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592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医药、食品包装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输送安瓿等瓶类容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药、食品、化工等包装设备中,存在大量针对瓶类容器的输送机构,比如在医药灌装的流水线上,就有专门针对安瓿瓶的输送机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流水线越来越长,对于传送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上述设备中,如何通过设计新的输送机构来提高瓶类容器传送的平稳性、传送效率、简化整机设备结构和复杂度以及减小整机体积等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从业者在中国专利99804753. 8中提出了一种传送装置的技术方案,它将安瓿或瓶类容器从一个连续运转的输送轮输送到节拍式驱动的传送齿板上。在该装置中,至少需要采用两个传送齿板并采用分段式传送机构,该机构由凸轮或伺服驱动,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就在于该装置由于需要采用两个传送齿板的分段式传送机构,因而需要相对较大的占地面积;又因该机构由凸轮或伺服驱动,因而需要较高的输送成本;同时,对于不同大小的安瓿或瓶类容器,则需要更换不同的两个传送齿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且只需较小的占地面积的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包括一个连续输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第一输送装置和一个用来节拍式驱动并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第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安瓿或瓶类容器从第一输送装置传送到第二输送装置的传送元件和一个与第一输送装置在部分区域内同步运动的真空吸附传送元件,所述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与真空吸附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在第一输送装置的区域中重叠,并在所述重叠区域内与第一输送装置同步运动以将安瓿或瓶类容器从第一输送装置的容置部中承接出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为具有第一容置部的输送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具有第二容置部的输送齿板,所述传送元件为包括第三容置部的传送齿板,所述真空吸附传送元件包括真空吸附带,所述真空吸附带上开设有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并位于安瓿或瓶类容器底部的真空吸附孔。所述传送齿板包括两块板构件,所述板构件中一个的位置高于输送齿板,另一个的位置低于输送齿板。所述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为矩形,所述运动路线包括沿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以输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向前运动和远离导向件以松开安瓿或瓶类容器的向后运动。所述真空吸附带的运动路线为直线往返,所述运动路线包括一个真空吸附保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向前运动和一个释放真空后的向后运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包括沿着安瓿或瓶类容器输送方向布置的导向件和朝着导向件移动将安瓿或瓶类容器靠紧的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且只需较小的占地面积。通过真空吸附安瓿或瓶类容器的底部,对于不同大小的安瓿或瓶类容器,仅需要更换一个传送齿板即可。另外,通过改变容置安瓿或瓶类容器的容置部数目,可以简单地与节拍式传送的各种节距相匹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例中于TO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例中于Tl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例中于T2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例中于T3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例中于T4时刻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真空吸附带和传送齿板的运动路线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输送齿板的运动路线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真空吸附传送元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包括一个连续输送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第一输送装置和一个用来节拍式驱动并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第二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将安瓿或瓶类容器1从第一输送装置传送到第二输送装置的传送元件和一个与第一输送装置在部分区域内同步运动的真空吸附传送元件,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与真空吸附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在第一输送装置的区域中重叠,并在所述重叠区域内与第一输送装置同步运动以将安瓿或瓶类容器1从第一输送装置的容置部中承接出来。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为具有第一容置部13的输送轮11,第二输送装置为具有第二容置部14的输送齿板12,传送元件为包括第三容置部21的传送齿板19,真空吸附传送元件包括真空吸附带18,真空吸附带18上开设有与真空发生装置(图中未示)相连并位于安瓿或瓶类容器1底部的真空吸附孔20,真空发生装置为常规件,在此不再赘述。正如现有技术一样,在输送轮11以及在输送齿板12和传送齿板19的周围,具有供安瓿或瓶类容器1在其上沿着滑动用的适当形状的导向件或板。例如,传送齿板19包括两块板构件, 板构件中一个的位置高于输送齿板12,另一个的位置低于输送齿板12。