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承载物品的滑车以及用于这种滑车的中转站、驱动单元、驱动系统和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6743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承载物品的滑车以及用于这种滑车的中转站、驱动单元、驱动系统和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承载至少一件物品尤其是车辆车身的滑车
(Skid),该滑车可沿输送方向在输送设备内部输送,并具有至少两条相 互平行的支承滑板(Auflagekufe)。
背景技术
这种滑车尤其是在汽车制造业中用于在输送设备内部的各加工车间或 处理车间之间以及有时在各加工车间或处理车间内部输送车辆车身。其中 滑车的支承滑板与输送装置例如带式输送机或辊道式输送机协同工作。
在这种输送设备中,可以同时输送多达400个和更多的车辆车身。为 了驱动该输送设备,需要很多驱动单元,通常即电动机。
为了确保设备具有均匀通过量,通常设有装载或未装载车辆车身的滑 车暂停在其中的緩冲区。
处于这种緩冲区内部的输送装置通常与连接加工车间或处理车间的输 送区的输送装置相对应。
上述已在输送设备中使用的辊道式输送机通常具有平行延伸的在其中 设置有辊子的钢制型材,滑车通过其支承滑板支承在所述辊子上。为了在 辊道式输送^L上输送滑车而驱动多个辊子。
对于辊道式输送机和其它已知的用于输送滑车的输送装置,总体来说 要消耗较大量的钢材。这总是会增加这种输送设备的成本。
所需驱动单元的上述大的数量在常见型号的输送设备中可能约为 1200个,这也增加了投资成本。开头所述类型的滑车具有以下缺点,即这种滑车总是仅能以其支承滑 板与输送装置协同工作,该输送装置由此相应地必须具有大量驱动单元。
如果要扩展或改变现有的设备,以后建造(verbauen)的输送装置就必须 与现有设备的输送装置相一致。需要更少材料和/或驱动装置的替代输送装 置就无法使用。
此外,输送装置通常也构成用于滑车的导向结构。例如辊道式输送机 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如已描述的那样,辊道式输送机在构造方面相当复杂。 然而当滑车不限于唯一的导向结构时,在输送设备中可以存在一些在其中 可以使用构造简单的导向结构的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具柔性的、能与不同构造的输送装置和/ 或导向结构协同工作的滑车。与"M目应需要一种装置,该装置能将这种滑 车在利用其功能的情况下应用在现有的输送设备中。总之,需要一种输送 设备,在该输送设备中分别与确定应用领域相匹配的不同输送装置和/或导 向结构可以与滑车协同工作。
板的运动装置(Laufmittel)来实现。
因此存在以下可能,即滑车一方面可通过其支承滑板与第一类型的输 送装置和/或导向装置协同工作,另一方面可通过其不同于支承滑板的运动 装置与第二类型的输送装置和/或导向装置协同工作。
滑车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如果运动装置在运行时设置在支承滑板的下方,则可以以有利的方式 将两个在不同输送水平面上输送滑车的输送装置彼此结合起来。在必要时 所需的、与运动装置协同工作的导向结构可以例如设在输送设备的底板上 或由该底板本身构成。
其中有利的是,所述运动装置可以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调整。 如果运动装置处于其静止位置,则滑车可以以已知的方式在其支承滑板上输送,而运动装置在这时不会产生干扰。如果所迷运动装置处于其工作位 置,则滑车可借助于与该运动装置相匹配的输送装置来输送。
尤其有利的是,所述运动装置设计成滑车可在其上行驶的多个滚轮。 通过滚轮可以自由行驶地或借助轨道系统引导地输送滑车。尤其是滑车可 以借助滚轮在输送设备的底板上行驶。
对于滚轮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的可调整性有利的是,每个滚轮 设置在摆臂的端部处,该摆臂以其相对的端部可摆动地支承在滑车上。其 中尤其有利的是,摆臂可绕垂直于输送方向且平行于由支承滑板确定的平 面延伸的轴线摆动地支承在滑车上。或者,摆臂也可以绕平行于输送方向 延伸的轴线摆动。
就滚轮的由外部引起的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的摆动运动而言有
利的是,设有至少一个包括两条分别带有对应滚轮的摆臂的行驶机构,其
中行驶机构的所述两条摆臂彼此刚性连接。尤其是所述两条摆臂沿着垂直
于输送方向的方向并排设置。通过两条摆臂彼此的连接,当其中一条摆臂
运动时足以使摆臂从其静止位置转移到其工作位置,或从其工作位置转移
到静止位置,因为另 一摆臂通过所述刚性连接自动地随着第一摆臂运动。
当至少一个处于其工作位置的滚轮的轮轴可绕垂直于由所迷支承滑板
确定的平面的轴线转动时,滑车也能够有利地执行转弯行驶。由此简化了 调车过程。
对于滑车的可靠运行有利的是,为至少一个滚怜没置至少一个止动装 置,借助该止动装置可将相应的滚轮有选择地锁止在其静止位置或其工作 位置。
为了节省驱动装置,有利的是,沿输送方向看在滑车的每个端部设置 连接装置的一部分,从而多个滑车能可拆卸地连接成一车列,在该车列中 沿着输送方向看滑车彼此前后设置。以这种方式可以借助于唯一的一个驱 动装置驱动多个彼此相连的滑车。因此或许可以节省驱动单元。
为了实现可与两种不同构造的输送装置和/或导向结构协同工作的滑 车的构思,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滑车中转站,该中转站用于将滑车从与滑车的支承滑板协同工作的输送装置转移到与滑车的运动装置协同工作的导 向结构。例如输送装置可以是开头所述的辊道式输送机,而导向结构可以 是轨道系统。
有利的是,中转站具有支承辊子,滑车可以以其支承滑板在该支承辊 子上行驶。这在设计方面基本上对应于辊道式输送机,其中在此可以省去 驱动辊子。
对于中转站与滑车的相互配合有利的是,在中转站中设有至少一个调 整装置,借助该调整装置可以将滑车的运动装置从其静止位置转移到其工 作位置或从工作位置转移到静止位置。中转站以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 在第一类型的与滑车的支承滑板协同工作的输送装置和另一类型的与滑车 的运动装置在其工作位置协同作用的输送装置和/或导向结构之间的接口 的作用。
此外,本发明的主题还包括用于驱动滑车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可 行驶并具有行驶机构和连接装置,滑车能借助该连接装置可拆卸地与驱动 单元的行驶机构相连。因此,滑车可借助于可行驶的驱动单元驱动。当滑 车的运动装置处于其工作位置时,所述可行驶的驱动单元优选与根据本发 明的滑车协同工作。而所迷驱动单元也可以如目前已知的那样与滑车协同 工作。
