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626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品分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收容在药品搁板上的药品逐个确认并进行分配的药品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药品分配装置,公开了一种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具备对齐排列收纳药品类的多个盒和并列保持这些盒的支撑装置,在盒上形成除了取出药品类以外还能够将其压入的出入口,并且附设朝向该出入口对收纳药品类施力的施力装置,在支撑装置上以露出出入口的状态保持盒。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98194号公报不过,在所述药品分配装置中,作为药品的施力装置使用压铁。为此,存在需要使盒倾斜而进行配置,从而装置大型化,设计等受到较大制约这些问题。另外,收容在盒中的药品数越多,对位于盒的入口的药品进行作用的负荷就越大,从而存在产生破损等之患。再有,药品能够自由取出,从而不能在麻药等管理严的药品中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装置大型化,不易受到设计上的制约,不会损伤药品,并能够可靠地向转子侧对药品施力的药品分配装置。
作为解决所述课题的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药品分配装置,其具备能够拆掉地安装在保管搁板的各搁板上且按种类收容有药品的盒,该盒具备在一端侧在封闭位置保持药品并能够通过转动到开放位置而从外部取出药品的转子、和向转子侧对所收容的药品施力并使其对齐排列的施力装置,所述药品分配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壳体;恒负荷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备前端固定在盒的转子侧的弹簧部;卡止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备与在盒上形成的卡止齿条卡脱的卡止部;压入构件,其能够压入地从所述壳体的与药品抵接的抵接面突出,且通过被压入而使所述卡止构件动作并使卡止部从卡止齿条脱离。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水平方向上配置盒,也能够通过施力装置将所收容的药品可靠地保持在转子上。施力装置具备能够压入地在与收容于盒中的药品抵接的抵接面突出的压入构件,因此,只要抵接面与药品抵接,就能够使卡止构件的卡止部从卡止齿条脱离,能够可靠地对药品作用施加力。
优选,所述卡止构件由设置为能够以支轴为中心转动的卡止板构成,所述卡止部由与卡止齿条卡脱的齿轮部构成。
优选,还具备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能够压入地从所述壳体的上面突出,且通过压入操作经由所述压入块使所述卡止板转动,由此使齿轮部从卡止齿条脱离。
所述施力装置也能够对应于所需弹力的不同而改变所设置的恒负荷弹簧的数量。
优选,所述转子具备转动时对与所保持的药品邻接的下一个药品进行导向从而阻止其沿盒的纵向移动的圆弧部。
优选,所述转子呈由正面面板和底板构成的大致L字形,在底板的一端部形成有第1导向部并且在中间部形成有第2导向部,所述盒具备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备第1导座部和第2导座部,所述第1导座部引导所述转子的第1导向部使其能够沿与盒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2导座部引导所述第2导向部使其能够沿盒的纵向往复移动。
