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锁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771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互锁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锁容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这样的
互锁容器该互锁容器具有设置在容纳物料的容器本体的外壁上的 侧翼,并且通过该侧翼来固定互锁在该容器本体上的另一个容器本体。
背景技术
通常,容纳食物的容器本体由合成树脂、耐热玻璃、耐热陶瓷 等允许用于食物存储的材料模制而成。其中,由合成树脂模制而成 的产品能够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且便于操作,因此由合成树脂模 制而成的产品应用最广。为了安全地^呆存和贮藏存储在气密容器内 的食物并防止食物泄漏,在容器的主体和盖上设有锁定装置。
在容器本体内沿周边方向以预定间隔形成有从容器本体的边 全彖向外突出的多个悬置突起(suspension projection )。在盖内形成有 围绕铰链可上下转动的锁定侧翼,并且在这些锁定侧翼内形成有容 器本体的悬置突起插入其中的联接孔。在容器中,通过转动每个锁 定侧翼并将它们压在容器本体上而处于容器本体的开口被盖盖住 的状态,以使悬置突起弹性地插入且联接至锁定侧翼的联接孔内。 然而,因为锁定侧翼的这些联接孔并没有完全与容器本体的悬置突 起联接,容器间的扣紧力是不牢固的,这导致存储在已知容器内的 物料常常会排到外部。
4此外,形成已知的多层容器是很困难的。因为在家吃饭的人越 来越少并且家庭规模减小,常常以较小的分量烹制各种食物,而不 是在家中大量地烹制一种食物。因此,所存储食物的种类的数量增 加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几个容器,而不是对容器自身的大小有 要求。然而,在使用几个容器的情况下,这几个容器会占用冰箱内
太多的空间。因此,需要一种这样的多层容器其中,几个容器本 体可以互锁而只〗吏用一个盖。然而,在容器才莫制而成以4吏多层容器 互锁的情况下,除盖之外,必须在每个容器本体上设置密封圏 (packing),以提高每个容器本体的气密性。多层容器必须具有这 样的结构其中,密封圏可以设置在盖和每个容器本体上。然而, 已知容器不具有这样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法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互锁 容器,该互锁容器具有凹槽,穿过形成在容器本体的外壁上的突 出部在该突出部处以预设深度开槽而形成;山形部,用于封住容器 本体中每个凹槽的一部分;以及固定突出件,插入到凹槽中且由于 山形部而悬置,以防止食物泄漏到侧翼中。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到美观的互锁容
槽中设置密封圏来实现。
本发明设法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互锁容器,该互锁容器 包括容器本体,该容器本体包括设置在外壁周边处的向下弯曲的 突出部、在突出部的上端以预定深度开槽而形成的第一凹槽、以及 设置在第 一凹槽的入口处且从突出部的上端突出的山形部;侧翼, 该侧翼包括突出在外壁的一侧的一对铰链、与铰链铰接的支撑体、 以及突出在支撑体的一端上以与支撑体形成预定角度的固定突出件,侧翼通过固定突出件装配到第一凹槽中;盖,该盖包括设置在 外壁周边处的突出部以及i殳置在该突出部的顶面上的山形部,该盖 盖住容器本体的上部。
优选地,容器本体具有设置在由外壁和突出部形成的第二凹槽 内的挠性密封圏。
优选地,侧翼还包括i殳置在支撑体的一个表面上的手柄,并且 容器本体还包括接合固定部,该接合固定部将形成在容器本体的一 个表面上的铰链与形成在容器本体的另一表面上的的铰链相连接, 以固定容器本体。
优选地,互锁容器由塑料材料模制而成并且是透明的。
优选地,盖包括安装在盖的顶面上的可纟爪4屋手柄。
根据上述构造,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首先,通过形成在容器 本体内的凹槽和形成在侧翼内的固定突出件,能显著4是高互锁的容 器间的扣紧力。通过将密封圈插入到外壁与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中来 防止互锁容器的移动并防止由于容器间的摩纟察而产生的磨损现象, 能延长互锁容器的使用期限。


图1是^^艮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的透^L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的分解透视图3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的一个表面接合前的状 态下主要部分的》文大图;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的 一个表面接合后的状 态下主要部分的放大图5是沿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容器 本体的一黄截面图6是沿图2中所示的线B-B'截取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盖的 横截面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互锁容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首先, 我们应注意到,在给每幅图的元件赋予参考标号时,虽然相同的元 件在不同的图中示出,zf旦相同的参考标号代表相同的元件。此外, 在描述本发明时,将不会详细描述熟知的功能或结构,因为他们并 不会妨碍对本发明的理解。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不限于此,并 且可以估文出各种〗多改和变化。