为了更好地协调和控制驱动单元,有利的是,设有用于检测驱动单元 位置的装置。当相应的驱动单元与滑车相连时,滑车的位置也就已知。
就驱动单元与滑车的连接而言,有利的是,连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与
滑车的保持元件协同作用的携动元件/携带元件(Mitnehmer)。滑车的保 持元件优选就是指该滑车的横梁,当对应的驱动单元到达相关滑车相应的 位置时,连接装置的携动元件撞在该横梁上。
在这里有利的是,携动元件具有携动表面并且通过其携动表面垂直于 输送方向地设置在平行于输送方向的旋转轴上。携动元件可以通过这种方 式绕所述旋转轴转动,从而对应的驱动单元也能从滑车旁边驶过,而不会 带动所述滑车。因此简化了调车过程,尤其是那些其中驱动单元无需滑车就能运动的调车过程。
有利的是,连接装置包括另一个携动元件,该携动元件在输送方向上 与第一携动元件隔开并以其携动表面在与第一携动元件的携动表面平行的 平面内设置在旋转轴上。这可以例如通过两块彼此平行设置的板来实现。 其中尤其有利的是,这两个携动元件的携动表面之间的距离大到使得滑车 的保持元件能够容纳于其间的程度。以所述横梁为例,该横梁将在两个携 动元件处于相应位置时被容纳在这两个携动元件之间,由此滑车可以在任 何方向上,甚至在驱动单元转弯时随着驱动单元运动。
为了实现多种连接变型方式,有利的是,所迷携动元件彼此以某一角 度设置,使得它们可通过旋转轴的转动而进入没有携动元件、其中一个携 动元件或者两个携动元件可作用在滑车保持元件上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 一主题是用于驱动滑车的驱动系统,在该驱动系统中设有 至少一个上述驱动单元。
所述驱动单元可以设计成自由行驶的,为此需要对应的控制和调节系 统/技术。 一旦需要以较小的耗费来确保驱动单元的路径导向,则有利的是 设置至少一条导轨,驱动单元可在该导轨上行驶。以这种方式在构造上确 定了驱动单元可在其上行驶的路段。
在这种类型的驱动系统中有利的是,该驱动系统具有多个可单独控制 的驱动单元。通过这种方式,不同的滑车可分别借助于驱动单元单独行驶。 如上所述,多个彼此连接成车列的滑车也可以通过一个驱动单元致动。
本发明的主题还包括用于输送滑车的具有至少 一个输送区域的输送设备。
开头所述的对较大柔性的期望在此类型的输送设备中这样实现,即在 输送区域内设有根据本发明的如上所述的用于输送滑车的驱动单元。
为了进一步提高输送设备的柔性,有利的是,输送设备具有调车导向 结构,驱动单元甚至可以在没有与之连接的滑车的情况下在该导向结构上 行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以简单的装置实现一种调车车站。
此外,有利的是,调车导向结构分布在驱动单元的两个工作区域之间。的两个緩冲区。如果例如在所述其中一个工作区域内出现驱动单元的狭道
(Eiigpass ),则可以将一个或多个驱动单元从另 一个工作区域输送到此处。 此外有利的是,调车导向结构通过驱动单元可在其上行驶的横向输送 轨道与驱动单元可在其上行驶的导轨相连。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技术上很 复杂的道岔系统。
尤其是为了输送根据本发明的滑车,如上所述,有利的是
a) 在第一输送区域内设有与滑车的支承滑板协同作用的输送装置;
b) 在第二输送区域尤其是在緩冲区内设有与滑车的运动装置协同作用 的导向结构;
c) 输送设备包括至少一个中转站,该中转站将笫 一输送区域的输送装 置和第二输送区域的导向结构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中转站是指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中转站。 待致动的滑车优选在第二输送区域内通过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驱 动单元来驱动。
如果在第一输送区域内的输送装置设计成辊道式输送机,则以有利的 方式利用了现有技术。
用于输送和处理车辆车身的输送设备通常具有一些区域,在这些区域 内存在敏感的部件不能承受的条件。例如上述驱动单元就属于这种部件。 因此有利的是,在输送设备中设有至少一个处理车间,在该处理车间内滑 车可借助于不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驱动单元而工作的驱动系统来驱动 该驱 动系统优选既与输送设备的第二输送区域内的驱动单元无关,也与输送设 备的第 一输送区域内的输送装置无关。
为此有利的解决方案是,另一个驱动系统是带有与滑车的保持元件协
同作用的携动元件的绳索式或链条式牵引驱动装置。所迷保持元件是滑车 的与驱动单元协同作用的同 一保持元件。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输送设备的包括多个功能区域的部分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 多个滑车和多个单独的驱动单元;
图2示出处于辊道式输送机上的滑车的透视图3示出根据图2的滑车在根据图1的输送设备的緩冲区内的透视图, 该滑车与单独的驱动单元相联接;
图4示出根据图3的滑车在緩冲区和中转站之间的过渡区处的透视图5示出滑车和中转站的局部透视图,其中滑车处于撞在中转站上时 的第一位置处,而可摆动的滚轮处于工作位置处;
图6A和6B示出用于将滑车的可摆动的滚轮锁止在其工作位置或静止 位置的止动机构的放大侧视图7从不同于图5的观察方向示出在此所示的滑车处于撞在中转站上 时的第二位置的局部透视图,其中所述可摆动的滚轮处于中间位置;
图8从不同于图5和图7的观察方向示出在此所示的滑车处于撞在中 转站上时的第三位置的局部透视图,其中所述可摆动的滚轮处于其静止位 置;
图9示出滑车处于驶离中转站时的第一位置的局部透视图,其中所述
可摆动的滚轮仍处于其静止位置;
图10从不同于图9的观察方向示出在此所示的滑车处于驶离中转站时
的第二位置的局部透视图,其中所述可摆动的滚轮处于中间位置;
图ll从不同于图9和10的观察方向示出在此所示的滑车处于驶离中
转站时的第三位置的局部透视图,其中所述可摆动的滚轮处于其工作位置; 图12以放大的透视图示出了在图9至11中所示的滑车在结束摆动过
程后的局部视图。
图13示出将两辆滑车彼此可拆卸地相连接的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图14示出用于驱动滑车的轨道引导的单独的驱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15示出用于驱动滑车的自由行驶的单独的驱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16A、 16B和16C示出用于联接单独的驱动单元与滑车的连接机构的透视图,其中两支桨板处于第一、第二或第三位置。
