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支承机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771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轮支承机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从框体的底面突出的车轮支承在框体上并能够调整 框体相对于车轮的高度的车轮支承机构、对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纸张进 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后处理装置与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组合而被使用。后处 理装置对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排出的纸张进行后处理(装订、打孔等), 并被设置成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纸张的排出口侧连结。图像形成装置主 体和后处理装置的重量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图像形成装置主体重)。因 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置连结而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设置 在比较柔软的地板(例如,铺设有地毯等的地板)上的情况下,图像形成 装置主体和后处理装置相对于地板沉入的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图像形 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置的连结部分处,两者(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后处 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容易产生偏差。结果,会产生以下问题需 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调整两者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难以顺利地进行两者 的连结,并且过大的负载会作用在连结两者的部件上。
作为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的技术,例如公开有以下技术。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9_77343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在后处理装置 侧的连结部件上设置长孔来吸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后处理装置的高度方 向上的位置的偏差的技术。
但是,特开平9一77343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没有改善图像形成装置 主体与后处理装置之间的纸张的传送位置处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偏差。 因此,担心在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后处理装置传送时会发生卡纸 (JAM)等不良情况。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_44111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后处理装置的下 方设置有由上单元和下单元构成的工作台并通过使上单元相对于下单元上 下移动来调整后处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技术。
但是,根据特开2000—44111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由于具有由上单 元和下单元构成的工作台,因此后处理装置整体的构成较为复杂,成本 高。并且,根据特开2000—44111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无法倾斜地调整 后处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_128369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构成为使后 处理装置侧的连结部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来吸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和 后处理装置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偏差的技术。
但是,根据特开2002 — 128369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与特开平9一 77343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相同,无法改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 置之间的纸张的传送位置处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的偏差。因此,担心在纸 张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向后处理装置传送时会发生卡纸(JAM)等不良情 况。
除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装置以外的设备有时也会产生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容易地调整框体 相对于车轮的高度的车轮支承机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所 述车轮支承机构能够将从框体的底面突出的车轮支承在框体上并能够调整 框体相对于车轮的高度。
