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柜的折叠侧板及所使用的关节组件、方管和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318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柜的折叠侧板及所使用的关节组件、方管和密封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折叠式集装箱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折叠柜的折叠侧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该折叠柜侧板所使用的关 节组件、方管和密封件。
背景技术
本案发明人于2004年开始了折叠式货柜的研究,于2006年4月7日 后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多份专利申请,如申请号为200610079941.4的"折 叠柜的关节组件"、200610031053. 5的"折叠柜的上、下角 件"、200610029930.5的"折叠柜的锁具组件"、200710036871.9的"折 叠柜的铰链组件"、200620045724.9的" 一种折叠柜的关节组件"、 200610119595. 8的"一种折叠柜的活动锁杆组件"、200610118373. 4的"折 叠柜的活动锁杆组件"、200610031054. X的"一种折叠柜的关节组件"、 200610117329. 1的"折叠柜的上、下角件及与该上、下角件配套使用的锁 具组件"。发明人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发现这些专利所公开的侧板、关节组 件存在着价格高,不利于大规模制造的问题,侧板中所选用的密封件的安 装比较困难。
为此,本案发明人人在对上述专利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的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折叠侧板,该 折叠侧板的成本低,便于大规模制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上述折叠侧板所使 用的关节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上述折叠侧板所使 用的方管。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第四方面在于提供上述折叠侧板所使 用的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折叠侧板,包括上、下梁、上、下侧板、 若干上部关节组件、中部关节组件、下部关节组件,所述上梁固定在折叠 柜的顶板侧边,下梁固定在折叠柜的底板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为 方管I且与上部关节组件中的上部上关节连接;所述上侧板的顶边通过方 管II与上部关节组件中的上部下关节连接;所述上侧板的底边通过方管I 与中部关节组件中的中部上关节连接;所述下侧板的顶边通过方管II与中 部关节组件中的中部下关节连接;所述下侧板的底边通过方管I与下部关 节组件中的下部上关节连接;所述下梁为方管II且与下部关节组件中的下
部下关节连接,在所述方管i与方管n之间以及上部上关节与上部下关节 之间、中部上关节与中部下关节之间、下部上关节与下部下关节之间设置 有密封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方管i和方管n均为异型方管,两者以互耦方 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结合密封件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 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管I的横截面为正刀形, 方管n为反刀形。具体安装时,方管n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刀把顶部之间 的接缝在外,而方管i的刀片顶部与方管n的刀把顶部之间的接缝在内且 高于方管n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刀把顶部之间的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 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方管i的刀片顶部与方管n的刀把 顶部之间的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这就是本实用新型 所要保护的核心——迷宫式密封结构。而本实用新型又在方管i和方管n 设置了密封件,因此密封效果更加理想。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部上关节、中部上关节、下部上关节的形状 与所述方管i的形状相类似,所述上部下关节、中部下关节、下部下关节 的形状与所述方管n的形状相类似。
在所述上部上关节、中部上关节、下部上关节上设置有密封凹槽,而 在上部下关节、中部下关节、下部下关节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凹槽相匹配 的密封凸条,所述密封凸条可将所述密封件部分压入到密封凹槽中。所述密封件的横截面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 斜边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上述折叠侧板所使用的关节组件,包括上
部关节组件、中部关节组件和下部关节组件;
