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压力加油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0772阅读:1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航空压力加油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门适用于静止飞机加油的液体输送设施,属一种航空压力加油接头。
背景技术
航空压力加油接头包括接头体、对接铜盘、胶管接头、防护装置、稳压阀、手柄、活门座、加油活门总成、导向架、与静电导线组件,其中防护装置具有橡胶护套。上述稳压阀的阀体具有内、外壳体,其外壳体形状似鼓肚瓶状,由上部圆柱部分、中部球台部分和下部倒置圆台部分组成,内、外壳体之间由两搭子连接,在其中的一搭子上设有贯穿搭子且与该侧的内、外壳体贯通的通气孔,圆柱部分和倒置圆台部分上各设有连接盘,内壳体上设有上下向的回油孔,内、外壳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油通道。由于航空压力加油接头与飞机上的加油接头脱离时,橡胶护套会受到较大的拉力,因橡胶护套没有压束易变形,容易从对接铜盘与接头体上脱落,为防止橡胶护套脱落,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383761Y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航空压力加油接头,它采取橡胶护套被护套压板套在对接铜盘与接头体外侧,但由于护套压板采用薄钢片制成,所以橡胶护套在受到拉力时,与护套压板连接的薄钢片变形,会影响接头的使用;其次上述稳压阀阀体的油通道为等宽设计,造成流速不稳定;另外内壳体的平底暴露在油通道腔进口处,搭子处于油通道内,内壳体的平底和矩形搭子都成为油液流动的阻碍,圆柱部分内壁与球台部分内壁之间为直角连接,使油液自球台部分进入圆柱部分有个90°的大转折,增加了油液流动的阻力,造成较大的油压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橡胶护套连接牢固的航空压力加油接头;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油流动阻力小的航空压力加油接头。
本实用新型包括接头阀、连接在接头阀底部的稳压阀、连接在稳压阀底部的胶管接头以及对接手柄总成;所述接头阀的阀体内设有接头活门总成、活门座、对接盘、橡胶护套和控制接头活门总成上下移动的连杆机构,对接盘处于接头活门总成的外周且固定在活门座上,橡胶护套套置在对接盘和活门座的外部;所述稳压阀的阀体具有内壳体、外壳体和连接内、外壳的两搭子,内、外壳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油通道,外壳体由圆柱部分、球台部分和倒置圆台部分组成;所述对接手柄具有手柄座和手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手柄座的顶部四周设有凸边,手柄座处于橡胶护套的下方且固定在接头阀的阀体上,手柄座的凸边处于橡胶护套的外部且与橡胶护套吻合。
上述稳压阀的内、外壳体之间的油通道等截面。
上述外壳体圆柱部分内壁与球台部分内壁间平缓过渡连接。
上述圆柱部分内壁与球台部分内壁间的夹角α为105°~108°。
上述内壳体的底部以及两搭子均为流线形。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航空压力加油接头进行改进,把手柄座的位置向前移,手柄座上的凸边作为橡胶护套的箍套,防止橡胶护套脱落,凸边与手柄座一体,有足够的强度,而且省却了护套压板。由于稳压阀的阀体改油通道的等宽设计为等截面设计;内壳体的底部以及两搭子均为流线形设计;油液自球台部分进入圆柱部分有个平缓的转折,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油压损失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图;图2为稳压阀阀体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A-A剖面图;图5为图2的B-B剖面图;图6为图3的C-C剖视图;图7为图2的P向示图;图8为稳压阀活门图;图9为图8的M-M视图;图10为图9的N-N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包括接头阀1、连接在接头阀1底部的稳压阀2、连接在稳压阀2底部的胶管接头3以及对接手柄总成4;所述接头阀1的阀体10内设有接头活门总成11、活门座12、对接盘13、橡胶护套14和控制接头活门总成11上下移动的连杆机构15,对接盘13处于接头活门11的外周且固定在活门座12上,橡胶护套14套置在对接盘13和活门座12的外部;手柄座41的顶部四周设有凸边41-1,手柄座41处于橡胶护套14的下方且固定在接头阀1的阀体10上,手柄座41的凸边41-1处于橡胶护套14的外部且与橡胶护套14吻合。
