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输入移开的滚筒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002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输入移开的滚筒带输送机的制作方法可输入移开的滚筒带输送机背景本发明一般涉及动力驱动输送机(power-drivenconveyor),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带有具有可旋转的物品支撑滚筒(rotatablearticle-supportingroller)的滚筒带(rollerbelt)的输送机,当带前进时,可旋转的物品支撑滚筒在输送机的输入端(infeedend)的支承面上滚动。滚筒带用于物料处理输送机(material-handlingconveyor),以通过使物品以比带自身速度更快的速度沿着传输表面加速来增加输送物品的分离。滚筒带的典型特征在于多个可自由旋转的嵌入式滚筒,滚筒的直径超出带的厚度。这样,如图7所示,滚筒的凸起部分(salientportion)延伸经过带的顶面和底面。带12的滚筒10在带路线的传送路线部分(carrywayportion)之下的支承面14上移动。当带沿带行进方向16前进时,滚筒通过其与固定的支承面相接触而按箭头方向18旋转。滚筒的旋转使滚筒上的物品朝带行进方向推进,但是以更高的速度一如果滚筒不在支承面上滑动则典型地为带速度的两倍。由于在滚筒带输送机的输入端的惰链轮(idlesprocket)20的常规配置,为了消除干涉,支承面向上游延伸到链轮的下游位置22,其在滚筒之间接合带。直到围绕链轮前进的滚筒到达支承面,滚筒才旋转。因为滚筒带输送机的输入端的滚筒10,不立即旋转,所以在转移到输送机之上的物品在带上被加速并与拖尾的物品(trailingarticle)分离之前有延迟。概述这个缺点由体现本发明特征的输送机克服。一方面,输送机包括滚筒带,滚筒带具有延伸贯穿滚筒带的厚度的多个滚筒。滚筒带沿着传输路线(conveyingpath)前进,传输路线包括(a)上部传送路线部分,物品沿上部传送路线部分向传输方向输送;(b)下部返回路线部分(lowerreturnwaysegment),其在传送路线部分下面,滚筒带沿着下部返回路线部分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c)第一换向部分(reversingsegment),滚筒带沿着第一换向部分从返回路线部分向上转变到传送路线部分;以及(d)第二换向部分,滚筒带沿着第二换向部分从传送路线部分向下转变到返回路线部分。固定的支承面位于第一换向部分内的滚筒带之下,并且当滚筒带前进时提供在第一换向部分内滚筒滚动的平面。在另一方面,输送机包括界定输送机的出口端的换向轮和界定输送机的输入端的固定的凸面支承面。设置为环路的带设置在换向轮和支承面周围。带环路的传送路线部分从输送机的输入端延伸到出口端。带包括延伸贯穿带的厚度的多个滚筒。当带沿着传送路线从输入端到出口端向传输方向前进时,滚筒在支承面上滚动。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输送机包括输送机带,输送机带具有延伸贯穿输送机带的厚度的滚筒。输送机带从传输路线的传送路线部分的上游端到下游端向传输方向前进。支承面具有平面部分和固定的凸面部分,平面部分在传送路线部分上支撑输送机带,固定的凸面部分具有在上游端处大致与平面部分是连续的第一端和在平面部分的平面之下的第二端。前进的输送机带中的张力使输送机带与支承面的凸面部分一致,并由于与凸面部分相接触而使滚筒旋转,使得滚筒在输送机的上游端处接近支承面的传送路线部分时已经旋转。附图筒述参考下面的描述、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特征和方面,其中图1是体现本发明特征的滚筒带输送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其包括传输路线的换向部分内的支承面;图2是提供了可在图1输送机中使用的支承面的输送机板(conveyorpan)的等轴测6图3是提供了可在图1输送机中使用的支承面的一部分的两个磨损带(wears—)的等轴测图4是图1输送机中的由图3磨损带支撑的滚筒带的一部分的立体投影图5是沿图4线5-5截取的截面图6是体现本发明特征的滚筒带输送机的另一种形式的输入部分(移走带以简化绘图)的顶部平面图,其包括在输送机的输入端从传送路线延伸到换向部分的磨损带;以及图7是在分离输送机(s印arationconveyor)内常规的支承面上移动的现有技术滚筒带。详述体现本发明特征的滚筒带输送机的一种形式显示在图1中。输送机24使物品在滚筒带12上输送,滚筒带12形成了界定带路线的环状带环路。