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4669发布日期:2018-07-11 00:2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具有速度的飞行器,在其起飞初始阶段需要有一定的辅助弹射装置,因此对无人机支撑架以及弹射装置的弹射和结构设计都有一定的要求。目前的弹射装置多结构复杂,并且锁住飞机的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以解决结构简单,且弹射稳定性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弹射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包括:

支撑架体,包括一适于承载倾斜支撑架和分别设于该倾斜支撑架的高端位和低端位的底部支撑杆;所述倾斜支撑架上端面设有滑轨;

弹射架体,设于所述倾斜支撑架的上端面,包括适于承载无人机的载体支架、垂直设于所述载体支架下方的载体托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载体托架的一相对的两侧端面的适于与所述滑轨滑动相接的滑轮组;以及

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弹射架体沿着倾斜支撑架的上端面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适于牵引所述载体托架沿着倾斜支撑架的上端面滑动的钢丝绳、适于引导钢丝绳传动的导轮组件,以及适于锁定所述钢丝绳的绞盘。

进一步的,所述导轮组件包括纵向设于所述倾斜支撑架的高端位外侧的一对第一导轮和设于所述倾斜支撑架的低端位内侧第二导轮;

所述钢丝绳依次绕过一对所述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以及

所述绞盘设于所述倾斜支撑架的低端位的外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适于止动和释放所述载体支架上的无人机的止动释放机构;

所述止动释放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载体托架上的用于止挡所述无人机的倒臂竖杆和与所述倒臂竖杆相连的倒臂联动组件,该倒臂联动组件适于驱动倒臂竖杆相对于所述载体托架垂直或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倒臂联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倒臂竖杆连接的联接杆、固定于所述载体支架上的适于所述联接杆插入的套筒,以及套设于所述联接杆上的复位弹簧;

所述联接杆上设有一适于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的弹簧固定块,以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套筒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倒臂竖杆固定于所述载体托架前端的上端面对称设置的两个旋转座内;

所述倒臂竖杆通过转动杆与所述旋转座转动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缓冲机构,包括设于倾斜支撑架的高端位的缓冲减震块和设于所述载体托架前端部设有一适于与所述缓冲减震块对顶的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倒臂竖杆两侧的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之间设有一固定杆,该固定杆与所述倒臂联动组件联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一穿过所述载体托架一侧框架上横向设置的两片连接片的第一缓冲杆,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缓冲杆上的且位于两片所述连接片之间的第一缓冲弹簧;

所述第一缓冲杆尾部设有一适于防止所述第一缓冲杆后端脱离所述连接片的挡块;

所述第一缓冲杆前段设有适于与所述缓冲减震块对顶的第一撞击锁头;

所述第一撞击锁头后端设有适于防止第一缓冲杆前段脱离所述连接片的第一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一穿过所述载体托架一侧框架上横向设置的两片连接片的第二缓冲杆,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缓冲杆上的且位于两片所述连接片之间的第二缓冲弹簧;

所述第二缓冲杆尾部设有一适于防止所述第二缓冲杆后端脱离所述连接片的挡块;

所述第二缓冲杆前段设有适于与所述缓冲减震块对顶的第二撞击锁头;

所述第二撞击锁头后端设有适于防止第二缓冲杆前段脱离所述连接片的第二滑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导轮组、钢丝绳和绞盘配合,使得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磨损,增加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又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不仅能减少对于载体托架的损伤,还能使得弹射后,弹射架体能快速回弹。再通过采用的止动释放机构,结构简单,并且能很好的在起飞过程固定无人机,并且在释放的时候更加快速,不阻碍无人机的起飞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的弹射架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的弹射架体侧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的钢丝绳锁紧器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的连接片示意图。

