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265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皮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送装置,特别是石料加工行业及其它行业使用的散状物料传送、运输使用的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行业使用的输送机大都采用钢管或角钢焊接成桁架式结构,这种结构机体沉重,成本高,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不易拆卸,尤其是石料加工行业经常变换作业场地,需要经常拆卸,如果桁架弯曲很难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皮带不跑偏,成本低的一种新型皮带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机机架的上端安装有电动机、减速机及驱动辊,机架的上面安装有托辊,托支着皮带,机架的下端装有从动辊,机身主架分三段,每段主体为单根槽钢,中间段两边焊接方管成工字型,上、下支架是由槽钢和方管焊接成丁字型,方管上有螺孔,用螺栓通过方管上的螺孔将主架紧固,用钢筋做拉筋,拉筋的松紧用涨紧器调整,将托辊支架由螺栓紧固到两个主架上,驱动辊、从动辊为中间直径大于两边直径的鼓形辊。
所述的鼓形辊是由方管焊接在中间骨架和两边端板上,方管间有空隙的开式结构。
所述电动机和驱动辊上的链轮为分体结构,是由链轮齿圈、固定法兰用螺栓紧固而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结构,易于安装、拆卸,当个别部件弯曲、损坏时可更换;采用鼓形驱动辊、从动辊解决了皮带跑偏问题;用分体式链轮,延长了链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性能好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皮带输送机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鼓形辊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鼓形辊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机、驱动辊上的链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该机主梁的上端安装有电动机、减速机8及驱动辊9,机架的上面安装有托辊10,托支着皮带2,机架的下端装有从动辊1,机身主架分三段,每段主体为单根槽钢,中间段6两边焊接方管成工字型,上支架、下支架3是由槽钢和方管焊接成丁字型,方管上有螺孔,用螺栓通过方管上的螺孔将主架紧固,用钢筋做拉筋4,拉筋4的松紧用涨紧器5调整,将托辊支架由螺栓紧固到两个主架上,由图2可知,驱动辊9、从动辊1为中间直径大于两边直径的鼓形辊,由图2、3可知鼓形辊是由方钢11焊接在中间骨架12和两边端板13上,该鼓形辊可做成方钢11间有空隙的开式结构,采用此种结构时,石料等被输送物夹到皮带、辊之间时,进入辊内,避免损伤皮带,也不必立刻停机清理,在停工时清理亦可。由图4可知,电动机和驱动辊上的链轮可以采用分体结构,是由链轮齿圈14、固定法兰15用螺栓紧固而成,电动机和驱动辊上的链轮通常情况下在工作时,齿部是单面受力,当单面被磨损不能工作正常工作时,该结构可以方便的将齿圈14反向安装,用齿的另一面做工作面,使齿圈的工作寿命延长一倍,当齿圈的齿部两工作面都磨损不能使用后,该齿圈可重新加工成少于原齿数的链轮,继续使用,节省原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皮带输送机,该机机架的上端安装有电动机、减速机(8),及驱动辊(9),机架的上面安装有托辊(10),托支着皮带(2),机架的下端装有从动辊(1),其特征在于机身主架分三段,每段主体为单根槽钢,中间段(6)两边焊接方管成工字型,上机架(7)、下机架(3)是由槽钢和方管焊接成丁字型,方管上有螺孔,用螺栓通过方管上的螺孔将主架紧固,用钢筋做拉筋(4),拉筋(4)的松紧用涨紧器(5)调整,将托辊支架由螺栓紧固到两个主架上,所述的驱动辊(9)、从动辊(1)为中间直径大于两边直径的鼓形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鼓形辊是由方管(11)焊接在中间骨架(12)和两边端板(13)上,方管(11)间有空隙的开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和驱动辊(9)上的链轮为分体结构,是由链轮齿圈(14)、固定法兰(15)用螺栓紧固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料加工等行业使用的皮带输送机,该机解决了传统输送机安装、拆卸不便,皮带跑偏等问题,该机主梁的上端安装有电动机、减速机(8),及驱动辊(9),机架的上面安装有托辊(10),托支着皮带,机架的下端装有从动辊1,机身主架分三段,每段主体为单根槽钢,中间段两边焊接方管成工字型,上、下支架是由槽钢和方管焊接成丁字型,方管上有螺孔,用螺栓通过方管上的螺孔将主架紧固,用钢筋做拉筋(4),拉筋(4)的松紧用涨紧器(5)调整,将托辊支架由螺栓紧固到两个主架上,所述的驱动辊(9)、从动辊(1)为中间直径大于两边直径的鼓形辊。
文档编号B65G15/00GK2651198SQ03263059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6日
发明者高正忠 申请人:高正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