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机载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9009发布日期:2018-06-19 21:2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机载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人机机载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无人机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通常为四旋翼无人机,带有摄像头能够进行航拍,摄像头的角度能够进行调节。随着无人机的发展,其也被应用于电力巡检工作。但是,这种无人机在进行电力巡检时,对线路、电杆、铁塔上的电力部件的观察距离很难把握,需要依靠飞手的经验,很难近距离观察电力部件,作业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机载摄像装置,它在现有无人机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摄像头用于近距离观察电力部件,提高作业效率,及时有效的发现巡检过程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人机机载摄像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旋翼装置,所述机体底部设置第一摄像头和支撑架,所述机体内设置飞行控制系统,所述机体上靠近第一摄像头一侧设置云台主体,所述云台主体内设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设置十字万向轴,所述十字万向轴底部设置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设置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部设置弹簧,所述弹簧底端设置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设置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位于第一摄像头上方,所述云台主体上设置缺口,所述缺口与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相适应,所述第二摄像头与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机体上靠近云台主体一侧的旋翼装置上设置防护架。

所述云台主体底部顶部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微处理器相连接。

所述防护架上设置缓冲垫。

所述防护架与旋翼装置之间卡接。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凸起。

所述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均位于云台主体内部。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通过增加第二摄像头,并且使第二摄像头与地面始终保持平行,用于判断和调节无人机与电力线路之间的距离,能够近距离巡检电力部件,同时避免无人机与电力线路发生碰撞。

2、光电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无人机距离电杆、铁塔顶部距离无人机的位置,防止无人机与电杆、铁塔顶部相撞,进一步优化了本装置。

3、缓冲垫能够在电力线路与防护架之间起到防护缓冲作用,使得防护架与电力线路之间发生碰撞时,减少对无人机机体的冲击与震荡。

4、防护架与旋翼装置之间卡接,防护架便于采用硬质弹性塑料材质,降低机体的承重,从而有利于无人机飞行的稳定。

5、凸起的设置,增大了第二支撑板的重量,有利于第二摄像头与地面保持平行,发挥调节距离的作用。

6、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均位于云台主体内部,使得云台主体对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起到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航拍无人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云台主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I部放大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II部放大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机体;2、旋翼装置;3、第一摄像头;4、第一支撑架;5、云台主体;6、第一连接杆;7、十字万向轴;8、第二连接杆;9、第一支撑板;10、弹簧;11、第二支撑板;12、第二摄像头;13、缺口;14、保护架;15、第一凹槽;16、光电传感器;17、缓冲垫;1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无人机机载摄像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置旋翼装置2,所述机体1底部设置第一摄像头3和支撑架4,所述机体1内设置飞行控制系统,所述机体1上靠近第一摄像头3一侧设置云台主体5,所述云台主体5内设置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底端设置十字万向轴7,如附图3所示,附图3 为本实用新型创新部分,十字万向使得无人机无论处于什么角度,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摄像头处于水平位置。所述十字万向轴7底部设置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二连接杆8底部设置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支撑板底部设置弹簧10,所述弹簧 10底端设置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底部设置第二摄像头12,弹簧起到缓冲作用,用于保护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12位于第一摄像头3上方,所述云台主体5上设置缺口13,所述缺口13与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 12相适应,所述第二摄像头12与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机体1上靠近云台主体5一侧的旋翼装置2上设置防护架14。本装置通过增加第二摄像头,并且使第二摄像头与地面始终保持平行,用于判断和调节无人机与电力线路之间的距离,能够近距离巡检电力部件,同时避免无人机与电力线路发生碰撞。

为了防止无人机与电杆、铁塔顶部相撞,所述云台主体5底部顶部设置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内设置光电传感器16,所述光电传感器16与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微处理器相连接。光电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无人机距离电杆、铁塔顶部距离无人机的位置,电杆、铁塔顶部较宽,在自上而下近距离检查时,很容易撞到顶部。当检测到无人机距离电杆、铁塔顶部安全距离以外时,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向控制端发出警报,使飞手及时调节无人机位置,防止无人机与电杆、铁塔顶部发生碰撞。防止无人机与电杆、铁塔顶部相撞,进一步优化了本装置。

