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动力伞起落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044阅读:1075来源:国知局
轮式动力伞起落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起落架,特别涉及一种轮式动力伞起落架。



背景技术:

动力伞分别轮式和背式两种。轮式动力伞包括一个小车和小车顶部的冲压伞翼,小车后部设置有电机和螺旋桨。螺旋桨推动小车前进,小车悬挂于冲压伞翼下方,从而滑翔升空,而人坐在小车上。背式动力伞,则是将机器背在人体背后,开动机器,人在地上跑步后滑翔升空。

其中,轮式动力伞的小车包括动力伞机架、弹性杆和轮胎。传统的轮式动力伞起落架由弹性杆和轮胎组成,弹性杆分别设置于动力伞机架两侧并向下倾斜,弹性杆上端端连接动力伞机架,下端连接轮胎。弹性杆由特殊的弹性材料制成,在轮式动力伞降落到地面时,弹性杆承受动力伞重力压力而向上弹性弯曲,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然而轮式动力伞起落架采用单一的弹性杆,重力承受能力较弱,减震效果差,而且不够牢固,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牢固和减震效果更好的轮式动力伞起落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轮式动力伞起落架,包括轮胎、底部支撑杆、斜支撑杆、弹簧伸缩杆和辅助减震弹簧;所述轮胎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胎活动连接于所述轮轴;所述底部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轮胎的轮轴,所述底部支撑杆上端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斜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轮胎的轮轴,所述斜支撑杆与所述底部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夹角,所述斜支撑杆与底部支撑杆在同一平面内;所述斜支撑杆上端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第一轴套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弹簧伸缩杆的长度大于于所述底部支撑杆的长度,所述弹簧伸缩杆上端设置有第三轴套,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第一轴套平行;所述弹簧伸缩杆下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轮胎的轮轴;所述轮胎、轮轴、底部支撑杆、斜支撑杆与弹簧伸缩杆设置有两组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辅助减震弹簧水平设置于所述左右对称的两个底部支撑杆之间,所述辅助减震弹簧一端连接于左侧的所述底部支撑杆侧壁,另一端连接于右侧的所述底部支撑杆侧壁。

所述轮胎的轮轴、底部支撑杆和弹簧伸缩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所述弹簧伸缩杆包括套管、套杆和圆柱弹簧;所述套杆套设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圆柱弹簧设置于所述套管与所述套杆之间;所述圆柱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套管内腔底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套杆在所述套管内的一端端部。

所述辅助减震弹簧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弹簧,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底部支撑杆侧壁。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减震弹簧的连接处还套接有弹簧套接管,所述弹簧套接管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套接于所述减震弹簧的端部。

所述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内分别设置有轴承。

所述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内的轴承内分别设置有转轴,各个所述转轴分别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连接于轮式动力伞的机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采用底部支撑杆和斜支撑杆做底部活动支撑,用弹簧伸缩杆做底部支撑杆和斜支撑杆的弹性支撑,形成立体的三角锥形起落架,不仅牢固性好,而且减震效果好。另外在两侧的底部支撑杆之间设置辅助减震弹簧,加强了底部支撑杆之间的牢固性和弹性,提高了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式动力伞起落架,包括轮胎1、底部支撑杆8、斜支撑杆5、弹簧伸缩杆3和辅助减震弹簧11。

轮胎设置有轮轴2,轮胎活动连接于轮轴。轮轴一端垂直于轮胎,另一端弯曲向上,以方便连接底部支撑杆和斜支撑杆。

底部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于轮胎的轮轴,底部支撑杆上端设置有第一轴套7。在底部支撑杆上端设置轴套,方便通过轴套活动连接于轮式动力伞的机架上,轴套绕转轴转动,使得底部支撑杆可以上下摆动,避免底部支撑杆在轮式动力伞下落的时候被压弯变形或者从轮式动力伞机架上脱落。

斜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于轮胎的轮轴,斜支撑杆与底部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夹角。由于轮式动力伞下落的过程中,不仅会给底部支撑杆一个向下的压力,而且会给底部支撑杆一个向后的压力,通过设置一个斜支撑杆连接于轮胎轮轴与轮式动力伞机架之间,可以向前侧或者后侧给底部支撑杆一个拉力,从而可以避免底部支撑杆变形损坏,提高牢固性。斜支撑杆与底部支撑杆在同一平面内,通过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使得斜支撑杆与底部支撑杆能最大限度地摆动。斜支撑杆上端设置有第二轴套6,用于活动连接于轮式动力伞的机架上。第二轴套与第一轴套在同一直线上,通过设置第二轴套与第一轴套在同一直线内,使得斜支撑杆与底部支撑杆同时绕一根直线上下摆动,保证最大限度的摆动空间,避免底部支撑杆与斜支撑杆因摆动角度不同或摆动幅度不同而拉伸损坏。

