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4035发布日期:2018-06-08 05:4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无人机可以对长输管道定期航拍作业实现高效率自动巡检,自动获取数据收集系统(DCS)采集的大量数据,对管道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控、预测和报警,查找泄露点,指导编制维修计划和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消除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对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不断积累的丰富管道周边环境信息为管道环境变化态势、管道运行的管理、管道工程经验积累提供了第一手直观资料。

目前在长输管道上应用的无人机伞降缓冲装置有一次性钢丝起落架或一次性缓冲气囊。这两种缓冲装置都有其固有的缺点。首先一次性钢丝起落架与无人机为硬接触,每次降落都会对机体产生损害,且为一次性的。其次,一次性的缓冲气囊是由汽车安全气囊改装而成成本非常高,且不也能在灌木丛降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减轻伞降时对机体及机载设备的冲击,保护机体及设备不受损伤的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气泵、管路及缓冲气囊;所述气泵安装在无人机的发动机后部,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并由换向阀控制气流方向;在位于无人机机腹、设备舱及两侧翼尖处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缓冲气囊;所述气泵通过所述管路向每一个所述缓冲气囊充气;每一个所述缓冲气囊设置有排气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气囊底部设置有保护壳。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缓冲气囊的囊壁一侧粘接在无人机的机体上,另一侧粘接所述保护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通过弹性部件与所述无人机的机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缓冲气囊的囊壁上,用于在无人机落地瞬间气囊内压力过高时,由排气阀上的排气孔排除一部分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气泵为真空泵。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在无人机机腹、两翼尖及设备舱内各添加一个充气气囊,并在发动机尾部添加一个用于为气囊充气的小型气泵,在无人机准备降落前由地面操控人员控制打开气泵为气囊充气,在无人机触地时由于气囊压力骤增超过排气装置的压力设定值,由排气装置将气体缓慢排除,以减小伞降对机体与设备的冲击保障机体与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的气囊充气与收拢的侧视图;(其中黑实线为收拢状态,黑虚线为充气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的气囊充气与收拢的前视图;(其中黑实线为收拢状态,黑虚线为充气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包括气泵1、管路2及缓冲气囊3。其中,气泵1安装在无人机的发动机后部,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并由换向阀控制气流方向。气泵可以为真空泵。在位于无人机机腹、设备舱及两侧翼尖处分别设置一个缓冲气囊。每一个缓冲气囊设置有排气单元。排气单元包括排气阀,排气阀设置在所述缓冲气囊的囊壁上,用于在无人机落地瞬间气囊内压力过高时,由排气阀上的排气孔排除一部分空气。在气囊收拢状态下,气泵1为真空泵通过管路2将气囊内空气,并保持负压以保持气囊在收拢状态。在气囊展开状态下,换向阀反向此时气泵1通过管路2为气囊充气,并保持内部压力。为避免气囊遭到破坏,缓冲气囊底部设置有保护壳5。每一个缓冲气囊的囊壁一侧粘接在无人机的机体上,另一侧粘接保护壳5上。保护壳通过弹性部件(例如,弹簧)与无人机的机体连接。在气囊未充气状态下,气囊底部的保护壳5覆盖在机体与保护壳5之间的弹簧的作用下与机体表面紧密贴合,并保持机体原有的气动外形。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借用了空气可被压缩的特性,在无人机准备降落前,由地面操控人员控制打开气泵,为气囊充气,在气囊充气的状态下,翼尖部位的气囊山下伸展到与机腹平齐的长度。机腹的部位的气囊向下伸展,并保持原有气动外形。设备舱的气囊向上伸展将设备包裹在气囊之内。在充气状态下除翼尖部位的气动外形有明显改变外其他部位不会对无人机的气动外形造成明显改变。。在无人机触地时由于气囊压力骤增超过排气阀的设定值,由排气阀上的排气孔将气体缓慢排除,以减小伞降对机体与设备的冲击保障机体与设备安全。

以30KG级以上无人机在灌木从等地表有尖锐物地区伞降为例,无人机在没有使用本发明的情况下机体在会因为多次降落的冲击,造成机体及设备损伤甚至报废。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后,能有效减缓无人机伞降的冲击,保护无人机机体及设备免受损伤,延长机体寿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