所述上部关节组件包括上部上关节、上部下关节、上关节轴以及密封 件;所述上部关节组件的上部上关节为正刀形结构,在上部上关节的刀片 与刀把过渡处设置有一向上部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上关节头,关节头位 于整个上部上关节的中部,在所述关节头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部上关节运 动方向相垂直的中间关节轴孔,在上述上部上关节的刀把底部内侧设置有 一条与整个上部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所述上部下关节为正刀形结 构,在上部下关节的刀把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关节头相匹配的关节头槽,所 述关节头嵌入到该关节头槽中,所述上部下关节的关节头槽两侧的刀把上 设置有二轴线与上部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关节轴孔,将所述上关 节轴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和中间关节轴孔即可使上部上关节和上部下 关节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上部下关节的刀片与刀把的过渡处设置有与所 述上部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密封件安装在上部下 关节的刀片与刀把的过渡处;所述上部上关节和上部下关节收拢后,通过 螺栓连接,且所述上部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上部 下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密封件上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 能与上部上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所述中部关节组件包括中部上关节、中部下关节、两根中间关节轴、 关节连接件以及密封件;所述中部关节组件的关节连接件上设置有轴线与 中部上、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上、下中间关节轴孔;所述中部上关节 为正刀形,在中部上关节的刀把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关节连接件相匹配的上 关节头槽,所述关节连接件的上部嵌入到该上关节头槽中,所述中部上关 节的上关节头槽两侧的刀把上设置有一轴线与中部上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 的两侧上关节轴孔,将所述一根中间关节轴穿过所述的两侧上关节轴孔和 关节连接件的上中间关节轴孔即可使中部上关节与关节连接件连接形成关 节连接;所述中部下关节为反刀形,在中部下关节的刀片上设置有一与所 述关节连接件相匹配的下关节头槽,所述关节连接件的下部嵌入到该下关节头槽中,所述中部下关节的下关节头槽两侧的刀片上设置有二轴线与中 部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下关节轴孔,将所述一根中间关节轴穿过 所述的两侧下关节轴孔和关节连接件的下中间关节轴孔即可使中部下关节
与关节连接件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上述中部下关节的刀把顶部内侧设置 有一条与整个中部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在中部下关节的刀片与刀 把的过渡处设置有与所述中部下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 述密封件安装在中部上关节的刀片与刀把的过渡处,所述中部上关节和中 部下关节收拢后,通过螺栓连接,且所述中部下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 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中部上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密封件上 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能与中部下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
所述下部关节组件包括下部上关节、下部下关节、下关节轴以及密封 件;所述下部关节组件中的下部上关节与所述上部关节组件中的上部上关 节结构基本相同,所述下部关节组件中的下部下关节与所述上部关节组件 中的上部下关节结构基本相同,所述下部上关节与下部下关节之间的安装 方式也与所述上部上关节与上部下关节之间的安装方式相同,所述密封件 的结构与安装方式也与上部关节组件中的密封件结构和安装方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上述折叠侧板所使用的方管,包括方管I 和方管n,所述方管I和方管II均为异型方管,两者以互耦方式安装,构 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结合密封件能形成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 透进箱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方管I的横截面为正刀形,
方管n为反刀形。具体安装时,方管n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刀把顶部之间 的接缝在外,而方管i的刀片顶部与方管n的刀把顶部之间的接缝在内且 高于方管n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刀把顶部之间的接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 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方管i的刀片顶部与方管n的刀把 顶部之间的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这就是本实用新型 所要保护的核心——迷宫式密封结构。而本实用新型又在方管i和方管n 设置了密封件,因此密封效果更加理想。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上述折叠侧板所使用的密封件,其横截面 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中间断开形成密封
8ia。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与上部关节组件、中部关节组件、下部关节组件连接的构件采用互 为耦合的异型方管,结构更加简单,可以采用直接挤出成型材,根据需要
