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台集装箱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308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台集装箱及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容器的运输装置,特别涉及运输超宽集装箱的平台集 装箱及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箱都已国际标准化,ISO标准集装箱一般是指箱宽为2438mm, 箱长为20英尺、40英尺的集装箱。作为集装箱运输船上的船舱和舱盖板均在 最大利用空间的前提下,按照拴固ISO标准集装箱的规格来设计的,这使得既 超宽又非标准集装箱,如25英尺长X2591mm宽的超宽集装箱、25英尺长X 2550mm宽的超宽集装箱、30英尺长的超宽集装箱,在用集装箱船进行海运时 存在一个如何固定、堆码和最大限度利用集装箱船空间的问题。



图1所示,集装箱船的结构为在船的长度方向上将其分为若干碑位10, 碑位10与碑位10之间设有供检查集装箱的走道, 一般走道的宽度L为 1700mm 2000mm。 一般的集装箱船一个碑位10包括3个或更多舱盖板100, 每一个舱盖板100上至少设置有2个用于40英尺ISO标准集装箱的拴固位A, 同一舱盖板100上的相邻ISO标准集装箱之间的间隙一般为25mm 38mm。对 于2550宽的超宽集装箱而言,比ISO标准集装箱宽了 112mm,则同一舱盖板 100上的相邻ISO标准集装箱之间的间隙一般为25mm 38mm无法满足紧密摆 放超宽集装箱的要求,如果采用间距摆放超宽集装箱必然会造成集装箱船装载 效率下降。同时还存在一个问题,在舱盖板100上摆放一排25英尺长X2550mm 宽的超宽集装箱,舱盖板100势必会造成15英尺长的空间浪费。
故此,为了充分利用L间距空间,提高集装箱船装载效率,降低超宽集装 箱运输成本。势必要在超宽集装箱与ISO标准集装箱或般盖板100之间设计一 组运输架。
发明内容
6本实用新型旨在提高集装箱船装载效率,达到非标准集装箱运输目的,提 供一种用于运输非标准集装箱的平台集装箱及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平台集装箱,该平台宽度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相
适应,在其底部设置有四个定位底角件,所述四个定位底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
与ISO标准集装箱四个顶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相适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
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箱体纵向对齐的拴固连接件,其 用于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配合拴固,所述至少两个拴固连接件中的任一 个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定位底角件有纵向偏移。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沿箱体纵向对齐设置有三 个拴固连接件,按顺序分为第一拴固连接件、第二拴固连接件、第三拴固连接 件,每两个所述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拴固连接件与第二拴固连接件中心距等于20英尺长标
准集装箱一侧两角件中心间距长度,第一拴固连接件与第三拴固连接件中心距 等于30英尺或40英尺长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间距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位于箱体端部。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沿箱体纵向设置有四个拴 固连接件,按顺序分为第一拴固连接件、第二拴固连接件、第三拴固连接件、 第四拴固连接件,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纵向对齐,所述 第三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纵向对齐,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 第二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以及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中心 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中心距和所述 第三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中心距等于20英尺长标准集装箱一侧 两角件中心间距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纵向对齐,其 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中心距或所述 第二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 心距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位于箱体两端部,其中心距等于45或48或53英尺长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间距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平台集装箱四角顶部设置有四个顶角件,在所述平
台集装箱四角底部设置有四个底角件。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还至少设置有沿箱体纵向与
箱体一端所述顶角件分别对齐的两个连接孔,其与所述顶角件的中间距与iso
标准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中间距相适应,其大小能容纳ISO标准钮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拴固连接件上开设有一个连接 L,所述连接孔大小能
容纳ISO标准钮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拴固连接件上沿箱体横向对齐设置有两个连接 L,其 中间距大于178MM,所述连接孔大小能容纳ISO标准钮锁。
一种平台集装箱组件,由第一类平台集装箱和第二类平台集装箱并排排列 组成,其特征在于,两类所述平台集装箱宽度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相适应, 在其底部设置有四个定位底角件,所述四个定位底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与ISO 标准集装箱四个顶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相适应,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 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箱体纵向对齐的拴固连接件,其用于与超宽集装箱 一侧两底角件配合拴固,所述至少两个拴固连接件中的任一个相对于所述任一 个定位底角件有纵向偏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类平台集装箱的拴固连接件上开设有一个连接 孔,所述第二类平台集装箱的拴固连接件上沿箱体横向对齐设置有两个连接 孔,其中心距大于178MM,所述连接孔大小能容纳ISO标准钮锁。