本发明涉及车轮支承机构,用于支承具有框体的装置,该车轮支承机
构包括车轮,从框体的底面突出;车轮轴,从所述车轮沿该车轮的旋转 轴方向延伸;车轮安装部件,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所述车轮轴的支座, 并且具有第一端部和间隔着所述支座而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 力_^间口p; 十7矽j乂/于、口p , w且i工/71 ^u十十ti 乂衣口p i丁 u'j/7i ^ai币,部tTJ FI、j
近,支承所述车轮安装部件,使得所述车轮安装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
自由地转动;转动限制部件,通过与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附近的部分配合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以及调整部件,通过连结
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与所述框体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范围,调整 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车轮的高度。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底面上具有通孔,所述车轮安装 部件在所述第二端部的附近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调整部件由螺栓构成, 所述螺栓具有头部和形成有外螺纹的轴部,所述转动限制部件具有与所述 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部和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通过使所 述螺栓的轴部穿过所述通孔,使其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并使所述头部与 所述通孔的周缘部配合,连结所述框体与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使得所述转 动限制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在高度方向上移动,通过使所述螺栓旋转 来调整所述转动限制部件的移动量,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范围。
另外,优选的是,包括卡定部,该卡定部在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上方 卡住所述第二端部的附近的部分,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框体具有刻度,所述转动限制部件具有刻度指 示部件,所述刻度指示部件能够沿所述刻度移动,通过使所述刻度指示部 件在所述刻度上对位而能够目视确认出所述转动限制部件相对于所述框体 的高度。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框体具有沿刻度延伸的狭缝,所述刻度指示部
件由能够在所述狭缝内移动的螺栓构成,并具有以下功能通过经由所述 狭缝连结所述框体与所述转动限制部件,将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保持在所述 框体上。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车轮安装部件具有形成该车轮安装部件的上表 面的上表面部,该上表面部具有能够使所述车轮的上侧比该车轮安装部件 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上表面开口部。
另外,优选的是,设置有多个所述车轮,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与所有的 所述车轮中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设置,分别独立地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 转动。
另外,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涉及设置有车轮支承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的后处理装置,所述车轮支承机构包括车轮,从框体的底面突出;车轮轴,从所述车轮沿该车轮的旋转轴方向延伸;车轮安装部件,具有可自由 旋转地支承所述车轮轴的支座,并且具有第一端部和间隔着所述支座而位 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转动支承部,设置在所述车轮 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的附近,支承所述车轮安装部件,使得所述车轮 安装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自由地转动;转动限制部件,通过与所述车 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附近的部分配合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 动;以及调整部件,通过连结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与所述框体来限制所述车 轮安装部件的转动范围,调整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车轮的高度。