截断,节省了加工费用。具体安装时,方管n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刀把顶 部之间的接缝在外,而方管i的刀片顶部与方管n的刀把顶部之间的接缝 在内且高于方管n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刀把顶部之间的接缝,这样箱外的 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方管i的刀片顶部与方管n 的刀把顶部之间的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透的难度,而本实用新 型又在方管i和方管n设置了密封件,因此密封效果更加理想。
2、 上部关节组件、中部关节组件、下部关节组件的结构趋于一致,便 于零件加工和管理,同时也节省了加工费用。
3. 采用的密封件结构简单,但密封效果更加理想。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侧板伸展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侧板折叠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管i和方管n之间连接状态及密封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部上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部下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部上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图IO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部下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关节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部上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部下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 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近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和图2,折叠侧板,包括上梁、下梁、上侧板100、下侧板 200、若干上部关节组件300、中部关节组件400、下部关节组件500。上梁 固定在折叠柜的顶板侧边,下梁固定在折叠柜的底板侧边。上侧板100的 顶边与上梁之间通过上部关节组件300连接,上侧板100的底边与下侧板 200的顶边之间通过中部关节组件400连接,下侧板200的底边与下梁之间 通过下部关节组件500连接。
上部关节组件300包括上部上关节310、上部下关节320以及连接上 部上关节310和上部下关节320的上关节轴330。
下部关节组件500包括下部上关节510、下部下关节520以及连接下 部上关节510和下部下关节520的下关节轴530。
中部关节组件400包括中部上关节410、中部下关节420、关节连接件 430以及连接关节连接件430和中部上关节410、中部下关节420的两根中 关节轴440。
上、下侧板IOO、 200均由板面和设置于板面上、下边的上、下板梁构成。
上部上关节310与上梁的端部固定连接,上部下关节320与上侧板100 上的上板梁端部固定连接,中部上关节410与上侧板100上的下板梁的端 部固定连接,中部下关节420与下侧板200上的上板梁的端部固定连接, 下部上关节510与下侧板200上的下板梁的端部固定连接,下部下关节520 与下梁的端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上梁、上侧板100上的下板梁、下侧板200上的下板梁为 方管1 600,下梁、上侧板100上的上板梁、下侧板200上的上板梁为方管 11700。方管1 600和方管I1700均为异型方管,如图3所示,方管1600 的横截面为正刀形,方管II700为反刀形,两者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 式的密封结构,如具体安装时,方管II70Q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 600刀把顶部之间的接缝在外,而方管I 600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1700的刀把顶部之间 的接缝在内且高于方管I1700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 600刀把顶部之间的接 缝,这样箱外的水要渗入到箱内,需要由爬高一段距离才能由方管1600 的刀片顶部与方管I1700的刀把顶部之间的接缝渗透进箱内,因此增加了渗 透的难度,而本实用新型又在方管I 600和方管I1700设置了密封件800, 因此密封效果更加理想,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
参看图1和图2,上部上关节310、中部上关节410、下部上关节510 的横截面形状相类似,均为正刀形;上部下关节320、中部下关节420、下 部下关节520的横截面形状相类似,均为反刀形;。这样上部上关节310与 上部下关节320之间、中部上关节410与中部下关节420之间、下部上关 节510与下部上关节520之间也能形成迷宫式密封,结合密封件,能形成 很好的密封,以防止水从箱外渗透进箱内。
参看图2和图3,在上梁与上侧板100的上板梁之间、上部上关节310 与上部下关节320之间、上侧板100的下板梁与下侧板200的上板梁之间、 中部上关节410与中部下关节420之间、下侧板200的下板梁与下梁之间、 下部上关节510与下部下关节52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800。
上梁与上侧板100的上板梁之间和上部上关节310与上部下关节320 之间的密封件为同一根,固定在上侧板100的上板梁和上部下关节320上; 上侧板100的下板梁与下侧板200的上板梁之间和中部上关节410与中部 下关节420之间的密封件为同一根,固定在上侧板100的下板梁和中部上 关节410上;下侧板200的下板梁与下梁之间和下部上关节510与下部下 关节520之间的密封件800为同一根,固定在下梁和下部下关节520上。
参看图2和图3,密封件800的横截面为一三角管形状,两直边801 和802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803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 804。