稳压阀2具有稳压活门28,阀体由内壳体21和外壳体22组成,其外壳体22形状似鼓肚瓶状,由上部圆柱部分22-1、中部球台部分22-2和下部倒置圆台部分22-3组成,内、外壳体21、22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油通道26;油通道26的进口部分26-1的截面与出口部分26-2的截面大小相等;内、外壳体21、22之间由两搭子23、24连接,两搭子23、24均采用流线形,搭子23内设有贯穿搭子23且与该侧的内、外壳体贯通的通气孔25;外壳体上且在通气孔5的周围设有小平台22-5,通气孔25中设有螺栓28;圆柱部分22-1和倒置圆台部分22-3上各设有连接盘27-1、27-2,内壳体21上设有上下向的回油孔21-1和连接孔21-5,内壳体21顶面上设有与稳压活门28的环状刀口底面相配合的环状槽21-2,内壳体22底面为流线形,采取半径为24mm的球面,稳压活门28的顶部采用流线形的连杆28-1。圆柱部分2-1内壁与球台部分2-2内壁间平缓过渡连接,外壳体圆柱部分22-1内壁与球台部分22-2内壁间的夹角α为106°,外壳体圆柱部分22-1内壁与球台部分22-2内壁间是指在同一截面上通过球台弧线与圆柱直线相交的一点所作的球台圆弧的切线与圆柱轴向线所夹的角。本实施例的外壳体球台部分22-2的圆弧半径R为26mm,该球台圆心0设置在距外壳体顶面22-4处62mm、距圆柱21内壁直线21-3处7.5mm,由此而得到夹角α为106°;此外,外壳体22的顶面至内壳体21顶面的距离E为54mm,外壳体22的圆柱部分22-1的长度F为37mm,内壳体球台弧线半径r为21mm,其圆心与球台同圆心。
实施例2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外壳体2的圆柱部分2-1的长度F为39mm,外壳体2的球台部分2-2的圆弧半径为27mm,圆心设置在距外壳体顶面处63mm、距圆柱1内壁7mm处,外壳体圆柱部分2-1内壁与球台部分2-2内壁间的夹角α为105°。
实施例3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外壳体2的圆柱部分2-1的长度F为39mm,外壳体2的球台部分2-2的圆弧半径为27mm,圆心设置在距外壳体顶面处63mm、距圆柱1内壁7mm处,外壳体圆柱部分2-1内壁与球台部分2-2内壁间的夹角α为107.92°。
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压力加油接头,包括接头阀(1)、连接在接头阀(1)底部的稳压阀(2)、连接在稳压阀(2)底部的胶管接头(3)以及对接手柄总成(4);所述接头阀(1)的阀体(10)内设有接头活门总成(11)、活门座(12)、对接盘(13)、橡胶护套(14)和控制接头活门总成(11)上下移动的连杆机构(15),对接盘(13)处于接头活门总成(11)的外周且固定在活门座(12)上,橡胶护套(14)套置在对接盘(13)和活门座(12)的外部;所述稳压阀(2)的阀体具有内壳体(21)、外壳体(22)和连接内、外壳的两搭子(23、24),内、外壳体(21、22)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油通道(26),外壳体(2)由圆柱部分(22-1)、球台部分(22-2)和倒置圆台部分(22-3)组成;所述对接手柄(4)具有手柄座(41)和手柄(42);其特征在于手柄座(41)的顶部四周设有凸边(41-1),手柄座(41)处于橡胶护套(14)的下方且固定在接头阀(1)的阀体(10)上,手柄座(41)的凸边(41-1)处于橡胶护套(14)的外部且与橡胶护套(14)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压力加油接头,其特征在于稳压阀(2)的内、外壳体(21、22)之间的油通道(26)等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压力加油接头,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圆柱部分(22-1)内壁与球台部分(2-2)内壁间平缓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压力加油接头,其特征在于上述圆柱部分(22-1)内壁与球台部分(22-2)内壁间的夹角α为105°~10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压力加油接头,其特征在于内壳体(22)的底部(22-1)以及两搭子(23、24)均为流线形。
专利摘要一种航空压力加油接头,包括接头阀、连接在接头阀底部的稳压阀、连接在稳压阀底部的胶管接头以及对接手柄总成;本实用新型采取手柄座的顶部四周设有凸边,手柄座处于橡胶护套的下方且固定在接头阀的阀体上,手柄座的凸边处于橡胶护套的外部且与橡胶护套吻合。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航空压力加油接头进行改进,把手柄座的位置向前移,手柄座上的凸边作为橡胶护套的箍套,防止橡胶护套脱落,凸边与手柄座一体,有足够的强度,而且省却了护套压板。
文档编号B64F1/00GK2615050SQ03220759
公开日2004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6日
发明者郑友松, 郑蒙刚, 阮信娣 申请人:郑友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