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5225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丝绳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输送带钢丝绳铺设机械,特别涉及一种钢丝绳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绳输送带属高强力带,应用于矿山、港口、煤炭、化工冶金等部门的大距离、大输送量的物料输送,目前在钢丝绳芯输送带的成型中,为钢丝绳提供恒张力的装置大都采用结构简单的机械系统,原来仅靠两个固定辊与一个上下移动辊间的相对运动,为输送带的多根钢丝绳提供恒张力,若每根钢丝绳间的初张力有较大的误差,使成型的钢丝绳恒张力不均,即较紧的钢丝绳受力大,较松的钢丝绳受力小或不受恒张力,不能满足生产钢丝绳输送带的生产工艺要求,使每根钢丝绳的张力不均匀,影响输送带内在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均匀等值、恒定张力的钢丝绳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钢丝绳输送带生产线中,钢丝绳张力装置,安装在钢丝绳夹持装置之后,钢丝绳分梳装置之前,由3套钢丝绳张力站组成。在每个张力站中,由左框板、中框板、右框板等距布置,顶部由1根顶梁、中部由4根斜梁和8根侧梁、下部由2根底梁组成框架,在顶梁的底部装有顶梁垫板、4根斜梁左右以中框板、前后以顶梁对称设置,每根斜梁与水平夹角45°-49°,在斜梁上安装斜轴两端和中部安装轴底座和底座盖,斜轴安装由夹套分隔开的带有圆弧槽口的槽片,在前后两组斜轴之间侧梁安装带有凹槽的侧梁垫板,在侧梁垫板的相对应凹槽内安装滑道内设置中辊装置,下端的滑座在滑道内,中辊装置下端的U型联接器联接液压缸,中辊装置上部的滑轮轴上安装动滑轮,上部由顶板、侧面由侧板封装,下端滑座由联接轴的定位稳钉、定位键联接U型联接器,钢丝绳张力装置由3套钢丝绳张力站在钢丝绳夹持装置与分梳装置之间顺序排列。
钢丝绳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由框板、顶梁、底梁和斜梁组成框架钢体,斜梁设置科学合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49°,每个张力站由4根斜轴组成,每根中间加1个轴底座提高抗弯强度、刚度,钢丝绳缠绕在槽片绕固定在底座上的斜轴旋转。钢丝绳作用力与本身重力的合力同斜梁相垂直,斜梁不易弯曲变形,在侧梁垫板的垂直方向有凹槽,限制滑道在左右方向和左右垂直平面的旋转自由度,滑道在前后方向和前后垂直平面的旋转自由度由压板和侧梁限制,使多根滑道组成固定的刚体,中辊装置放于滑道之中,限制中辊装置的除上下运动以外的5个自由度。钢丝绳穿过中辊装置上的动滑轮,动滑轮自身旋转运动和中辊装置的上下运动,拉紧钢丝绳,液压缸动力值是钢丝绳张力值的2倍,中辊装置的U型联接器下部联接到液压缸上部由联接轴把滑座联接定位一体,液压缸上的活塞杆与中辊装置联接,液压缸的动力沿滑道带动钢丝绳向下工作,向上回程运动,这样可使活塞杆合理受力,不易弯曲。液压缸底座采用绞支结构,确保执行元件运动顺畅。液压缸通过绞接轴与联接座相连,液压缸绕绞接轴轻微摆动,自动校正液压缸、中辊装置与滑道之间的平行度误差,防止钢丝绳窜动,液压集成块上装有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双单向调速阀、液控单向阀、单向阀,控制张力站的上下运动,压力传感器联接到主供油管上,通过电信号联接到微机控制端,当液压系统压力未达到值时,使液压缸供油,达到值后,可自动为多根钢丝绳按工艺要求提供等值的张力。
图中,1-左框板;2-底座盖;3-轴底座;4-夹套;5-槽片;6-中框板;7-斜轴;8-压板;9-滑道;10-中辊装置;10-1-滑座;10-2-U型联接器;10-3-定位稳钉;10-4-定位键;10-5-联接轴;10-6-侧板;10-7-滑轮轴;10-8-动滑轮;10-9-顶板;11-顶梁垫板;12-顶梁;13-右框板;14-侧梁;15-返程油管;16-工作行程油管;17-联接座;18-液压油缸;18-1-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8-2-溢流阀;18-3-双单向调速阀;18-4-液控单向阀;18-5-压力传感器;18-6-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8-7-单向阀;18-8-单向阀;18-9-液控溢流阀;18-10-电控二位二通阀;18-11-电控二位二通阀;18-12-液控溢流阀;18-13-单向阀;18-14-柱塞泵;18-15-叶片泵;19-限位块;20-底梁垫板;21-底梁;22-斜梁;23-侧梁垫板;24-工作行程软管;25-返程软管;26-绞接轴参照附图
3、图4、图5、图6、图8,钢丝绳张力站的中辊装置10的U型联接器10-2下部联接液压缸18由联接轴10-5联接滑座10-1,为了提高其刚性,由定位键10-4楔紧、定位稳钉10-3定位成为一体。在滑座10-1中部滑轮轴10-7上安装动滑轮10-8,滑座10-1的侧面安装有侧板10-6,顶部装有顶板10-9封装。
参照附图9,液压缸的动力由液压站提供,在液压站中,由三个液压集成块组成,由单向阀18-8、液控溢流阀18-9、电控二位二通阀18--10组成第一个液压集成块,由单向阀18-13、液控溢流阀18-12、电控二位二通阀18--11组成第二个液压集成块,由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8-1、溢流阀18-2、双单向调速阀18-3、液控单向阀18-4组成第三个液压集成块,传感器18-5和单向阀18-7联结在工作行程压力油主管路上,液控三位四通换向阀18-6联结在与其它执行元件共用的压力油管路上。