弹簧伸缩杆的长度大于底部支撑杆的长度,弹簧伸缩杆上端设置有第三轴套4。由于弹簧伸缩杆的长度大于底部支撑杆的长度,所以弹簧伸缩杆上端与轮式动力伞机架的连接处高于底部支撑杆与轮式动力伞机架的连接处,使得底部支撑杆和斜支撑杆在上下摆动时受到弹簧伸缩杆的弹性支撑,从而弹性摆动,以起到减震的效果。通过设置弹簧伸缩杆,不仅对轮式动力伞机架起到支撑的作用,还对轮式动力伞起到减震的作用。第三轴套与第一轴套平行,使得弹簧伸缩杆的摆动方向与底部支撑杆的摆动方向一致,从而更加牢固地支撑轮式动力伞的机架。弹簧伸缩杆下端活动连接于轮胎的轮轴。弹簧伸缩杆下端也通过轴套和转轴与轮胎的轮轴活动连接,弹簧伸缩杆下端的轴套与上端的轴套平行,当然弹簧伸缩杆下端还可以通过其他可以转动方式活动连接于轮胎的轮轴。

轮胎、轮轴、底部支撑杆、斜支撑杆与弹簧伸缩杆设置有两组并左右对称设置。通过各设置两组轮胎、轮轴、底部支撑杆、斜支撑杆和弹簧伸缩杆,用于分别支撑于在轮式动力伞机架的两侧,使得轮式动力伞两侧均获得减震,而且保持轮式动力伞机架保持平衡。当两组轮胎、轮轴、底部支撑杆、斜支撑杆和弹簧伸缩杆用作轮式动力伞后部的起落架时,则轮式动力伞前部还需设置一前轮,或者再对应设置两组轮胎、轮轴、底部支撑杆、斜支撑杆和弹簧伸缩杆。

辅助减震弹簧水平设置于左右对称的两个底部支撑杆之间,辅助减震弹簧一端连接于左侧的底部支撑杆侧壁,另一端连接于右侧的底部支撑杆侧壁。通过在两侧的底部支撑杆之间设置辅助减震弹簧,使得底部支撑杆也具有减震功能,进一步提高减震效果,而且可以限制底部支撑杆过度向下摆动,提高安全性,增加牢固性。

如图2所示,轮胎的轮轴、底部支撑杆和弹簧伸缩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使得轮胎在轮式动力伞两侧尽量靠后或者靠前,提高稳固性,而且腾出更多空间方便用户乘坐轮式动力伞。

如图1和如2所示,弹簧伸缩杆包括套管、套杆和圆柱弹簧。套杆套设于套管内,圆柱弹簧设置于套管与套杆之间。圆柱弹簧一端连接于套管内腔底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套杆在套管内的一端端部。套杆与套管之间通过圆柱弹簧连接,套管不仅可以增强套杆的坚固性,而且可以固定弹簧的伸缩方向,避免弹簧歪斜,提高弹簧的减震效果。

如图1所示,辅助减震弹簧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杆9和连接杆13,连接杆9一端固定连接于圆柱弹簧的一端,另一端活动连接于一侧的底部支撑杆侧壁,连接杆13一端固定连接于圆柱弹簧的另一端,另一端活动连接于另一侧的底部支撑杆侧壁。连接杆可以是通过轴套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底部支撑杆侧壁,或者是其他可行的活动连接方式。通过设置连接杆可以充分利用弹簧的弹性,提高减震效果,避免弹簧损坏和从底部支撑杆上脱落,提高牢固性。

如图1所示,连接杆与减震弹簧的连接处还套接有弹簧套接管,弹簧套接管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杆,另一端套接于减震弹簧的端部。减震弹簧端部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但在减震弹簧与连接杆的连接处套接弹簧套接管,在弹簧收缩时可以收容减震弹簧,可以矫正弹簧的伸缩方向,避免弹簧歪斜,充分利用弹簧的弹性,提高减震效果,提高牢固性。

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内分别设置有轴承。通过在轴套内设置轴承,可以减少轴套绕转轴转动的摩擦力,提高转动效果。

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内的轴承内分别设置有转轴71、转轴61和转轴41。各个转轴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用于固定连接于轮式动力伞的机架。固定板焊接连接于轮式动力伞的机架,固定板上设置有卡接转轴的卡孔。通过设置配套的转轴和固定板,方便安装,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