图17示出图1输送设备的烘干机形式的处理站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 图,在该烘千机内所述带有处于静止位置的滚轮的滑车以支承滑板在辊道 上运行;以及
图18示出图17中的干燥机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滑车在此以 其处于工作位置的滚轮在地板上行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整体以10表示的输送设备的一部分,该输送设备在各加工 车间或处理车间、如焊接车间、喷漆车间和总装牟间之间以及有时在各加 工车间或处理车间的内部输送此处未示出的车辆车身。
为此车辆车身固定在各个以下也称为"滑车"的输送支架12上,其中 在图1中示出了三辆滑车12。
图2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其中一辆滑车12。该滑车12包括两根平行 于滑车12的以双向箭头14表示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支承滑板16a、 16b。该 支承滑板16a、 16b设计成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空心型材纵梁。下文还将详细 说明支承滑板16a、 16b的功能。
支承滑板16a、 16b借助于三根同样设计成空心型材的横梁18a、 18b、 18c相互连接,从而整体上形成具有足够抗扭刚度的框架结构,该框架结 构预先确定了滑车12的支承平面。所述框架结构将两个其上可以可拆卸地 固定待输送车辆车身的装配结构22、 24支承在其上面。所述装配结构22、 24可以根据待输送的车辆车身而具有不同的构造并相应地匹配,因此在此 无需再进一步探讨装配结构22、 24。
在滑车12的前端面上设有连接钩环26作为连接装置一部分。在本实 施例中,该连接钩环26由与支承滑板16a、 16b的相应前端面对齐的横梁 18a支承。在滑车12的另一端部设有与连接钩环26相匹配的连接挂钩28 作为连接装置其它部分。该连接挂钩28位于一根在支承滑板16a、 16b之 间垂直延伸的可转动地支承的杆30上。因此,通过将第一滑车12的连接挂钩18接合在笫二滑车12的连接钩环26中,可将两辆滑车12相互连接。 下文还将对此进4亍说明。
在邻近连接挂钩28的端部,滑车12的各支承滑板16a、 16b分别在外 侧支承一个可摆动的滑轮32a或32b,该滑轮32a或32b可绕轮轴33a、 33b转动并且构成滑车12的运动装置。各个滑轮32a、 32b支承在摆臂34a 或34b的一端上,使得滑轮32a、 32b的轮轴33a、 33b可绕摆臂34a、 34b 的纵向轴线转动。这对于滑轮32a而言通过双向箭头36表示。在此,摆臂 34a、 34b的纵向轴线垂直于对应的滑轮32a或32b的轮轴33a、 33b。滑 轮32a、 32b可以由钢或塑料制成,具有例如200mm的直径。
摆臂34a、 34b在其与各个滑轮32a或32b相对的端部上通过一枢轴 杆38彼此刚性连接。该枢轴杆38在滑车12的支承滑板16a、 16b之间垂 直于并且穿过该支承滑板16a、 16b延伸,其中该枢轴杆38借助于本身未 配设附图标记的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滑板16a、 16b中。滑轮32a、 32b 可以以这种方式在如图2所示的静止位置和稍后仍将进一步说明的工作位 置之间摆动,这在图2中借助双向箭头40表示。
为了将滑轮32a、 32b锁止在其静止位置或工作位置,设有止动装置 42,下文还将对其说明。
滑轮32a和32b、摆臂34a和34b、枢轴杆38和止动装置42共同构 成4亍驶机构44a。如图2所示,在结构上与行驶才几构44a相对应的另一个 行驶机构44b设在滑车12的另一端部上。
在图2中示出了在辊道式输送机46的一部分46a上的滑车12。该辊 道式输送机46以公知的方式包括两根彼此平行延伸的空心型材辊式导轨/ 辊框(Rollenleiste) 48a、 48b,该空心型材辊式导轨通过空心型材横梁彼 此相连接。在该辊式导轨48a、 48b中,在对应于图2中滑车12的纵向14 的纵向方向上交替地装有非驱动输送辊子52a、 52b和驱动输送辊子54a、 54b。其中,非驱动输送辊子52a、 52b与驱动输送辊子54b、 54a总是彼 此相对地布置。
每个驱动输送辊子54a、 54b配有自己的与该输送辊子54a、 54b构成紧凑组件的电动轮毂驱动装置(Nabenantrieb )。该轮毂驱动装置通过共 同的电源彼此连接,但是可以通过控制总线单独控制。
在图1所示的输送设备10中,仅用虛线示出辊道式输送机46的两个 如图2所示那样的部分46a。
除了辊道式输送机46,图1所示的输送设备10还包括緩冲区56。在 等待循环中,装载的或空载的滑车12在被输送到其它处理车间之前停留在 该緩沖区中。因此,能在多个由输送设备10提供服务的处理车间中保持均 匀通过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示的緩冲区56包括两条直线緩冲轨条58a、 58b,其 延伸导向分别通过底部轨道60a、 60b预先确定。该底部轨道60a、 60b自 身分别包括两根彼此平行延伸的轨道轨条62。该轨道轨条62可以由钢尤 其是L型钢或由塑料例如聚氯乙烯制成。
图3以放大的视图示出緩冲轨道58b的一部分以及设置在其中的滑车 12。如此处所示,滑车12通过其摆出的、处于工作位置的滑轮32a、 32b 在緩冲区56中行驶。当各滑轮32a、 32b处于工作位置时,各相应的摆臂 34a、 34b借助于止动装置42锁止在使其基本上垂直于上述滑车12的支承 平面向下延伸的位置处。因此,当各个滑轮32a、 32b处于其工作位置时, 其轮轴33a、 33b可绕垂直于支承平面的轴线转动。
底部轨道60b的轨条62的间距这样选择,使得轨条62分别将可绕各 摆臂34a、 34b的纵向轴线转动的滑轮32a、 32b (见图3)置于两外侧, 进而防止滚轮32a、 32b在底部轨道60b的区域内转动,以及滑车在沿其 纵向14运动时通过底部轨道60b导向。
在緩冲区56内,滑车12借助于驱动系统64驱动,该驱动系统64与 图2所示的辊道式输送机46的驱动输送辊子54a、 54b的原理不同并可在 图1中大致看出。
此外,在底部轨道60b的轨条62之间的中夹并且与其平行地延伸有设 计成工字型材的单轨式导轨66。导轨66可以例如由铝合金如AlMgSi 05 F 25或塑料制成。此外,如图1和3所示,驱动系统64的导轨66可以由单独的轨段68 组合而成。
在导轨66上设有多个可沿着导轨66的两个方向单独行进的驱动单元 70。每个驱动单元70包括连接装置72,该连接装置72与滑车12的中间 横梁18b协同工作并可以与该中间横梁18b相连接(见图3)。当驱动单 元70与滑车12的横梁18b相连接时,滑车12可随着驱动单元70沿导轨 66在与双向箭头14所示方向相对应的输送方向上运动。下面还将详细说 明驱动单元70及其连接装置72。
