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140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装载于纸张装载机构上的纸张由杆操作压接于纸张进给机构的纸张进给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打印机与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将纸张进给到图像形成部的纸张进给装置。作为这种纸张进给装置,除了进给收纳于装填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底部的盒中的纸张的盒式进给部之外,还有具备将纸张装载于可拉出或可开闭地设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托盘、而由纸张进给辊进给该纸张的手动供纸部的多重进给部的机构。
图12是表示具有这样的多重进给部的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在图12中,多重进给部140可自由开闭地设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装载纸张P的托盘145具有在图像形成时相应于图像形成动作旋转而从托盘145上进给纸张的进给辊143。
盒式进给部116具有盒117、纸张进给辊118与减速辊对119,所述盒117装填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的底部;纸张进给辊118设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用于进给装载收纳于盒117的中板117a上的纸张P;减速辊对用于逐张分离纸张P。
在从多重进给部140将纸张P进给到图像形成部101的情况下,由纸张进给辊143从托盘145上将纸张P逐张进给。另外,在将纸张P从盒式进给部116进给到图像形成部101的情况下,由纸张进给辊118与减速辊对119将收纳于盒内的纸张P逐张分离进给。而且,这样由多重进给部140或盒式进给部116进给的纸张P,随后被运送到图像形成部101形成图像。
图13是表示这样的多重进给部140的构成的图。在图13中,可在上下方向自由转动地设于纸张进给辊143下方的中板146,在将纸张放于托盘145上时,如图14所示向下方转动,这样,通过中板146的转动,可在纸张进给辊143与中板146之间形成设置的纸张厚度或纸张厚度以上的间隙a。
由于这样地在纸张进给辊143与中板146间形成间隙a,可将纸张P推入纸张进给辊143与中板146之间。而后,如图15所示,通过使中板146向上方转动,可使纸张P压接于纸张进给辊143,由此,如纸张进给辊143转动即可将纸张P送出。另外,147是压接于纸张进给辊143上的摩擦衬垫,可由该摩擦衬垫147将纸张P逐张分离。
可是,这样的中板,也可像图12所示那样、设于盒式进给部116的盒117上。在盒式进给部116中,将纸张P设置于盒117之后,如将盒117收纳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中板117a会自动地转动到图12所示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多重进给部140中,也可以采用与盒式进给部116同样的构成,但为在打开托盘145的状态下可进行供纸动作,并考虑到制造成本与运行成本等经济性指标,可向上下方向手动操作图16所示的作为手动移动装置的杆148,使中板146向上下方向转动。
在具有由这样的杆操作使中板146转动的多重进给部140的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像图13与图16所示的那样,该杆148对着与托盘145的纸张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以下,称为宽度方向)配置,由于处在被限制纸张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侧限制板149遮蔽的位置,使用者有时会漏看掉该杆148。
这样,在漏看了杆148的情况下,使用者忘掉了杆的操作,这样,在忘掉杆的操作的情况下,例如在忘记将杆148向上方转动操作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将纸张推入到纸张进给辊2的下方,会造成进给不良。
另外,在忘记了向下方的转动操作的情况下,由于不能使纸张压接于纸张进给辊143,即纸张进给辊143转动也不能送出纸张,或不能在规定的时刻送出到图像形成部101。
而且,虽然为了不产生即使使用者注意到了杆148也忘记了操作的情况,而在杆148近旁、比如在托盘145的纸张装载部145a的外侧设有注意字牌150,即使在这样的位置设“注意字牌”150由于目视确认性,有时使用者也不会注意到。这样,在即使发觉了杆148也忘记了操作的情况下,也不可能进给纸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有鉴于这样的现状,其目的在于提供可确实操作杆、可确实进供纸张的纸张进给装置与具有该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乃是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纸张装载机构、纸张进给机构、和手动移动构件。所述纸张装载机构用来支承纸张;纸张进给机构用来进给装载在前述纸张装载机构上的纸张;手动移动构件有选择地使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移动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使装载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压接于前述纸张进给机构,而在第二位置使装载的纸张从前述纸张进给机构离开;将前述手动移动构件配置在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装载部的上方、且配置在与纸张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一例的复印机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说明上述复印机的多重进给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说明上述多重进给部的托盘部的立体图。
