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能定量显示水平度的塔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底盘能定量显示水平度的塔式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塔式起重机之革新创造,归属于国际分类B66c类。
通常塔式起重机由底座(1)、拉撑(2)、塔身(3)、回转机构(4)、平衡重(5)、平衡臂(6)、起重臂(7)、起重小车(8)等部件构成(见图1)。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回转半径大,起身高度高,效率高,操作简便拆卸方便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外建筑安装工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一种主要的施工机械。但是,塔身高,自重大,整个机械重心高,稳定性差,使它在广泛应用中又潜伏着不安全的因素。为确保塔式起重机的安全使用,国家建委在《塔式起重机技术》中明文规定“塔式起重机安装之后,其某一个高度的偏斜量与高度之比不得大于.3%”;“塔身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为.2%”。也就是说塔身安装的基准平面——底座的水平度公差不得大于二者的差值即.3%-.2%=.1%。为此,在工地上安装塔式起重机,无论是行走式或者固定式塔式起重机,都是用水平仪测量其底座底盘上表面的水平精度,经校正合格后,塔式起重机才能交付使用。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恶劣,在使用塔式起重机过程中,对轨道或基础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所发生的不均匀下沉,引起底盘水平度的变化,导致塔身轴线偏移,给整机稳定性带来威胁的危险,操作人员往往不会直观的觉察到。要想随时观察底盘水平度的变化,操作人员只能在测量人员的配合下用水平仪测量后,才能知道。这种办法对长期处在日晒雨淋并常有灰砂砖石堕落的建筑工地是困难的。
为克服上述使用观察底盘水平度变化不便的缺点本革新创造提供一种新功能的塔式起重机,在不用任何测量仪器,也不需测量人员配合,操作人员就可以随时观察底盘水平度的变化,给安全使用塔式起重机带来方便和可靠的保证。
其解决方案是按塔身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要求,在塔式起重机底盘上表面给定平面内加工深度不同的两个环形槽。两槽在一起成阶梯,使水平度能分级定量显示。环形槽与贮水凹坑连通便于水流进去。根据水平仪测试原理,当其底座水平时,环槽内各处水位高相等,尤如水平仪上水泡处在中间位置当其底座某一方水平度有微小角度变化时,则某一方所对环槽内水位与其余各方水位的高度就不相等,尤如水平仪上水泡位置发生偏移。槽内水位高度差变化量与环槽直径之比就定量显示出底盘水平度。操作人员就会一目了然地知道塔式起重机底盘水平度的变化。
为进一步增强塔式起重机的稳定性底座做成方箱型,箱里用混凝土填满,并用废钢铁填充,使其底座自身具有压重的功能。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俯视图,说明如下在图1、图2、图3中底座(1)由底盘(13)和压在下面的支腿(12)用螺栓(14)联接而成。为加大重量,使其底盘(13)和支腿(12)自身具有压重功能,底盘(13)和支腿(12)均用钢板焊接成箱形,内浇混凝土并用废钢铁填充。在浇灌时,底盘(13)中部开口处留有一个贮水凹坑(10)。以贮水凹坑(10)对角线长为直径在同一平面内加工出深度不同的两个环形槽(9)。环形槽(9)与贮水凹坑(10)连通以便水流进去。塔身安装前,在贮水凹坑中加满水,当环槽四周都有水时,若没槽深为1毫米,环槽的直径为2500毫米,根据水平仪测试原理,当水位高度差值与直径之比为1/2500 时,则小于给定塔式起重机水平精度标准值1/1000 。表明底盘(13)水平度合格。之后,用水泥浆(15)对水泥基础(11)与支腿(12)之间缝隙作二次浇灌,在水泥基础(11)与支腿(12)牢固后,即可进行塔身装配。底盘(13)使用校正过程中,环槽中水位的变化尤如一个大型水平仪上水泡的变化操作人员观察十分方便。故能长期可靠地保证塔式起重机安全使用。
权利要求
1.塔式起重机,由底座(1)、拉撑(2)、塔身(3)、回转机构(4)、平衡重(5)、平衡臂(6)、起重臂(7)、起重小车(8)组成。其特征是在底座(1)的底盘(13)上表面给定平面内加工两个深度不同的环形槽(9)。环形槽(9)成阶梯形,使水平度能分级定量显示。环形槽(9)与底盘(13)上的预设贮水凹坑(1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塔式起重机,其特征是底盘(13)用钢板焊接成箱形,内浇混凝土并用废钢铁填充,使其底盘(13)自身具有压重功能。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底盘能定量显示水平度的塔式起重机,由底座、拉撑、塔身、起重臂、平衡臂、回转机构、平衡重、起重小车等部件组成。根据水平仪测试原理,在其底盘上加工两个深度不同的环形槽并与预设贮水凹坑相连。当环槽内水位高度差与环槽直径之比值小于或等于给定塔式起重机水平度公差标准值时,则该机水平度合格。省去通常观察塔式起重机水平度要测量人员通过水平仪测定的方法。
文档编号B66C23/00GK87206549SQ87206549
公开日1987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16日
发明者杨干 申请人:冶金部第十八冶金建筑公司第二工程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