从图1还可以看出,在緩冲区56的各緩冲轨条58a、 58b和辊道式输 送机46的各部分46a之间的输送设备10中,设有中转站74a或74b。对 于通过其滑轮32a、 32b在緩冲区56内运动的滑车12来说,所述中转站 74a或74b用于将行驶机构44a、 44b从其工作位置摆动到其静止位置,以 便滑车12可以通过其支承滑板16a、 16b在辊道式输送机46上输送。如果 将滑车12从辊道式输送机46转运到緩冲区56中,则所述中转站74用于 将行驶机构44a、 44b从其静止位置摆动到其工作位置。
在图4中可以看到中转站74a的面向緩冲区56的緩冲轨条58a的端部 区域。此外,在此示出了一辆滑车12,该滑车12的将行驶机构44b支承 在其静止位置的端部处于中转站74a中,而滑车12的将行驶机构44a支承 在其工作位置的其他部分处于緩冲区56或其緩冲轨条58a中。
从图4可以看出,中转站74a包括两个沿再次由双向箭头示出的输送 方向14相互平行延伸的辊子纵梁(Rollenholm)76a、 76b。辊子纵梁76a、 76b在其相对端部上分别具有锚定在地板上的支脚78a、 78b。
所述辊子纵梁76a在其面向相对的辊子纵梁76b的内侧上具有多个彼 此均匀隔开的并沿着纵向14分布的辊子80,滑车12可以借助于其支承滑 板16a在这些辊子80上滑动。而所述辊子纵梁76b在其面向辊子纵梁76a 的内侧上具有多个导向辊子82,这些导向辊子82与辊子纵梁76a的辊子 80相对地布置并且具有槽84,该槽84的宽度这样确定,使得滑车12的支 承滑板16b可在该槽中滑动。当滑车12以其支承滑板16a、 16b支承在中转站74a的辊子80、 82上时,滑车12 ^皮以这种方式侧向导向。
沿着辊子纵梁76a每隔一个地驱动辊子80,沿着辊子纵果76b每隔一 个地驱动辊子82,其中一个驱动辊子80总是与一个非驱动辊子82对置, 并且一个非驱动辊子80总是与一个驱动辊子82对置。
每个驱动辊子80或82配有自己的电动轮毂驱动装置,该电动轮毂驱 动装置与各个辊子80或82构成紧凑的组件。电动轮毂驱动装置如辊道式 输送机46那样通过共同的电源相连接,但可以通过控制总线单独控制。
以上所述的中转站74a以及中转站74b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公知的、 但可由驱动单元从下方驶过的辊道式输送机46。
这样确定中转站74a的高度,使得辊子80和82的支承面与辊道式输 送机46的输送辊子52a、 52b和54a、 54b的支承面处于同一输送平面内。 该输送平面可以例如位于厂房(中间)地板上方500mm处。
滑车12的每个行驶机构44a、 44b的摆臂34a、 34b和对应的滚轮32a、 32b在其尺寸方面彼此适配,使得当滚轮32a、 32b处于其工作位置并且位 于厂房(中间)地板上时,滑车12的支承滑板16a、 16b的下侧大致处于 输送平面的高度处。在每个支承滑板16a、 16b的端部,支承滑板的下侧朝 着端部向上倾斜地延伸。支承滑板16a、 16b的各个倾斜部分确保滑车12 在撞上中转站74a或辊道式输送机46时不会卡在对应的辊子80、82或52、 54上。
为了使滑车12在驶入中转站74a时以其支承滑板16a可靠地穿插在导 向辊子82的槽84中,在辊子纵梁76b的两端设有平行于输送平面设置的 辊子86形式的辅助定位装置,该辅助定位装置可绕垂直于输送平面的轴线 旋转。如图4所示,所述辊子86这样布置,使得当滑车12驶入中转站74a 时,该辊子86沿着滑车12的支承滑板16b的内侧随动。可以设置另一个 在滑车12的支承滑板16b的外侧随动的辊子,由此将支承滑板16b在两 辊子86之间保持在其轨迹上。
此外,根据图4显而易见的是,当滑车12即将从緩冲区56^A中转 站74a中时,滑车12的行驶机构44a、 44b必须从其工作位置摆动到其静止位置。以下将才艮据图5至8对此进行阐述。
如图5所示,滑车12首先驶入中转站74a,直至相应行驶机构44的 摆臂3"、 3朴位于中转站74a的辊子纵梁76的紧前面。在该位置处,滑 车l2已经以其支承滑板16a、 16b (在图5中仅示出了支承滑板16b)的 相应端部碰到中转站74a的各辊子80或导向辊子82上。
如上所述,行驶机构44借助于止动装置42锁定在其工作位置。从图 6A和6B可清楚地看出,在本实施例中,止动装置42包括L形止动钩88, 该止动钩的一端向内倾斜而在其另 一端上设有朝另 一个L形臂弯曲的短保 持臂90,该保持臂90与支承该保持臂的L形臂形成大约70。角。所述止 动钩88在L的顶点处设有通孔92,止动钩88通过该通孔92可摆动地推 入轴94上。所述轴94垂直于滑车12的纵向14且平行于滑车12的支承平 面延伸,并由安装在滑车12的支承滑板16b的外侧上的固定支撑 (Haltestrebe ) 96固定。
作为止动钩88的配对件的止动盘98与行驶机构44的摆臂34b刚性连 接。该止动盘98设置成垂直于滑车12的支承平面且平行于滑车12的纵向 14。该止动盘98在周向具有两个错开卯。的缺口 100a、 100b并设置成, 使得当行驶机构44处于其工作位置时,止动钩88的保持臂90可以接合在 所述止动盘98的缺口 100a中,如图6A所示。如果行驶机构44处于其静 止位置中,则止动钩88的保持臂90可以接合在止动盘98的缺口 100b中, 如图6B所示。
当止动钩88在行驶机构44处于工作位置时被锁定在止动盘98中时, 该止动钩88处于和当其在行驶机构44处于静止位置时被锁定在止动盘98 的缺口 100b中时所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
为了当滑车12从緩冲区56驶入中转站74a时将止动钩88从止动盘 98的缺口 100a中释放并由此实现行驶机构44的摆动,在中转站74a的辊 子纵梁76b的端部上设有相对于该辊子纵梁76b在纵向14上突出的碰撞 板条(Auffahrschiene ) 102。该碰撞板条102设置在当滑车12朝着中转站 74a运动时该碰撞板条102的自由端102a能撞在止动钩88的倾斜端部上的高度处。
碰撞板条102的自由端102a向上并且朝中转站74a的方向倾斜(见图 6A)。当滑车12撞上中转站74a时,碰撞板条102的自由端102a首先撞 在止动钩88的相应端部上,并当滑车沿箭头14(见图5)的方向继续运动 时使该止动钩88绕其枢轴94转动。这时,保持臂90从止动盘98的缺口 102a中移出,由此解除了行驶机构44的锁定。
为了将未锁定的行驶机构44从其如图5所示的工作位置转移到其静止 位置中,朝中转站74a的方向看在该中转站的前方设有偏转装置104。该 偏转装置104包括可控的用于驱动转盘108的电动机106,该转盘108的 旋转轴线垂直于滑车12的运动方向14且平行于滑车的支承平面延伸。滑 车12在撞上中转站74a时可以从转盘108的旁边内侧驶过。该转盘108 通过连接轴110偏心地支承碰撞辊子112,其中连接轴110平行于转盘108 的旋转轴线延伸。在这里,碰撞辊子112相对于中转站74a向内错开地设 置,使得当滑车12驶入中转站74a足够远时,相应行驶机构44的摆臂34b 撞上该碰撞辊子112。
