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288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无人机是越来越多航拍爱好者的首选,无人机用途广泛,成本低,效费比好,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例如小型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搜索营救、核辐射探测、交通监管、资源勘探、国土资源监测、边防巡逻、森林防火、气象探测、农作物估产、管道巡检等领域。

但是,现有无人机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负载飞行时,重心稳定性差;降落时,无人机容易侧翻和起落坠机等问题。负载降落时如果发生侧翻或坠机,无人机的起落架以及螺旋桨支臂在惯性的作用下会发生损坏。目前解决上述弊端的方式是在无人机上加装舵机和减震器,其中,舵机的作用是用于调整无人机的重心。舵机需要耗电,降低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减震器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重量,间接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能够避免无人机降落时容易侧翻和起落坠机等情况发生,同时在降落时为起落架进行减震。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主机、起落架及弹性部件;其中,

起落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杆,支杆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主机上;

每个支杆上均设置有可调节所述弹性部件连接于支杆上的位置的紧固件;

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任意两个支杆连接。

可选地,每个支杆上的紧固件为一个,紧固件可拆卸连接在支杆上;或者

每个支杆上固定有多个紧固件,多个紧固件沿支杆长度方向上均布设置。

可选地,紧固件为固定环,固定环包括第一子件和第二子件;

第一子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第二子件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

第一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铰接,或者第一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第二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可选地,弹性部件两端端部均设置有圆环或带有孔的连接片;

弹性部件的两端通过圆环或连接片与支杆上的紧固件连接。

可选地,第一螺栓和/或第二螺栓上的螺母为热熔螺母;

热熔螺母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和/或第二连接端上;或者

热熔螺母设置在第三连接端和/或第四连接端上。

可选地,每个支杆上的紧固件为多个时,紧固件包括安装孔或卡钩。

可选地,弹性部件为拉伸弹簧。

可选地,主机内设置有控制系统;

主机上设置有通信装置、云台及、多个支臂以及设置在所述支臂一端的螺旋桨;

支杆设置在主机的底部;

通信装置设置在主机的顶部并与控制系统连接;

云台设置在主机的底部并与控制系统连接;

多个支臂周向均布在主机的侧壁上,多个支臂上的螺旋桨在同一个平面上旋转。

另外,可选地,起落架还包括支撑脚架;

支撑脚架设置在支杆上远离主机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起落架的支杆之间设置弹性部件,通过调节弹性部件连接于支杆上的位置来调整两支杆之间的夹角,调整无人机整机高度,进而改变无人机的重心,解决无人机在工作中由于负载,整机重心不稳定,造成起落架不平衡,无人机容易侧翻和起落坠机等问题,且调节方便;此外,弹性部件自身的伸缩和扩张性能,在降落时可为起落架提供减震的功能,避免造成起落架断裂以及无人机的装配电机的机臂断裂等;采用弹性部件即可实现无人机的重心调整、减震,且装配空间小、成本低,减轻无人机整体重量;弹性部件实现重心调整、减震,不存在耗能,延长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的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图;

10:主机;11:通信装置;12:云台;13:支臂;14:螺旋桨;

20:起落架;21:支杆;22:支撑脚架;

30:弹性部件;

40:固定件;41:第一子件;42:第二子件;

411:第一连接端;412:第二连接端;421:第三连接端;422:第四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无人机在负载飞行时,重心稳定性差,在降落时,无人机容易侧翻和起落坠机等问题,而且在降落时需要通过舵机和减震器进行辅助,但是,舵机需要耗电,降低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减震器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重量,间接增加了能耗。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能够避免无人机降落时容易侧翻和起落坠机等情况发生,同时在降落时为起落架进行减震。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主机10、起落架20及弹性部件30。

其中,起落架20包括至少两个支杆21,支杆21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主机10上。每个支杆21上均设置有可调节弹性部件30连接于支杆20上的位置的紧固件40。弹性部件30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40与任意两个支杆21连接。

弹性部件30在与支杆21连接时,通过改变弹性部件30在支杆21上的位置,改变两个支杆21之间夹角的角度,调整无人机整机高度,从而改变无人机的重心,解决无人机在工作中由于负载,整机重心不稳定,造成起落架20不平衡,无人机容易侧翻和起落坠机等问题。同时,在无人机降落时,通过弹性部件30自身的伸缩和扩张性能还可以为起落架20进行减震。

举例来说,支杆21为两个,两个支杆21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30,需要降低无人机的重心时,将弹性部件30的连接位置沿支杆21向上移动,使得两个支杆21之间的夹角变大,无人机整机的高度降低,重心下移。需要提高无人机的重心时,将弹性部件30的连接位置沿支杆21向下移动,使得两个支杆21之间的夹角变小,无人机整机的高度变高,重心上移。

支杆21为四个时,可通过两个弹性部件30或者四个弹性部件30进行连接。例如,将四个支杆21看做分别位于一个四边形角上,两个弹性部件30可以作为对角线,分别连接两个对角上的支杆21,或者四个弹性部件30作为四边形的边,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杆21。在调节无人机的重心时,将全部弹性部件30的在支杆21上的连接位置沿支杆21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两个支杆21之间的夹角变大或变小,无人机整机的高度降低或升高, 重心下移或上移。

