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军事及民用领域上有很广泛的应用。目前大多数多旋翼无人机,机身刚性差、稳定性差,动力臂安装不稳固,且旋翼安装不方便,因此提供一种方便组装且连接稳定,以及刚性强的无人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用全金属结构的无人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包括多组旋翼、金属材质的机身及三角桁架式动力臂,所述三角桁架式动力臂通过限位安装板连接旋翼动力系统,相邻的两组旋翼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机身而言呈一上一下设置,所述机身包括外壳以及可打开的上盖,所述外壳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机身下部连接起落架。
所述三角桁架式动力臂通过一个拉力锁紧定位件以及两个旋转定位件与机身相连接。
所述三角桁架式动力臂包括三个支撑杆,三个所述支撑杆通过三角架相支撑连接。
所述旋翼动力系统包括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内设有减速齿轮组,并具有上进风口、侧出风口。
所述起落架包括多个竖向架,每个所述竖向架包括三个竖向支撑杆,三个所述竖向支撑杆按三角状桁架组合连接在一起,三个所述竖向支撑杆的顶端通过一连接板与机身连接,三个所述竖向支撑杆的底端汇聚后通过多角度锁紧件与倾斜支撑杆以及水平连接杆相连接。
所述倾斜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柔性弯头连接支撑底盘。
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由于采用金属材质的机身及三角桁架式动力臂,所述三角桁架式动力臂通过限位安装板连接旋翼动力系统,相邻的两组旋翼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机身而言呈一上一下设置,所述机身包括外壳以及可打开的上盖,所述外壳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机身下部连接起落架,使得机身刚性强,且可通过上盖打开进行检修及维护,且三角桁架式动力臂由于采用三角状焊接结构,结构稳固,提升了无人机的稳定性能,相邻的两组旋翼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机身而言呈一上一下设置,使得无人机在多旋翼的情况下结构紧凑,解决了多旋翼在同一平面上占用空间大、无人机形体大的问题,从而在减小机型的基础上提升了飞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2为无人机的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无人机的旋翼动力系统与旋翼的连接放大示意图;
图4为无人机的起落架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起落架与支撑底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6所示为旋翼动力系统与动力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7所示为动力臂与机身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7所示,一种无人机,包括多组旋翼40、金属材质的机身10及金属材质的三角桁架式动力臂20,所述三角桁架式动力臂通过限位安装板80连接旋翼动力系统30(可参见图6所示),相邻的两组旋翼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机身而言呈一上一下设置。
参见图2所示,所述机身包括外壳12以及可打开的上盖11,所述外壳内设有金属支撑架13及多个金属材质的电池盒50,所述机身下部连接起落架60。
其中,所述电池盒50与机身10通过定位件相连接,机身10的外壳底部以及上盖上开设有相应的电池装入孔14,电池安装在该电池装入孔中后,上端由对应的电池盒盖住,电池盒与机身上盖及外壳的底部由定位件连接。通过设置电池盒将电池盖住,即可以保护电池,也使得电池的安装更加便捷,该电池盒采用金属材质制作,有利于电池在工作过程中良好的散热,且保护性强。
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主框架,多个所述主框架在框架中心相交而外侧端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将所述外壳内部分成多个区域(供电电池安装在该区域中),每个所述主框架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连接一个侧框架;每个所述侧框架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主框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连接而形成三角结构,从而提升了支撑架的支撑强度,提高了机身的强度。