当滑车12如图5所示驶入中转站74a时,首先调整偏转装置104的转 盘108,使得碰撞辊子112处于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处该碰撞辊子112 设置在中转站74a的碰撞板条102的端部102a下方且在与输送平面平行 的、通过转盘108的中心点的平面的下方。
因此确保了在滑车12驶入中转站74a时,如上所述在摆臂34b撞上碰 撞辊子112之前首先释放止动装置42,因为止动钩88已经被碰撞板条102 偏摆。
当滑车12继续沿箭头14的方向行驶时,行驶机构44的摆臂34b绕枢 轴杆38摆动,其中摆臂34b通过偏转装置104的碰撞辊子112而进入摆动 运动。在滑车12沿箭头14的方向继续行驶期间,转盘108与之协调地从 外侧看逆时针转动,由此摆臂34b向上摆动直至滚轮装置44达到其静止位 置。因为行驶机构44的两摆臂34a和34b通过枢轴杆38彼此刚性相连, 所以带有滚轮32a的相对的摆臂34a随着摆臂34b摆动。这借助图7中的中间位置示出。
滑车12沿箭头14所示方向的运动、偏转装置104的转盘108的转动 与中转站74的碰撞板条102的长度相互匹配,使得在行驶机构44进入其 静止位置后,止动钩88的倾斜端部离开碰撞板条102的区域。由此止动钩 88处于其如图6B所示的锁定位置,在该位置处其保持臂卯接合在止动盘 98的缺口 100b中,由此将行驶机构44锁止在其静止位置中。
当所述两个行驶机构44a、 44b中的第二个到达中转站74a时,发生同 样的过程。此外,转盘108在此之前仍须转动,4吏碰撞辊子112处于其上 述初始位置。
当滑车12驶入中转站74时,对该中转站的驱动辊子80或82进行控 制,使得该棍子以与驱动单元70相同的速度输送滑车12。
如图8所示,当行驶机构44处于静止位置时,各滚轮32a、 32b的轴 33a、 33b设置在滑车12的支承滑板16a、 16b的上方。为了使可绕对应摆 臂34a、 34b的纵向轴线转动的滚轮32a、 32b在从工作位置摆动到静止位 置中时不会例如由于重力而转动,进而在摆动时不会碰撞滑车12的支承滑 板16a、 16b,沿滚轮32a、 32b的运动路径设置有导板114a或114b,该 导板将相应的行驶机构44容纳在其间并在摆动时将各滚轮32a、 32b的轮 轴33a、33b保持得基本上垂直于输送方向14并且在平行于滑车12的支承 平面的平面内。
在图5、 7和8中示出了一中转站74a的^A端,滑车12应从緩冲区 56输送到该中转站74a。在图9至12中以不同的视图示出了滑车12应被 辊道式输送机46输送至其中的中转站74b的驶出端。在此用于使行驶机构 44摆动的各部件的布局与撞上中转站74a时的布局有所不同。
碰撞板条102例如"^殳置成与中转站74b的辊子纵梁76b间隔一段距离, 这尤其是可从图11中看出。偏转装置104到中转站74b的辊子纵梁76b 的间距设置成比撞上中转站74a时的间距更大。这种措施的原因在于,驶 离中转站74b时,在碰撞板条102和偏转装置104之间必须具有足够的空 间,以便行驶机构44或其具有滚轮32a、 32b的摆臂34a、 34b从静止位置向下摆动到其工作位置。
其中,行驶机构44的摆动过程基本上与滑车12撞上中转站74a时发 生的过程相反。
中转站74b的驱动辊子80、 82的速度和在中转站74b之后继续输送 滑车12的驱动单元70的速度相互匹配,使得滑车12基本上以均匀的输送 速度从中转站74b过渡到緩冲区56。
偏转装置104的转盘108首先进入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处所述碰 撞辊子112大致在中转站74b的方向上i殳置在转盘108的中心点附近,从 而当摆臂34b进入偏转装置104的区域内时,该摆臂34b支承在碰撞辊子 112上。所述止动钩88通过撞在碰撞板条102上而从止动盘98的缺口 100b 中拔出,由此相应的行驶机构44不再锁止在其静止位置。
当滑车12沿箭头14的方向继续行驶时,转盘108从外侧看沿着顺时 针方向借助于电动机106转动,从而行驶机构44的摆臂34b由于重力、但 被偏转装置104的碰撞辊子102引导地向下摆动(见图10),直至行驶机 构44进入其工作位置(见图11)。地板具有凹槽115,使得行驶机构44 可无阻碍地摆动到其工作位置。
确定碰撞板条102沿着箭头14的方向的长度,使得当行驶机构44进 入其工作位置时,止动钩88被释放并且以其保持臂卯接合在止动盘98 的缺口 100a中。由此将行驶机构44锁止在其工作位置。
由上述可知,具有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驶入端或不同于此的驶出端的中 转站74a和74b是分别仅为滑车12的一个通行方向而设计的。
在一个这里未示出的变型方案中,可以在中转站74的两侧上驶入或驶 出该中转站74。为此,滑车12例如可以这样设计,即其行驶机构44a、 44b 不能在相同的方向上摆动,而能在相反的方向上摆动。例如,每个行驶机 构44a、 44b的滚轮32a、 32b可以在其静止位置处分别朝向滑车12的对 应端部。两个行驶机构44a、 44b以这种方式相对于垂直于输送方向14且 垂直于滑车12的支承平面延伸的镜面镜像对称地设置。中转站74的偏转 装置104的部件如结合图5、 7和8所述的那样设置在中转站74的两个端部处。
当使用其行驶机构44a、 44b沿着相同方向摆动的滑车12时,如图所 示,可以使用中转站74的这里未示出的另一变型形式。在该变型形式中, 在中转站74的相对端部并未设置偏转装置104,而是设置从中转站的输送 平面向下倾斜的并从对应端部出发平行延伸的滑板(Ablaufsblech),该 滑板的各个滑动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当滑车12驶入或驶出中转站74时,滚轮32a、32b在所述滑板上行进, 其中在该时刻止动装置42如上所述借助于碰撞板条102被释放。当驶入中 转站时,滚轮32a、 32b由此在沿行驶方向向上倾斜的滑板上行驶,从而对 应的行驶机构44a、 44b通过滑板引导被强制从其工作位置进入其静止位 置。当驶出相应设计的中转站74时,滚轮32a、 32b在沿行驶方向向下倾 斜的滑板上滚动,其中相应的行驶机构44a、 44b由于重力作用从静止位置 摆动到工作位置。在这里,对滑车12进行定向,使得当滑车12通过中转 站74时,行驶机构44a、 44b沿着与通行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
在图13中以放大的透^L图示出了两辆相互连接的滑车12的端部。其 中, 一辆滑车12的连接桂钩28接合在另 一辆滑车12的连接钩环26中。
两辆或多辆滑车12可以以这种方式彼此相连并且尤其是通过唯--个驱
动单元70组合输送。
在图14中再次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驱动单元70的在图1、3和4中所 示的实施例连同导轨66的三条轨段68。
所述驱动单元70通过设置在其外壳116内部的这里不能看到的滚轮在 导轨66的上侧118上行驶。
