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671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布片折叠机,尤其涉及一种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日本市场上使用的纱布片是用尺角布切断、折叠成形制成的,尺角布的形状见图1,折叠工序见图2,成形后的纱布片见图3。这种纱布片与欧美市场和国内市场上使用的纱布片完全不同,要求折叠尺寸一致,外形整齐,各条边错位量不大于2毫米,码落整齐。
目前用尺角布生产日本纱布片的生产企业一般是通过两种方法生产,一种是对原材料定长切断,形成半成品,再通过人工折叠,整理,打包。这种方法效率很低。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日本出口到我国的插板式纱布折叠机上完成的,该方法的尺角纱布在梳齿(形状类似于梳子的金属制造的装置)的牵引下,连续前进,并引入转盘,定长、定位切断(切断处必须在稀弄的中间),落在下面的传送皮带上,当纱布片到相应位置后,一片金属插板横插并将纱布推至相应位置,完成第一次折叠;当该片金属插板退回原位后,另外一片金属插板插入(两片金属插板相互垂直),这样纱布完成了两次折叠。最后再由输出皮带输出。这种机构对纱布的折叠有一个非常的不可靠之处由于纱布非常柔软,纱布片由皮带送至相应位置时,位置精度不高,经常位置误差能达到5毫米,这样状态下折叠后的纱布边错位量也非常大(大于5毫米),同时码落(折叠好的纱布片按顺序排放)输出的整齐度也很难达到标准,从而增加了很多人整理工作。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折叠精度高,码落整齐,生产效率高的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包括中轴15和轮鼓16,其特征是所述轮鼓16与中轴15之间用轴承相连,在两个轮鼓之间设置多对与中轴平行的折叠叶片,每对折叠叶片中每个叶片1的两端分别与能绕芯轴6转动的旋转部件相连,旋转部件与旋转机构相连,芯轴6设置在轮鼓上,在每对折叠叶片中两个叶片对应的旋转机构能使两个叶片旋转方向相反。
在上述每对折叠叶片中,一个叶片1的任意一端通过旋转部件13与芯轴6刚性固连,另一个叶片1相同的一端与套在芯轴上的旋转部件3刚性固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机构由齿轮4、齿轮5、伞齿轮2、伞齿轮7、过渡齿轮11、摆杆8、凸块10和凸轮9组成;所述齿轮4与旋转部件3刚性固连,所述齿轮5设置在芯轴6上并与其刚性连接;齿轮4与伞齿轮2啮合,齿轮5通过过渡齿轮11与伞齿轮7啮合;伞齿轮2和伞齿轮7均与设置在轮鼓上的芯轴12刚性固连,摆杆8的一端与芯轴12相连,摆杆8的另一端与凸块10相连,凸块10与固定在中轴上的凸轮9配合。
上述摆杆8与芯轴12铰接,并由弹簧14相连。
在上述每个叶片1表面粘贴有粘覆布。
本实用新型是轮鼓式日本纱布片折叠机的关键部件,轮鼓式日本纱布片折叠机是本申请人发明的一种新型尺角布折叠机,这种折叠机(见图4)与传统折叠机最大区别是纱布的径向折叠都是在轮鼓上由叶片完成的,尺角布在经过主动、被动梳齿整经牵引进入轮鼓后,叶片上的粘覆布对纱布有吸附作用,保证了纱布经纬纱的展平和位子的稳定,而一对橡胶滚筒17压在轮鼓表面对纱布产生牵引力,将纱布压覆在轮鼓表面随轮鼓转动。切刀18在凸轮控制下随轮鼓作同角度转动,在相应位置相互错动完成纱布的剪切运动,可将纱布按相同尺寸切断,。被切断的纱布覆在轮鼓表面,轮鼓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叶片的翻转夹持完成纱布的折叠,轮鼓旋转至相应位置时,折叠的叶片打开,并由夹持移送叶片19将纱布移送离开轮鼓至下一个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纱布在轮鼓上的各个工位都有粘覆布吸附和叶片夹持,位置精度高且位置一致,折叠后纱布边对位整齐,错位量不大于2毫米,而且码落输出也相当整齐,无需人工整理,大大节约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生产出产品的尺寸一致性好,提高了产品的品相。


图1是尺角布的形状图。
图2是日本纱布片折叠工序示意图。
图3是成形后的日本纱布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轮鼓式日本纱布片折叠机中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B剖视图。