参看图4和图5,上部关节组件的上部上关节310的刀片311与刀把 312过渡处设置有一向上部上关节310运动方向凸出的关节头313,关节头 313位于整个上部上关节310的中部,在关节头313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部 上关节310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中间关节轴孔314,在上部上关节310的刀把 312底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上部上关节310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315; 上部上关节310在折叠时,上部上关节310上的密封凸条315从密封件800的密封口 804插入并将斜边803压至水平或垂直状态,使密封口 804与密 封凸条315之间保持密封。
参看图6和图7,上部下关节320的刀把321上设置有一与关节头313 相匹配的关节头槽323,关节头313嵌入到关节头槽323中,上部下关节 320的关节头槽323两侧的刀把321上设置有二轴线与上部下关节320运动 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关节轴孔324,将上关节轴330穿过两侧关节轴孔324 和中间关节轴孔314即可使上部上关节310和上部下关节320连接形成关 节连接;在上部下关节320的刀片322与刀把321的过渡处设置有与上部 上关节310上的密封凸条315相匹配的密封凹槽325,密封件安装在上部下 关节320的刀片322与刀把321的过渡处;上部上关节310和上部下关节 320收拢后,通过螺栓连接,且上部上关节310上的密封凸条315将密封件 800部分压入到上部下关节320的密封凹槽325中形成有效密封;上、下板 梁600、 700折叠时,上板梁600的底部凸角将密封件800的密封口 804撑 开,压住斜边803,形成有效密封,构成双重密封。(参见图3)
参看图12,中部关节组件400的关节连接件430上设置有轴线与中部 上、下关节410、 420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上、下中间关节轴孔431、 432。
参看图8和图9,中部上关节410的刀把411上设置有一与关节连接 件430相匹配的上关节头槽413,关节连接件430的上部嵌入到上关节头槽 413中,中部上关节410的上关节头槽413两侧的刀把411上设置有二轴线 与中部上关节410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上关节轴孔414,将一根中间关节 轴440穿过两侧上关节轴孔414和关节连接件430的上中间关节轴孔431 即可使中部上关节410与关节连接件430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中部上关 节的刀片412与刀把411的过渡处设置有与中部下关节420上的密封凸条 相匹配的密封凹槽415。
参看图10和图11,中部下关节420的刀片421上设置有一与关节连 接件430相匹配的下关节头槽423,关节连接件430的下部嵌入到该下关节 头槽423中,中部下关节420的下关节头槽423两侧的刀片421上设置有 二轴线与中部下关节420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下关节轴孔424,将一根中 间关节轴440穿过两侧下关节轴孔424和关节连接件430的下中间关节轴 孔432即可使中部下关节420与关节连接件430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中部下关节420的刀把422顶部内侧设置有一条与整个中部下关节420长度 一致的密封凸条425,密封件安装在中部上关节410的刀片412与刀把411 的过渡处,中部上关节410和中部下关节420收拢后,通过螺栓连接,且 中部下关节420上的密封凸条425将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中部上关节410的 密封凹槽415中形成有效密封。
参看图13和图14,下部关节组件500中的下部上关节510与上部关节 组件300中的上部上关节310结构基本相同,下部关节组件500中的下部 下关节520与上部关节组件300中的上部下关节320结构基本相同,下部 上关节510与下部下关节520之间的安装方式也与上部上关节310与上部 下关节320之间的安装方式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 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 折叠侧板,包括上、下梁、上、下侧板、若干上部关节组件、中部关节组件、下部关节组件,所述上梁固定在折叠柜的顶板侧边,下梁固定在折叠柜的底板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为方管I且与上部关节组件中的上部上关节连接;所述上侧板的顶边通过方管II与上部关节组件中的上部下关节连接;所述上侧板的底边通过方管I与中部关节组件中的中部上关节连接;所述下侧板的顶边通过方管II与中部关节组件中的中部下关节连接;所述下侧板的底边通过方管I与下部关节组件中的下部上关节连接;所述下梁为方管II且与下部关节组件中的下部下关节连接,在所述方管I与方管II之间以及上部上关节与上部下关节之间、中部上关节与中部下关节之间、下部上关节与下部下关节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I和方管 II均为异型方管,两者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I的横截 面为正刀形,方管II为反刀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上关节、 中部上关节、下部上关节的形状与所述方管I的形状相类似,所述上部下 关节、中部下关节、下部下关节的形状与所述方管II的形状相类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侧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上关节、 中部上关节、下部上关节上设置有密封凹槽,而在上部下关节、中部下关 节、下部下关节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凹槽相匹配的密封凸条,所述密封凸 条可将所述密封件部分压入到密封凹槽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横截 面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边中间断开形成密 封口。