驱动单元70包括天线120和控制装置122,以便用/>知的方式通过非 接触式数据传输(例如通过无线电或感应通信)控制该驱动单元70。驱动 单元70通过馈接到交流电源上的、沿导轨66侧面设置的线性导线124a 和124b供电。线性导线124a和124b是指延伸成长线匝的绕组,该绕组 通过作为馈线的线性导线124a和作为回线的线性导线124b形成一个闭环。 电能通过线圏126传递给设置在线性导线124a、 124b附近的驱动单元70,而不与其接触。
尤其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驱动单元70在导轨66的与天线120、 控制装置122和线圈126相对的一侧上借助于三个压辊128接合在该导轨 66中,这些压辊分别与轮毂驱动装置一起构成紧凑的组件单元,在各图中 仅其中一个压辊配有附图标记128。所述压辊128平行于输送平面分布并 且可分别绕垂直于该输送平面的轴线旋转。
在此不能识别出的侧向导辊在处于线性导线124a、124b下方的相对的 侧面上贴靠在导轨66上,该侧向导辊防止驱动单元70侧向脱轨或倾覆。
所述压辊128通过控制装置122控制,其中驱动单元70由于压辊128 和导轨66的摩擦阻力而沿着该导轨运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导轨66的这一侧上还设有定位编码条,该定位 编码条具有可通过读取传感器读取的条形码。驱动单元70载有相应定位的 读取传感器。以这种方式可以确定每个相应的驱动单元70在输送设备10 内部的绝对位置,由此也可以得到由该驱动单元致动的滑车12的位置。同 样也可以考虑公知的用于检测驱动单元70和/或滑车12的位置的替代措 施。
在驱动单元70的每个端面上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緩冲元件130。 如上所述,多个单独的驱动单元70与导轨66 —起构成驱动系统64。 在该驱动系统64的一个变型方案中,省去了导轨66,驱动单元70在没有 轨道导向的情况下在设备地板上行驶。这如图15所示,其中与地板接触的 并且通过轮毂驱动装置驱动的可控滚轮设置在外壳116中并且不能识别 出。所述驱动单元70包括控制装置132,该控制装置满足对公知的无人驾 驶的、不结合轨道的驱动系统的要求。
在这种类型的自由行驶系统中,方向预定例如通过放置在地板中的可 通过线圈感应式检测的金属丝来进行。其中,所述自由行驶的驱动单元70 的控制装置132朝驱动单元70的给定方向/理论方向修正其实际方向。在 另一种可能方式中,驱动单元70可以完全自己导航,为此设有相应的公知 的控制系统。如上所述,驱动单元70通过连接装置72与滑车12相连,因此与驱动 单元70相连接的滑车12例如沿着导轨66随着驱动单元70运动。
在图16A、 16B和16C中示出了连接装置72的一种实施例。驱动单 元70的连接装置72包括作为携动元件的两个基本上矩形的平桨板134a、 134b,其端部分别与垂直于桨板134a、 134b的平桨面延伸的轴136刚性 连接。所述桨板彼此成80。角地设置在轴136上并相距这样一段距离,使 得在这两个桨板134a、 134b之间能够容纳滑车12的中间横梁18b。每个 桨板134a、134b的应当作用在滑车12的横梁18b上的表面称为携动表面。
连接装置72的轴136与可控制的电动才M目连,从而桨板134a、 134b 可以以一定的方式绕轴136往复摆动并且保持在所希望的位置中。
对于驱动单元70的运行而言,桨板134a、 134b的三个位置尤其重要, 这三个位置分别在图16A、 16B和16C中示出。
在第一位置处(见图16A),桨板134a、 134b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在 该位置处驱动单元70可以从滑车12的下方驶过而桨板134a、 13b不会碰 到滑车12的比其它两根横梁18a和18c设置得稍低的横梁18b。
在第二位置处(见图16B),沿行驶方向14看处于后面的其中一个桨 板134a、 134b——在图16B中为桨板134b—一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在该 位置处该桨板的自由端部位于滑车12的横梁18b的高度处,而另一个桨 板一_这里为桨板134a— —能够从滑车12的横梁18b的下方穿过而不与 之接触。如果带有这样调整过的连接装置72的驱动单元70从滑车12的下 方驶过,那么当相应的桨板134b碰到滑车12的横梁18b时,该桨板会沿 其行驶方向带动滑车12。为了减小相应的碰撞载荷,在桨板134a、 134b 上设有本身未示出的减震器。或者,桨板134a、 134b也可以弹性地保持在 旋转轴136上。
在第三位置处(见图16C),所述两个桨板134a、 134b相对于滑车 12的横梁18b大约成50°角并且将该横梁容纳在其间。
通过桨板134a、 134b将滑车12的横梁18b容纳在其间,滑车12也 可以随着驱动单元70改变方向,此外还可有目的地制动并进入静止状态。通过将桨板134a、 134b调整到上述第一或第二位置处,相应的滑车 l2可以在制动过程之后与驱动单元70脱开,由此与滑车12脱开的驱动单 元70能够沿一个或两个方向从滑车12的下方行驶。
从图1可以看出,驱动系统64的导轨66的直线部分通过弯曲部分66a 相互连接。驱动单元70可以沿着导轨66在那里的弯曲在弯道上行驶。由 于滑轮Ma、 3:2b可绕对应摆臂34a、 34b的纵向轴线转动,由驱动单元70 带动的滑车12也可以在弯道上行驶,因而可随着驱动单元70在导轨66 的弯曲部分66a中行驶,而无需用于引导滚轮32a、 32b的轨条62。
驱动系统64的各驱动单元70可单独控制,因而滑车12可以在緩冲区 56内单独行进。
此外存在这样的可能,各驱动单元70可以从緩冲区56中的导轨66 驶出,在单独的轨道138上向其它应用区域行^^。
为此,设有横向于导轨66的直线部分延伸的横向输送轨道140,驱动 单元70可以在该横向输送轨道140上从緩沖区56驶出或驶入该緩冲区56。 也可以在緩沖区56中的导轨66的两直线部分之间进行横向行驶。
在横向行驶时,对应的驱动单元70接纳可移出的导礼度68并且如在 横向输送系统中所公知的那样带走该导轨段。
如上所述,滑车12在緩冲区外通过辊道式输送机46输送,为此该辊 道式输送机包括驱动输送辊子54。但在有些用于车辆车身的处理车间中, 存在驱动装置例如用于辊道式输送机46的驱动输送辊子54的轮毂驱动装 置无法承受的条件。
这种处理车间包括例如在图17和18中所示的干燥机142。为了将滑 车12输送通过这种处理车间,在图17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在千燥机142 的内部设置与辊道式输送机46基本上相对应的辊道144,除了该辊道仅包 括非驱动输送辊子52之外。
为了在辊道144上驱动滑车12,在该辊道的辊式导轨48之间的中央 分布有相对于干燥机144中的条件非常不敏感的牵引装置146,例如带有 携动元件的环绕在辊子上的钢索或环行的链条,所述携动元件作用在滑车12例如其横梁18b上并且在辊道144上输送该滑车通过干燥机142。
