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无人机垂绳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996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无人机垂绳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小型无人机垂绳式回收装置,属于产品的结构技术领域。它在 飞机回收过程中,是独特的一种高效、无损、安全、可靠实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动基座上的狭小空间范围内自主回收固定翼无人机问题已经成为阻 碍无人机推广应用的桎梏。目前,国内外动基座上使用的固定翼无人机的回收主要采取三 种途径伞降回收、空中回收和舰上回收。伞降回收通常是在无人机完成任务后飞回载体基座附近,开伞降落在载体周围地 形上,借助其它运载器将其牵引到载体基座旁。该种回收方式在风速4级的天气情况下回 收已较困难,且回收后的使用维护过程比较复杂。空中钩取回收是在无人机伞降过程中,直升机充当回收母机,在空中将无人机钩 取捕获,然后携带无人机返回载体基座。这种回收方式需要直升机的参与,回收过程非常复 杂,伞降和钩取的时机配合必须十分准确,难度较大。动基座回收途径中使用较多的是撞网回收方式,通过装设拦阻网,使无人机动能 被减至最小,然后将其兜住。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一方面需要动基座上有较大的空 间以安装支撑框架和拦阻网,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无人机或网的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而设计提供一种小型无人机垂绳式回收 装置,其目的是突破实现全地形动基座上高效、无损回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种小型无人机垂绳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狭小空间范围内的动基座上布 置“一字排列”的垂绳,相邻垂绳之间间隔等于所回收飞机的一倍翼展,每根垂绳的两端通 过滑轮与阻尼缓冲器连接。垂绳数量一般大于三根。操纵飞机飞抵并触碰回收绳,在回收绳的阻力以及重力 作用下飞机沿回收绳转动,同时回收绳沿机翼前缘向翼尖处滑动,翼尖处设置翼尖钩,当回 收绳滑动到翼尖钩处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垂绳撞开翼尖钩锁并进入到翼尖钩,在缓冲阻尼 器的作用下飞机减速,同时翼尖钩自锁。回收绳和翼尖钩啮合,通过翼尖钩和回收绳之间的 摩擦力阻止飞机沿回收绳下滑,从而实现对无人机的无损回收。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述[0012]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小型无人机垂绳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陆基或舰船甲 板上布置一字排列的垂绳1,垂绳1固定在支架4上,相邻垂绳1之间间隔等于所回收飞机 的一倍翼展,每根垂绳1的两端通过滑轮2与阻尼缓冲器3连接对垂绳式回收绳静止状态时的张紧度和阻尼器的选型进行适配,多次试验结果表 明,垂绳式回收装置可靠安全,回收成功率高。整个回收实施方案过程操纵飞机以任意单侧机翼接触回收垂绳1,回收垂绳1沿 机翼前缘向翼尖处滑动,同时飞机在惯性和阻力作用下沿回收垂绳1转动,当回收绳滑动 到翼尖处安装的自锁回收钩时通过惯性的作用撞开自锁回收钩的摇臂并进入沟槽内后,自 锁回收钩同时关闭,回收绳和自锁回收钩完全啮合,从而将飞机挂住,实现无人机的无损回 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1.该装置为全地形狭小空间范围内回收小型无人机提供了可行的无损拦阻回收 解决方案,以独有的先进技术开拓我国全地形回收固定翼无人机市场,其军事应用价值和 社会经济效益巨大;2.小型无人机回收技术作为“全地形回收技术”的一种典型形式,可转化应用于多 用户,适应平地、山地、汽车、轮船等多种地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一种小型无人机垂绳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全地形狭小空间范围内布置“一字排列”的垂绳(1),相邻垂绳(1)之间间隔等于所回收飞机的一倍翼展,每根垂绳(1)的两端通过滑轮(2)与阻尼缓冲器(3)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小型无人机垂绳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全地形狭小空间范围内布置“一字排列”的垂绳,相邻垂绳之间间隔等于所回收飞机的一倍翼展,每根垂绳的两端通过滑轮与缓冲阻尼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该装置为用户提供了可行的全地形狭小空间范围无损拦阻回收解决方案,以独有的先进技术开拓固定翼无人机市场,其军事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文档编号B64D45/06GK201761644SQ20102011917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6日
发明者夏雄鹰, 张渝, 张雷, 戴川, 谭新 申请人: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