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置连 结而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后处理装置设置有车轮支承机构,该车轮 支承机构包括车轮,从框体的底面突出;车轮轴,从所述车轮沿该车轮 的旋转轴方向延伸;车轮安装部件,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所述车轮轴的 支座,并且具有第一端部和间隔着所述支座而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 一侧的第二端部;转动支承部,设置在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 的附近,支承所述车轮安装部件,使得所述车轮安装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 框体自由地转动;转动限制部件,通过与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二端 部附近的部分配合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以及调整部件,通过 连结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与所述框体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范围, 调整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车轮的高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能够将从框体的底面突出的车轮支承在框体上并能够 调整框体相对于车轮的高度的车轮支承机构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构成来容 易地调整框体相对于车轮的高度。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M1的正面图; 图2是从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连结的连结部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 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的立体图3是从下方观察图2所示的后处理装置1的基台部2的立体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拆除了外装板的状态的基台部2的立体图5是图3所示的基台部2的部分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的VI—VI线截面图7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状态拆除了车轮包围部件22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拆除了底面部件21等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使转动限制部件6与车轮安装部件4分离了的状态的图; 图10A是表示转动限制部件6的立体图IOB是表示从与图10A相反的一侧观察到的转动限制部件6的立体
图11是表示将基台部2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调整得较低的状态的截 面图(与图6对应的图);
图12是表示将基台部2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调整得较高的状态的截 面图(与图6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通过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Ml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简要情 况。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Ml的正面图。图 2是从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连结的连结部侧观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 式的后处理装置l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Ml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M2与后处理装置l连结而构成。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是复印机、数码复 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Ml的主要部分。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将图像形成 在纸张上并将形成有图像的纸张从排出口 (未图示)排出。
后处理装置1被设置成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的排出口侧连结。后 处理装置1对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排出的纸张进行后处理(装订、打 孔等)。在后处理装置1的下部(基台部2)上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轮 支承机构15。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通过在整体呈近似箱状的框体11的内部安装对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排出的纸张进行后处理 的各种后处理用部件(未图示)而构成。
后处理装置1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的左侧连结而使用。在后处理 装置1中,前侧是指预定的配置状态下的眼前侧。背侧(后侧)是指前侧 的相反侧。右侧是指预定的配置状态下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侧。左侧 是指右侧的相反侧。下侧是指具有移动用的车轮31的一侧。上侧是指下 侧的相反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后处理装置1包括箱状的主框架(未图示)并通 过在该主框架上安装有各种部件而构成。具体地说,后处理装置1通过在 主框架上安装形成后处理装置1的前表面lla的前表面部件、形成底面 21a的底面部件21、形成右侧面llb的右侧面部件、形成左侧面llc的左 侧面部件、形成上表面lld的上表面部件、以及形成背面的背面部件(未 图示)而构成。