图4A、4B是表示设于上述复印机的多重进给部的杆的操作的图。
图5是说明使上述杆向下方转动了时的中板位置的图。
图6是说明使上述杆向上方转动时的中板位置的图。
图7是表示由设于上述杆的纸张止动件妨碍纸张插入的情况的图。
图8是表示上述多重进给部的中板之构成的立体图。
图9是说明设于上述中板的限制构件的图。
图10是说明设于上述中板的限制构件的其它的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杆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3是说明设于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多重进给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设于上述现有多重进给部的托盘上的中板向下方转动时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设于上述现有多重进给部的托盘上的中板向上方转动时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使设于上述现有多重进给部的托盘上的中板向上下方向转动的杆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边借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一例的复印机的概略构成的图。
在图1中,在复印机200的复印机本体(以下称作装置本体)200A的上部配置着作为图像读取部的扫描部30,在中央部配置在纸张P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40,在更下部配置向图像形成部40进供纸张P的盒式进给部16与多重进给部50。
在这里,图像形成部40具有电子照相感光体鼓(以下称作感光体鼓)41、显影器42等。当对感光体鼓41的表面扫描从激光扫描器43射出的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激光时,在感光体鼓表面上形成潜像,再由显影器42将此潜像显影,即可在感光体鼓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
再后,当像后述的那样向由感光体鼓41与复印带电器44构成的复印部输送纸张时,即可将在感光体鼓4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复印于纸张上。
另一方面,盒式进给部16是将纸张P进给到复印部的机构,它具有装填于装置本体200A的底部的盒17、和用于进给收纳于前述盒17中的纸张P的纸张进给辊18。在形成图像时,相应于图像形成动作纸张进给辊18与减速辊对19旋转,从盒17内将纸张P逐张分离进给。
另外,多重进给部50也是用于向复印部进给纸张P的机构,它具有可自由开闭地设于装置本体200A上的作为纸张装载机构的托盘4、和作为进给装载于该托盘4上的纸张P的纸张进给机构的纸张进给辊2。在图像形成时,纸张进给辊2相应于图像形成动作旋转,从托盘上将纸张P逐张进给。
另一方面,扫描器部30,是用来读取载置于原稿台玻璃板301上的原稿图像的机构,在读取原稿图像之后,将图像信息变换成电气图像信号,再将变换成该电气图像信号的图像信息输入前述的图像形成部40的激光扫描器43。
下边来说明这样构成的复印机200的图像形成动作。
首先,当由扫描器部30读取原稿图像信息时,该图像信息被图像处理后,变换成电气信号传送到图像形成部40的激光扫描器43。也有将图像信息从图中未示出的电脑等外部机器输入到图像形成部40的。
在图像形成部40中,由激光扫描器43射出的对应于图像信息的激光扫描感光体鼓41的表面,在感光体鼓上形成潜像,而后,由显影器42将该潜像显影,在感光体鼓41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另一方面,在与该动作并行地将纸张P从多重进给部50进给到图像形成部40的情况下,由纸张进给辊2从托盘上逐张进给纸张P。另外,在将纸张P从盒式进给部16进给的情况下,由纸张进给辊18与减速辊对19将收纳于盒内的纸张P逐张分离、进给。
而后,这样由多重进给部50、或盒式进给部16进给的纸张P被输送到套准调节辊20。而且,这时套准调节辊的停止、由此纸张P的斜行被修正,在该位置会暂时停止、待机。
而后,套准调节辊20旋转,适时将待机纸张P进给到感光体鼓41与复印带电器44构成的复印部,在通过该夹钳部时,将感光体鼓上的调色剂图像复印到纸张P上。
而后,这样被复印了调色图像的纸张被输送到定影装置45,在通过该定影装置45时,通过被加热与加压,将调色图像定影于纸张表面上。而且,被这样影了调色图像的纸张P,被从后排纸辊46排出到抵盘47上。
图2是说明多重进给部50的构成的立体图。
在图2中,1是在上下方向可自由转动地设于托盘4的纸张进给辊侧端部、即纸张进给辊2的下方的中板,在将纸张置于托盘4上时,如后述的图6所示的那样,使中板1向下方转动,这样,由于使中板1向下方转动,即在纸张进给辊2与中板1之间形成所放置的纸张厚度或放置的纸张厚度以上的间隙a。
