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450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螺旋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带。
技术背景现有各种带式传送机,已经成为许多领域的输送物品的常用机构,尤其是 在采煤领域,多种多样的带式传送机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现有的带式传送机都 是长带状的传送带,用于水平传送比较方便,但当用垂直传送的时候,根据需 要传送的高度,从运输起点到运输终点之间,必须有一段水平距离,也就是说 传送机构必须占据一定的水平空间,根据需要传送的垂直距离的增大,需要占 用的水平空间的大小也需要增加。采矿现场的竖井是直径只有10米左右的垂直的桶状采矿矿井,当需要将矿井底部的矿石输送到矿井的顶部的时候,竖井采用现有的带式传送机是无法 实现的,而斜井采用现有传送带距离过长。现有的带式传送机不适用于垂直传送的原因主要是受现有传送带结构和 形状的影响。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的传送带不适用于垂直传送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传 送带。一种螺旋传送带成半径为R的螺旋状,螺旋传送带的上表面的两侧对称 有两个上耳槽l,所述螺旋传送带的下表面的两侧对称有两个下耳槽2,所述 上耳槽1是由两个突出于传送带平面的突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倒等腰梯形,所述等要梯形的两个斜边之间的夹角为e,其中45。《e《60。,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为C,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两个上耳槽l的中心线垂直于传送带的表面;所述下耳槽2的结构与上耳槽1的结构相同,所述两个下耳 槽2的中心线与传送带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75 。《a<90。。本发明仅对传送带的整体结构及横截面的形状作了限定,对于传送带内部 结构,可以釆用现有传送带的任意结构。采用本发明的螺旋传送带的运输机的优点有 一、可以垂直90度竖直提升运输节省占地空间,节省开掘距离;二、输送带的张力和强度不随深度的增 加而改变,可以超深度运输提升,不受深度限制;三、载核分散,不会受输送 带强度、钢丝线强度和运输提升高度等限制,可以垂直大距离提升运输,为矿 井加深和开拓的运输提升提供方便;四、在螺旋输送带的中心还有一定空间可 以使用罐笼等运输机,可以多种运输相结合。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螺旋 传送带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至图IO是本发明在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图4是螺旋传送带上装有负载之后与三联辊20和气轨30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 图;图5是螺旋传送带在下行段与锥形托辊22和气轨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气轨与上耳槽1或者下耳槽2的工作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是气轨的俯 视图;图8是螺旋传送带在翻转处与翻转托辊24之间的工作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是上行气轨、下行气轨和三联辊20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0是螺旋传送 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的螺旋传送带成半径为R的螺旋状,螺旋传 送带的上表面的两侧对称有两个上耳槽1,所述螺旋传送带的下表面的两侧对 称有两个下耳槽2,所述上耳槽1是由两个突出于传送带平面的突起形成的凹 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倒等腰梯形,所述等要梯形的两个斜边之间的夹角为0,其中45°《9《60°,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为c,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两个上耳槽1的中心线垂直于传送带的表面;所述下耳槽2的结构与上耳槽1的结构相同,所述两个下耳槽2的中心线与传送带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75 。《a < 90。。所述螺旋传送带的宽度为w, 0.8米《w《2米。所述螺旋传送带的半径R的范围根据矿井的半径来确定, 一般为3米到5米。参见图4,当本实施方式的螺旋传送带装有负载的情况下,所述螺旋传送 带下表面的下耳槽2的中心线与传送带的表面之间的夹角a为90。。