在后处理装置1的右侧面llb的上部设置有纸张接收口 12。纸张接收 口 12是用于将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排出的纸张接收到后处理装置1的 内部的导入口。纸张经由纸张接收口 12而被导入到后处理装置1的内 部。
在后处理装置1的左侧面llc上具有主托盘14和辅托盘13。
框体11的下部由基台部2构成。在基台部2上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 轮支承机构15 (参照图6、图7等)。车轮支承机构15是能够将从框体 11的底面21a突出的车轮31支承在框体11 (基台部2)上并能够调整框 体11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的机构。
下面,参照图3至图12来说明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机构15 的基台部2。图3是从下方观察图2所示的后处理装置1的基台部2的立 体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拆除了外装板的状态的基台部2的立体图。图5 是图3所示的基台部2的部分放大图。图6是图4所示的VI—VI线截面 图。图7是表示从图5所示的状态拆除了车轮包围部件22的状态的图。图 8是表示从图7所示的状态拆除了底面部件21等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使转动限制部件6与车轮安装部件4分离了的状态的图。图IOA是表示转动限制部件6的立体图。图IOB是表示从与图IOA相反 的一侧观察到的转动限制部件6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将基台部2相对于 车轮31的高度调整得较低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的对应图)。图12是表 示将基台部2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调整得较高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的对 应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基台部2的四个角各设置有一个车轮31 。 本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机构15是支承从框体11的基台部2的底面 21a向下方突出的车轮31的机构。车轮支承机构15包括车轮轴32、车轮
、J"l^ /山 j —丄+ ^rpr. Ai7 r 一-丄17口 Arr/山 , A*^m 7tefr ^Vrz/山AA cfe Ttefr A田
艾农部Tt 4、行厶力又/抖部〕、孜厶力限帀y邵'l卞O、 TF力网楚部'l卞tfJ同/叉^]歪SJ糸
栓B1。
首先说明基台部2的详细情况。
如图3至图5所示,基台部2的底面21a由底面部件21形成。基台部 2的底面21a为整个框体11的底面。该底面的形状既可以为平面状,也可 以为曲面状。
底面部件21的整体的外形为矩形。底面部件21的外边缘从底面21a 向上方弯折而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外周壁2le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 第二外周壁21f。
底面部件21的中央部离开第一外周壁21e并开口。开口的底面部件 21的中央部形成有矩形的开口部21d。开口部21d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外 边缘从底面21a向上方弯折而形成了第一内壁21b。开口部21d的沿左右 方向延伸的外边缘从底面21a向上方弯折而形成了第二内壁21c。
在底面部件21的前侧和背侧分别设置有沿第二外周壁21f延伸的车轮 包围部件22。车轮包围部件22具有与底面部件21的沿左右方向的宽度大 致相同的长度。车轮包围部件22具有下部敞开的近似箱体形状。车轮包 围部件22大致包围车轮31中的、从底面部件21的底面21a向上的部分。 车轮包围部件22包括形成其上表面的上表面部22a,形成其前后方向的外 表面的外表面部22b,形成其左右方向的外表面的侧面部22c、 22c,以及 形成其前后方向的内表面的内表面部22d。在车轮包围部件22上,在平面 图中与车轮31大致重叠的区域形成有开口部22e。开口部22e从内表面部22d经过上表面部22a直至外表面部22b而开口 。
底面部件21和车轮包围部件22通过将底面部件21的第二外周壁21f 和车轮包围部件22的外表面部22b螺合固定并将底面部件21的第二内壁 21c和车轮包围部件22的内表面部22d螺合固定而连结。
在车轮包围部件22的外表面部22b和内表面部22d上设置有一对卡定 舌片(卡定部)23。 一对卡定舌片23在比车轮31靠近左右方向外侧的位 置处按照朝向车轮包围部件22的内侧而相对的方式分别从外表面部22b 的内表面和内表面部22d的内表面延伸出来。卡定舌片23通过将外表面 部22b或内表面部22d的一部分切成希腊字母屮的大写字母"n"字的形 状并将该切下的部分弯折而形成。如后所述,卡定舌片23是为了限制车 轮安装部件4向上方的过度的转动而设置的。
向框体1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高度调整螺栓Bl被组装在基台部2上。 高度调整螺栓Bl由具有头部Bll和形成有外螺纹的轴部B12的螺栓构 成。高度调整螺栓Bl是与转动限制部件6连结并调整框体11相对于车轮 31的高度的调整部件。高度调整螺栓Bl能够在框体11的高度方向上移动 并将转动限制部件6连结在框体11上。
如图3和图6所示,高度调整螺栓Bl的轴部B12穿过形成在底面部 件21 (底面21a)上的通孔21g。在将后处理装置1放置在地面F上的状 态下,如后所述,高度调整螺栓Bl经由转动限制部件6的第一内螺纹部 65被向上方提起。并且,在该状态下,高度调整螺栓Bl的头部Bll与底 面部件21的通孔21g (通孔21g的周围的底面21a)配合,因此高度调整 螺栓Bl不会从底面21a脱落。因此,能够通过调整高度调整螺栓Bl的头 部Bll与第一内螺纹部65的距离来限制车轮安装部件4的转动范围。
