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874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它包括机身,机身的中上部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机翼,机身尾部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尾侧翼,机身尾部的上侧面安装有尾翼,机身中上部的底部安装有倾斜的两个挡板,挡板为梯形结构,挡板的直角边与机身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挡板之间安装有助推扰流板,助推扰流板的前端和后端都设置有凸弧。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气流通过机身底部与助推扰流板上方之间时,气流更加集中,增加对机身底部的承托力,而且由于助推扰流板为凸弧形结构,这样扰流板底部的下方形成了凹弧形结构,形成了向上的推力,也进一步增加了机身起飞时的向上作用力,使得机身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内实现起飞,增加了起飞的安全性,减小了地形对起飞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扰流板,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

【背景技术】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由于无人机上不设驾驶舱,为了减少动力消耗,一般对无人机进行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设计,所以小型的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往往收到气流的影响较大,气流在机身和机翼部分的不均匀,容易造成机身的摇晃,在用于拍摄时,不利于画面的稳定性,更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坠毁,容易对地面的人或物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分流和助推作用的扰流板。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它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的中上部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机翼,所述的机身尾部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尾侧翼,所述的机身尾部的上侧面安装有尾翼,所述的机身中上部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倾斜的挡板,所述的挡板为梯形结构,所述的挡板的直角边与机身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挡板之间安装有助推扰流板,所述的助推扰流板的前端和后端都设置有凸弧。
[0005]所述的挡板与机身成45°。
[0006]所述的挡板和助推扰流板为一体结构。
[0007]所述的助推扰流板的弧度从前到后为上扬结构。
[0008]所述的挡板安装在机翼的下方。
[0009]所述的两个挡板是以机身为中心线成对称的结构。
[0010]所述的两个挡板直角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机身宽度的三分之二。
[0011]所述的挡板的投影高度不超度40cm。
[0012]所述的凸弧的角度小于90°。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气流通过机身底部与助推扰流板上方之间时,气流更加集中,增加对机身底部的承托力,而且由于助推扰流板为凸弧形结构,这样扰流板底部的下方形成了凹弧形结构,形成了向上的推力,也进一步增加了机身起飞时的向上作用力,使得机身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内实现起飞,增加了起飞的安全性,减小了地形对起飞的影响,扰流板对经过机身的气流进行分流,保持气流流经机身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使得机身保持稳定的承托,避免了机身的剧烈摇晃或失控,提高了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示意图。
[0015]图2是挡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助推扰流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机身2、机翼3、尾侧翼 4、尾翼 5、挡板5_1、直角边6、助推挡流板6-1、凸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它包括机身I,所述的机身I的中上部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机翼2,所述的机身I尾部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尾侧翼3,所述的机身I尾部的上侧面安装有尾翼4,所述的机身I中上部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倾斜的挡板5,所述的挡板5为梯形结构,所述的挡板5的直角边5-1与机身I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挡板5之间安装有助推扰流板6,所述的助推扰流板6的前端和后端都设置有凸弧6-1。
[0021]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气流通过机身底部与助推扰流板上方之间时,气流更加集中,增加对机身底部的承托力,而且由于助推扰流板为凸弧形结构,这样扰流板底部的下方形成了凹弧形结构,形成了向上的推力,也进一步增加了机身起飞时的向上作用力,使得机身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内实现起飞,增加了起飞的安全性,减小了地形对起飞的影响,扰流板对经过机身的气流进行分流,保持气流流经机身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使得机身保持稳定的承托,避免了机身的剧烈摇晃或失控,提高了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它包括机身I,所述的机身I的中上部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机翼2,所述的机身I尾部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尾侧翼3,所述的机身I尾部的上侧面安装有尾翼4,所述的机身I中上部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倾斜的挡板5,所述的挡板5为梯形结构,所述的挡板5的直角边5-1与机身I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挡板5之间安装有助推扰流板6,所述的助推扰流板6的前端和后端都设置有凸弧6-1。
[0024]所述的挡板5与机身I成45°。
[0025]所述的挡板5和助推扰流板6为一体结构。
[0026]所述的助推扰流板6的弧度从前到后为上扬结构。
[0027]所述的挡板5安装在机翼2的下方。
[0028]所述的两个挡板5是以机身I为中心线成对称的结构。
[0029]所述的两个挡板5直角边5-1之间的距离小于机身I宽度的三分之二。
[0030]所述的挡板5的投影高度不超度40cm。
[0031]所述的凸弧6-1的角度小于90°。
[0032]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气流通过机身底部与助推扰流板上方之间时,气流更加集中,增加对机身底部的承托力,而且由于助推扰流板为凸弧形结构,这样扰流板底部的下方形成了凹弧形结构,形成了向上的推力,也进一步增加了机身起飞时的向上作用力,使得机身能够在较短的距离内实现起飞,增加了起飞的安全性,减小了地形对起飞的影响,扰流板对经过机身的气流进行分流,保持气流流经机身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使得机身保持稳定的承托,避免了机身的剧烈摇晃或失控,提高了无人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它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的中上部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机翼,所述的机身尾部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尾侧翼,所述的机身尾部的上侧面安装有尾翼,所述的机身中上部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倾斜的挡板,所述的挡板为梯形结构,所述的挡板的直角边与机身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挡板之间安装有助推扰流板,所述的助推扰流板的前端和后端都设置有凸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与机身成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和助推扰流板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推扰流板的弧度从前到后为上扬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安装在机翼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挡板是以机身为中心线成对称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挡板直角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机身宽度的三分之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的投影高度不超度4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助推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弧的角度小于 90°。
【文档编号】B64C5/00GK203996870SQ20142037392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潘素霞, 王桂莲, 任向阳, 梁辉 申请人:河南科普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