带路线可被认为分成四部分(a)上部传送路线部分26,物品沿着上部传送路线部分26向传输方向16输送;(b)下部返回路线部分28(部分地显示),其在传送路线部分下面;(c)第一换向部分30,其位于输送机的上游,或者输入端31,滚筒带沿第一换向部分30从返回路线向上转变到传送路线;以及(d)第二换向部分32,其位于输送机的下游,或出口端33,滚筒带沿第二换向部分32从传送路线向下转变到返回路线。换向轮36可以是安装在轴38上并由电动机(未显示)驱动以沿箭头方向38旋转的传动巻筒或主动链轮,该换向轮36接合第二换向部分中带环路的内面,以驱动带并将其转变到返回路线。可选择地,滚筒带在返回路线部分可由巻筒或链轮驱动。那么,在输送机的出口端的换向轮是其轴不直接与驱动电动机连接的惰轮。滚筒带12包括多个滚筒10,滚筒10具有突出经过带的内侧40和外侧41的凸起部分。沿传送路线,物品42支撑在滚筒的延伸超出带的外侧的凸起部分之上。在传送路线上,滚筒的延伸经过带的内侧的凸起部分沿着平面传送路线支承面44移动。当带前进时,滚筒在支承面上滚动,并按箭头方向18旋转。如果滚筒在其沿支承面滚动时不滑动,则滚筒的旋转使物品以两倍于带的速度朝带行进方向推进。这样,输送机增加了连续输送物品之间的间隔。在输送才几的下游,或出口端33,平面支7义面44终止于换向轮的上游,以避免千扰。在这种形式中,输送机的上游端31没有换向轮。而是,滚筒带在第一换向部分围绕固定的凸面支承面46改变方向。在这种形式中,凸面支承面与平面支承面44是连续的。当带被拉动通过输送机上游端的第一换向部分时,使滚筒带前进的张力使带与凸面支承面一致。通过在第一换向部分为滚筒提供支承面,凸面支承面允许滚筒在到达传送路线之前旋转。因为输送机上游端的所有滚筒在其进入传送路线之前以全速旋转,所以在上游端进给到输送机之上的物品立即被旋转滚筒拉动离开。由于在输入到输送机的不旋转的滚筒,所有没有延迟。图1的支承面的一种形式显示在图2中。支承面形成在板48上,包括平面部分50和凸面部分51。在传送路线部分和第一换向部分,板在输送机的整个宽度上是连续的。当从板的侧边52观察时,凸面部分是C形的,且在其下端具有略微朝上的凸缘54,以便防止带第一次遇到凸面支承面时带被戳坏。板可由金属制造,可涂覆有合成材料以增强滚筒在支承面上的滚动接合,或可由具有期望的滚动属性的合成材料制成。板可为形成一个连续支承面的单一弯曲的板,或可由两部分(平面部分和凸面部分)制成,这两部分由在两个部分之间的界面56处的小缝隙隔开。图3显示了支承面的可选实施方式。在这一形式中,支承面在输送机的整个宽度是分段的。平行的线性磨损带58提供沿着传送路线的平面支承面。C形磨损带60提供第一换向部分中的外部凸面支承面61。线性磨损带和凸面磨损带显示为由第一换向部分和传送路线部分之间的界面上的小缝隙62分开。当然,也可代替使用在一端弯曲形成凸面部分的连续的磨损带。滚筒带和图3磨损带沿传送i各线的平面部分的进一步细节显示在图4和图5中。滚筒带的所显示的部分是;f莫块式塑料带(modularplasticbelt)64,其由一个或更多个带模块的行66和67构成,例如边缘模块68和内部模块69,并排设置形成一行。每个带行的前端和尾端处的铰接孔(hingeeye)70与相邻行的相应的铰接孔交错,并由接纳在由排列的交错铰接孔形成的横向通道内的铰接杆(hingerod)72连接到一起。滚筒10安装在形成在模块内部的空腔74内。滚筒设置在平行通路中。线性磨损带58也按与带滚筒的通路的间隔相等的间隔平行设置,以提供位于滚筒的每个纵向通路之下的平面支承面。每个滚筒具有比带的厚度大的直径,使得滚筒的凸起部分突出经过带的内侧40和外侧41。在这种形式中,滚筒绕横越空腔且其末端支撑在带模块内部的轮轴76旋转。圓柱滚筒内的孔接纳轮轴。在这个例子中,轮轴被设置为垂直于带行进方向,使得当带前进时,滚筒朝带行进方向旋转。形成在带模块内的在带环路内侧的凹槽78包括由换向轮上的传动表面,例如齿接合的驱动表面。在图6所示的输送机的另一种形式中,在第一换向部分中使用了安装在为在支承块(bearingblock)83中旋转作支撑的轴81上的换向轮80或链轮。平面支承面82从传送路线部分26的上游延伸到第一换向部分30内,经过轴的中心线84。线性支承面到第一换向部分内的延伸为滚筒带的滚筒提供支承面,以在输送机的上游输入端滚动。因此,进给到滚筒带输送机之上的物品立即与旋转的滚筒相遇。因此,所描述的各种形式的滚筒带输送机能提供转移到分离输送机的输入端的物品的立即移开。虽然已经关于一些优选形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其它的形式也是可能的。例如,输送机带内的滚筒轮轴不需要定位为与带行进方向垂直。它们可替代地定位为与带行进方向倾斜,以对所输送的物品提供运动的附加的横向分量。作为另一个例子,没有轮轴的球形滚筒球而不是描述的一般的圓柱滚筒可用作带滚筒。作为又一个例子,凸面支承面可以可选地被实现为固定的巻筒或导向板(shoe)的外表面。所以,如这些例子建议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不意味着限定于所详细描述的形式。