在车轮包围部件22的侧面部22c上形成有作为沿上下方向(即沿刻度 26的方向)延伸的狭缝的长孔24。高度固定螺栓B2 (后述)能够在上下 方向上移动地穿过长孔24。
在车轮包围部件22的侧面部22c上,接近长孔24而设置有刻度26。 即,高度固定螺栓B2能够沿刻度26移动。如后所述,刻度26用于确认 高度固定螺栓B2在长孔24中的位置。下面,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轮支承机构15的构成。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四个车轮31中,两个车轮31配置在框体11的 前表面侧,另外两个车轮31配置在框体11的背侧。
车轮轴32分别从车轮31沿车轮31的旋转轴方向延伸。车轮轴32延 伸的方向为框体11的前后方向。
如图6至图10B所示,车轮安装部件4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车轮轴 32的支座33。车轮安装部件4是具有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的长部 件。第二端部42是间隔着支座33而位于与第一端部41相反的一侧的端 部。即,支座33位丁第一端部4i与第二端部4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 支座33位于比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的中间位置靠近第二端部42的 位置。
通过车轮轴32可自由旋转地被支座33支承,车轮31可自由旋转地被 车轮安装部件4支承。
车轮安装部件4是下方敞开的近似箱状的部件。车轮安装部件4的长 度方向与框体11的左右方向一致。车轮安装部件4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 第一端部41和第二端部42。第一端部41是框体11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 部。第二端部42是框体11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车轮安装部件4包括 形成其上表面的上表面部43, 一对侧面部44、 44,以及一对相对舌片 45、 45。 一对侧面部44分别从上表面部43的、框体11的前后侧的边垂 下。 一对相对舌片45是从一对侧面部44、 44的、第二端部42侧的边分别 向相对的方向延伸出来的舌片。上表面部43与相对舌片45的上边缘之间 形成有能够插入转动限制部件6的第二配合部63 (后面将进行详细的说 明)的第一配合部46。即,第一配合部46设置在第二端部42的附近。 "第二端部42的附近"是指距离第二端部4210mm以内的范围。
上表面部43在与车轮31相对应的区域具有上表面开口部43a。上表 面开口部43a是用于使车轮31的上部比车轮安装部件4的上表面(上表面 部43)向上方突出而设置的。因此,车轮31的上部经由上表面开口部43a 从上表面部43突出。
支座33与车轮轴32相对应地分别(一对)设置在一对侧面部44、 44上。支座33通过侧面部44的下边缘的一部分向下方呈半圆状延伸并在延 伸出的部分上设置大小与车轮轴32相对应的孔部而形成。 下面,说明转动支承部5。
如图6至图10B所示,转动支承部5设置在车轮安装部件4的第一端 部41的附近。转动支承部5支承车轮安装部件4,使得该车轮安装部件4 能够相对于框体11 (基台部2)自由地转动。"第一端部41的附近"是 指距离第一端部4115mm以内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支承部5支承车轮安装部件4,使得该车轮安 装部件4能够相对于车轮包围部件22自由地转动。转动支承部5由支承轴 51、第一孔部52构成。第一孔部52设置在车轮安装部件4的侧面部44中 的第一端部41附近的部分上。此外,第二孔部53分别设置在车轮包围部 件22的外表面部22b和内表面部22d上。支承轴51穿过第一孔部52和第 二孔部53并被第一孔部52和第二孔部53可自由旋转地支承。通过该构 成,转动支承部5支承车轮安装部件4,使得该车轮安装部件4能够相对 于车轮包围部件22自由地转动。
下面,说明转动限制部件6。
如图6至图IOB所示,转动限制部件6通过与车轮安装部件4中的第 二端部42附近的部分配合来限制车轮安装部件4的转动。转动限制部件6 包括与高度调整螺栓Bl螺合的第一内螺纹部(内螺纹部)65、以及与第 一配合部46配合的第二配合部63。转动限制部件6通过使第一内螺纹部 65与高度调整螺栓Bl的轴部B12螺合(通过使高度调整螺栓Bl旋转) 来调整转动限制部件6的移动量,从而能够调整框体11 (基台部2)相对 于车轮31的高度。另外,转动限制部件6通过使第一配合部46与第二配 合部63配合而能够保持车轮安装部件4。转动限制部件6与所有的车轮 31相对应地设置,分别独立地限制车轮安装部件4的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限制部件6以底板部61、侧板部62、以及由 上板部构成的第二配合部63为主体而构成。转动限制部件6是在正面图 中具有希腊字母中的大写字母"n"字的形状的部件。底板部61具有近 似矩形状,在其中央部具有与高度调整螺栓Bl的轴部B12螺合的第一内螺纹部65。侧板部62从底板部61的、框体11的左右方向外边缘竖立。 在侧板部62上,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内螺纹部66。在第二内螺 纹部66上螺合作为刻度指示部件的高度固定螺栓B2 (后述)。即,转动 限制部件6包括刻度指示部件。
在一个转动限制部件6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内螺纹部66的理由是为了 实现转动限制部件6的通用化。
第二配合部63从侧板部62的上边缘向框体11的左右方向内侧延伸。 即,底板部61相对于侧板部62向同一方向从侧板部62的下边缘延伸出 来。并且,第二配合部63相对于侧板部62向同一方向从侧板部62的上边 缘延伸出来。
第二配合部63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从第二配合部63的左右方向内 边缘向外侧凹,从而形成了凹部63a。凹部63a是为了避免第二配合部63 与高度调整螺栓B1接触(碰撞)而设置的。
如后所述,第二配合部63插入到车轮安装部件4的第一配合部46中 并与其配合。