图中:弹射架体001、载体支架100、载体托架200、滑轮组210、旋转座220、通孔221、滑动轴承222、连接片230、开孔231、圆孔232、尾钩240、倒臂竖杆310、横杆311、电磁铁组件312、距离传感器313、倒臂联动组件320、联接杆321、套筒322、复位弹簧323、弹簧固定块324、支撑架体400、底部支撑杆410、倾斜支撑架420、滑轨430、钢丝绳510、第一导轮520、第二导轮530、绞盘540、钢丝绳锁紧器550、缓冲减震块610、第一缓冲件620、第一缓冲杆621、第一缓冲弹簧622、第一挡块623、第一撞击锁头624、第一滑块625、第二缓冲件630、第二缓冲杆631、第二缓冲弹簧632、第二挡块633、第二撞击锁头634、第二滑块635、固定杆64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无人机弹射装置,包括:支撑架体400、弹射架体001和驱动机构。

支撑架体400,包括一适于承载倾斜支撑架420和分别设于该倾斜支撑架420的高端位和低端位的底部支撑杆410;倾斜支撑架420上端面设有滑轨430。

弹射架体001,设于倾斜支撑架420的上端面,包括适于承载无人机的载体支架100、垂直设于载体支架100下方的载体托架200,以及分别设于载体托架200的一相对的两侧端面的适于与滑轨430滑动相接的滑轮组210。本实施例的载体支架100采用例如但不限于U形结构。

驱动机构,适于驱动弹射架体001沿着倾斜支撑架420的上端面滑动。

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适于牵引载体托架200沿着倾斜支撑架420的上端面滑动的钢丝绳510、适于引导钢丝绳510传动的导轮组件,以及适于锁定钢丝绳510的绞盘540。钢丝绳510连接在载体托架200的前端部。

优选的,导轮组件包括纵向设于倾斜支撑架420的高端位外侧的一对第一导轮520和设于倾斜支撑架420的低端位内侧第二导轮530;钢丝绳510依次绕过一对第一导轮520和第二导轮530;第一导轮520设置有两个,可以减少钢丝绳510单点受力,增加钢丝绳510寿命。

绞盘540设于倾斜支撑架420的低端位的外侧。采用第一导轮520、第二导轮530和绞盘540可以减少钢丝绳510的磨损,增加钢丝绳510的使用寿命;并且导轮组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可选的,载体托架200尾部还设有一用于固定载体托架200的尾钩240,尾钩240连接于低端位的底部支撑杆410的上端部。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为:当准备弹射无人机之前,尾钩240勾住固定弹射架体001,并且将钢丝绳510收紧;在开始弹射时,释放尾钩240,通过快速拉动钢丝绳510带动弹射架体001沿倾斜支撑架420快速向上运动,当弹射架体001在钢丝绳510的牵引下到达倾斜支撑架420的高端位时,由于拉动钢丝绳510的力消失,弹射架体001本身重力的作用下,由倾斜支撑架420的高端位向低端位移动,同时钢丝绳510也回复至初始状态。

优选的,参考图4所示,绞盘540上设有一用于固定钢丝绳510的钢丝绳锁紧器550,当收紧钢丝绳510后,将钢丝绳锁紧器550锁紧钢丝绳510,防止钢丝绳510松动而不利于弹射时给无人机施加更大的起步速度。

优选的,无人机弹射装置还包括一适于止动和释放载体支架100上的无人机的止动释放机构。

止动释放机构包括:设于载体托架200上的用于止挡无人机的倒臂竖杆310和与倒臂竖杆310相连的倒臂联动组件320,该倒臂联动组件320适于驱动倒臂竖杆310相对于载体托架200垂直或平行。

倒臂联动组件320包括与倒臂竖杆310连接的联接杆321、固定于载体支架100上的适于联接杆321插入的套筒322,以及套设于联接杆上的复位弹簧323;联接杆321上设有一适于复位弹簧323的一端抵顶的弹簧固定块324,以及复位弹簧323的另一端抵顶于套筒322的端部。

具体的,倒臂竖杆310固定于载体托架200前端的上端面对称设置的两个旋转座220内;倒臂竖杆310通过转动杆与旋转座220转动相连。

两个旋转座220上端均设有有一通孔221,通孔221内均设有一滑动轴承222;倒臂竖杆310下端部设有一用于与滑动轴承222连接的横杆311;即倒臂竖杆310通过横杆311可转动固定于两个旋转座220之间。