7.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侧板所使用的关节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部关节组件,中部关节组件和下部关节组件;所述上部关节组件包括上部上关节、上部下关节、上关节轴以及密封 件;所述上部关节组件的上部上关节为正刀形结构,在上部上关节的刀片 与刀把过渡处设置有一向上部上关节运动方向凸出的上关节头,关节头位于整个上部上关节的中部,在所述关节头中设置有一轴线与上部上关节运 动方向相垂直的中间关节轴孔,在上述上部上关节的刀把底部内侧设置有 一条与整个上部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所述上部下关节为反刀形结 构,在上部下关节的刀把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关节头相匹配的关节头槽,所 述关节头嵌入到该关节头槽中,所述上部下关节的关节头槽两侧的刀把上 设置有二轴线与上部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关节轴孔,将所述上关 节轴穿过所述的两侧关节轴孔和中间关节轴孔即可使上部上关节和上部下 关节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上部下关节的刀片与刀把的过渡处设置有与所 述上部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述密封件安装在上部下 关节的刀片与刀把的过渡处;所述上部上关节和上部下关节收拢后,通过 螺栓连接,且所述上部上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上部 下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密封件上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 能与上部上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所述中部关节组件包括中部上关节、中部下关节、两根中间关节轴、 关节连接件以及密封件;所述中部关节组件的关节连接件上设置有轴线与 中部上、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上、下中间关节轴孔;所述中部上关节 为正刀形,在中部上关节的刀把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关节连接件相匹配的上 关节头槽,所述关节连接件的上部嵌入到该上关节头槽中,所述中部上关 节的上关节头槽两侧的刀把上设置有一轴线与中部上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 的两侧上关节轴孔,将所述一根中间关节轴穿过所述的两侧上关节轴孔和 关节连接件的上中间关节轴孔即可使中部上关节与关节连接件连接形成关 节连接;所述中部下关节为反刀形,在中部下关节的刀片上设置有一与所 述关节连接件相匹配的下关节头槽,所述关节连接件的下部嵌入到该下关 节头槽中,所述中部下关节的下关节头槽两侧的刀片上设置有二轴线与中 部下关节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两侧下关节轴孔,将所述一根中间关节轴穿过 所述的两侧下关节轴孔和关节连接件的下中间关节轴孔即可使中部下关节 与关节连接件连接形成关节连接;在上述中部下关节的刀把顶部内侧设置 有一条与整个中部上关节长度一致的密封凸条,在中部下关节的刀片与刀 把的过渡处设置有与所述中部下关节上的密封凸条相匹配的密封凹槽;所 述密封件安装在中部上关节的刀片与刀把的过渡处,所述中部上关节和中部下关节收拢后,通过螺栓连接,且所述中部下关节上的密封凸条将所述 密封件部分压入到中部上关节的密封凹槽中形成有效密封。同时密封件上 的密封口两侧的密封条能与中部下关节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所述下部关节组件包括下部上关节、下部下关节、下关节轴以及密封 件;所述下部关节组件中的下部上关节与所述上部关节组件中的上部上关 节结构基本相同,所述下部关节组件中的下部下关节与所述上部关节组件 中的上部下关节结构基本相同,所述下部上关节与下部下关节之间的安装 方式也与所述上部上关节与上部下关节之间的安装方式相同,所述密封件 的结构与安装方式也与上部关节组件中的密封件结构和安装方式相同。
8. —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侧板所使用的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方管i和方管n,所述方管i和方管n均为异型方管,两者以互耦方式安装,构成迷宫式的密封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I的横截面为正刀形,方管n为反刀形。
10. —种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侧板所使用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的横截面为一三角管形状,其中两直边起固定和密封作用,斜 边中间断开形成密封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柜的折叠侧板包括上、下梁、上、下侧板、若干上部关节组件、中部关节组件、下部关节组件,上梁固定在折叠柜的顶板侧边,下梁固定在折叠柜的底板侧边,其与上部关节组件、中部关节组件、下部关节组件连接的构件均采用迷宫式方管结构,在所述方管I与方管II之间以及上部上关节与上部下关节之间、中部上关节与中部下关节之间、下部上关节与下部下关节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该折叠柜所使用的关节组件、方管及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D90/02GK201249970SQ2008201505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蔡良仪 申请人:上海富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