根据这些转子的结构,在分配药品时,能够防止下一个药品沿盒的纵向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堵塞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若所述保管搁板的各搁板具备用于与盒的锁定座部卡合而阻止拆掉的锁定构件,所述转子经由齿轮传递马达的驱动力,在所述齿轮上具备驱动所述锁定构件使其从盒的锁定座部脱落的锁定解除部,则在能够管理盒的取出方面上是优选的。
若所述保管搁板的各搁板具备钥匙孔,经由该钥匙孔插入钥匙,由此能够驱动所述锁定构件使其从盒的锁定座部脱落,则在即使是利用手动进行分配的情况也能够灵活对应的方面上是优选的。
根据本发明,采用具备从与药品抵接的盒的抵接面突出的压入块的结构,因此,只要抵接面与药品抵接,就能够使卡止板的齿轮部从卡止齿条脱离,能够可靠地对药品作用施加力。由此,即使沿水平方向配置盒,盒内的药品也成为连续的状态,只要旋转转子,就能够可靠地取出药品。另外,作用的施加力由恒负荷弹簧产生,也不会发生损伤药品等不良情况。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药品分配装置的正视图。
图2(a)是图1的搁板构件的俯视图,(b)是其侧视图。
图3是表示用于驱动转子的各齿轮等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图3的盒锁定杆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搁板构件的正视图。
图6(a)是盒的侧视图,(b)是其俯视图。
图7是图6(a)的转子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图6的盒的后端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图6的盒的正视图。
图10(a)是图6的盒的局部放大俯视图,(b)是其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图8所示的压紧单元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盒的侧视图。
图13是基本测定装置的电路图。
图14是3电路并联的测定装置的电路图。
图15是3电路并联的测定装置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16是表示舌簧管的排列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测定大径的对齐排列药剂的第1基准长尺寸的原理的图。
图18是表示测定大径的对齐排列药剂的第2基准长尺寸的原理的图。
图19是表示测定小径的对齐排列药剂的第1基准长尺寸的原理的图。
图20是表示测定小径的对齐排列药剂的第2基准长尺寸的原理的图。
图21(a)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压紧单元的俯视图,(b)是其侧视图。
图中1-保管搁板,2-搁板构件,3-盒,4-操作显示面板,5-搁板固定配件,7-马达,7a-旋转轴,8-驱动齿轮,9-中间齿轮,10-转子齿轮,11-锁定解除凸轮,12-盒锁定杆,12a-支轴,12b-弹簧,12c-第1倾斜面,12d-上方侧第2倾斜面,12e-下方侧第2倾斜面,13-锁定孔,14-锁定部,15-卡合座部,16-检测板,16a-缺口部,17-微缝传感器,18-药品检测传感器,19-舌簧管,20-计数基板,21-突片,21a-弹簧,22-限位开关,23-转子,24-压紧单元,25-导向板,26-卡止齿条,26a-凹部,27-导槽,28-导轨,29-旋转构件,30-正面面板,30a-贯通孔,31-圆弧部,32-卡合突部,33-隔板,34-密封件,35-壳体,35a-抵接面,36-恒负荷弹簧,37-卡止构件,38-磁铁,39-导向构件,40-滚筒,41-弹簧部,42-卡止板,42a-支轴,43-压入块,43a-一端面,43b-另一端面,44-操作按钮,44a-弹簧,44b-压入面,45-操作座部,46-齿轮部,49-导向孔,49a-倾斜面,50a-长片,50b-短片,50-专用钥匙,51-控制装置,52-转子,53-正面面板,54-底板,54a-第1突部,54b-第2突部,55-支撑板,55a-第1长孔,55b-第2长孔,56-压紧单元,57-第1解除臂,57a-齿轮部,58-第2解除臂,58a-齿轮部,59-卡止臂,59a-齿轮部,60a-第1连动齿轮,60b-第2连动齿轮,61-弹簧,D-药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药品分配装置。在该药品分配装置中,在保管搁板1上矩阵状配置有多个搁板构件2,在各搁板构件2上可拆装地装有盒3。在保管搁板1的前面设置有操作显示面板4,能够进行规定的输入及显示。