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状态下,两类所述平台集装箱并排拴固在ISO标准 集装箱或集装箱舱盖板上,所述第一类平台集装箱与所述第二类平台集装箱上 的拴固连接件彼此对齐,相邻所述平台集装箱上的相邻所述连接孔中心距为 226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可以实现多种超宽集装箱的密排堆码 运输,提高集装箱船装载效率,降低超宽集装箱运输成本;其二,该平台集装 箱及组件可以拴固有两排超宽集装箱,充分有效利用了集装箱船碑位之间的走 道间距,提高了集装箱船装载效率。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l为集装箱船碑位、舱盖板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集装箱结构示意图3为图2的侧视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平台集装箱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集装箱并排堆码两排超宽集装箱的示意图6为图5的C向视图7为图5的D向放大视图8为图5的B向视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集装箱并排堆码一排超宽集装箱和一排标准集 装箱的示意
图10为数个本实用新型的平台集装箱相互堆码返程运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安装拴固非标准集装 箱的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和图3所示, 一种平台集装箱的宽度为2438MM,长度为45英尺,长 度也可以是48英尺或53英尺。在其底部设置有四个定位底角件14,四个定位底 角件14之间的平面距离与ISO标准集装箱四个顶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相等,其 用于该平台集装箱拴固在ISO标准集装箱或集装箱船的舱盖板上。
在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4个沿箱体纵向对齐的拴固连接件 11,按顺序分为第一拴固连接件lla、第二拴固连接件llb、第三拴固连接件llc、 第四拴固连接件lld。每个拴固连接件11上只设置有一个连接孔110,其连接孔 的大小能容纳ISO标准钮锁。每个拴固连接件11相对任一个定位底角件14沿箱 体纵向有偏移。第一拴固连接件lla和第四拴固连接件llb位于箱体两端,第一拴固连接件 lla与第二拴固连接件llb中心距Ll和第三拴固连接件llc与第四拴固连接件 11d中心距L2等于20英尺长标准集装箱一侧两角件中心距长度。第一拴固连接 件lla与第二拴固连接件llb用于拴固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件,第三拴固连接件 11c与第四拴固连接件lld也用于拴固另一排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件。第一拴固 连接件第一拴固连接件lla与第三拴固连接件llc中心距L3和第一拴固连接件 1la与第四拴固连接件lld中心距L4也可以设置成与非标准集装箱一侧两角件 中心距长度相适应。
在平台集装箱四角顶部设置有四个顶角件12a、 12b,在平台集装箱四角底 部设置有四个底角件15。在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与四个顶角件12a、 12b分别对 齐设置有的四个连接孔13a、 13b,两个顶角件12a与两个连接孔13a用于拴固20 英尺长ISO标准集装箱,两个顶角件12b与两个连接孔13b也用于拴固20英尺长 ISO标准集装箱。四顶角件12a、 12b和四个底角件15,在平台集装箱返程运输 时,如
图10所示,用于相互堆码返程运输。
在平台集装箱上表面还可以增设用于堆码拴固30英尺和40英尺长超宽集
装箱一侧两角件的拴固连接件。
如图4所示,另一种平台集装箱与上述的平台集装箱,在结构上基本相同, 其不同点在于平台集装箱上的4个拴固连接件16a、 16b、 16c、 16d,其上开 设有两个连接孔160、 161,连接孔160和连接孔161中心距为328MM,适应 2550mm宽的超宽集装箱密排要求,也可以是其它尺寸,但必须大于178MM。
如图5 图8所示, 一种平台集装箱的组件3,用上述平台集装箱并排拴固 在40英尺长ISO标准集装箱2上,也可以直接拴固在集装箱舱盖板100上。平台 集装箱纵梁上的底角件14与下面的40英尺长ISO标准集装箱2顶角件配合拴固。
组件3由上述图2的平台集装箱30a、上述图4的平台集装箱30b并排排列组 成,平台集装箱30a位于组合架3的两端,平台集装箱30b位于组合架3的中间。 组合架3上部纵向拴固有一排超宽集装箱4、 一排超宽集装箱5,超宽集装箱4 和超宽集装箱5均横跨两个平台集装箱紧密布置拴固。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实 现超宽集装箱运输的目的,有效利用了集装箱碑位之间的走道空间,提高了集 装箱装载效率。
如图8所示,平台集装箱30a上的连接孔110与平台集装箱30b上的连接孔160中心距L4以及一个平台集装箱30b上的连接孔161与相邻一个平台集装箱 30b上的连接孑Ll60中心距L4与超宽集装箱4宽度方向的两个底角件中心距相适 应。 一般超宽集装箱4宽度方向的两个底角件中心距为2260MM,主要是为了 方便超宽集装箱4起吊堆码。
如图9所示和如图2所示,组件3还可以另一种拴固方式,在组件3上拴固有 一排超宽集装箱3和一術SO标准集装箱6。一排超宽集装箱3—侧两底件分别与 平台集装箱上的连接件lla和llb拴固连接,一排ISO标准集装箱6上的四个底角 件分别与平台集装箱上的两顶角件12b和连接孔13b拴固连接。
该组件3上拴固有两排超宽集装箱,充分有效利用了集装箱船碑位之间的 走道间距,提高了集装箱船装载效率。同时,单元架体还可以用于作为平台式 集装箱使用,运输其它类型货物,返程运输也非常方便和经济。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 属于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平台集装箱,该平台集装箱宽度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相适应,在其底部设置有四个定位底角件,所述四个定位底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与ISO标准集装箱四个顶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相匹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箱体纵向对齐的拴固连接件,其用于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配合拴固,所述与超宽集装箱两底角件配合拴固的两连接件中至少有一个相对于所述定位底角件纵向偏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沿箱体纵向对齐设置有三个拴固连接件,按顺序分为第一拴固连接件、第二拴固连接件、第三拴固连接件,每两个所述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第一拴固连接件与第二拴固连接件中心距等于20英尺长标准集装箱一侧两角件中心间距长度,第一拴固连接件与第三拴固连接件中心距等于30英尺或40英尺长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间距长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位于箱体端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沿箱体纵向设置有四个拴固连接件,按顺序分为第一拴固连接件、第二拴固连接件、第三拴固连接件、第四拴固连接件,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纵向对齐,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纵向对齐,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以及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中心距和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中心距等于20英尺长标准集装箱一侧两角件中心间距长度。