其中,所述主框架为矩形框架,所述侧框架为U形框架,所述上盖与支撑架通过定位件连接固定,所述外壳为多边形体状结构。
参见图3所示,所述旋翼动力系统3包括减速箱33,所述减速箱内设有减速齿轮组32,并具有上进风口、侧出风口34,减速箱通过驱动轴31、旋翼夹35与两个旋翼40相连接,所述减速箱33壳体由金属材料制作,通过上进风口进入冷风,由内部的减速齿轮组带动,强制进行循环,热风自侧出风口34排出,有效地对减速箱进行散热。
参见图4所示,所述起落架60包括多个竖向架62,每个所述竖向架包括三个竖向支撑杆(包括第一竖向支撑杆63、第二竖向支撑杆64、第三竖向支撑杆65),三个所述竖向支撑杆按三角状桁架组合连接在一起,三个所述竖向支撑杆的顶端通过一连接板66与机身10的底部连接,三个所述竖向支撑杆的底端汇聚后通过多角度锁紧件67(三个方向上分别具有连接孔,用于与三个竖向支撑杆、倾斜支撑杆61以及水平连接杆68相连接)与倾斜支撑杆61以及水平连接杆68相连接,水平连接杆68通过十字型连接件69连接在一起形成十字形的结构,分别通过多角度锁紧件67与四个倾斜支撑杆61及竖向架62相连接,以固定起落架,这样可以实现起落架多点受力后聚焦于一点支撑,可以将竖向的作用力汇成一点,多角度受力转为一点支撑,改善了受力均匀程度,且简化了维护和更换的工作。
进一步的,参见图5所示,每个所述倾斜支撑杆61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柔性弯头71连接支撑底盘70。所述支撑底盘70上端面具有一个自底盘的底端面中心向外凸起形成的凸出部72,所述凸出部有插孔,用于柔性弯头71的连接端插入连接,所述柔性弯头71的另一端与倾斜支撑杆上的插接口相插接后,通过定位件锁紧。
通过利用柔性弯头连接起落架的支撑底盘70,可以适应相对复杂不平整地面的降落问题,有效地改善了飞行器降落对地面的要求,利用柔性材料的特征和盘式底脚的配合,使飞行器可以在相对复杂的瓦砾、泥泞、沼泽、稻田、土路等地面安全降落。
参见图6所示,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安装板80为金属板,其与动力臂连接的连接面上设有第一凸筋81、第二凸筋82、置于第一凸筋81、第二凸筋82之间的第三凸筋83,分别与三角桁架式动力臂20相应的一个支撑杆21相连接固定,所述限位安装板80与旋翼动力系统30的连接面为平面,通过定位件连接,该限位安装板80上设有散热孔84,便于旋翼动力系统30的金属材制作的减速箱进行散热。
通过采用限位安装板80连接三角桁架式动力臂20与旋翼动力系统的底面,从而在保证利用三角桁架式动力臂20的同时,使得旋翼动力系统30与动力臂的连接更加稳定,保证了旋翼的安装精度及角度,从而得以保证无人机的飞行效率处于理想的状态。
参见图7所示,所述三角桁架式动力臂20通过一个拉力锁紧定位件90以及两个旋转定位件92与机身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的拉力锁紧定位件90以及两个旋转定位件92与三角架91相连接,其中,拉力锁紧定位件90与三角架91拉紧连接,即拉力锁紧定位件90的相应端与三角架91的相应端拉紧连接,由拉力锁紧定位件90的压块在手柄施压后与三角架91的相应端挤压而实现压住锁定,旋转定位件92与三角架焊接,三角架91与三角桁架式动力臂20焊接,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方便组装与拆卸,方便运输,且连接稳定,定位位置精确,不会晃动。
参见图7所示,所述三角桁架式动力臂包括三个三角结构连接在一起的支撑杆,三个所述支撑杆通过三角架相支撑连接,且与机身连接的侧端的三 角的面积大于另一端与旋翼动力系统连接的三角面积,即三个支撑杆自机身侧向旋翼动力系统侧是向桁架中心倾斜汇聚状结构,即三角桁架缩小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采用的金属可以是钢材、铝材或铝合金材料制作,具体不限。
本实用新型无人机,由于采用金属材质的机身及三角桁架式动力臂,所述三角桁架式动力臂通过限位安装板连接旋翼动力系统,相邻的两组旋翼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机身而言呈一上一下设置,所述机身包括外壳以及可打开的上盖,所述外壳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机身下部连接起落架,使得机身刚性强,且可通过上盖打开进行检修及维护,且三角桁架式动力臂由于采用三角状金属的焊接结构,结构稳固,提升了无人机的稳定性能,相邻的两组旋翼的安装位置相对于机身而言呈一上一下设置,使得无人机在多旋翼的情况下结构紧凑,解决了多旋翼在同一平面上占用空间大,无人机形体大的问题,从而在减小机型的基础上提升了飞行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