搁板构件2从保管搁板1的前面侧插入,如图2所示,由设置在两侧4个部位的搁板固定配件5固定在保管搁板1内。还有,在维修时等,通过解除由搁板固定配件5形成的固定状态,能够从保管搁板1上拆掉搁板构件2。
在搁板构件2的前端侧设有马达7。马达7的驱动力从固定在其旋转轴7a上的驱动齿轮8经由中间齿轮9传递给转子齿轮10。如图3所示,在驱动齿轮8上一体化设有锁定解除凸轮11。锁定解除凸轮11的前端与盒锁定杆12的一端部抵接。盒锁定杆12设置为能够以支轴12a为中心转动。在盒锁定杆12的一端部形成有与盒3的锁定孔13卡脱的锁定部14。并且,在设置于支轴12a上的弹簧12b的作用下盒锁定杆12向转动方向被施力(参照图4),以使锁定部14与锁定孔13卡合。另外,在转子齿轮10的中央部形成有向内侧突出的卡合座部15。卡合座部15为能够卡合从后述的盒3的转子23突出的卡合突部32的槽状。并且,在使卡合突部32与卡合座部15卡合的状态下,若正反旋转驱动马达7,则能够正反旋转转子23。如图5所示,在马达7的旋转轴上设置3个检测板16,分别用微缝传感器17进行检测。各检测板16如图3所示,在旋转方向上错开位置而形成有缺口部16a,用微缝传感器17检测各缺口部16a,由此能够分别检测转子23的封闭位置、开放位置及锁定解除位置。在所述转子齿轮10附近设有药品检测传感器18。药品检测传感器18检测在转子23上是否保持有药品D(在此是收容有药品的箱)。
如图2所示,多个舌簧管19在宽度方向上呈2列并列设置在搁板构件2的底壁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上。若设置在后述壳体35上的磁铁38接近各舌簧管19,则各舌簧管19成开通状态,因此,通过检测该开通状态,来特定壳体35即压紧单元24的位置,算出盒3内的药品余量。各列舌簧管19安装在计数基板20上,在中央部沿纵向重复配置。设有重复配置区域是为了相对于长度不同的盒3使用相同计数基板20进行对应。还有,在此,使计数基板20配置成2列,不过也可以是1列或者3列以上。总之,只要能够以尺寸不同的盒3共用化同一尺寸的计数基板20即可。
在搁板构件2的后端侧设有被弹簧21a向前端侧施力的突片21。若将盒3安装在搁板构件2上,则突片21被盒3的后端面压入,被限位开关22检测。由此,能够检测盒3向搁板构件2的安装状态。
如图6~图8所示,盒3为上方及前方开口的箱状,在前方的开口端部设有转子23,能够逐个分配药品D。盒3内的药品D以对齐排列状态被收容,并被压紧单元24朝向前面侧压紧。
在盒3的前方开口端附近,在上方设有导板25,对与保持在转子23上的药品D邻接的药品D的上面进行导向。由此,在使转子23旋转之际,防止下一个药品D向上下方向的位置偏移。
在盒3的底壁中央部纵向形成有卡止齿条26。卡止齿条26由沿纵向以规定节距设置的多个横长的凹部26a构成。另外,在卡止齿条26的两侧形成有导槽27,还在其侧方形成有导轨28。在一个导槽27中配置有恒负荷弹簧36的弹簧部41。另一个导槽27用于在1个弹簧部41弹力不足时配置追加的恒负荷弹簧36的弹簧部41。
如图7所示,转子23由旋转构件29和安装在该旋转构件29上的正面面板30构成。
旋转构件29具备在封闭位置向下方鼓起的圆弧部31。圆弧部31在使转子23旋转之际,与保持在转子23上的药品D的下一个对齐排列的药品D抵接,防止其纵向的位置偏移。另外,在旋转构件29的中央部形成有与所述转子齿轮10的卡合座部15卡合的卡合突部32。在将盒3安装在搁板构件2上的状态下,卡合突部32与卡合座部15卡合,马达7的驱动力能够传递到旋转构件29。
