连接件,底部安装有第二水翼连接件,所述第一水翼连接件和第二水翼连接件的两端均设有内置滑轮,贯穿船身的第一水翼连接件和第二水翼连接件之间设有弧形水翼。

进一步的,所述船头、前船身、后船身和船尾的两侧设有卡槽,用于安装甲板,所述船头、前船身、后船身和船尾的两侧还设有连接螺母,用于连接固定钢丝绳或支索,所述船头、前船身和船尾内均设有储存仓,储存仓的上面设有舱盖,所述船头上设有拉紧连接孔,两个船头的拉紧连接孔之间设有拉紧连接杆,所述两根主梁和两个船体之间安装有蹦床,拉紧连接杆和与之相近的主梁之间安装有甲板,所述主梁上还安装有桅杆,桅杆与船体之间设有船帆。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模块化、分段式组合设计,连接方式上采用榫头结构与金属棒结合的方式进行组装,从不同方向锁紧船体,使船体具有很好的刚性,提高了船体整体的稳定性;

(2)在连接部位上采用金属与高强度的工业塑料作为连接件,实现了现有滚塑工艺不能生产太长的限制,可以自由扩展船体的长度,实现一套模具就可以组成多套不同大小的船体,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使用方便、灵活,可满足不同的需求;

(3)本实用新型拆装后,仅需一个立方就可存放,不占空间,无需停泊位,运输方便,可直接放置在私家车的后备箱中,或者绑在车顶上,对比现有的充气船具有抗冲击的效果,即使有一个船体破损,其他独立单元仍可提供浮力,组合后产品呈流线型,在风浪中稳定性好,速度快。

(4)本实用新型的船身设计有多种形态,设计有储存仓或者水翼导向槽,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组装,如需要休闲船钓,可选择设置有储存仓的船身,如进行水上帆船运动,选择设置有水翼导向槽的船身,在船体上扬起船帆,同时可根据需要增加前船身的个数,实现功能的多样化。

(5)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船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脚,用于浅水岸边的定位,配合专用帐篷,可进行野外亲水度假休闲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船体分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横向拉紧棒和竖向拉紧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主梁与船体咬夹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主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船舵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后船身和水翼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船体水翼导向槽的剖面图;

图10是第一水翼连接件和第二水翼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船体支撑脚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船尾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船头支撑脚导向孔的剖面图;

图14是船尾支撑脚导向孔的剖面图;

图15是抱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座椅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多用途分段组合船,包括两个并排的船体,所述船体包括船头1和船尾2,还包括至少一个前船身3和后船身4,所述船头1和船尾2与船身连接的一端设有咬合榫头5,所述船身前后两端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咬合榫头5,所述咬合榫头5的上面设有顶部连接板预留槽6,用于安装顶部连接板7,所述顶部连接板7上设有螺孔7-1,与之配套连接的顶部连接板预留槽6内设有预埋螺母,所述顶部连接板7和咬合榫头5中间设有竖向贯穿孔8,用于安装竖向拉紧棒9,所述船体的下部两侧均设有横向贯穿连接孔10,用于插入横向拉紧棒11连接两个船体组件,所述并排的船体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主梁12固定连接。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船尾2和前船身3上设有主梁安装卡槽13,两个并排的船体之间通过前后两根主梁12固定连接,所述主梁12的两端设有导向槽12-1,用于插入咬夹齿14,所述咬夹齿14中间设有贯穿孔14-1,主梁12底部的凹槽两端设有与咬夹齿14连接的连接固定件15,通过将螺丝穿入贯穿孔14-1再贯穿到连接固定件15的内螺孔中实现咬夹固定,所述主梁12底部的凹槽内还根据船体的宽度在咬夹齿固定船体的另一侧设有咬夹固定件16,所述咬夹固定件16固定于船体的咬夹预留槽中。

如图7和图12所示,所述船尾2的尾部设有船舵安装孔2-1,用于安装船舵17,所述船舵17包括舵叶17-1和转向连接件17-2,所述舵叶17-1和转向连接件17-2通过定位销17-3连接,转向连接件17-2的顶部设有滑轮17-4,所述舵叶17-1上固定有拉绳18,拉绳18穿过滑轮17-4通过夹绳器19固定于拉杆20上,拉动拉杆20带动拉绳18传动,在定位销的作用下,带动舵叶旋转,使舵叶可由垂直向水平运动。