在根据图17所述的实施例中,沿输送方向14看在辊道144前方设有 中转站74a,滑车12借助该中转站以上述方式随即从緩冲区56转移到辊 道144上。这就是说,滑车12在辊道144上行驶,而其行l史机构44a、 44b 处于静止位置。在干燥机142的另一端上设有中转站74b,带有用于滑车 12和在导轨66运动的驱动单元70的底部轨道60的另 一緩冲区56连接到 该中转站74b上,并且该緩冲区通向另一个处理车间。
在图18所示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在干燥机142的前面和后面未设有中 转站74。而底部轨道60从沿输送方向看设置在干燥机142之前的一个緩 冲区56连续地延伸通过干燥机142并且在干燥机142的另 一侧汇入另 一个 緩冲区56中。在干燥机142的区域内未设置驱动系统64的导轨66。滑车 如在根据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借助于牵引装置146在千燥机142的内 部输送。
与根据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不同,滑车12在此通过其滚轮32a、 32b 在干燥机内部行马史,为此相应滑车12的行驶机构44a、 44b处于其工作位 置,行驶机构44a、 44b早在进入干燥机142之前就已在緩冲区56中进入 该工作位置。
此外,在图17和图18中分别示例性示出了带有横向输送轨道140的 上述横向输输送系统的应用可能性。如果在緩冲区56中借助于驱动单元 70驱动的滑车12进入干燥机142的区域中,则相应的驱动单元70通过位 于干燥区域142的侧向附近的横向输送轨道140以及单独的轨道138从干 燥机142旁边驶过。而后,沿输送方向14看位于干燥机142后面的驱动单 元70可以借助其它的横向输送轨道140又驶入滑车12的行驶路径中,以 在置于干燥机之后的緩沖区56中驱动该滑车。
在上述输送设备10的变型方案中,辊道式输送机46可以为仅具有非 驱动辊子的辊道式输送机,其中滑车12的输送也能够在没有驱动辊子的辊 道式输送机的区域中借助于驱动单元70进行。为此没有驱动辊子的辊道式 输送机可被驱动单元70从下面驶过。在使用轨道引导的驱动单元70时,相应地在没有驱动辊子的辊道式输送机下方也延伸有导轨66,驱动单元可 在该导轨66上行驶。
在另一种变型方案中,在输送设备IO的緩冲区56中附加地设有这种 仅具有非驱动辊子的辊道式输送机。在这种情况下,输送设备也可以通过 不具有不同于支承滑板的运动装置的滑车来运行,也就是说,通过公知的 滑车来运行。为此,这种已知的滑车必须附加地配备有用于驱动单元70 的连接装置72的简单的固定装置,例如对应于滑车12的横梁18b的横梁。 在输送设备10的这种变型方案中可以省去中转站74。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承载至少一件物品尤其是车辆车身的滑车,该滑车能沿输送方向(14)在输送设备(10)的内部输送,并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承滑板(16a、16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车(12)上固定有不同于支承滑板(16a、16b)的运动装置(32a、32b)。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装置(32a、 32b)在运行时设置在所述支承滑板(16a、 16b)的下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装置 (32a、 32b)可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调整。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迷运 动装置(32a、 32b )设计成所述滑车(12 )可在其上行,驶的多个滚轮(32a、 32b)。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车,其特征在于各滚轮(32a、 32b) 设置在摆臂(34a、 34b)的一个端部区域,该摆臂在其相对的端部可摆动 地支承在所述滑车(12)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4a、 34b ) 可绕垂直于输送方向(14)且平行于由支承滑板(16a、 16b)确定的平面 延伸的轴(38)摆动地支承在所述滑车(12)上。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滑车,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具 有两个分别带有对应滚轮(32a、 32b)的摆臂(34a、 34b )的行驶机构(44a、 44b),其中所述行驶机构("a、 44b)的两个摆臂(34a、 34b )彼此刚 性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个滚轮(32a、 32b)的轮轴(33a、 33b )在该滚轮处于工作位置时能绕与 由支承滑板(16a、 16b)确定的平面垂直的轴线转动。
9. 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滑车,其特征在于为至少 一个滚轮(32a、 32b)设有至少一个止动装置(42),借助于该止动装置(42)可以有选择地将相应的滚轮(32a、 32b)锁止在其静止位置或其工 作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滑车,其特征在于沿着输 送方向(14)看,在所述滑车(12)的各个端部上设有连接装置(26、 28) 的一部分(26、 28),从而多个滑车(12)能可拆卸地连接成一车列,沿 着输送方向(14)看去,滑车(12)彼此前后设置在该车列中。
11. 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迷的滑车(12)的中 转站,该中转站用于将滑车(12)从与滑车(12)的支承滑板(16a、 16b) 协同作用的输送装置(46)转移到与滑车(12)的运动装置(32a、 32b ) 协同作用的导向结构(60)。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站(74a、 74b)具有支承辊子(80、 82),滑车(12)可以其支承滑板(16a、 16b ) 在所述支承辊子(80、 82)上行驶。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中转站,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 个调整装置(104 ),借助于所迷调整装置可将滑车(12 )的运动装置(32a、 32b )从静止位置转移到工作位置或从工作位置转移到静止位置。