正面面板30经由隔板33旋紧在旋转构件29上。在旋转构件29上形成有局部连续的贯通孔30a,选择所利用的贯通孔30a进行旋紧,由此,能够与药品D的尺寸一致而调节正面面板30的安装位置。另外,在正面面板30上粘贴有密封件34,该密封件34印刷有药品D的名称或用于识别所收容的药品D的条形码等。
如图8~图11所示,详情如图11所示,压紧单元24在壳体35内收容有恒负荷弹簧36、卡止构件37和磁铁38。壳体35的一端面与收容在盒3内的药品D抵接。另外,在壳体35的下面两侧部朝向下方形成有键型的导向构件39,并与形成在所述盒3的底面上的导轨28卡止,由此,相对于盒3滑动自如地对压紧单元24进行导向。
恒负荷弹簧36由滚筒40和在该滚筒40上缠绕有长尺寸带板的弹簧部41组成,若拉出弹簧部41的前端则以一定的力还原,因此,使用商业上能够买得到的コンストン(注册商标)等。恒负荷弹簧36的弹簧部41从壳体35拉出并配置于在盒3底面形成的导槽27中,前端部分固定在盒3的前端侧。
还有,恒负荷弹簧36也可以根据需要即根据按压药品D所需要的施加力而设置2个以上。在此,在盒3的底面形成有2列导槽27,以能够对应于设置1个或2个的任意一种情况。
卡止构件37包括卡止板42、压入块43及操作按钮44。
卡止板42设置为以支轴42a为中心转动自如,在一端形成有操作座部45,在另一端形成有齿轮部46。操作座部45能够由压入部一端按压。齿轮部46能够与所述卡止齿条26的各凹部26a卡脱。另外,相对于卡止板42的支轴42a,齿轮部46重,该齿轮46在自重的作用下与卡止齿条26卡合(当然,也可以在弹簧等施力装置的作用下向卡合方向施力。)。由此,在盒3内填充了药品D后,即使使齿轮部46从卡止齿条26脱离,也能够防止压紧单元24突然移动而与收容的药品D碰撞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压入块43的一端面43a能够压入地从在壳体35的抵接面35a(与药品D抵接的一端面)上形成的开口突出,另一端面43b与所述卡止板42的操作座部45抵接。在压入块43的中央部形成有导向孔49,收容有操作按钮44,该操作按钮44升降自如。构成导向孔49的内侧面中位于所述按压面侧的面,形成为朝向上方缓缓地向按压面43b侧倾斜的倾斜面49a。
操作按钮44升降自如地收容在所述压入块43的导向孔49中,被弹簧44a向上方施力。在操作按钮44上形成有压入面44b,所述压入面44b用于与所述导向孔49的倾斜面49a抵接以使压入块43滑动移动。
磁铁38与在所述搁板构件2上配置成2列的舌簧管19相对应而设置在两个部位。磁铁38由舌簧管19进行检测,由此,算出压紧单元24的位置,对收容在盒3中的药品D的数量进行计数。
盒3能够用专用钥匙50从搁板构件2上拆掉。即,不是依靠马达7的驱动而自动开放,在需要手动取出的情况下,如果在搁板构件2的钥匙孔中插入专用钥匙50,则能够拉出盒3。
专用钥匙50前端分支成二股,其突出尺寸不同。若将专用钥匙50插入钥匙孔中,则首先长片50a按压盒锁定杆12的第1倾斜面12c。由此,盒锁定杆12克服弹簧12b的施加力而向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少许。因此若再插入专用钥匙50,则这次短片50b按压盒锁定杆12的上方侧第2倾斜面12d。上方侧倾斜面12d被按压的盒锁定杆12再继续转动,使锁定部14从盒3的锁定孔13脱离。由此,能够从搁板构件2拆掉盒3。在不采用专用钥匙50而只是插入板材时,板材与下方侧第2倾斜面12e抵接,以支轴12a为中心向图中逆时针方向对盒锁定杆12施力。因此,锁定部14维持位于锁定孔13的状态,不能拆掉盒3。
接下来,说明所述结构的药品分配装置的动作。
基于处方数据(在此,是写在处方笺上的药品信息),在收容该药品D的盒3中,马达7进行驱动。由此,经由驱动齿轮8、中间齿轮9及转子齿轮10,转子23进行旋转。转子23形成的状态是只保持由压紧单元24压紧而对齐排列的药品D中前头的药品。因而,在转子的旋转作用下只是前头的药品D向开放位置即能够从保管搁板1前面侧取出的位置移动。此时,形成在转子23的旋转构件29上的圆弧部31与下一个药品D的前面抵接。由此,下一个药品D不会z盒3的前后方向移动。而且,下一个药品D的上面由导板25导向也不会在上下方向上产生位置偏移。因而,即使使前头的药品D移动到开放位置,下一个药品D也保持稳定的位置,不会对第3个以后的药品D造成任何影响。