参考图5所示,载体托架200为长方形框架;载体托架200的两侧框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片连接片230;连接片230为L形结构,连接片230的竖直部分开设有一开孔231;连接片230的水平部分开设有一圆孔232,连接片230通过螺杆穿过连接片230水平部分开设的圆孔232与载体托架200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止动释放机构的动作过程为:当无人机放置于载体支架100上时,倒臂竖杆310与载体托架200垂直,倒臂竖杆310与飞机底部固定连接,此时复位弹簧323为拉伸状态,当无人机到达释放点时,倒臂竖杆310被飞机的动力带动前倾,并且复位弹簧323回弹,将倒臂竖杆310拉倒至与载体托架200水平。

可选的,止动释放机构还包括一设于倒臂竖杆310上端的电磁铁组件312,以及设于载体托架200前端部的距离传感器313。配合距离传感器313和电磁铁组件312,起飞前,电磁铁组件312通电连接,与无人机底部牢固吸合,当距离传感器313检测到位于设定值时,电磁铁组件312断电释放,使得无人机能更快的起飞,减少无人机起飞时受到的阻力,并且结构简单。

优选的,无人机弹射装置还包括一缓冲机构,包括设于倾斜支撑架420的高端位的缓冲减震块610和设于载体托架200前端部设有一适于与缓冲减震块610对顶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倒臂竖杆310两侧的第一缓冲件620和第二缓冲件630。

第一缓冲件620和第二缓冲件630之间设有一固定杆640,该固定杆640与倒臂联动组件320联动相连,具体的,固定杆640与联接杆321相连以产生联动作用力。

第一缓冲件620包括一穿过载体托架200一侧框架上横向设置的两片连接片230的第一缓冲杆621,以及套设于第一缓冲杆621上的且位于两片连接片230之间的第一缓冲弹簧622。第一缓冲杆621尾部设有一适于防止第一缓冲杆621后端脱离连接片230的第一挡块623。第一缓冲杆621前段设有适于与缓冲减震块610对顶的第一撞击锁头624;第一撞击锁头624后端设有适于防止第一缓冲杆621前段脱离连接片230的第一滑块625。

第二缓冲件630包括一穿过载体托架200一侧框架上横向设置的两片连接片230的第二缓冲杆631,以及套设于第二缓冲杆631上的且位于两片连接片230之间的第二缓冲弹簧632。第二缓冲杆631尾部设有一适于防止第二缓冲杆631后端脱离连接片230的第二挡块633。第二缓冲杆631前段设有适于与缓冲减震块610对顶的第二撞击锁头634;第二撞击锁头634后端设有适于防止第二缓冲杆631前段脱离连接片230的第二滑块635。

设置第一缓冲件620和第二缓冲件630的目的为:当无人机到达弹射顶端,撞击到缓冲减震块610时,第一撞击锁头624和第二撞击锁头634撞击后,使得缓冲弹簧压缩,减少缓冲减震块610对载体托架200的碰撞,从而避免碰撞可能造成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固定杆640与述倒臂联动组件320联动相连,使得复位弹簧323更快速的回弹。具体的,第一缓冲件620和第二缓冲件630与缓冲减震块610对顶后,缓冲减震块610对第一缓冲件620和第二缓冲件630产生冲击力。固定杆640将第一缓冲件620和第二缓冲件630承受的与缓冲减震块610对顶的冲击力使得缓冲弹簧压缩,在冲击力消失之后,缓冲弹簧复位,缓冲弹簧的复位产生对固定杆640的同步复位力,由于固定杆640与联接杆321的联动作用力,固定杆640加速了抵顶联接杆321的复位弹簧323的回弹。

另一方面,通过设计的与联接杆321相连以产生联动作用力的固定杆640,还有助于当无人机起飞过程中减少倒臂竖杆310对于无人机的阻力,具体的,当第一缓冲件620和第二缓冲件630与缓冲减震块610对顶后,缓冲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带动固定杆321平移,固定杆312的平移联动联接杆321压缩复位弹簧323,复位弹簧323的压缩结合无人机起飞时的动力,使得倒臂竖杆310翻倒至与载体托架200水平状态,无人机顺利起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