14. 一种用于驱动滑车(12)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 元(70)可行驶并且包括行驶机构和连接装置(72),借助于该连接装置 滑车(12)可与该驱动单元(70)的行驶机构可拆卸地连接。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检测 驱动单元(70)的位置的装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装置(72)包括至少一个与滑车(12)的保持元件(18b)协同作用的携动 元件(134a、 134b)。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动元件 (134a、 134b)具有携动表面并且以其携动表面垂直于输送方向(14)设置在平行于输送方向(14)的旋转轴(136)上。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72)包括另一个携动元件U34b、 134a),该携动元件在输送方向(14) 上与第一携动元件(I34a、 134b)间隔一段距离并以其携动表面在与第一 携动元件(134a、 134b )的携动表面平行的平面内设置在旋转轴(136 )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携动 元件(134a、 134b)的携动表面之间的距离大到使得滑车(12)的保持元 件(18b)能容纳于其间的程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动 元件(134a、 134b )彼此以一角度设置,使得所述携动元件通过旋转轴(136 ) 的转动可进入没有携动元件(134a、 134b)、其中一个携动元件(134a、 134b )或两个携动元件(134a、 134b )作用在滑车(12 )的保持元件(18b ) 上的位置。
21. —种用于驱动滑车(12)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 个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单元(70 )。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条 导轨(66),所述驱动单元(70 )可在该导轨上行驶。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系统具有多个可单独控制的驱动单元(70)。
24. —种用于输送滑车(12 )的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具有至少一个 输送区域(46、 5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区域(46、 56)内设有根 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输送滑车(12 )的驱动单元(70 )。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设备 (10)具有调车导向结构(138),驱动单元(70)在没有与之连接的滑车 (12)的情况下可在该导向结构(138)上行驶。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车导向 结构(138)在驱动单元(70)的两个工作区域(56)之间延伸。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车与驱动单元(70)可在其上行驶的导轨(66)相连接。
28. 根据权利要求2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输送根据权利要求1 至10中任一项所述滑车(12)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a) 在第一输送区域(46)内设有与滑车(12)的支承滑板(16a、 16b) 协同作用的输送装置(46);b) 在第二输送区域(56)尤其是在緩冲区(56)内设有与滑车(12) 的运动装置(32a、 32b)协同作用的导向结构(60);c) 所述输送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所述的中 转站(74),该中转站将第一输送区域(46)的输送装置(46)和第二输 送区域(56)的导向结构(60)连接起来。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输送区 域(46)内的所述输送装置(46)设计成辊道式输送机(46)。
30. 根据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设有至少一个处理站(142),在该处理站中滑车(12)可借助于不具有驱 动单元(70)而工作的驱动系统(146)来驱动。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具有驱 动装置(70 )而工作的驱动系统(146 )是带有与滑车(12 )的保持元件(18b) 协同作用的携动元件的绳索式或链条式牵引驱动装置(14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承载至少一件物品尤其是车辆车身的滑车,所述滑车能沿输送方向(14)在输送设备(10)的内部输送,并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承滑板(16a、16b)。在滑车(12)上固定有不同于支承滑板(16a、16b)的运动装置(32a、32b)。此外,涉及一种用于将上述滑车(12)从输送装置(46)转移到导向结构(60)的中转站。此外,还涉及一种具有行驶机构和连接装置(72)的可行驶的驱动单元(70),滑车(12)可借助于该连接装置与行驶结构可拆卸地相连接,还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滑车(12)的驱动系统以及输送设备(10),在该输送设备中在输送区域(46、56)内设有驱动单元(70)。
文档编号B65G17/34GK101284553SQ20081009168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3日
发明者J·罗宾, T·鲁加贝尔 申请人: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