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无人机自锁回收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996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无人机自锁回收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小型无人机自锁回收钩,属于结构技术领域。它在飞机回收技 术中,是一种独特的高效、无损、安全、可靠实用的装置,特别适合在狭小空间范围的动基座 上推广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动基座固定翼无人机的回收有很多种方法,主要采取三种途径伞降 回收、空中回收和撞网回收。1.伞降回收通常是在无人机完成任务后飞回载体基座附近,开伞降落在周边地形 上,借助其它运载器将其牵引到动基座旁。该种回收方式在风速4级的天气情况下回收已 较困难,且回收后的使用维护过程比较复杂。2.空中钩取回收是在无人机伞降过程中,直升机充当回收母机,在空中将无人机 钩取捕获,然后携带无人机返回载体基座。这种回收方式需要直升机的参与,回收过程非常 复杂,伞降和钩取的时机配合必须十分准确,难度较大。3.撞网回收是通过在动基座上装设拦阻网,通过撞网使无人机动能被减至最小, 然后将其兜住。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一方面需要载体基座上有较大的空间以安装支 撑框架和拦阻网,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无人机或网的损坏。长期以来,狭小空间范围内动基座上自主回收固定翼无人机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无 人机在动基座上推广应用的桎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设计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自锁回收钩, 其目的是可高效、无损、安全、可靠地回收无人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该种小型无人机自锁回收钩,其特征在于将一个钩柄安装在机翼的翼尖前端,钩 柄上加工有一楔形沟槽,该沟槽顶端的边缘与机翼的翼尖前端边缘对接,该沟槽的背板以 向沟槽内起遮挡形式向前伸出,其顶端沿顺航向高出机翼的翼尖前端边缘,沟槽上设置有 防止从机翼的前缘滑落的绳索脱出的锁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垂绳式回收技术相结合的自锁回收装置,该装置安装于机翼 两端的翼尖前缘处,左右对称,整个回收过程中,自锁回收钩作为回收系统的关键机构,具 有以下特点重量轻一对自锁回收钩(左右对称)总重约300克,材料45#钢件,既保证了回收部件的 强度刚度,又保证了较轻的装机重量。结构简单自锁回收钩结构简单、巧妙,零部件少,生产制造容易。[0015]易维护维护性好,安装维护方便,对回收在垂绳机构上的无人机可实现快速拆卸。可靠性高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该型自锁回收钩工作可靠,安全,具有相当高的回收成功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及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回收过程中的使用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述参见附图1所示,该种小型无人机自锁回收钩,它是由U形钩柄1、摇臂式防退自锁 钩2以及环形压簧3组成,U形钩柄1安装在机翼4的翼尖前端,U形钩柄1上加工有一楔 形沟槽5,该沟槽5顶端的边缘与机翼4的翼尖前端边缘对接,该沟槽5的背板6以向沟槽 5内起遮挡形式向前伸出,其顶端沿顺航向高出机翼4的翼尖前端边缘,锁钩2通过转轴7 安装在背板6的顶端,锁钩2通过一个环形压簧3扣压在背板6上形成限位,锁钩2两侧板 上加工有两级防退锁齿8帖合在沟槽5的两侧。整个回收实施方案过程操纵飞机以任意单侧机翼接触回收绳,回收垂绳沿机翼 前缘向翼尖处滑动,同时飞机在惯性和阻力作用下沿回收绳转动,当回收绳滑动到翼尖处 安装的自锁回收钩时通过惯性的作用撞开自锁锁钩2的摇臂并进入沟槽5内后,自锁锁钩2 在环形压簧3的作用下同时关闭,回收绳和自锁回收锁钩2完全啮合,从而将飞机挂住,实 现无人机的无损回收。针对以上回收实施方案,对自锁回收钩进行了多轮的优化设计,制造了多架不同 比例的验证机,并采用了缩比和真实尺寸的自锁回收钩完成了大量撞绳回收试验。试验结 果表明,自锁回收钩装置对飞行平台的气动特性影响非常小,同时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挂 绳过程顺畅自由,挂绳后自锁防退性能优秀,能够满足无人机的无损回收需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主要效果及效益有1.小型无人机自锁回收钩作为动基座无人机回收系统的关键组成,回收方法技术 新颖,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高效,以独有的先进技术开拓动基座上回收固定翼无人机 市场,其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巨大,效果和前景十分突出,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重大推 动作用;2.小型无人机动基座上回收技术作为“全地形回收技术”的一种典型形式,可转化 应用于多用户,适应平地、山地、汽车、轮船等多种地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一种小型无人机自锁回收钩,其特征在于将一个钩柄(1)安装在机翼(4)的翼尖前端,U形钩柄(1)上加工有一楔形沟槽(5),该沟槽(5)顶端的边缘与机翼(4)的翼尖前端边缘对接,该沟槽(5)的背板(6)以向沟槽(5)内起遮挡形式向前伸出,其顶端沿顺航向高出机翼(4)的翼尖前端边缘,沟槽(5)上设置有防止从机翼(4)的前缘滑落的绳索脱出的锁齿(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小型无人机自锁回收钩,其特征在于将一个钩柄安装在机翼的翼尖前端,钩柄上加工有一条形的沟槽,该沟槽顶端的边缘处与机翼的翼尖前端边缘对接,该沟槽的背板以向沟槽内起遮挡形式向前伸出,其顶端沿顺航向高出机翼的翼尖前端边缘,沟槽上设置有防止从机翼的前缘滑落的绳索脱出的锁齿。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是一种独特的高效、无损、安全、可靠实用的装置,特别适合在狭小空间范围内动基座上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64C25/68GK201604795SQ20102011918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6日
发明者夏雄鹰, 张渝, 张雷, 李俊, 谭新 申请人: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