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1433发布日期:2020-06-20 14:3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活鱼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



背景技术:

活鱼转运船,申请号:201721479755.x,公开了一种活鱼转运船,包括船首、船身和船尾,身设置有渔网,可直接通过接收构件对接捕鱼装置的出鱼部件,捕到的鱼会从接收构件中进入船身的渔网中,渔网与水面连通,所以活鱼可以一直保持在水中的状态下运输,以确保活鱼的鲜活度。

该活鱼转运船的溶氧供给为活鱼舱与水体自然交换,易受水体水质变化的影响;且阻力大,航速慢,适合静水水体短途运输;在航行时存在鱼扎堆斗水,应激大,易擦伤鱼体,造成鳞片、粘液脱落,影响外观品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其具可同时实现对封闭式活鱼舱内进行换水增氧和直接充气增氧的方式,使活鱼始终处于高溶氧、优良、稳定的水体中,且应激小,不损伤鱼体,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突出经济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表现为应用环境的广泛性、运输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包括船体,船体的中部设有活鱼舱,所述活鱼舱的底部铺设有纳米增氧管,船尾上设有旋风涡机,所述活鱼舱上沿一侧上安装有多个增氧宝塔头,所述旋风涡机和增氧宝塔头通过送气管连接,且增氧宝塔头与所述纳米增氧管通过塑料软管连通,每一个增氧宝塔头分别向所述纳米增氧管供气,所述船体的外侧于水中固定装设有潜水泵,所述活鱼舱的舱口的上沿固定有注水管,注水管与所述潜水泵连通,且注水管上开设有注水孔。

优选的,所述活鱼舱底部开设有卡持槽,所述纳米增氧管装设于所述活鱼舱底部的卡持槽内。

优选的,所述增氧宝塔头设有开关可切断和连接纳米增氧管。

优选的,所述注水管于活鱼舱上沿两侧的注水管上均匀的开设有注水孔,且注水孔的设置角度向活鱼舱内侧倾斜。

优选的,所述活鱼舱内上侧设有溢流孔,用于换水。

优选的,所述注水管采用pe材质,所述潜水泵通过波纹管与所述注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封闭式活鱼舱进行活鱼运送,同时设置旋风涡机、增氧宝塔头和纳米增氧管实现对活鱼舱内部实现供氧方式及通过潜水泵连接的注水管向活鱼舱内均匀注水增氧的方式,两种方式可并用或单独使用即可满足活鱼舱内的供氧,使活鱼始终处于高溶氧、优良、稳定的水体中,且应激小,不损伤鱼体,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突出经济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表现为应用环境的广泛性、运输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船体1、活鱼舱2、纳米增氧管3、旋风涡机4、增氧宝塔头5、送气管6、潜水泵7、注水管8、注水孔8a、塑料软管9。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中部设有活鱼舱2,所述活鱼舱2的底部铺设有纳米增氧管3。船尾上设有旋风涡机4,所述活鱼舱2上沿一侧安装有多个增氧宝塔头5,所述旋风涡机4和增氧宝塔头5通过送气管6连接,且增氧宝塔头5与所述纳米增氧管3通过塑料软管9连通,每一个增氧宝塔头5分别向所述纳米增氧管3供气,进而通过外置的旋风涡机4、增氧宝塔头5和纳米增氧管3实现对活鱼舱2内部实现供氧。所述船体1的外侧于水中固定装设有潜水泵7,所述活鱼舱2的舱口的上沿固定有注水管8,注水管8与所述潜水泵7连通,且注水管8上开设有注水孔8a。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水管8于活鱼舱2上沿两侧的注水管8上均匀的开设有注水孔8a,且注水孔8a的设置角度向活鱼舱2内侧倾斜。因为封闭活鱼舱,隔绝内外水体交换,采取从舱外水体抽水向活鱼舱注水增氧的方式运输。该方式存在一是注水过小的问题。如过小,则水的交换量不足,导致溶氧偏低,分布不均,运输量偏小,缺乏规模性。二是注水过大,河水冲入鱼舱,鱼的应急反应较强,形成斗水、顶水现象,易造成鱼的体表“脱粘”、“脱旋”、“脱甲”

,体表粗糙、发红,影响后期的暂存存活时间和外观质量,经济性较差。三是易受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舱外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形,实用性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当向活鱼舱2内注水时,即可保证注水量满足氧浓度要求,同时因为注水方式为多个注水孔8a分开进行,进而不会出现注水量太大造成对鱼的刺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鱼舱2底部开设有卡持槽,所述纳米增氧管3呈盘状的装设于所述活鱼舱2底部的卡持槽内,可防止鱼在活鱼舱2内游动时出现碰撞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增氧宝塔头5设有开关可切断和连接纳米增氧管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鱼舱2内上侧设有溢流孔,用于换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水管8采用pe材质,所述潜水泵7通过波纹管与所述注水管8连通。

本实用新型装运鱼时首先通过潜水泵7将活鱼舱2水注满,再开启旋风涡机4向活鱼舱2充气,其大小可通过增氧宝塔头5开关调节;如果活鱼舱2外水体水质变化较大或不适宜时可关闭潜水泵7,仅用旋风涡机4充气即可;或充气设施发生故障,仅用潜水泵7注水即可满足运输要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中部设有活鱼舱(2),所述活鱼舱(2)的底部铺设有纳米增氧管(3),船尾上设有旋风涡机(4),所述活鱼舱(2)上沿一侧安装有多个增氧宝塔头(5),所述旋风涡机(4)和增氧宝塔头(5)通过送气管(6)连接,且增氧宝塔头(5)与所述纳米增氧管(3)通过塑料软管(9)连通,每一个增氧宝塔头(5)分别向所述纳米增氧管(3)供气,所述船体(1)的外侧于水中固定装设有潜水泵(7),所述活鱼舱(2)的舱口的上沿固定有注水管(8),注水管(8)与所述潜水泵(7)连通,且注水管(8)上开设有注水孔(8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鱼舱(2)底部开设有卡持槽,所述纳米增氧管(3)装设于所述活鱼舱(2)底部的卡持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宝塔头(5)设有开关可切断和连接纳米增氧管(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8)于活鱼舱(2)上沿两侧的注水管(8)上均匀的开设有注水孔(8a),且注水孔(8a)的设置角度向活鱼舱(2)内侧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鱼舱(2)内上侧设有溢流孔,用于换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8)采用pe材质,所述潜水泵(7)通过波纹管与所述注水管(8)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活鱼运输船,包括船体,船体的中部设有活鱼舱,所述活鱼舱的底部铺设有纳米增氧管,船尾上设有旋风涡机,所述活鱼舱上沿一侧安装有多个增氧宝塔头,所述旋风涡机和增氧宝塔头通过送气管连接,且增氧宝塔头与所述纳米增氧管连通,每一个增氧宝塔头向所述纳米增氧管供气,所述船体的外侧于水中固定装设有潜水泵,所述活鱼舱的舱口的上沿固定有注水管,注水管与所述潜水泵连通,且注水管上开设有注水孔。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实现对封闭式活鱼舱内进行换水增氧和直接充气增氧的方式,使活鱼始终处于高溶氧、优良、稳定的水体中,且应激小,不损伤鱼体,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突出经济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表现为应用环境的广泛性、运输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明;汪开益;任旺;吴立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三峡生态渔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