基于微缝传感器17中的检测信号,转子23在开放位置停止。因此,如果从转子23取出药品D,则基于药品检测传感器18中的检测信号反转驱动马达7,由此,使转子23向封闭位置复位。由此,由压紧构件24施力的药品列的前头的药品D(所述下一个药品)由转子23保持。
以下同样继续进行药品分配处理,各盒3内的药品余量由舌簧管19如下进行检测。
即,如图13所示,由电阻电路和检测电路构成,所述电阻电路将串联连接的多个电阻R1~Rn(10Ω)中一端的电阻R1与5V的恒压电源Vcc端子连接,并将另一端的电阻Rn接地,所述检测电路在邻接的电阻R1~Rn之间连接RS1~RSn的各舌簧管19的一端,并将RS1~RSn的各舌簧管19的另一端与控制装置51的检测端子连接。在该测定装置中,假如RS1的舌簧管19开通,则R1和R2的中点上的分压被输入到控制装置51。由此,根据开通的舌簧管19的位置来检测5V以下的不同的电压。
在图14中,并联配置有多个图13的装置的检测电路。第1电路由RS1、RS4、RS7、RS10、RS13…的各舌簧管19构成,第2电路由RS2、RS5、RS8、RS11、RS14…的各舌簧管19构成,第3电路由RS3、RS6、RS9、RS12、RS15…的各舌簧管19构成。在各电路的舌簧管19和检测端子之间分别连接有R22、R23、R24(100Ω)电阻。如图16所示,舌簧管19以5mm间隔配置成一列。如图17、18所示,若磁铁38接近1个舌簧管19,则该舌簧管19和其相邻的2个舌簧管19也开通。另外,如图19、20所示,若磁铁38接近2个舌簧管19之间,则该2个舌簧管19开通。由此,设置在3个电路上的各自的舌簧管19不会有2个以上同时开通。
假如第1电路的RS9、第2电路的RS10和第3电路的RS11开通时,施加在RS9、RS10、RS11上的电压V9、V10、V11分别如下所述。
V9=[(R10+…+R21)/(R1+…+R21)]×5(V)=120/210×5(V)[数2]V10=[(R11+…+R21)/(R1+…+R21)]×5(V)=110/210×5(V)[数3]V10=[(R11+…+R21)/(R1+…+R21)]×5(V)=110/210×5(V)这些电压V9、V10、V11通过100Ω的电阻而被平均化,向控制装置51输入。
另外,第1电路的RS10和第2电路的RS11开通时,施加在RS10、RS11上的电压V10、V11分别如下所述。
V10=[(R11+…+R21)/(R1+…+R21)]×5(V)=110/210×5(V)[数5]V10=[(R11+…+R21)/(R1+…+R21)]×5(V)=110/210×5(V)这些电压V10、V11通过100Ω的电阻而被平均化,向控制装置51输入。
在图13的测定装置中,假如磁铁38位于R2和R3的舌簧管19之间,RS2、RS3的2个舌簧管19开通,则主要在上游侧的RS2的舌簧管19中流通电流,其结果是,存在检测到磁铁38仿佛位于R2的舌簧管19附近之患。由此,在图13的测定装置中,若果舌簧管19的排列节距为5mm,则分辨率也为5mm。与此相对,在图14的测定装置中,若磁铁38位于2个舌簧管19之间,2个舌簧管19均开通,则检测到平均化后的电压,因此,若舌簧管19的排列节距为5mm,则获得其排列节距的一半即2.5mm的分辨率。
另外,在图13的测定装置中,假如磁铁38位于R3的舌簧管19附近,RS2、RS3、RS4这3个舌簧管19开通,则主要在上游侧的RS2的舌簧管19中流通电流,其结果是,存在检测到磁铁38仿佛不是位于R3而是位于R2的舌簧管19附近之患。与此相对,在图14的测定装置中,即使RS2、RS3、RS4这3个舌簧管19均开通,由于检测电路独立,由此,在任意一个舌簧管19中均流有电流,从而能够进行正确的检测。
图15的测定装置去除了图14的测定装置的第偶数号的舌簧管19。此时,舌簧管19的排列节距为10mm,分辨率下降到5mm,不过,由于舌簧管19数量变为1/2,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在通过药品检测传感器18没有检测到下一个药品D时,作为缺货信息通过蜂鸣器等告知药剂师。另外,如果基于由所述舌簧管19检测的药品余量而得知该余量比预设的值少,则可以通过蜂鸣器等告知药剂师以督促其填充。
在产生药品D缺货等时,如下进行药品D的填充作业。