为了有效保护机体,所述防护架14上设置缓冲垫17。缓冲垫能够在电力线路与防护架之间起到防护缓冲作用,使得防护架与电力线路之间发生碰撞时,减少对无人机机体的冲击与震荡。

为了提高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所述防护架14与旋翼装置2之间卡接。防护架与旋翼装置之间卡接,防护架便于采用硬质弹性塑料材质,降低机体的承重,从而有利于无人机飞行的稳定。

为了有利于第二摄像头与地面保持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板11上设置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凸起18。凸起的设置,增大了第二支撑板的重量,有利于第二摄像头与地面保持平行,发挥调节距离的作用。

为了使云台主体对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起到防护作用,所述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12均位于云台主体5内部。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均位于云台主体内部,使得云台主体对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端控制无人机飞行,第二摄像头用于调节无人机与电力线路部件之间的位置,然后第一摄像头正常巡检,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图像均显示在控制端显示模块,可以近距离巡检电力部件,同时防止电力部件与无人机发生碰撞。

实施例1:

一种无人机机载摄像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置旋翼装置2,所述机体1底部设置第一摄像头3和支撑架4,所述机体1内设置飞行控制系统,本实施例中,无人机采用大疆精灵3型号,其操作方法可以参考网上视频“大疆精灵Phantom3遥控航拍无人机新手入手飞行说明”,无人机机体与遥控器均采用电池,通过充电器供电,遥控器与手机共同组成控制端。所述机体1上靠近第一摄像头3一侧设置云台主体5,本实施例中,云台主体插接在机体上。所述云台主体5内设置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底端设置十字万向轴7,所述十字万向轴7底部设置第二连接杆8,所述第二连接杆8底部设置第一支撑板9,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均与十字万向轴螺钉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螺钉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一支撑板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支撑板底部设置弹簧10,本实施例中,弹簧两端胶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弹簧10底端设置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底部设置第二摄像头12,本实施例中,第二摄像头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摄像头12位于第一摄像头3上方,所述云台主体5上设置缺口13,所述缺口13与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12相适应,所述第二摄像头12与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图像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机体1上靠近云台主体5一侧的旋翼装置2上设置防护架14。本装置通过增加第二摄像头,并且使第二摄像头与地面始终保持平行,用于判断和调节无人机与电力线路之间的距离,能够近距离巡检电力部件,同时避免无人机与电力线路发生碰撞。所述云台主体5底部顶部设置第一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5内设置光电传感器16,所述光电传感器 16与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微处理器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光电传感器为欧姆龙光电传感器,当检测到传感器距离电杆顶部一米以内时,控制端报警,报警模块为蜂鸣器和闪光灯。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微处理器根据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对报警模块进行控制,属于已知程序的常规的、适应性的应用,只涉及到对距离参数的调整来控制报警模块,不涉及到程序的改进,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本实施例中,大疆精灵3的控制终端为手机,手机上设置闪关灯和蜂鸣器,微处理器通过信号传输模块,根据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对报警模块进行控制。光电传感器能够检测到无人机距离电杆、铁塔顶部距离无人机的位置,防止无人机与电杆、铁塔顶部相撞,进一步优化了本装置。所述防护架14上设置缓冲垫17。缓冲垫能够在电力线路与防护架之间起到防护缓冲作用,使得防护架与电力线路之间发生碰撞时,减少对无人机机体的冲击与震荡。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架14与旋翼装置2之间卡接。防护架与旋翼装置之间卡接,防护架便于采用硬质弹性塑料材质,降低机体的承重,从而有利于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所述第二支撑板11上设置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凸起18。本实施例中,凸起焊接在第二支撑板上。凸起的设置,增大了第二支撑板的重量,有利于第二摄像头与地面保持平行,发挥调节距离的作用。所述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12均位于云台主体5内部。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均位于云台主体内部,使得云台主体对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起到防护作用。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无人机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摄像头用于近距离观察电力部件,提高作业效率,及时有效的发现巡检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