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 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的分解透碎见图。图3是在才艮据本发明实施例 的互锁容器的一个表面接合前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的 一个表面4妄合后的状态下主要 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沿图2中所示的线A-A'截取的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容器本体的横截面图。图6是沿图2中所示的线B-B'截取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盖的横截面图。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6 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才艮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100包括 容器本体IIO、侧翼130、以及盖150。
容器本体110具有浴盆(tub)形状,并且以这样的结构形成 其中,在底部111的顶面的周边端一体i也-没有壁113。因此,容器 本体IIO具有预定尺寸的空间,以便在其中存储物料。考虑到美观, 容器本体110的内部边*彖和外部边*彖优选地为弯曲的。
容器本体110具有设置在容器本体侧面的外部上端的一对4交链 113,并且通过铰链113与侧翼130铰接。此外,容器本体110具有 接合固定部114,从而使铰接113不易于损坏,即使是由于小的外 部冲击。接合固定部114以预定厚度突出,以便与突出在接合固定 部的一个表面和另一个表面上的4交链113互锁。
容器本体110具有向下弯曲的突出部115,该突出部形成在容 器本体的外部下边界上。参照图3和图4,容器本体110具有形成 在突出部115上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一凹槽116, /人而容器本体110 通过第一凹槽116与i殳置在另一容器本体中的侧翼130相配合。图 3示出了侧翼130装配于第一凹槽116内之前的状态,而图4示出 了侧翼130装配于第一凹槽116内之后的状态。
容器本体110具有山形部117,该山形部乂人突出部115的顶面 突出并封住每个第一凹槽116的一部分,这些山形部形成在第一凹 槽116的入口处,以便进一步提高与侧翼130的配合联接力 (fit-coupleing force )。在这种情况下,山形部117优选地具有三角 杆形状或半圆杆形状,以4吏侧翼130可以容易地滑动至第一凹槽 116。同时,第一凹槽116并不限于直角三角形,而第一凹槽116 可以具有大体上的三角形或半圆形。此外,显而易见的是,每个第 一凹槽116的尺寸均相等于每个相配合的侧翼130的长度。容器本体110具有向上开槽而形成的第二凹槽118,这些第二 凹槽通过突出部115形成在第一凹槽116下方。在下文中,参照图 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凹槽118允许该容器本体与另一容 器本体的上端相联接,并且与第一凹槽116 —起确保容器本体之间 的取:接力。第二凹冲曹118可以包^舌装填在其中的密封圈119。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密封圏119用来消除容器本体之间的气 密性增加时的可移动性。密封圏119优选地由具有挠性的橡胶材料 制成,乂人而防止第二凹槽118的4吏用期限由于第二凹槽118的磨损 而缩短,这种磨损可能由于频繁地装配到其中而产生。
同时,容器本体IIO还包括从底部111的底面向下突出的底部 突起120。考虑到易于直立容器本体110,底部突起120优选地形 成在一个边界上。当容器本体110包括底部突起120时,能防止底 部111的整个底面由于外部废弃物而变脏,并且当容器本体110与 冷材料等4妄触时,能防止内部热量通过底部111排出。
如上所述,侧翼130与形成在容器本体110的一个表面上的这 对铰链113铰接。更具体地,通过将形成在侧翼130的两端的突起 插入铰链113的凹槽中而使侧翼130与铰链113铰接。在下文中, 参照图1至图5,将全面描述联接至容器本体110的侧翼130。此 后,将描述侧翼130的形状。侧翼130的形状在图3至图5中清晰 地示出。因此,优选地参照图3至图5来描述侧翼130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翼130用于固定互锁在容器本体110 上的另一个容器本体。因此,虽然侧翼130优选地:没置在容器本体 110的每一侧上,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必限于此。原因是即使将侧 翼13(H殳置在容器本体110的互相面对的两侧上,侧翼130仍能充 分;也起到固定作用。
9如图2中所示,考虑到容器本体110大体上为矩形,将包括沿 水平方向的两个第一侧翼部131以及沿垂直方向的两个第二侧翼部 132的四个侧翼部作为侧翼130安装在容器本体110内。
接下来,将描述侧翼130的形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翼 130包括支撑体133、手柄134、以及固定突出件135。支撑体133 是形成侧翼130的基底(background)的本体,并且通过设置在支 撑体两端的突起支撑在容器本体110上。支撑体133包括手柄134 和固定突出件135,它们在支撑体的一端朝不同方向突出。
手柄134被用作允许使用者用手方便地操作侧翼130的手柄。 手柄134向外突出。考虑到当手柄134过度i也向外突出时,手柄134 可能由于小的外部冲击而易于损坏,最优选的是,手柄134沿外对 角线的方向向上突出,手柄134—定要^f更于4爪握,同时具有漂亮的 外观。同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手柄134的长度大致与支撑体 133的长度相等,但是手柄134的长度不必限于此。