转动限制部件6还包括限制板64、 64。限制板64、 64分别从侧板部 62的前边缘的下部和后边缘的下部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限制板64在放 松了高度固定螺栓B2的状态下确保(限制)与车轮安装部件4的相对舌 片45的距离。
转动限制部件6通过使高度调整螺栓Bl与第一内螺纹部65螺合而与 高度调整螺栓Bl成为一体并在框体11的高度方向上移动。由此,转动限 制部件6能够调整其自身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可以通过使高度调整螺 栓Bl相对于第一内螺纹部65旋转来调整转动限制部件6相对于车轮31 的高度。
转动限制部件6通过使高度固定螺栓B2相对于第二内螺纹部66紧固 而被固定在车轮包围部件22的侧面部22c上。g卩,高度固定螺栓B2也具 有固定框体11与转动限制部件6的功能。另外,高度固定螺栓B2被插入 到长孔24中,因此能够调整高度固定螺栓B2相对于框体11 (详细地说即 车轮包围部件22)的高度。在车轮支承机构15中,能够利用刻度26来目视确认转动限制部件6 相对于框体11的高度。即,能够通过使高度固定螺栓B2在刻度26上对 位来调整转动限制部件6相对于框体11的高度。
在具有以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中, 一旦被放置在地面 F (参照图1)上,则来自地面F的反作用力经由车轮31、车轮轴32、以 及支座33而传至车轮安装部件4。由此,车轮安装部件4中的支座33的 部分被向上方按压。车轮安装部件4在第一端部41的附近可自由转动地 被转动支承部5支承。因此,车轮安装部件4的第二端部42侧以转动支承 部5的支承轴51为旋转屮心而向上方转动。
另一方面,通过转动限制部件6的第二配合部63插入到车轮安装部 件4的第一配合部46中,第一配合部46与第二配合部63配合。另外,转 动限制部件6在通过高度调整螺栓Bl与第一内螺纹部65的螺合而位于预 定的高度的状态下通过高度固定螺栓B2与第二内螺纹部66的连结而被固 定在车轮包围部件22的侧面部22c上。这里,在高度调整螺栓Bl经由转 动限制部件6的第一内螺纹部65被向上方提起的状态下,高度调整螺栓 Bl的头部Bll与底面部件21的底面21a配合。
因此,车轮安装部件4的相对舌片45的上边缘与转动限制部件6的第 二配合部63的下表面抵接。因此,通过转动限制部件6来限制车轮安装 部件4的以转动支承部5为转动中心的转动。结果,确定了车轮安装部件 4中的第二端部42附近的部分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进而,确定了经由 转动支承部5支承车轮安装部件4的框体11 (基台部2)的高度。
下面,说明调整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中的、框体11相对于车 轮31的高度的顺序。
例如,如图1所示,当将后处理装置1放置在地面F上时,后处理装 置1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的高度有时比期望的高度高。在这样的 情况下,优选降低后处理装置1的框体11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例如, 可以通过以下的顺序来降低框体11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
如图11所示,首先,放松高度固定螺栓B2,使转动限制部件6能够 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通过长孔24的形状等来限制(确定)转动限制部件6移动的自由度。然后,在相对于转动限制部件6的第一内螺纹部65放松 高度调整螺栓B1的方向上使高度调整螺栓B1旋转。由此,高度调整螺栓 Bl的头部Bll与第一内螺纹部65远离。由于第二配合部63被车轮安装部 件4的第一配合部46 (相对舌片45)向上方按压,转动限制部件6向上 方移动到高度调整螺栓Bl的头部Bll与基台部2的底面21a抵接的位 置。因此,车轮安装部件4中的第二端部42的附近的部分从基台部2的底 面部件21远离。相应地,基台部2的底面2la的附近的部分相对于车轮 31的高度变低。
一旦上表面部43被卡定舌片23卡住,则车轮安装部件4中的第二端 部42的附近的部分不会再向上方移动。g卩,卡定舌片23在车轮安装部件 4的上方卡住第二端部42的附近的部分,从而限制车轮安装部件4的转 动。
另外,通过紧固高度固定螺栓B2并将转动限制部件6固定在侧面部 22c上,能够利用刻度26来设定车轮安装部件4中的第二端部42的附近 的部分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进而能够设定框体11 (基台部2)相对于 车轮31的高度。
与上述顺序相反,可以通过以下的顺序来提高框体11 (基台部2)相 对于车轮31的高度。
首先,放松高度固定螺栓B2,使转动限制部件6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 动。然后,在相对于转动限制部件6的第一内螺纹部65紧固高度调整螺 栓Bl的方向上使高度调整螺栓Bl旋转。由此,高度调整螺栓B1的头部 Bll与第一内螺纹部65接近。由于第二配合部63被车轮安装部件4的第 一配合部46 (相对舌片45)向上方按压,转动限制部件6向上方移动到 高度调整螺栓Bl的头部Bll与基台部2的底面21a抵接的位置。因此, 车轮安装部件4中的第二端部42的附近的部分与基台部2的底面部件21 接近。相应地,基台部2的底面21a的附近的部分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变 咼。
一旦转动限制部件6的底板部61与底面部件21的上表面抵接,则车 轮安装部件4中的第二端部42的附近的部分不会再向下方移动。另外,通过紧固高度固定螺栓B2并将转动限制部件6固定在侧面部22c上,能 够利用刻度26来设定车轮安装部件4中的第二端部42的附近的部分相对 于车轮31的高度,进而能够设定框体11 (基台部2)相对于车轮31的高 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能够取得以下的各种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包括车轮安装部件4,具有可自由旋转
