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4761发布日期:2018-09-14 23:1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民用和工用等领域的使用范围愈加普遍,其使用上的便利性也越来越受到相关行业的关注。在物流行业中,现有的物流无人机的外壳通常使用螺栓固定于机身。由于无人机的电器元件大多安装在外壳的内部,需要进行调试的时候,往往需要反复拆装外壳进行内部电气元件的维修、更换和调试。上述采用螺栓固定的现有设计,在拆装时费时费力,增加了拆装外壳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外壳拆装方便、省时省力的无人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和壳体。其中,所述无人机还包括多根安装立柱以及多个定位卡。多根所述安装立柱竖直设于所述机身之上,每根所述安装立柱包括本体和位于所述本体顶端的顶端部,多根所述安装立柱的顶端部分别由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多个通孔伸出。多个所述定位卡,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多根所述安装立柱的顶端部,所述定位卡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而使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机身之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根所述安装立柱的顶端部的外径小于其本体的外径,且所述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立柱的介于顶端部与本体之间的位置设有台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无人机还包括多块挡片。多块所述挡片分别套设于多根所述安装立柱的顶端部,且所述挡片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其中,所述壳体装设于所述机身时,所述挡片垫设于所述台阶结构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多根所述安装立柱在所述机身中心线两侧的位置均匀对称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通孔的开口于所述壳体外表面的孔口形成有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的尺寸大于所述定位卡的尺寸。其中,所述定位卡连接于所述安装立柱的顶端部时,所述定位卡容置于所述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卡包括第一卡臂和第二卡臂。所述第一卡臂和所述第二卡臂相对设置且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卡臂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卡臂弯曲延伸而呈“R”字型,并部分抵顶于所述第二卡臂。其中,所述定位卡连接于所述安装立柱时,所述第二卡臂穿设于所述顶端部上开设的定位孔,且所述顶端部卡固于所述第一卡臂与所述第二卡臂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定位卡还包括连接块。所述第一卡臂和所述第二卡臂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块具有相反的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一卡臂和所述第二卡臂分别连接于所述近端。其中,所述连接块远端的尺寸大于近端的尺寸。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利用定位卡与安装立柱的顶端部可拆卸地连接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无人机的壳体与机身的快速、方便的拆装。相比于采用螺栓连接壳体与机身的现有无人机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壳体与机身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无人机壳体与机身的拆装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无人机的壳体与机身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示出的无人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示出的无人机的定位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机身;

110.安装立柱;

111.本体;

112.顶端部;

200.壳体;

210.通孔;

220.安装槽;

300.定位卡;

310.第一卡臂;

320.第二卡臂;

330.连接块;

331.近端;

332.远端;

400.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端”、“之间”、“之上”、“侧”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参阅图1,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是以物流无人机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该无人机的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无人飞行器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主要包括机身、壳体、悬臂、悬臂梁和桨叶,且机身与壳体是通过多组安装立柱与定位卡可拆装地安装。配合参阅图2至图5,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无人机的壳体与机身的分解示意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无人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5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无人机的定位卡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悬臂500、悬臂梁600和桨叶70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无人机,例如物流无人机的相关设计,在此不予赘述。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根安装立柱110竖直设置在机身100之上,且优选为在机身100中心线两侧的位置均匀对称分布的布置方式。具体而言,每根安装立柱110包括本体111和位于本体111顶端的顶端部112。多根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分别由开设于壳体200的多个通孔210伸出。多个定位卡300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多根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且定位卡300的尺寸大于通孔210的孔径。据此,如图1所示,当壳体200罩设于机身100时,各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由各自所对应的通孔210伸出于壳体200的外表面,每个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分别连接有尺寸大于通孔210的定位卡300,从而使壳体200可拆卸地装设在机身100之上。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采用定位卡300与安装立柱110拆装配合的结构设计,替代现有无人机使用螺栓连接壳体与机身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无人机的壳体200与机身100的快速、方便的拆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根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的外径小于其本体111的外径,且本体111的外径大于通孔210的孔径。据此,当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经由通孔210伸出壳体200时,安装立柱110的本体111受尺寸差异所限而无法进一步伸出,从而实现对安装立柱110相对壳体200伸出位置的限制,避免因过度伸出而破坏壳体200结构。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立柱110的介于顶端部112与本体111之间的位置设有台阶结构。即利用台阶结构的台阶平面与壳体200内表面接触而实现面与面的限位,限位效果更加明显和稳定。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上述安装立柱110具有台阶结构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还包括多块挡片400。具体而言,多块挡片400分别套设于多根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且挡片400的尺寸大于通孔210的孔径。据此,当壳体200装设于机身100,即安装立柱110穿设于壳体200的通孔210时,挡片400垫设在台阶结构与壳体200的内表面之间。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挡片400能够进一步起到阻挡安装立柱110过度伸出的功能,同时能够分散台阶结构施加在壳体200内表面上的应力,保证无人机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通孔210的开口在壳体200外表面的孔口形成有安装槽220。换言之,壳体200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220,多个安装槽220分别对应于多个通孔210,即通孔210的两端分别开口在安装槽220的槽底和壳体200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槽220的尺寸优选为大于定位卡300的尺寸。据此,当定位卡300连接在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时,定位卡300的至少一部分是容置在安装槽220中。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利用安装槽220对定位卡300提供保护,避免定位卡300因碰撞脱离进而导致连接失效的事故发生。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定位卡300主要包括两条卡臂,即第一卡臂310和第二卡臂320。具体而言,两条卡臂均分别具有自由端和连接端,且两条卡臂相对并以各自的连接端连接在一起。第一卡臂310的自由端向第二卡臂320弯曲延伸而大致呈“R”字型的结构,且第一卡臂310以上述弯曲延伸的部分结构抵顶于第二卡臂320。据此,当定位卡300连接在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时,定位卡300的第二卡臂320穿设于顶端部112上开设的定位孔,且顶端部112是被卡固在定位卡300的第一卡臂310与第二卡臂320之间的未形成抵顶接触的空间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卡300亦可采用其他结构,且以能够实现快速拆装的设计为优,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需要将定位卡300连接于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时,可将第二卡臂320的自由端穿过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的定位孔。在安装立柱110的顶端部112沿第二卡臂320向其连接端移动的过程中,在第二卡臂320插入定位孔的初始时间内,顶端部112对第一卡臂310的“R”字型结构的上半部逐渐施压而将第一卡臂310相对第二卡臂320撑开,第二卡臂320继续插入后,顶端部112进入第一卡臂310的“R”字型结构的中部区域,即定位在两条卡臂在该区域处界定出的空间内,从而实现定位卡300的快速卡接。反之,第一卡臂310的“R”字型结构亦可实现定位卡300的快速拆卸,在此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定位卡300还包括连接块330。其中,第一卡臂310和第二卡臂320的连接端分别连接于连接块330。据此,需要安装或拆卸定位卡300时,操作者可握持连接块330对定位卡300进行推拉。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升定位卡300的拆装效率,简化操作步骤,提升操作体验。

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块330具有相反的近端331和远端332,第一卡臂310和第二卡臂320各自的连接端分别连接于连接块330的近端331。其中,连接块330远端332的尺寸优选为大于其近端331的尺寸。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操作者对使定位卡300的拉拔操作更加省力,进一步提升操作体验。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无人机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无人机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无人机的任何细节或无人机的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利用定位卡与安装立柱的顶端部可拆卸地连接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无人机的壳体与机身的快速、方便的拆装。相比于采用螺栓连接壳体与机身的现有无人机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壳体与机身的快速安装和拆卸,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无人机壳体与机身的拆装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机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