另外,在进给纸张的情况下,如后述图5所示的那样,使中板1向上方转动,这样,由于使中板1向上方转动,可将纸张压接于纸张进给辊2上,由此,纸张进给辊2一转动,即可将纸张送出。
作为使中板1在上下方向转动的手动移动构件的杆8设置在托盘4的纸张装载部4a的上方且与纸张进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这里,该杆8的两端设于托盘4的两侧部的外侧,并设于侧限制板6的近旁,该侧限制板6是抵接于纸张的两端部并限制纸张的侧端位置的限制构件。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杆8跨越侧限制板6与托盘4地设置,这样,由于跨越侧限制板6与托盘4地设置杆8,故可加大该杆8的大小,由此可提高操作性与目视确认性。
另外,由于将杆8配设于使用者通常操作中使用的侧限制板6的近旁,提高了目视确认性,故可防止使用者忽略杆8的存在。再者,像本实施例这样,由于跨越侧限制板6与托盘4地设置杆8,由于可在两端部支承杆8,故可确保杆8的刚性。
在杆8的上面,如图3所示,形成指示使用者操作等的指示标志,或由指标标记等构成的指示部8a。而且,视需要也可将该指示部8a形成于杆8的里面上等。
这里,由于杆8位于托盘4的纸张装载部4a的上方,在向托盘4上放置纸张时,由于使用者一看到杆8,随之使用者也看到形成于上面上的指示部8a,故可提高指示部8a的目视性,不会失去作为标识的效果。
图4A与图4B是表示杆8与中板1的连结构成的图。如图4A与图4B所示,杆8通过设于托盘4的侧部的轴4b在上下方方向可自由转动地轴支于托盘4上,通过连杆机构25连结于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承着的中板1。中板1被弹簧26向上方施加弹力。
另外,如图4A与图5所示,当使杆8向下方转动时,通过连杆机构25中板1向上方转动,中板1被弹簧26向上方施加弹力,使得纸张P压接于纸张进给辊2。
再有,如图4B与图6所示,如使杆8向上方转动,通过连杆机构25中板1克服弹簧26的弹力向下方转动,由此,在纸张进给辊2与中板1之间形成放置的纸张厚度以上的间隙a,可将纸张P推入到纸张进给辊2下方。而且,在图5与图6中,于上端部上保持着分离衬垫3的分离衬垫保持架3A,被图中未示出的赋能机构将分离衬垫3向压接于纸张进给辊2上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如图7所示,在杆8的下面上,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承着止动件11,该止动件11是像图7那样当杆8向下方转动时用来接触或接近托盘4的纸张装载部4a的止动构件。在这里,由于设有这样的纸张止动件11,当杆8向下方转动、中板1成为移动到将纸张P压接于纸张进给辊2的第一位置的状态时,当插入纸张P时,如图7所示,由该纸张止动件11妨碍纸张P向纸张进给辊2与中板1之间插入。
这样,在杆8向下方转动的状态时,由于由纸张止动件11妨碍了纸张P的插入,即在使杆8向下方转动的状态时,由于纸张P不能插入。在使用者忘记了操作杆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来说,可使其认识到忘记了操作杆。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将杆8向上方转动、中板1成移动到使纸张P从纸张进给辊2离开的第二位置的状态的情况下,即成为纸张P可插入(推入)状态时,纸张止动件11离开了托盘4的纸张装载部4a,成为纸张P可插入状态。由此,可插入纸张P,可将纸张P正常置于纸张进给辊2与中板1之间。
而且,在这样地使杆8向上方转动插入了纸张P后,如将杆8向下方转动,纸张止动件11像图5所示那样抵接于片P,但由于纸张止动件11如前所述可自由转动地轴支于杆8的下面上,抵接于纸张P后会向上方转动。由此,在插入(置入)纸张P的状态下即使使杆8向下方转动,止动件11也会仅保持于接触纸张P的位置,对纸张P的输送不会产生妨碍。
另外,该纸张止动件11的向下方转动位置由于由图中未示出的结合构件所限制,即使在图6所示那样将杆8向上方转动了的情况下,纸张止动件11也被保持在可插入纸张P的位置。
这样,在插入纸张P时,在忘记了杆8的操作的情况下,由于由设在杆8上的纸张止动件11妨碍纸张P的插入可以对使用者示意其必须进行杆8的操作。由此,使用者可确定操作杆8,可实施可进供纸张状态与可插入纸张P状态的切换。
图8是表示中板1的构成的立体图。在图8中,在与纸张进给辊2相对的位置设中板纸张13,在此中板纸张13靠上游配置辅助中板纸张14。
由于通过设置了这样的中板纸张13与辅助中板纸张14,可对纸张P给予适当的反张力,可以防止重复进给、特别是由于纸张摞进入纸张进给辊2与分离衬垫3而引起的纸张摞重复进给。
作为中板纸张13的材质,由于中板纸张13在不装载纸张时与纸张进给辊2相接触,故适合使用耐受与这样的纸张进给辊12相抵接状态的软木或聚氨酯等橡胶系材料。而作为辅助中板纸张14的材质,由于辅助中板纸张14不会接触纸张进给辊2、同时也不通过纸张P主动加压,故适用表面成毛状的材质。
另外,如图8所示,为了防止纸张P宽度方向的错动,在中板1上夹着纸张进给辊2设限制构件15。该限制构件15,可一体形成于中板1上,也可以贴附于中板1上。
这里,该限制构件15,如图9所示,具有分别向着纸张进给辊2的倾斜面15a。由于具有这样的倾斜面15a,在图10所示的纸张进给时,即使在纸张P相对于纸张进给辊2在宽度方向有错动的情况下,由于纸张P由限制构件15限制错动,也可进行很好的纸张P的输送。
在到此为止的说明中,是对跨过侧限制板6与托盘4地配置杆8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至少也可配置成杆8的一端位于相对设置的侧限制板6的一方的近旁。比如如图11所示,不跨越侧限制板6、其一端配置成位于一方侧限制板6的近旁。
这样,一端位于一方侧限制板6的近旁地进行配置、并以悬臂状态支承杆12,杆12,由于存在于托盘4的纸张装载部4a的上面,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
