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7108发布日期:2018-11-07 07:59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场地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递发展,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有效缩短人们的旅途时间,飞机是高精尖的机械和电子综合体,由于飞机起落架运行频率高,降落时难免出现故障,即起落架有时候不能同时放下,有一个起落架放不下,那么飞机就会侧倾或前倾,飞机在高速运动过程任何一侧的倾斜都是大事件。例如;中国1997年成都南航事故,1998年上海东方航空事故,美国2005年捷蓝航空事故,2007年今日航空事故,英国2014年伦敦事故,及澳大利亚2017年空军等各种型号的飞机都出现过降落架在降落时放不下来的险情。造成飞机损毁,旅客伤亡的损失。因此,急需一种设备能有效避免因为起落架无法放而导致飞机损毁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飞机在起落架无法放下时会导致飞机损毁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所述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包括底盘、主控系统、激光测距仪、液压承载装置和动力系统,所述底盘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所述动力系统设置于所述底盘上,并通过传动轴与车轮转轴连接;所述液压承载装置包括多个液压杆、液压泵和液压承载床,所述液压承载床呈槽型结构,多个所述液压杆依次纵向设置所述底盘上,多个所述液压杆的活塞杆分别与所述液压承载床下表面铰接,所述液压泵通过管线分别与多个所述液压杆连接,所述主控系统设置于所述驾驶室内,所述激光测距仪设置于所述底盘后端的一侧,用于实时测量与飞机之间的距离,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激光测距仪、液压泵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承载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机翼限位块,所述机翼限位块的后端面为曲面,所述机翼限位块后端面的弧度与机翼前缘的弧度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液压承载床的宽度与机腹的宽度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还包括雷达测速测距仪,所述雷达测速测距仪包括雷达测速测距单元和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分别与雷达测速测距单元、主控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还包括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第二处理单元、gps定位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分别与主控系统、gps定位单元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还包括车载应答系统,所述车载应答系统包括第三处理单元、无线通讯单元、拾音器、a/d转化单元、d/a转化单元和扬声器,所述拾音器通过所述a/d转化单元与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扬声器通过所述d/a转化单元与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单元与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盘设置有液压减震系统。

优选的,所述底盘上的车轮采用高强度轮胎。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通过液压承载装置承载飞机机体,整个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代替了飞机未放下的起落架,确保飞机可在跑道上正常滑行直至停止,有效避免了飞机在起落架无法放下时导致飞机损毁事故的发生,保护了旅客的生命和财物安全,降低了航空公司对飞机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线路部分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飞车载应答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号:1、底盘;11、驾驶室;2、主控系统;21、显示屏;22、主控线路板;23、控制按键;3、激光测距仪;41、液压承载床;42、液压泵;43、机翼限位块;5、雷达测速测距仪;51、第一处理单元;52、雷达测速测距单元;6、定位系统;61、第二处理单元;62、gps定位单元;71、第三处理单元;72、无线通讯单元;73、拾音器;74、a/d转化单元;75、d/a转化单元;76、扬声器;8、液压减震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包括底盘1、主控系统2、激光测距仪3、液压承载装置和动力系统。底盘1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11,底盘1设置有液压减震系统8,液压减震系统8分别与车轮的转轴、底盘1连接,可有效吸收飞机对车辆产生的冲击,减小车轮受到的压力。车轮采用高强度轮胎,以减小飞机产生的巨大冲击对轮胎造成的损坏。驾驶室11内设置有主控系统2,主控系统2包括显示屏21、主控线路板22和多个控制按键23,主控线路板22分别与激光测距仪3、液压泵42、显示屏21、多个控制按键23电连接,显示屏21用于显示飞机的动态信息和车辆的动态信息,方便驾驶员根据飞机的动态信息调整车辆的速度和轨迹。动力系统设置于底盘1上,并通过传动轴与车轮转轴连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系统通过传动轴驱动车轮转动。