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螺旋传送带在使用的时候,所述螺旋传送带的两端固定 连接在一起形成封闭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分为上行段和下行段,在上行段, 螺旋传送带10的两个下耳槽2分别骑在两个相互平行的螺旋状上行气轨上,在所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螺旋状上行气轨30之间,均匀固定有三联辊20,所述 三联辊20中的每节摩擦辊为圆台,所述每个圆台的轴截面的两个侧边的延长 线相交于所述螺旋状气轨30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螺旋传送带10的底面和三联 辊30的侧面摩擦接触,在下行段,螺旋传送带10的两个上耳槽1分别骑在两 个相互平行的螺旋状下行气轨31上,所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螺旋状下行气轨31 之间均匀固定有锥形托辊22,所述锥形托辊22的轴截面的两个侧边的延长线 相交于所述螺旋状下行气轨3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上行气轨30和下行气轨 31的中心轴线重合,在螺旋传送带的上行段和下行段的两个连接处分别固定 有翻转托辊24,所述翻转托辊24的轴截面的两个侧边的延长线相交于上行气 轨30的中心轴线上,螺旋传送带10的两个下耳槽2之间的传送带表面与所述 翻转托辊24摩擦接触。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上行气轨30和下行气轨31的结构相同,通过固定支架 固定在竖井的侧壁上,在气轨与上耳槽1或下耳槽2的三个侧面相接触的三条 切线上均匀分布有气孔32,所述气轨的外径小于耳槽的凹槽开口宽度c和凹槽 深度h。气轨在工作时,通过气孔32喷射出高压气体来支撑传送带,减小传送 带和气轨之间的摩擦力,即减小传送带运行的阻力。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三联辊20和锥形托辊22起到托起和拖动传送带的作 用,可以根据传送带的长短和负载的大小来确定三联辊20和锥形托辊22的数 量和分布情况,也可以采用分组均匀分布的结构。所述翻转托辊24起到翻转、 拉紧和拖动传送带的作用。本实施方式中的这些驱动辊可以采用分段驱动的方 式,所述气轨也可以采用分段供气的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所述的螺旋传送带的区 别在于,所述上耳槽1或下耳槽2中的凹槽的两个斜边之间的夹角e的范围是 55。《e《600 。本实施方式的上耳槽1或下耳槽2的凹槽的角度,能够使气轨嵌入所述凹 槽之后,所述凹槽受到气轨上气孔吹出的气流的推力的向上的分量比较大,并且还能保证气轨不能从所述凹槽中脱离出去。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所述的螺旋传送带的区 别在于,所述螺旋传送带的宽度W的范围是0.8米《W《1.2米。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所述的螺旋传送带的区别在于,所述螺旋传送带的半径R的范围是4米《R《5米。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传送带,其特征在于它是半径为R的螺旋状,螺旋传送带的上表面的两侧对称有两个上耳槽(1),所述螺旋传送带的下表面的两侧对称有两个下耳槽(2),所述上耳槽(1)是由两个突出于传送带平面的突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倒等腰梯形,所述等要梯形的两个斜边之间的夹角为θ,其中45°≤θ≤60°,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为c,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两个上耳槽(1)的中心线垂直于传送带的表面;所述下耳槽(2)的结构与上耳槽(1)的结构相同,所述两个下耳槽(2)的中心线与传送带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75 °≤α<9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送 带的宽度w为0.8米《w《2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送 带的半径R的范围是3米《R《5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槽(l) 或下耳槽(2)中的凹槽的两个斜边之间的夹角0的范围是55°《0《6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送 带的宽度w的范围是0.8米《w《1.2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送 带的半径R的范围是4米《R《5米。
全文摘要
一种螺旋传送带,它涉及到一种传送带。它解决了现有的传送带不适用于垂直传送问题。本发明的螺旋传送带是半径为R的螺旋状,螺旋传送带的上表面的两侧对称有两个上耳槽,所述螺旋传送带的下表面的两侧对称有两个下耳槽,所述上耳槽是由两个突出于传送带平面的突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倒等腰梯形,所述等要梯形的两个斜边之间的夹角为θ,其中45°≤θ≤60°,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为c,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两个上耳槽的中心线垂直于传送带的表面;所述下耳槽的结构与上耳槽的结构相同,所述两个下耳槽的中心线与传送带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为75°≤α<90°。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竖井的采矿现场的矿石垂直运输。
文档编号B65G15/00GK101214877SQ20081006380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4日
发明者刘进祥, 王宝鹏, 王文华, 王长波, 蔡佳楠, 韩雪峰 申请人:韩雪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