在至此为此的说明中,都是以设于托盘4的前端侧并支承纸张的端侧的中板1可向上下方向自由转动的机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对支承整个纸张的托盘可向上下方向自由转动的机构也适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是一种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纸张装载机构、纸张进给机构、手动移动构件,所述纸张装载机构用来支承纸张;纸张进给机构用来进给装载在前述纸张装载机构上的纸张;手动移动构件将前述纸张装载机构有选择地移动到使装载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压接于前述纸张进给机构的第一位置或使装载的纸张从前述纸张进给机构离开的第二位置;在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装载部的上方、且在与纸张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配置前述手动移动构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前述纸张进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跨越前述纸张装载机构地设置前述手动移动构件。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前述纸张进给方向相垂直方向的一侧端设置前述手动移动构件,并从前述一侧端朝向另一侧端延伸地以悬臂状态支承着该手动移动构件。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与前述手动移动构件通过连杆机构连结起来。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具有由可移动到前述第一位置与前述第二位置的中板和固定的纸张装载部构成的托盘。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与和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前述纸张进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两侧部相对地设置的、抵接于前述纸张的两端部来限制该纸张的侧端位置的限制构件;将前述手动移动构件配置在位于限制构件的一方的近旁,该限制构件至少和前述手动移动构件的与前述纸张进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一端被相对配置。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手动移动构件的至少上面上设置用于指示该手动移动构件的操作的显示部。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手动移动构件上设置止动构件,该止动构件为在前述手动移动构件处在使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移动到了前述第一位置的状态时,该止动构件移动到妨碍前述纸张向前述纸张进给机构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之间插入的位置,在前述手动移动构件处在使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移动到了前述第二位置的状态时,该止动件构件移动到不妨碍前述纸张的插入的位置。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纸张装载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状态下,前述手动移动构件处在使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移动到了第一位置的状态时,前述止动构件抵接于装载在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并移动到上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具有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具有纸张装载机构、纸张进给机构和手动移动构件。所述纸张装载机构用来支承纸张;纸张进给机构用来进给装载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手动移动构件有选择地使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移动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使装载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压接于前述纸张进给机构,在第二位置使装载的纸张从前述纸张进给机构离开。将前述手动移动构件配置于前述纸张装载机构的纸张装载部上方、并配置在与纸张进给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文档编号B65H1/20GK1527152SQ200410007758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7日
发明者土田健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