侧翼130中的固定突出件135被直接插入到容器本体110的第 一凹槽116中,并且朝与手柄134相反的方向突出。固定突出件135 优选地朝与支撑体133垂直的方向突出。原因在于,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允许固定突出件135与另一容器本体紧密接触,可以更有效地 消除另一容器本体的可动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固定突出部135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 底面的一端向下突出。通过这种结构,能防止固定突出件135在插 入到第一凹槽116中之后与第一凹槽116分开。
盖150 #1用作封住容器本体110的敞开顶部的盖。在本发明的 实施例中,盖150具有向下弯曲的突出部115,该突出部形成在盖 的侧边界上,并且该盖包4舌突出部115上方的山形部117、第二凹槽118、以及突出部115下方的密封圏119。以上已描述了突出部 115、山形部117、第二凹才曹118、以及密佳'于圈119。因》匕,在》M夸 省略》于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互锁容器100通过使多个容器 本体110互锁来实现。互锁在每个容器本体上的容器本体110通过 侧翼130互相扣紧,并且最上面的容器本体110的内部空间由盖150 封住,由此互锁容器100能够作为容器。
考虑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携带性,互锁容器100优选地由诸如塑 料材料的轻型材料制成。此外,为了观察存储在容器本体内的物料 的当前状态(即,是否变坏了 ),互锁容器100优选地由透明材料制成。
同时,互锁容器100优选地具有i殳置在盖150的顶面上的手柄, 以便为了易于拍殳运而抓握。参照图7,才艮据另一实施例,参考标号 710代表手柄,而参考标号700代表包4舌手柄710的互锁容器。
4又是例证了本发明的精神。本领域冲支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背离 本发明的实质特性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变化以及替换。 因此,本发明所^^开的实施例和附图不是用来限制,而是用来描述 本发明的精神。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仅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必须4姿照所附4又利要求来分析,并且应分析出,4又利要求 的等同范围中的所有精神都包括在本发明的所附权利要求中。
本互锁容器可以存储各种及许多物料,而不是一般的容器。因 此,能预料到,今后,本互锁容器将比一般的容器得到更广泛地普 及。因此,冲艮据本发明的互锁容器具有4艮高的工业可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互锁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包括向下弯曲的突出部,设置在外壁的周边上;第一凹槽,在所述突出部的上端以预定深度开槽而形成;以及山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入口处并从所述突出部的上端突出;侧翼,包括一对铰链,突出在所述外壁的一侧;支撑体,与所述铰链铰接;以及固定突出件,突出在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上,以与所述支撑体形成预定角度,所述侧翼通过所述固定突出件装配到所述第一凹槽内;以及盖,包括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外壁的周边;以及山形部,设置在所述突出部的顶面上,所述盖盖住所述容器本体的上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容器,其中,所述容器本体包括 第二凹槽,由所述外壁和所述突出部形成;以及密封圏,由挠 性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容器,其中,所述侧翼还包括设置 在所述支撑体内的手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容器,其中,所述容器本体还包括 接合固定部,所述接合固定部将形成在所迷容器本体的一个表 面上的铰链与形成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上的铰接相 连冲妄,以固定所述容器本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容器,其中,所述互锁容器由塑料 材料模制而成且是透明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容器,其中,所述盖包括安装在所 述盖的顶面上的可4爪4屋手柄。
全文摘要
一种互锁容器,具有设置在装有物料的容器本体外壁上的侧翼,并利用侧翼来固定互锁在该容器本体上的另一容器本体。该互锁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包括设置在外壁周边处的向下弯曲的突出部、在突出部的上端以预定深度开槽而形成的第一凹槽、以及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入口处且从突出部的上端突出的山形部;侧翼,包括突出在外壁的一端的一对铰链、与铰链铰接的支撑体、以及突出在支撑体的一端上以与支撑体形成预定角度的固定突出件,侧翼通过固定突出件装配到第一凹槽内;以及盖,包括设置在外壁周边的突出部和设置在突出部的顶面上的山形部,盖盖住容器本体的上部。本发明提高互锁的容器间的紧扣力、防止存储在容器中的物料漏到外面、并延长容器的寿命。
文档编号B65D53/02GK101525066SQ20091000954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7日
发明者金昶浩 申请人:株式会社乐扣乐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