地支承车轮轴32的支座33,并且具有第一端部41和间隔着支座33而位 于与第一端部41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42;转动支承部5,设置在车轮 安装部件4的第一端部4i的附近,支承车轮安装部件4,使得车轮安装部 件4能够相对于框体11自由地转动;转动限制部件6,通过与车轮安装部 件4的第二端部42附近的部分配合来限制车轮安装部件4的转动;以及高 度调整螺栓B1,连结转动限制部件6与框体11,并且固定框体ll相对于 车轮31的高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能够以简单的构 成通过上述顺序等容易地调整框体11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
另外,在框体11的底面21a上具有通孔21g,高度调整螺栓Bl由能 够穿过通孔21g并在框体11的高度方向上移动的螺栓构成,车轮安装部 件4在第二端部42的附近具有第一配合部46,转动限制部件6具有与高 度调整螺栓Bl螺合的第一内螺纹部65和与第一配合部46配合的第二配 合部63。另外,转动限制部件6通过使第一内螺纹部65与高度调整螺栓 Bl螺合而与高度调整螺栓Bl成为一体并在框体11的高度方向上移动, 从而能够调整框体11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并且能够通过使第一配合部 46与第二配合部63配合来保持车轮安装部件4。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例如能够通过使高度调整螺 栓Bl相对于第一内螺纹部65旋转而容易地调整框体11相对于车轮31的 高度。
另外,框体11具有卡住车轮安装部件4中的第二端部42附近的部分 的卡定舌片23。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即使在没有将转 动限制部件6保持在框体11上的状态下,也能够限制车轮安装部件4向上 方的过度的转动。另外,框体11具有刻度26,转动限制部件6具有高度固定螺栓B2, 通过使高度固定螺栓B2在刻度26上对位,能够目视确认出转动限制部件 6相对于框体11的高度。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例如通 过确定将与一个车轮31相对应的转动限制部件6设定为期望高度的刻度 26的值并将该确定了的值应用于与其他三个车轮31相对应的转动限制部 件6,能够容易地调整与所有的车轮31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转动限制部件 6的高度。
另外,高度固定螺栓B2具有将转动限制部件6保持在框体11上的功 能。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i,例如能够取得当使具有车轮 支承机构15的后处理装置1移动时车轮31非常稳固的效果。
另外,车轮安装部件4的上表面部43具有能够使车轮31的上侧比车 轮安装部件4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上表面开口部43a。因此,根据本实 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例如可以取得能够不受车轮安装部件4的大小的 限制而增大车轮31的直径的效果。
另外,转动限制部件6与所有的车轮31相对应地设置,分别独立地 限制车轮安装部件4的转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1;能 够针对每个车轮31独立地调整其附近的框体11的高度。例如在将后处理 装置1放置在凹凸不平的地面F或倾斜的地面F上时是非常有效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而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利用螺栓的螺合来进行转动限 制部件6与框体11的相对位置的调整、相对位置的固定等并调整框体11 相对于车轮31的高度,但是调整该高度的构成不限于此。
高度调整螺栓Bl的轴向不限于垂直向上,也可以相对于铅垂线稍微 地倾斜。
对图像形成装置Ml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M2)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 制,也可以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数码复合机等。
本发明的车轮支承机构能够应用于除了后处理装置1以外的装置等中 的车轮支承机构。本申请要求基于申请号为2008-063367、申请日为2008.2.6的日本专 利申请的优先权。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轮支承机构,用于支承具有框体的装置,包括车轮,从框体的底面突出;车轮轴,从所述车轮沿该车轮的旋转轴方向延伸;车轮安装部件,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所述车轮轴的支座,并且具有第一端部和间隔着所述支座而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转动支承部,设置在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的附近,支承所述车轮安装部件,使得所述车轮安装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自由地转动;转动限制部件,通过与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附近的部分配合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以及调整部件,通过连结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与所述框体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范围,调整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车轮的高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支承机构,其中, 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底面上具有通孔,所述车轮安装部件在所述第二端部的附近具有第一配合部, 所述调整部件由螺栓构成,所述螺栓具有头部和形成有外螺纹的轴部,所述转动限制部件具有与所述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部和与所述第一配 