在支杆21为多个时,将多个弹性部件30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使用,例如,将多个弹性部件30的一端均连接在一个中心件上,弹性部件3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一个支杆21上。在调节无人机的重心时,将弹性部件30的在支杆21上的连接位置沿支杆21向上或向下移动,使得两个支杆21之间的夹角变大或变小,无人机整机的高度降低或升高,重心下移或上移。

需要说明的是,支杆21为多个时,支杆21与弹性部件30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多种,上述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其他的连接方式,此处不一一进行赘述。只要能够满足通过调整弹性部件30连接于支杆21上的位置,而改变两个支杆21之间的夹角,调整无人机整机高度,进而可以改变无人机的重心的连接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起落架20的支杆21之间设置弹性部件30,通过调节弹性部件连接于支杆上的位置来调整两支杆之间的夹角,调整无人机整机高度,进而可以改变无人机的重心,解决了无人机在工作中由于负载,整机重心不稳定,造成起落架不平衡,无人机容易侧翻和起落坠机等问题,且调节方便;且通过弹性部件30自身的伸缩和扩张性能,在降落时为起落架20提供减震,避免造成起落架断裂以及无人机的装配电机的机臂断裂等;采用弹性部件即可实现无人机的重心调整、减震,且装配空间小、成本低,减轻无人机整体重量;弹性部件实现重心调整、减震,不存在耗能,延长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长。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固件40、支杆21及弹性部件30如何进行连接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紧固件40与支杆21的设置方式包括两种,如下:

参见图2,一种方式是每个支杆21上的紧固件40为一个,紧固件40可拆卸连接在支杆21上。各个支杆21上的紧固件40与主机10的垂直距离均相等,弹性部件30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40与任意两个支杆21连接, 通过调节紧固件40在支杆21上的连接位置,以调节支杆21之间的夹角角度。

另一种方式是每个支杆21上固定有多个紧固件40,多个紧固件40沿支杆21长度方向上均布设置。弹性部件3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不同的支杆21上的紧固件40上,通过调节弹性部件30连接不同位置的紧固件40,以调节两个支杆21之间的夹角角度,调节无人机整机高度。具体实施时,紧固件40可以是设置在支杆上的安装孔或卡钩。

下面以每个支杆21上的紧固件40为一个为例,进行介绍。

参见图3,一种可实现方式是紧固件40为固定环,在装配时,紧固件40可套接在支杆21上,例如,从支杆21的底部套入支杆21,推动至并固定在所需位置。紧固件40与起落架20的支杆21紧密配合,固定后紧固件40和支杆21为0配合,不会发生滑动。其中,紧固件40和支杆21为0配合是指紧固件40与支杆21互相接触的接触表面之间没有间隙,相互紧密配合。

具体地,如图4所示,每个支杆21上的紧固件40为一个时,紧固件40为固定环,固定环包括第一子件41和第二子件42。第一子件41包括第一连接端411和第二连接端412。第二子件42包括第三连接端421和第四连接端422。第一子件41和第二子件42上设置有相对的容纳槽,第一子件41与第二子件42连接时,第一连接端411与第三连接端421连接,第二连接端412与第四连接端422连接,两个容纳槽形成容纳腔。

第一连接端411与第三连接端421的连接方式包括多种,如下:

第一连接端411与第三连接端421铰接。此种方式第一子件41与第二子件42可通过第一连接端411与第三连接端421进行转动。在装配时,先将第一子件41与第二子件42分开,在所需位置上再将第一子件41与第二子件42合拢,以便将支杆21容纳在容纳腔内。此种方式不用从支杆21的底部套入,所以不需要考虑支杆21上是否存在其他部件会阻挡紧固件40的安装。紧固件40的一端铰接,使得紧固件40与支杆21之间在拆装时更加方便,灵活。

或者

第一连接端411与第三连接端421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此种方式第一子件41与第二子件42是相互独立结构,第一连接端411与第三连接端421上设置有对应的螺孔。在装配时,在所需位置上将第一子件41与第二子件42扣合,就可以将支杆21容纳在容纳腔内。此种方式中的第一子件41和第二子件42可以是规格相同的部件,在进行制作时更加容易,装配时也非常方便,灵活。

将紧固件40放置在所需位置后,需要将紧固件40固定在支杆21上,为了保证锁紧度,紧固件40上需要两个自由端,也就是说需要设置有一个开口,通过锁紧开口以便进行锁紧度的调节,这个开口通过第二连接端412和第四连接端422形成。参见图5,一种可实现方式是第二连接端412和第四连接端422上设置有对应的螺孔,第二连接端412和第四连接端422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弹性部件30两端端部均设置有圆环或带有孔的连接片。弹性部件30的两端通过圆环或连接片与支杆21上的紧固件40连接。

紧固件40与弹性部件30连接方式具体举例说明,如下:

当第一连接端411与第三连接端421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时,圆环或连接片位于第一连接端411和第三连接端421之间,并套接在第一螺栓上。一种装配方式是,先将弹性部件30夹在第一连接端411和第三连接端421之间,再将第一螺栓中的螺钉穿过第一连接端411的螺孔、弹性部件30的圆环或者连接片的孔以及第三连接端421的螺孔,再通过螺母锁紧。再将紧固件40套接在支杆21上的所需位置,再通过第二螺栓将第二连接端412和第四连接端422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在紧固件40与弹性部件30连接时,圆环或者连接片位于第一连接端411和第三连接端421之间还是外侧均不影响紧固件40与弹性部件30之间的固定。

当然,当第一连接端411与第三连接端421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时,弹 性部件30也可以连接在第二连接端412和第四连接端422之间,并套接在第二螺栓上。

或者

当第一连接端411和第三连接端421铰接时,圆环或连接片位于第二连接端412和第四连接端422之间,并套接在第二螺栓上。一种装配方式是,先将紧固件40放置在所需位置,再将弹性部件30的圆环或者连接片夹在第二连接端412和第四连接端422之间,再将第二螺栓中的螺钉穿过第二连接端412的螺孔、弹性部件30的圆环或者连接片的孔以及第四连接端422的螺孔,再通过螺母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在紧固件40与弹性部件30连接时,圆环或者连接片位于第二连接端412和第四连接端422之间还是外侧均不影响紧固件40与弹性部件30之间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螺栓和/或第二螺栓上的螺母为热熔螺母。热熔螺母设置在第一连接端411和/或第二连接端412上;或者热熔螺母设置在第三连接端421和/或第四连接端422上。

具体地,热熔螺母通过热熔的方式埋入或压入第一连接端411和/或第二连接端412的螺孔中,或者,埋入或压入第三连接端421和/或第四连接端422的螺孔中。

举例说明,第二连接端412和第四连接端422是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因此,热熔螺母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端412或者第四连接端422的螺孔中。

当第一连接端411与第三连接端421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时,热熔螺母可以设置在第一连接端411或者第三连接端421的螺孔中。

弹性部件30为拉伸弹簧。通过改变拉伸弹簧在支杆21上的连接位置,以改变支杆21之间的夹角角度,调整无人机整机高度,进而调节无人机的重心。根据拉伸弹簧自身的伸缩和扩张性能,在无人机降落时,为无人机进行减震,防止支杆21和脚架之间三通的撕裂和起落架20断裂问题。同时减轻降落时重力对无人机的影响,防止无人机的装配电机的支臂断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人机的主机10可以为现有的 无人机主机10的任意一种。继续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可实现方式为主机10上设置有通信装置11、云台12、多个支臂13以及设置在支臂13一端的螺旋桨14。

支杆21设置在主机10的底部。主机10的底部就是主机10朝向地面的一侧。

通信装置11设置在主机10的顶部。主机10内设置有无人机的控制系统,通信装置11与控制系统连接。通信装置11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控制指令对无人机的各个部件进行控制。

云台12设置在主机10的底部并与控制系统连接,云台12上搭载有拍摄装置。控制系统根据控制指令控制云台12的运动,以便实现拍摄装置进行多角度的拍摄。

多个支臂13周向均布在主机10的侧壁上,通过远离螺旋桨14的一端与主机相连接,多个支臂13上的螺旋桨14在同一个平面上旋转。支臂13和螺旋桨14组成无人机的动力装置。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动力装置为无人机提供飞行动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起落架20还包括支撑脚架22,支撑脚架22设置在支杆21上远离主机10的一端。支撑脚架22能够增大支杆21在降落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且增加无人机在落地时的稳定性,为无人机进行有效支撑。一种可实现方式为支撑脚架22与地面平行,与支杆21为倒T形结构,其中,支撑脚架22和支杆21之间通过三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起落架的支杆之间设置弹性部件,调节弹性部件连接于支杆上的位置改变支杆之间的夹角角度,调整无人机整机高度,以改变无人机的重心位置,解决无人机在工作中由于负载,整机重心不稳定,造成起落架不平衡,无人机容易侧翻和起落坠机等问题,且调节方便;

2、弹性部件装配好后,结构紧凑,固定件和支杆之间紧密锁定不打滑,受力后弹簧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增加缓冲性能,通过弹性部件自身的伸缩 和扩张性能,在降落时为起落架提供减震,减轻了无人机的重量,减少了能耗,延长无人机的飞行时间;

3、通过弹性部件的自身的伸缩和扩张性能,在降落时,为无人机提供减震,分解了一部分外力对无人机的破坏,解决了无人机的支杆和支撑脚架之间三通的撕裂和起落架断裂问题;

4、弹性部件为无人机进行减震时,还解决了无人机降落时由于重力作用,无人机的电机的支臂太长,电机的支臂容易断裂的问题;

5、本发明安装方便,需要的装配空间小,成本低,机械强度和可靠性高;

6、调节弹性部件和替换弹性部件方便,调节弹性部件位置时只需要松动螺栓,调好位置后直接锁紧就能完成,节省时间和工作场地,还可以替换不同的弹性部件,以便改变弹簧拉力和弹簧外径来适应设计负载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