即,首先,从药品搁板的各搁板构件2取出需要填充药品D的盒3。在盒3的取出中,反转驱动马达7,使转子23向锁定解除位置旋转。由此,解除由盒锁定杆12形成的锁定状态,能够从搁板构件2拉出盒3。
在盒3内,压紧单元24在恒负荷弹簧36的作用下向转子侧移动。因此,通过压入操作压入块43或操作按钮44,来使卡止板42转动,使其齿轮部46从卡止齿条26脱离。并且,在维持了压入操作的状态下,使压紧单元24向盒3的后端侧滑动移动,解除压入操作。由此,卡止板42在自重的作用下以支轴为中心转动,使齿轮部46与卡止齿条26的各凹部卡止。其结果是阻止压紧单元的移动。
在该状态下,向盒3内收容药品D。并且,使所收容的药品D的位置错开并压入压入块43,或者用手指压入操作按钮44,由此使卡止板42的齿轮部46从卡止齿条26脱离。壳体35在恒负荷弹簧36的弹力作用下,按压收容在盒内的药品D,以保持在转子23上的药品D为前头,形成对齐排列状态。在压紧单元24的移动过程中,在壳体35的抵接面35a与药品D抵接的状态下按压药品D,形成始终压入压入块43的状态,因此,能够将所收容的药品D可靠地形成为对齐排列状态。
图12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转子52。该转子52由将平板弯曲成大致L字形的正面面板53和底板54构成,它们由固定在盒3上的支撑板55支撑。在正面面板53上与所述同样粘贴有密封件(未图示),所述密封件印刷有药品D的名称或用于识别所收容的药品D的条形码等。在底板54上,在一端两侧部形成有作为第1导向部的第1突部54a,在中间两侧部形成有作为第2导向部的第2突部54b。在支撑板55上分别形成有作为第1导向座部的第1长孔55a和作为第2导向座部的第2长孔55b,所述第1长孔55a引导所述转子52的第1突部54a使其可沿与盒3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即铅直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2长孔55b引导所述第2突部54b使其可沿盒3的纵向即水平方向往复移动。
根据该结构,若使转子52转动,则底板54的第2突部54b沿第2长孔55b移动,因而,其一端部即将与转子52所保持的药品D邻接的下一个药品D支撑的部分强行向铅直方向移动。即,相对于下一个药品D在水平方向上支撑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而,即使采用简单且廉价的结构,也能够使下一个药品D不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置偏移,能够适当地支撑。
图21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压紧单元56。该压紧单元56采用的结构是,用第1解除臂57和第2解除臂58来升降卡止臂59,使其与卡止齿条26卡脱。所述各臂57、58、59为棒状且分别在一端侧形成有齿轮部57a、58a、59a,第1解除臂57的齿轮部57a与第1连动齿轮60a啮合,第2解除臂58的齿轮部58a及卡止臂59的齿轮部59a与第2连动齿轮60b啮合。第1解除臂57相当于所述压入块43,由弹簧61施力,使压入突部57b能够压入地从壳体35的抵接面35a突出。第2解除臂58相当于所述操作按钮44,使压入突部58b能够压入地从壳体35的上面突出。卡止臂59相当于所述卡止板42,下端卡止部59b从壳体35的下面进出,能够与所述卡止齿条26卡脱。
在所述结构的压紧单元56中,在弹簧61的施加力的作用下进行施力,使第1解除臂57的压入突部57b从壳体35突出。由此,经由第1连动齿轮60a,第2解除臂58的压入突部58b从壳体35的上面突出。另外,卡止臂59的下端卡止部59b从壳体35的下面突出,与卡止齿条26卡止,压紧单元56被定位。在此,如果使药品D与壳体35的抵接面35a抵接,将第1解除臂57的压入突部57b压入壳体35内,或者用手指按第2解除臂58的压入突部58b,克服弹簧61的施加力而使连动齿轮60a、60b旋转,则卡止臂59上升,下端卡止部59b和卡止齿条26的卡止状态被解除。由此,压紧单元56可移动自如,从而能够按压盒3内的药品D并使其对齐排列。
