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570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大输液软袋(并瓦)包装用的拉环式组合盖如图1、 2所示该 组合盖由4i环式外盖6、内月交塞5和内盖3组成,^立环式外盖6上 设有拉环6-1,使用时将拉环6-1用力拉从而将拉环式外盖6与拉 环6-1连接部一起拉石皮,露出内胶塞5以便将药水注入袋(瓶)或将 袋(瓶)内的药通过输射器注入人体的血液中。内胶塞5主要的作用 是在注射时药不会因内盖3被针管穿破而渗出大输液袋(瓶)夕卜。 内盖4的作用是防止内胶塞5使用前与药液接触。
由于现有技术组合盖的内盖3与外盖6的侧壁均呈直筒状,所 以内胶塞5尺寸等于外盖6的连接部的外径,而内胶塞5是极其昂 贵的,所以内胶塞5尺寸较大就使得现有技术的组合盖的成本很高。
另夕卜,由于输液产品的特殊性,拉环式外盖6在使用前不能破 损,拉环6-1在使用时不能拉断,但必须将拉环式外盖6中心的 部分拉破以露出内胶塞5。要满足上述要求使得对拉环式外盖6的 材料要求很高,即既要满足与内盖3—样的焊接熔点,同时又要求 4i环式外盖6成形后4i环6-1有4交强的韧力。满足这种要求的材 料价格是内盖3材料价格的三倍。同时由于要求拉环式外盖6拉破 的部分在〗吏用前必须完好无损,而4吏用时又易于拍:石皮,这4吏成形4立环式外盖6的模具精度要求很高,模具的价格昂贵。由此,图1, 2 所示的组合盖成本^艮高。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且使用安全的组合盖以及具有该组合 盖的包装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盖,包括外 盖,其底部设有连接部;内盖,压合于外盖中,其顶部与外盖配合 形成容纳胶塞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内径小于连接部的内径。
优选地,外盖的侧壁具有第一过渡部,第一过渡部连4妄于容纳 空间与所述连一妄部之间,内盖的侧壁上i殳有与第 一过渡部相匹配的 第二过>度部。
优选地,第一过渡部为阶梯形状、或锥台形状。
优选地,外盖的顶部一体地i殳有易折部,易折部包括环绕外 盖顶部向上延伸的套环、以及乂人套环上延伸出的柄部,套环与外盖 的接合处形成有薄弱区。
优选地,内盖顶部设有密封膜,胶塞密封地包围密封膜。
优选地,薄弱区为具有单边V形或V形截面的环槽。
优选地,柄部为沿外盖的径向延伸超过套环的突出部。
优选地,柄部沿外盖的轴向向上延伸,呈锥台结构或长方体结构。优选地,内盖的侧壁外侧i殳有多个凸起,外盖f殳有与凸起配合
的多个凹陷,内盖通过凸起压合于所述外盖。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连 接于容器本体接口的组合盖,组合盖为前述的组合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 容纳胶塞的区域小于外盖连接部的内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胶塞容 纳空间的内径小于现有技术的胶塞容纳空间的内径,所以本实用新 型的胶塞小于现有技术的胶塞,从而节省了胶塞的材料,极大地降 低了成本。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用外盖上的易折部代替现有技术外盖上 的拉环,两者相比,不存在现有技术的对原材料的韧性以及与内盖 一样的坪接熔点的要求,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成本进一 步降低。
再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内盖的第二过渡部沿轴向抵压在外盖 侧壁的第 一过渡部上,可防止在组装盖的过程中外力通过内盖作用 在胶塞上将外盖上的套环折断或将内盖的密封膜挤破,从而使用安 全可靠。
应该理解,以上的 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列举和说 明性质的,目的是为了对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组成本i兌明书的一部分,用来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 型。这些附图图解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可与il明书一起 用来i兌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组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一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俯^L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L图; 图6为图5俯视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7俯一见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第 一实施例用于并瓦装输液的结构示 意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第二实施例用于袋装输液的结构 示意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第三实施例用于袋装输液的结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 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在附图中 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参照图3、 4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包括外盖11、胶塞12及内盖13,内盖13 的侧壁外侧设有多个凸起132,外盖11设有与凸起132配合的多个 凹陷114,内盖13通过凸起132压合于外盖11中,并且内盖13的 顶部与外盖11配合形成容纳月交塞12的容纳空间。