图7是图5中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5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6中的II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7中的III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5至图10,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根中轴15和两个平行设置在中轴上的轮鼓16,轮鼓16与中轴15之间用轴承相连,在两个轮鼓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四对与中轴平行的折叠叶片1,也可以设置六对、八对、十对等多对折叠叶片,在每对折叠叶片中,一个叶片1的一端通过旋转部件13与芯轴6刚性固连,另一个叶片1相同的一端与套在芯轴6上的旋转部件3刚性固连,另一端的结构与上述相同。芯轴6设置在轮鼓16上,与中轴15平行。
上述旋转部件3和旋转部件13分别与旋转机构相连,所述旋转机构由齿轮4、齿轮5、伞齿轮2、伞齿轮7、过渡齿轮11、摆杆8、凸块10和凸轮9组成;所述齿轮4与旋转部件3刚性固连,所述齿轮5设置在芯轴6上并与其刚性连接;齿轮4与伞齿轮2啮合,齿轮5通过过渡齿轮11与伞齿轮7啮合;伞齿轮2和伞齿轮7均与设置在轮鼓上的芯轴12刚性固连,摆杆8的一端与芯轴12相连,摆杆8的另一端与凸块10相连,凸块10与固定在中轴上的凸轮9配合。
上述摆杆8与芯轴12铰接,并由弹簧14相连。在上述每个叶片1表面粘贴有粘覆布。上述凸块10采用轴承,凸轮9为内凸轮。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凸块10随着轮鼓16的转动在凸轮9中滚动,当行至凸轮内曲线上升段时,通过摆杆8带动伞齿轮2和伞齿轮7转动,设置在摆杆8中的弹簧14起缓冲作用,这时伞齿轮会带动相应的叶片作相对运动一、伞齿轮2带动齿轮4旋转,而齿轮4与旋转部件3是刚性连接,旋转部件3也将旋转,叶片1用螺钉固定在旋转部件3上,所以叶片1会产生与旋转部件3同样的角度旋转。
二、伞齿轮7带动过渡齿轮11旋转,过渡齿轮同时驱动齿轮5,而芯轴6因与齿轮5刚性连接,所以会将旋转运动传导到旋转部件13。
权利要求1.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包括中轴(15)和轮鼓(16),其特征是所述轮鼓(16)与中轴(15)之间用轴承相连,在两个轮鼓之间设置多对与中轴平行的折叠叶片,每对折叠叶片中每个叶片(1)的两端分别与能绕芯轴(6)转动的旋转部件相连,旋转部件与旋转机构相连,芯轴(6)设置在轮鼓上,在每对折叠叶片中两个叶片对应的旋转机构能使两个叶片旋转方向相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其特征是在每对折叠叶片中,一个叶片1的任意一端通过旋转部件(13)与芯轴(6)刚性固连,另一个叶片1相同的一端与套在芯轴上的旋转部件(3)刚性固连。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构由齿轮(4)、齿轮(5)、伞齿轮(2)、伞齿轮(7)、过渡齿轮(11)、摆杆(8)、凸块(10)和凸轮(9)组成;所述齿轮(4)与旋转部件(3)刚性固连,所述齿轮(5)设置在芯轴(6)上并与其刚性连接;齿轮(4)与伞齿轮(2)啮合,齿轮(5)通过过渡齿轮(11)与伞齿轮(7)啮合;伞齿轮(2)和伞齿轮(7)均与设置在轮鼓上的芯轴(12)刚性固连,摆杆(8)的一端与芯轴(12)相连,摆杆(8)的另一端与凸块(10)相连,凸块(10)与固定在中轴上的凸轮(9)配合。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摆杆(8)与芯轴(12)铰接,并由弹簧(14)相连。
5.按照权利要求1至4所述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个叶片(1)表面粘贴有粘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纱布片折叠机的轮鼓装置,包括中轴(15)和轮鼓(16),其特征是所述轮鼓(16)与中轴(15)之间用轴承相连,在两个轮鼓之间设置多对与中轴平行的折叠叶片,每对折叠叶片中每个叶片(1)的两端分别与能绕芯轴(6)转动的旋转部件相连,旋转部件与旋转机构相连,芯轴(6)设置在轮鼓上,在每对折叠叶片中两个叶片对应的旋转机构能使两个叶片旋转方向相反。该装置的纱布在轮鼓上的各个工位都有粘覆布吸附和叶片夹持,位置精度高且位置一致,折叠后纱布边对位整齐,错位量不大于2毫米,而且码落输出也相当整齐,无需人工整理,大大节约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生产出产品的尺寸一致性好,提高了产品的品相。
文档编号B65B63/00GK2918342SQ20062009843
公开日2007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4日
发明者杨志勇 申请人:杨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