合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通过使所述螺栓的轴部穿过所述通孔,使其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并 使所述头部与所述通孔的周缘部配合,连结所述框体与所述转动限制部 件,使得所述转动限制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在高度方向上移动,通过使所述螺栓旋转来调整所述转动限制部件的移动量,限制所述车 轮安装部件的转动范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支承机构,其中,包括卡定部,该卡定部在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上方卡住所述第二端部的附近的部分,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支承机构,其中, 所述框体具有刻度, 所述转动限制部件具有刻度指示部件, 所述刻度指示部件能够沿所述刻度移动,通过使所述刻度指示部件在所述刻度上对位而能够目视确认出所述转 动限制部件相对于所述框体的高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支承机构,其中,所述框体具有沿刻度延伸的狭缝,所述刻度指示部件由能够在所述狭缝内移动的螺栓构成,并具有以下功能通过经由所述狭缝连结所述框体与所述转动限制部件,将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保持在所述框体上。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支承机构,其中, 所述车轮安装部件具有形成该车轮安装部件的上表面的上表面部, 该上表面部具有能够使所述车轮的上侧比该车轮安装部件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上表面开口部。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支承机构,其中, 设置有多个所述车轮,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与所有的所述车轮中的每一个相对应地设置,分别 独立地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
8. —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后处理装置,设置有车轮支承机构,该车轮支 承机构包括车轮,从框体的底面突出;车轮轴,从所述车轮沿该车轮的旋转轴方向延伸;车轮安装部件,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所述车轮轴的支座,并且具有 第一端部和间隔着所述支座而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 部;转动支承部,设置在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的附近,支承 所述车轮安装部件,使得所述车轮安装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自由地转动;转动限制部件,通过与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附近的部分 配合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以及调整部件,通过连结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与所述框体来限制所述车轮安 装部件的转动范围,调整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车轮的高度。
9.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与后处理装置连结而构 成,所述后处理装置设置有车轮支承机构,该车轮支承机构包括车轮,从框体的底面突出;车轮轴,从所述车轮沿该车轮的旋转轴方向延伸;车轮安装部件,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承所述车轮轴的支座,并且具有 第一端部和间隔着所述支座而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 部;转动支承部,设置在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的附近,支承 所述车轮安装部件,使得所述车轮安装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框体自由地转 动;转动限制部件,通过与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附近的部分 配合来限制所述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以及调整部件,通过连结所述转动限制部件与所述框体来限制所述车轮安 装部件的转动范围,调整所述框体相对于所述车轮的高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支承机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车轮支承机构用于支承具有框体的装置并包括车轮,从框体的底面突出;车轮轴;车轮安装部件,具有支承车轮轴的支座,并且具有第一端部和间隔着支座而位于与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转动支承部,设置在车轮安装部件的第一端部的附近,支承车轮安装部件,使得该车轮安装部件能够相对于框体自由地转动;转动限制部件,通过与车轮安装部件的第二端部附近的部分配合来限制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以及调整部件,通过连结转动限制部件与框体来限制车轮安装部件的转动范围,固定框体相对于车轮的高度。
文档编号B65H37/04GK101531295SQ20091000933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2日
发明者田口彻也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