如图3和如图4所示,所述船体两侧沿横向贯穿连接孔10的设置方向上开设有船体拉紧槽21,所述横向拉紧棒11的一端设有连接套管11-1,另一端设有固定锁紧件11-2,所述竖向拉紧棒9的一端设有连接套管11-1,另一端设有固定套头9-1,所述横向拉紧棒11和竖向拉紧棒9均通过连接套管11-1中穿插螺丝11-3通过螺帽11-4进行固定。

如图1和图16所示,所述两根主梁12均设有座椅支撑杆27,两根座椅支撑杆27之间连接有支架横梁28,所述支架横梁28上设有可沿支架横梁28横向移动的座椅29。所述座椅支撑杆27为可升降式支撑杆,座椅支撑杆27的底端通过定位底座30固定在主梁12上,座椅支撑杆27的顶端通过支架连接件31与支架横梁28连接。

如图1和图8-10所示,所述后船身4为设有水翼导向槽33的第二后船身4-2,所述水翼导向槽33贯穿船身倾斜设置,所述水翼导向槽3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水翼连接件34,底部安装有第二水翼连接件35,所述第一水翼连接件34和第二水翼连接件35的两端均设有内置滑轮36,贯穿船身的第一水翼连接件34和第二水翼连接件35之间设有弧形水翼37。在第一水翼连接件34和第二水翼连接件35的内置滑轮36的作用下,弧形水翼37可上下滑动,在船体高速行驶的情况下,与水流摩擦产生升力,将船体抬离水面,减少船体的阻力,调高船速。

如图1所示,所述船头1、前船身3、后船身4和船尾2的两侧设有卡槽38,用于安装甲板,所述船头1、前船身3、后船身3和船尾2的两侧还设有连接螺母39,用于固定钢丝绳或支索,所述船头1、前船身3和船尾2内均设有储存仓,储存仓的上面设有舱盖41,所述船头1的头部设有拉紧连接孔42,两个船头1的拉紧连接孔42之间设有拉紧连接杆43,所述两根主梁12和两个船体之间安装有蹦床44,拉紧连接杆43和与之相近的主梁12之间安装有甲板45,所述主梁12上还安装有桅杆,桅杆与船体之间设有船帆。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的多用途分段组合船,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后船身4为设有储存仓40的第一后船身4-1,所述船头1和船尾2上还开设有顶部支撑脚导向孔22和底部支撑脚导向孔23,用于安装顶部支撑脚固定件24和底部支撑脚固定件25,所述顶部支撑脚固定件24的定位孔均处于船头1和船尾2的中心位置,船头1的底部支撑脚固定件25的定位孔的位置相对于顶部支撑脚固定件24向前倾斜设置,所述船尾2的底部支撑脚固定件25的定位孔的位置相对于顶部支撑脚固定件24向后倾斜设置,所述顶部支撑脚固定件24和底部支撑脚固定件25之间设有支撑脚26。

如图2和图11-15所示,所述支撑脚26的上方还设有抱刹装置32,用于锁紧和松开支撑脚26,所述抱刹装置32包括抱刹底座32-1,所述抱刹底座32-1上安装有弹簧导向桩32-2,弹簧导向桩32-2上套设有弹簧32-3,弹簧32-3的上端设有抱刹片32-4,所述抱刹片32-4一端固定在抱刹底座32-1上,另一端穿插在弹簧导向桩32-2上,抱刹底座32-1的中间设有支撑脚插入孔32-5。

当船体停泊在浅水水面上时,穿过抱刹装置在支撑脚插入孔中插入支撑脚,在支撑脚顶部插入千斤顶46,将钢丝绳两端连接在船体两侧的连接螺母上,钢丝绳中部卡入千斤顶顶部卡槽内,启动千斤顶在钢丝绳的作用下,将支撑力传递到支撑脚,使支撑脚向下运行,当运行到水底时支撑脚受到阻力,在反作用下顶起船体,在抱刹装置的抱刹作用下,固定船体在支撑脚上的位置,实现水中四个支撑脚支撑站立。由于船头船尾支撑脚导向孔的前后倾斜和顶部支撑脚固定件和底部支撑脚固定件的定位孔的左右偏移,使支撑脚由船体向四角伸展,根据水深,支撑脚底部和四角可伸缩延长,增加船体在水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船身进行相应的水上活动,也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增加前船身或者后船身的组装个数,组装灵活,功能多样,满足各种水上活动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