液压承载装置包括多个液压杆、液压泵42和液压承载床41,液压承载床41呈槽型结构,液压承载床41的宽度与机腹的宽度相匹配,当车辆承载着飞机时,液压承载床41卡设于机腹,从而将飞机与车辆牢固。由于飞机的重量较大,飞机的部分重量承载于车辆上时,会给车辆车体产生很大的冲击,因此,需要液压杆去减小飞机对底盘1产生的冲击,多个液压杆依次纵向设置于底盘1上,每个液压杆的活塞杆分别与液压承载床41下表面铰接,液压泵42通过管线分别与多个液压杆连接。通过控制液压杆的伸缩,可使液压承载床41的槽底面与地面呈0-15°夹角,确保液压承载床41的槽底面与飞机机腹贴合紧密。

激光测距仪3设置于底盘1后端的一侧,激光测距仪3用于实时测量与飞机之间的距离,并将飞机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信息发送至主控线路板22,主控线路板22驱动显示屏21对距离信息进行显示。激光测距仪3采用波长为905纳米的红外光,扫描频率是50hz,角度分辨率是0.5度,扫描角度是180度,系统误差是30毫米,激光测距仪3前后帧的时间间隔为20毫秒,工作时,激光测距仪3扫描飞机机腹的截面数据信息,此时扫描截面上的点值就发生变化,根据此时每帧中各个点值与背景值(即没有飞机入扫描截面时的点值)的比较,就计算出该帧的扫描区域截面数据;由于激光测距仪3的前后帧时间间隔为20毫秒,完成扫描飞机机腹的截面后,就获取到所有飞机机腹截面数据的信息,根据这些数据信息计算飞机的高度、机头高、机尾高等特征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信息发送至主控线路板22,主控线路板22驱动显示屏21对上述数据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液压承载床4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机翼限位块43,机翼限位块43的后端面为曲面,机翼限位块43后端面的弧度与机翼前缘的弧度相匹配。当车辆承载着飞机时,机翼限位块43可有效避免飞机与车辆因为速度不一致而导致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此外,将后端面设为曲面,可有效增加与机翼前缘的接触面。

进一步的,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还包括雷达测速测距仪5,雷达测速测距仪5设置于底盘1后端的另一侧,雷达测速测距仪5包括雷达测速测距单元52和第一处理单元51,第一处理单元51分别与雷达测速测距单元52、主控线路板22电连接。雷达测速测距单元52优选毫米波雷达,发出的毫米波信号能耗少、易压缩,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不受天气影响,适用于大雾、泥沙等能见度低的恶劣天气。雷达波在车辆与飞机机体之间反射,通过发射波与反射波的频率幅值的变化,计算出飞机的速度以及飞机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再将这些数据发送至主控线路板22,主控线路板22驱动显示屏21对上述数据进行显示,以便驾驶员根据飞机运动数据调整车辆的姿态。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还包括定位系统6,定位系统6包括第二处理单元61、gps定位单元62,第二处理单元61分别与主控线路板22、gps定位单元62电连接。gps定位单元62将车辆的动态信息(实时位置、速度)发送至第二处理单元61,第二处理单元61根据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生成车辆的轨迹,并将车辆速度和轨迹信息发送至主控线路板22,主控线路板22驱动显示屏21对车辆的速度和轨迹信息,以便驾驶员及时对车辆的轨迹和速度进行调整,更准确的完成车辆与飞机机体的对接。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以实施例2为基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飞机自动辅助降落系统还包括车载应答系统,车载应答系统包括第三处理单元71、无线通讯单元72、拾音器73、a/d转化单元74、d/a转化单元75和扬声器76。拾音器73通过a/d转化单元74与第三处理单元71电连接,扬声器76通过d/a转化单元75与第三处理单元71电连接,无线通讯单元72与第三处理单元71电连接。第三处理单元71通过无线通讯单元72与飞机应答系统进行通讯,拾音器73将采集到驾驶员的声音信息转化为模拟电信号,经过a/d转化单元74将模拟电信号转化为数字电信号发送至第三处理单元71,第三处理单元71通过无线通讯单元72将语音信息发送给飞机应答系统,飞机应答系统也可将飞行员的语音信息发送给第三处理单元71,经过d/a转化单元75将数字电信号转化为模拟电信号,再由扬声器76将模拟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息,从而实现车辆驾驶员与飞行员之间的通讯,从而方便车辆驾驶员更好地感知飞机的姿态及飞机与车辆之间位置关系等,更好的完成车辆与飞机的对接。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