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5136发布日期:2021-01-01 13:2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声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船舶发展的需要,船舶的噪声及其控制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种类型的吸声结构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一种形式,它能够控制噪声的传播。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船舶领域,有助于结构减少传递振动与声辐射的能力。产生声辐射会对船舶上的人员造成不良影响,降低了船舶传动的可靠性以及人员的舒适性,较高的噪声会对乘客和船员产生不良的影响,海洋工程船舱室噪声主要来源于大面积的钢板振动,在共振时舱室噪声问题更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所述吸声结构安装在舱室上的船体甲板,舱室的壁板安装在吸声结构上,所述吸声结构是由复合层以及设置复合层上的litosilo层,所述复合层是由带有粘性橡胶层和镀锌钢板层组成,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直接粘粘在船体甲板上,所述镀锌钢板层直接粘粘在带有粘性橡胶层上,所述litosilo层是由岩棉层和复合材料层组成,所述岩棉层直接铺设在镀锌钢板层上,所述复合材料层铺设在岩棉上。

进一步的,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采用pu-red铺设而成,pu-red是一种粘性-弹性复合型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的厚度为0.8-1.5mm。

进一步的,所述镀锌钢板层是由厚度为1-3mm镀锌钢板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材料与舱室中钢板壁直接接触位置采用四周用泡沫条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岩棉层是由厚度为40-55mm岩棉铺设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材料层是由厚度为20-35mm复合材料铺设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材料为一种拉伸强度高、耐用性强,能有效减少结构减振和冲击的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材料采用镁氧水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复合层设置在船体甲板呈现出较高的降噪性能,能够大大提高海洋工程船舱室降噪的水平,也能降低舱室降噪成本,能广泛应用于舱室四周围壁钢板上;通过采用litosilo层有效的吸收结构振动引起,减少噪声的产生,通过复合材料采用一种拉伸强度高、耐用性强,能有效减少结构减振和冲击材料,减少噪声的传递,有效降低舱室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声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为采用吸声结构与不采用吸声结构的声衰减指数比较图;

其中:1、复合层;11、带有粘性橡胶层;12、镀锌钢板层;2、litosilo层;21、岩棉层;22、复合材料层;3、船体甲板;4、壁板;5、钢板壁;6、泡沫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所述吸声结构安装在舱室上的船体甲板3,舱室的壁板4安装在吸声结构上,所述吸声结构是由复合层1以及设置复合层1上的litosilo层2,所述复合层1是由带有粘性橡胶层11和镀锌钢板层12组成,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11直接粘粘在船体甲板3上,所述镀锌钢板层12直接粘粘在带有粘性橡胶层11上,所述litosilo层2是由岩棉层21和复合材料层22组成,所述岩棉层21直接铺设在镀锌钢板层12上,所述复合材料层22铺设在岩棉上。

本实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11采用pu-red铺设而成,pu-red是一种粘性-弹性复合型混合物。

本实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11的厚度为0.8-1.5mm。

本实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镀锌钢板层12是由厚度为1-3mm镀锌钢板制成。

本实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与舱室中钢板壁5直接接触位置采用四周用泡沫条6密封。

本实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岩棉层21是由厚度为40-55mm岩棉铺设而成。

本实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层22是由厚度为20-35mm复合材料铺设而成。

本实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为一种拉伸强度高、耐用性强,能有效减少结构减振和冲击的材料。

复合层1和litosilo层2组成的复合浮动地板敷料结构能形成更宽频率范围的降噪系统,所述复合材料采用镁氧水泥。

其中,当复合层1中的带有粘性橡胶层11厚度为1mm,镀锌钢板层12厚度为1.5mm时,该复合层1能以最薄的厚度呈现出较高的降噪性能;litosilo层2中岩棉层21厚度为45mm,复合材料层22厚度为25mm时与上述的复合层1配合,能以最薄的厚度呈现出较高的降噪性能。

pu-red是一种由粘性-弹性高分子涂料构成的阻尼浆,能有效控制结构振动和噪声;pu-red利用涂在钢板上的阻尼浆摩擦消耗作用于钢板上的振动能量,降低了钢板的噪声辐射;同时pu-red和其表面的镀锌钢板层构成约束阻尼层,增加耗功,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

采用任何措施的普通钢板和采用该吸声材料的组合地板声衰减指数比较图,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组合式浮动地板在低频区域基本没有衰减作用,但随着频率的逐步增大,其声衰减性能越来越明显;而未采取措施的普通钢板,其声衰减指数维持在30-40之间,随频率的变化非常小。

不难总结出,使用

本技术:
吸声结构的组合式浮动地板,能明显降低舱室噪声,且降噪频率范围广,在施工合理前提下,该浮动地板能使海洋工程船舱室噪声整体降低16-20db(a)。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所述吸声结构安装在舱室上的船体甲板,舱室的壁板安装在吸声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结构是由复合层以及设置复合层上的litosilo层,所述复合层是由带有粘性橡胶层和镀锌钢板层组成,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直接粘粘在船体甲板上,所述镀锌钢板层直接粘粘在带有粘性橡胶层上,所述litosilo层是由岩棉层和复合材料层组成,所述岩棉层直接铺设在镀锌钢板层上,所述复合材料层铺设在岩棉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采用pu-red铺设而成,pu-red是一种粘性-弹性复合型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的厚度为0.8-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钢板层是由厚度为1-3mm镀锌钢板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与舱室中钢板壁直接接触位置采用四周用泡沫条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层是由厚度为40-55mm岩棉铺设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层是由厚度为20-35mm复合材料铺设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为一种拉伸强度高、耐用性强,能有效减少结构减振和冲击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采用镁氧水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舱室吸声结构,所述吸声结构安装在舱室上的船体甲板,舱室的壁板安装在吸声结构上,所述吸声结构是由复合层以及设置复合层上的Litosilo层,所述复合层是由带有粘性橡胶层和镀锌钢板层组成,所述带有粘性橡胶层直接粘粘在船体甲板上,所述镀锌钢板层直接粘粘在带有粘性橡胶层上,所述Litosilo层是由岩棉层和复合材料层组成,所述岩棉层直接铺设在镀锌钢板层上,所述复合材料层铺设在岩棉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高海洋工程船舱室降噪的水平,降低舱室降噪成本,能有效减少结构减振和冲击材料,减少噪声的传递,有效降低舱室噪声。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侯淑芳;唐天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01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