其中,外盖11 的侧壁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区域也称为连4妄套115,外盖11的侧 壁上设有用以连接连接套115与连接部111的第一过渡部116。该 第一过渡部116呈阶梯结构,在连接套115与连接部111之间形成 过渡,使得外盖11的侧壁形成连接套115的内径小于连接部111 的内径的结构。相乂于应i也,该实施例中的内盖13的侧壁"i殳有与第 一过渡部116相匹配的第二过渡部133。此时,内盖13的侧壁具有 呈阶梯结构的第二过渡部133、以及内连4妄套134,当内盖13压合 于外盖11中时,第二过渡部133沿轴向4氐压在第一过渡部116上, 内盖13的内连接套134伸入外盖11的连接套115中,内盖11的顶 部与外盖ii的顶部内侧、连接套115配合形成可容纳胶塞12的容 纳空间,该胶塞容纳空间的内径小于连接部111的内径。由于外盖 11的侧壁与内盖13的侧壁分别^皮i殳置成具有第一过渡部116和第 二过渡部133的结构,所以月交塞容纳空间的内径相比于连4妄部111 内径极大减小,所以力交塞12相应减小,并且由于第一过渡部116 和第二过渡部133之间的4氐压作用,可防止在组盖过禾呈中外力通过 内盖13作用在胶塞12上将外盖11上的套环113折断及内盖13上 的密封膜131挤破的缺陷,所以该组合盖的成本下降,并且生产工 艺性好,使用安全可靠。
进一步参考图3,外盖11的顶部一体地f殳置有易折部112,该 易折部112包括从外盖11的顶部向上延伸的套环113,以及连接于 套环113上端的柄部1121,并且套环113与外盖11的结合处开设 有薄弱区1132。薄弱区1132为开i殳于套环113的内侧的具有单边 V形的环槽,具体地,套环113内孔的轴向断面为一斜面1131,因而在与连4妄套115的4妾合部形成薄弱区1132,折去柄部1121时, 只要向上掰柄部1121,易折部112将于套环113与连接套115接合 部的薄弱区1132掰断,露出胶塞12。其中,内盖13顶部设有密封 膜131,月交塞12 i殳于密封膜131与外盖11顶部之间,月交塞12的面 向密封膜131和外盖11顶部的区域分别形成有凹陷。该胶塞12密 封地包围内盖13的顶部,与i殳于内盖13顶部上的密封膜131形成 密封空间。接合图3和图4还可看出,该实施例的柄部1121为沿 外盖11的径向延伸超过套环113的突出部。
参考图5、 6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的第二实施例,该第 二实施例中,外盖11的侧壁在连接部11与连接套115之间的区域 通过呈锥台结构的第一过渡部116连接,在连接套115与连接部111 之间形成过渡,佳J寻外盖11的侧壁形成连4妄套115的内径小于连 接部111的内径的结构。相应地,内盖13的侧壁上形成有与第一 过渡部116配合的第二过渡部133。该实施例的易折部112的柄部 1121为长方体结构,易折断的套环113的外侧与连接套115的接合 部设有薄弱区(本实施例中表现为薄弱带1133),所述薄弱带1133 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薄弱区相同的结构。拆去易折部112时, 只要握住长方体易折部112上方向一侧糸,,易折部112将于套环113 与连接套115接合部的薄弱带1133处掰断,露出胶塞12。除了第 一、第二过渡部的结构以及易折部112的结构之外,该第二实施例 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参考图7、 8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的第三实施例,该第 三实施例的设于外盖11侧壁的第一过渡部116具有与第二实施例 相类似的结构。相应地,该第三实施例的第二过渡部133具有与第 一过渡部116相匹配的结构。该实施例中易折部112的柄部1121 呈锥台形状,易折断的套环113的外侧与连接套115的接合部设有 薄弱带1133。拆去易折部112时,只要握住锥台形易折部112上方向一侧掰,易折部112将于套环113与连接套115接合部的薄弱带 1133处扭,断,露出"交塞12。该第三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
例相同。
除了单边V形截面的环槽之外,薄弱区还可以采用V形截面 的环槽,且所述薄弱区可设置在套环113的外侧或内侧。易折部112 还可为其它形状,如纟从截面为《瓜线和直线组成的形状、或其它异形, 只要它能将套环113易于折断即可。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渡部 与第二过渡部的结构也不局限于上述的锥台结构和阶梯结构,可以 是能够使得胶塞容纳空间的内径小于连接部内径的其它结构。
图9示出了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的第一实施例的包装容 器,图9示出了输液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盖11的连接部111 与输液瓶的瓶子21焊4妾密封连4妾。^吏用时只要向上掛,易折部112 的柄部1121,从而将易折部112从套环113与外盖11的连4妾套115 的接合部掰断,露出胶塞12,以便将药水注入瓶中或将瓶内的药通 过注射器注入人体的血液中。