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机,其包括滚筒带,其具有延伸贯穿沿传输路线前进的所述滚筒带的厚度的多个滚筒,所述传输路线包括上部传送路线部分、在所述传送路线部分下面的下部返回路线部分、第一换向部分和第二换向部分,物品沿着上部传送路线部分向传输方向输送,所述滚筒带沿着下部返回路线部分向与传输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所述滚筒带沿着第一换向部分从返回路线部分向上转变到所述传送路线部分,所述滚筒带沿着第二换向部分从所述传送路线部分向下转变到返回路线部分;以及固定的支承面,其位于第一换向部分内所述滚筒带之下,并当所述滚筒带前进时提供滚筒在第一换向部分内滚动的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中位于第一换向部分内所述滚筒带之下的所述支承面是凸面支承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包括位于上部传送路线部分内所述滚筒带之下的支承面,该支承面与位于第一换向部分内所述滚筒带之下的支承面是连续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机,其中所述支承面在所迷输送机的整个宽度上是连续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机,其中所述支承面在所述输送机的整个宽度上是分段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其包括在第二换向部分内与所述滚筒带接合的换向轮,而在第一换向部分内没有换向轮。7.—种输送机,其包括换向轮,其界定所述输送机的出口端;固定的凸面支承面,其与所述换向轮间隔开,并界定所述输送机的输入端;带,其设置成围绕所述换向轮和所述支承面排成的环路,并界定从所述输送机的输入端延伸到出口端的传送路线部分;其中所述带包括多个滚筒,所述多个滚筒延伸贯穿所述带的厚度,以便在所述带沿着传送路线从输入端到出口端向传输方向前进时在所述支承面上滚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机,其包括位于传送路线部分内所述带之下的传送路线支承面,所述传送路线支承面与所述凸面支承面是连续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机,其中所述传送路线支承面和所述凸面支承面在所述输送机的整个宽度上是连续的。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机,其中所述传送路线支承面和所述凸面支承面在所述输送机的整个宽度上是分段的。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机,其中当从所述输送机的侧边观察时,所述凸面支承面为C形。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送机,其在所述输送机的输入端没有换向轮。13.—种输送机,其包括输送机带,其具有延伸贯穿所述输送机带的厚度的滚筒,并沿传输方向从传输路线的传送路线部分的上游端前进到下游端;支承面,其具有平面部分和固定的凸面部分,所述平面部分在传送路线部分上支撑所述输送机带,所述固定的凸面部分具有在上游端处大致与所述平面部分是连续的第一端和在所述平面部分的平面下的第二端;凸面部分一致,并由于与凸面部分相接触而导致滚筒旋转,使得滚筒在所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机,其中所述支承面在所述输送机的整个宽度上是连续的。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机,其中所述支承面在所述输送机的整个宽度上是分段的。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送机,其包括在传送路线部分的下游端与所述滚筒带接合的换向轮,且在传送路线部分的上游端没有换向轮。全文摘要一种使用滚筒带(12)的分离输送机,所述分离输送机的滚筒(10)在接收物品(42)之前就已经旋转,以提供从输入输送机的立即移开。滚筒带的滚筒延伸贯穿带的厚度,并在分离输送机的返回路线和传送路线之间的带路线的换向部分内与支承面(46)接触。在滚筒接触物品之前,滚筒已经在输入端的换向部分内的支承面上旋转,以消除在拉动物品远离输入输送机并到达分离输送机之上的延迟。文档编号B65G17/24GK101479171SQ200780024001公开日2009年7月8日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优先权日2006年6月26日发明者约瑟夫·M·德帕索,蒂莫西·C·尤恩考弗申请人: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