钢丝绳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由3套钢丝绳张力站在钢丝绳夹持装置与分梳装置之间顺序排列,每套钢丝绳张力站的工作顺序是把需提供张力的钢丝绳由人工通过槽片5的上沟槽引入到达最高位中辊装置10的动滑轮10-8下沿沟槽,续接相应的另一个槽片5的上沟槽,并及时把钢丝绳接到后面的张力装置。当张紧钢丝绳时,叶片泵18-15启动,电控二位二通阀18-11得电关闭,液控溢流阀18-12正常工作,压力油通过单向阀18-13、右端得电后的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8-1,经双单向调速阀18-3调节流速后,通过液控单向阀18-4进入液压缸18上腔,向下推动活塞杆,油压根据工艺选择,由压力传感器18-5检测反馈给微机控制系统,活塞杆带动中辊装置10沿滑道9向下运动,动滑轮10-8与钢丝绳一起向下运动,同时绕滑轮轴10-7作旋转运动,保持运动部件垂直运行,同时,液压缸18下腔的液压油通过双单向调速阀18-3、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8-1流回油箱,当钢丝绳被逐渐拉紧并达到要求张力值后,根据动滑轮工作原理,液压油在活塞上的压力值是钢丝绳张力值的2倍时达到平衡,中辊装置10静止,叶片泵18-15停止。当液控单向阀18-4或其它元件密封不严时,等压力下降并低于要求值的下限值时,压力传感器18-5反馈自动控制系统指令叶片泵18-15重新启动,补充油压达到要求值后停止。当需要钢丝绳的张力撤除时,叶片18-15和柱塞泵18-14同时启动,液电三位四通阀18-6左端得电,高压油通过后打开液控单向阀18-4,并延时1秒钟后,液电三位四通阀18-1左端得电,压力油通过双单向流量调节阀18-3进入液压缸18下腔,推动活塞杆带动中辊装置10向上运动,动滑轮10-8及钢丝绳运动至最上面,松开钢丝绳和张紧下一钢丝绳准备,同时,液压缸18上腔的液压油已经由1秒钟之前打开的单向阀18-4、双单向流量调节阀18-3、液电三位四通阀18-1流回油箱。
钢丝绳张力装置技术性能1.钢丝绳最多根数(根)1202.钢丝绳间距(mm)10-173.钢丝绳最大张力(N)2000根-14.钢丝绳直径(mm)3.1-9.15.液压缸最大行程(mm)550钢丝绳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以机械牵张为主、辅液压、传感、微机和自动控制多种技术,对工作过程进行自动操作和集中控制,分步同序,安全性能好,动作准确、可靠,对钢丝绳的根数和张力值,根据工艺调整,以适应不同结构、不同用途重工行业高速度、大容量、长距离重负荷的物料输送带。
权利要求1.一种钢丝绳芯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在生产线中的钢丝绳夹持装置与分梳装置之间安装,其特征在于由左框板(1)、中框板(6)、右框板(13)等距布置,顶部由1根顶梁(12)、中部由4根斜梁(22)和8根侧梁(14)、下部由2根底梁(21)组成框架,在顶梁(12)的底部装有顶梁垫板(11)、4根斜梁(22)左右以中框板(6)、前后以顶梁(12)对称设置,每根斜梁(22)与水平夹角45°-49°,在斜梁(22)上安装斜轴(7)两端和中部安装轴底座(3)和底座盖(2),斜轴(7)安装由夹套(4)分隔开的带有圆弧槽口的槽片(5),在前后两组斜轴(7)之间侧梁(14)安装带有凹槽的侧梁垫板(23),在侧梁垫板(23)的相对应凹槽内安装滑道(9)内设置中辊装置(10),下端的滑座(10-1)在滑道(9)内,中辊装置(10)下端的U型联接器(10-2)联接液压缸(18)。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钢丝绳芯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中辊装置(10)上部的滑轮轴(10-7)上安装动滑轮(10-8),上部由顶板(10-9)、侧面由侧板(10-6)封装,下端滑座(10-1)由联接轴(10-5)的定位稳钉(10-3)、定位键(10-4)联接U型联接器(10-2)。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钢丝绳芯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钢丝绳张力装置由3套钢丝绳张力站在钢丝绳夹持装置与分梳装置之间顺序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丝绳输送带的钢丝绳张力装置,张力站由左、中、右框板1、6、13等距布置,顶部由1根顶梁12、中部由4根斜梁22和8根侧梁14、下部由2根底梁21组成框架,在顶梁12的底部装有顶梁垫板11、4根斜梁22以中框板6、以顶梁12对称设置,每根斜梁22与水平夹角45°-49°,在斜梁22上安装斜轴7两端和中部安装轴底座3和底座盖2,斜轴7安装带有圆弧槽口的槽片5,在前后两组斜轴7之间侧梁14安装侧梁垫板23相对应凹槽内安装滑道9内设置中辊装置10,下端的滑座10-1在滑道9内,中辊装置10下端的U型联接器10-2联接液压缸18,对钢丝绳的根数和张力值,根据工艺调整,自动控制。
文档编号B65G15/50GK2529843SQ0127753
公开日2003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6日
发明者孟祥武, 黄利颖, 顾玉海, 姚文志 申请人:阜新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