图IO示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的第二实施例的包装容器, 图10示出了输液袋的结构示意图。输液袋的袋体20上连有接口 7, 该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盖的外盖11的连接部111与接口 7焊接密封连 接。使用时只要握住易折部112上方向一侧粉f,从而将易折部112 从套环113与外盖11的连接套115的接合部掰断,露出胶塞12, 以便将药水注入袋中或将袋内的药通过注射器注入人体的血液中。
图11示出了具有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盖的第三实施例的输液袋 的结构示意图;输液袋的袋体20上连有接口 7,本实用新型通过其 外盖11的连接部111与接口 7焊接密封连接。使用时只要握住锥台 形易折部112上方向一侧掰,从而将易折部112从套环113与外盖11的连接套115的接合部掰断,露出胶塞12,以便将药水注入袋中 或将袋内的药通过注射器注入人体的血液中。
尽管本实用新型已经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行了 i兌明,j旦显 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 围的前4是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更改和变化。本实用新型 的各种更改、变化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内容涵盖。
权利要求1. 一种组合盖,包括外盖(11),其底部设有连接部(111);内盖(13),压合于所述外盖(11)中,其顶部与所述外盖(11)配合形成容纳胶塞(12)的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径小于所述连接部(111)的内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ll) 的侧壁具有第一过渡部(116),所述第一过:^度部(116)连才妻 于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连接部(111)之间,所述内盖(13) 的侧壁上i殳有与所述第一过渡部(116)相匹配的第二过渡部(133 )。
3. 纟艮据^L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盖,其特4正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116)为阶梯形状、或锥台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1 ) 的顶部一体地设有易折部(112),所述易折部(112)包括 环绕所述外盖(11 )顶部向上延伸的套环(113 )、以及/人所述 套环(113)上延伸出的柄部(1121),所述套环(113)与所 述外盖(11)的接合处形成有薄弱区(1132)。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3) 顶部设有密封膜(131 ),所述胶塞(12)密封地包围所述密封 膜(131 )。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区(1132)为具有单边V形或V形截面的环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1121 ) 为沿所述外盖(11)的径向延伸超过所述套环(113)的突出部。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1121 ) 沿所述外盖(11 )的轴向向上延伸,呈锥台结构或长方体结构。
9. 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盖(13)的侧壁外侧设有多个凸起(132),所述外盖(ll)设有与 所述凸起(132)配合的多个凹陷(114),所述内盖(13 )通 过所述凸起(132)压合于所述外盖(11 )中。
10. —种包装容器,包括容器本体(20)和连接于容器本体(20) 的接口 (7)的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盖为前述权利 要求中任 一 项所述的组合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盖,其包括外盖(11),所述外盖(11)底部设有连接部(111);内盖(13),压合于外盖(11)中,其顶部与外盖(11)配合形成容纳胶塞(12)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的内径小于连接部(111)的内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容器,包括容器本体(20)和连接于容器本体(20)的接口(7)的组合盖,组合盖为前述的组合盖。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使得组合盖的胶塞容纳空间内径小于外盖的连接部内径的结构,所以胶塞尺寸大大减小,从而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渡部结构与第二过渡部结构的抵压使得组合盖的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B65D51/18GK201227414SQ20082012663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7日
发明者刘祥华, 彭勋德 申请人: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