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纵向对齐,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中心距或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位于箱体两端部,其中心距等于45或48或53英尺长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间距长度。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集装箱四角顶部设置有四个顶角件,在所述平台集装箱四角底部设置有四个底角件。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还至少设置有沿箱体纵向与箱体一端所述顶角件分别对齐的两个连接孔,其与所述顶角件的中间距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中间距相适应,其大小能容纳ISO标准钮锁。
12、 如权利要求1 10任意一项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拴固连接件上开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大小能容纳ISO标准钮锁。
13、 如权利要求1 10任意一项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拴固连接件上沿箱体横向对齐设置有两个连接孔,其中间距大于178MM,所述连接孔大小能容纳ISO标准钮锁。
14、 一种平台集装箱组件,由第一类平台集装箱和第二类平台集装箱并排排列组成,其特征在于,两类所述平台集装箱宽度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相适应,在其底部设置有四个定位底角件,所述四个定位底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与ISO标准集装箱四个顶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相适应,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箱体纵向对齐的拴固连接件,其用于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配合拴固,所述至少两个拴固连接件中的任一个相对于所述任一个定位底角件有纵向偏移。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平台集装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平台集装箱的拴固连接件上开设有一个连接孔,所述第二类平台集装箱的拴固连接件上沿箱体横向对齐设置有两个连接孔,其中心距大于178MM,所述连接孔大小能容纳ISO标准钮锁。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平台集装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使用状态下,两类所述平台集装箱并排拴固在ISO标准集装箱或集装箱舱盖板上,所述第一类平台集装箱与所述第二类平台集装箱上的拴固连接件彼此对齐,相邻所述平台集装箱上的相邻所述连接孔中心距为2260MM。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沿箱体纵向对齐设置有三个拴固连接件,按顺序分为第一拴固连接件、第二拴固连接件、第三拴固连接件,每两个所述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第一拴固连接件与第二拴固连接件中心距等于20英尺长标准集装箱一侧两角件中心间距长度,第一拴固连接件与第三拴固连接件中心距等于30英尺或40英尺长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间距长度。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位于箱体端部。
20、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沿箱体纵向设置有四个拴固连接件,按顺序分为第一拴固连接件、第二拴固连接件、第三拴固连接件、第四拴固连接件,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纵向对齐,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纵向对齐,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以及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中心距和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中心距等于20英尺长标准集装箱一侧两角件中心间距长度。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纵向对齐,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拴固连接件中心距或所述第二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中心距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距相适应。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拴固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拴固连接件位于箱体两端部,其中心距等于45或48或53英尺 长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中心间距长度。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集装箱 四角顶部设置有四个顶角件,在所述平台集装箱四角底部设置有四个底角件。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平台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平台集装箱 的上表面,还至少设置有沿箱体纵向与箱体一端所述顶角件分别对齐的两个连 接孔,其与所述顶角件的中间距与ISO标准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中间距相适 应,其大小能容纳ISO标准扭锁。
专利摘要一种平台集装箱,该平台宽度与ISO标准集装箱宽度相适应,在其底部设置有四个定位底角件,四个定位底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与ISO标准集装箱四个顶角件之间的平面距离相适应,其特征在于,在平台集装箱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沿箱体纵向对齐的拴固连接件,其用于与超宽集装箱一侧两底角件配合拴固,至少两个拴固连接件中的任一个相对于任一个定位底角件有纵向偏移。本实用新型的平台集装箱及组件,可以实现多种超宽集装箱的密排堆码运输,提高集装箱船装载效率,降低超宽集装箱运输成本。
文档编号B65D88/12GK201276292SQ20082014736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
发明者蔡光辉, 牛 黄 申请人:广东顺安达太平货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