还有,所述第2解除臂58也可以根据需要构成为压入突部58b能够压入地从壳体35的背面或侧面等突出。
权利要求
1.一种药品分配装置,其具备能够拆掉地安装在保管搁板的各搁板上且按种类收容有药品的盒,该盒具备在一端侧在封闭位置保持药品并能够通过转动到开放位置而从外部取出药品的转子、和向转子侧对所收容的药品施力并使其对齐排列的施力装置,所述药品分配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壳体;恒负荷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备前端固定在盒的转子侧的弹簧部;卡止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具备与在盒上形成的卡止齿条卡脱的卡止部;压入构件,其能够压入地从所述壳体的与药品抵接的抵接面突出,且通过被压入而使所述卡止构件动作并使卡止部从卡止齿条脱离。
2.一种药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构件由设置为能够以支轴为中心转动的卡止板构成,所述卡止部由与卡止齿条卡脱的齿轮部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能够压入地从所述壳体的上面突出,且通过压入操作经由所述压入块使所述卡止板转动,由此使齿轮部从卡止齿条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能够对应于所需弹力的不同而改变所设置的恒负荷弹簧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具备转动时对与所保持的药品邻接的下一个药品进行导向从而阻止其沿盒的纵向移动的圆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呈由正面面板和底板构成的大致L字形,在底板的一端部形成有第1导向部并且在中间部形成有第2导向部,所述盒具备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具备第1导座部和第2导座部,所述第1导座部引导所述转子的第1导向部使其能够沿与盒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2导座部引导所述第2导向部使其能够沿盒的纵向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管搁板的各搁板具备用于与盒的锁定座部卡合而阻止拆掉的锁定构件,所述转子经由齿轮传递马达的驱动力,在所述齿轮上具备驱动所述锁定构件使其从盒的锁定座部脱落的锁定解除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品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管搁板的各搁板具备钥匙孔,经由该钥匙孔插入钥匙,由此能够驱动所述锁定构件使其从盒的锁定座部脱落。
全文摘要
一种药品分配装置,其在能够拆掉地安装在保管搁板(1)的各搁板上且按种类收容有药品(D)的盒(3)内,具有向转子(23)侧对该收容的药品(D)施力而进行排列的施力装置(24),所述施力装置(24)具备壳体(35)、恒负荷弹簧(36)、卡止板(42)和压入块(43),所述恒负荷弹簧(36)设置在所述壳体(35)上且具备前端固定在所述盒(3)的转子(23)侧的弹簧部(41),所述卡止板(42)设置在所述壳体(35)上且具备与在所述盒(3)上形成的卡止齿条(26)卡脱的齿轮部(46),所述压入块(43)能够压入地从所述壳体(35)的与药品(D)抵接的抵接面突出,且通过被压入而使所述卡止板(42)转动并使所述齿轮部(46)从所述卡止齿条(26)脱离。
文档编号B65B1/30GK101035498SQ20058003375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5日
发明者汤山正二, 谷口旭 申请人: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