传送齿板19固定于一根杆上,并与杆的连接。杆可在一个滑块中垂直于安瓿或瓶类容器1或输送齿板12的输送方向3移动。该滑块与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相连,比如它可以采用凸轮控制机构,该驱动装置也可采用伺服电机,以便于与输送齿板12的各种输送速度或控制量相匹配。传送齿板19应该可在导向杆上沿着与安瓿或瓶类容器1输送方向3相反的方向纵向移动一端较远的距离,使得面向传送齿板19的部分传送齿板容置部21可以到达输送轮11的区域。 由于该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一致,为了使图简化起见,上述构件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沿着安瓿或瓶类容器1输送方向布置的导向件15和朝着导向件15移动将安瓿或瓶类容器靠紧的固定板16。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安瓿瓶灌装封口设备为例,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用来将以无序流输送给输送轮11的安瓿或瓶类容器1传送到下级的、按节拍工作的加工工位。输送齿板12与输送轮11呈相对的偏置状布置,输送轮11围绕一个垂直旋转轴线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输送轮11 一侧,安瓿或瓶类容器1被引入输送轮11的容置部13 中,导向件15 —直延伸至输送轮11。参见图1、图6和图7,输送方向3为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输送方向,输送齿板运动路线7和传送齿板运动路线5均为沿逆时针方向运动的矩形,真空吸附带运动路线4为直线往返,其包括一个真空吸附保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向前运动和一个释放真空后的向后运动。传送齿板运动路线5中包括了沿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以输送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向前运动和远离导向件15以松开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向后运动。输送齿板运动路线7和传送齿板运动路线5中沿输送方向3分布的移动轨迹段平行且紧邻导向件15,这样安瓿或瓶类容器1在输送中能够始终在导向件15与输送齿板12以及传送齿板19的容置部、真空吸附带18的真空吸附部之间被导送。工作原理以360°表示节拍式移动的一个周期,其每转过90°为一个时刻,如图1-图5所示为一个完成的输送步骤。在T0=0°时刻,固定板16将事先输送来的安瓿或瓶类容器1固定靠在导向件15 上,同时,输送齿板12与导向件15间隔一定距离,向左移动去承接其他的安瓿或瓶类容器 1,两个相互间无间隔连接的传送齿板19、真空吸附带18同步地以与输送轮11的圆周速度相同的速度沿输送方向3移动,其中,传送齿板19正好处在输送轮11之外。在Tl=90°时刻,真空吸附带18与输送轮11同步移动以便将输送轮容置部13中的安瓿或瓶类容器1转送到真空吸附带18的真空吸附孔20上去。由于真空力作用,安瓿或瓶类容器1被相对固定在真空吸附孔20上而不会移位。在间隔时间中相对于真空吸附带18在其纵向移动被加速的传送齿板19与导向件15之间有一定间隔。而这时输送齿板 12正好已经将事先由传送齿板19输送过来的安瓿或瓶类容器1承接出来,并使安瓿或瓶类容器1与导向件15保持接触。在Τ2=180°时刻,固定板16与导向件15间隔一定距离,此时,输送齿板12将安瓿或瓶类容器1沿导向件15输送。传送齿板19经过与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传送方向3相反的方向移动以后与真空吸附带18重叠。在Τ3=270°时刻,传送齿板19与输送轮11啮合并且同步运动,真空吸附带18向后运动。在此,有一部分输送齿板容置部21处在输送轮11的区域中,使得在360°时,真空吸附带18结束其回程,直接又与传送齿板19连接上,这样能确保输送轮11中的每一只安瓿或瓶类容器1不是被真空吸附带18承接过去,就是被传送齿板19承接过去。固定板16 运动并靠在导向件15上,此时输送齿板12与导向件15间隔一定距离,处在右边的终端位置。在T4=360°时刻,各部件回到TO时刻的状态,进入下一个循环。下面对于图1至图5中瞬时状态之外的情况进行更准确的说明,真空吸附带18在 0°至沈0°之间与输送轮11同步运动。传送齿板19则是在230°至360°之间以及在0° 至30°之间与输送轮11同步运动。在30°至130°之间安瓿或瓶类容器1向输送齿板12 上进行传送,在130°至230°之间,传送齿板19进行其回程。由于安瓿或瓶类容器1仅被真空吸附于真空吸附带18上,故传送齿板19可将安瓿或瓶类容器1在真空吸附带18强行拖动以满足传送齿板19的运动要求。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例如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真空吸附传送元件和传送元件,也可以将安瓿或瓶类容器1从一个节拍式工作的输送装置传送给一个连续工作的输送装置,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包括一个连续输送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第一输送装置和一个用来节拍式驱动并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第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将安瓿或瓶类容器(1)从第一输送装置传送到第二输送装置的传送元件和一个与第一输送装置在部分区域内同步运动的真空吸附传送元件,所述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与真空吸附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在第一输送装置的区域中重叠,并在所述重叠区域内与第一输送装置同步运动以将安瓿或瓶类容器(1)从第一输送装置的容置部中承接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为具有第一容置部(13)的输送轮(11),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具有第二容置部(14)的输送齿板(12),所述传送元件为包括第三容置部(21)的传送齿板(19),所述真空吸附传送元件包括真空吸附带(18),所述真空吸附带(18)上开设有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并位于安瓿或瓶类容器(1)底部的真空吸附孔(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齿板 (19)包括两块板构件,所述板构件中一个的位置高于输送齿板(12),另一个的位置低于输送齿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安瓿或瓶类容器(1)输送方向布置的导向件(1 和朝着导向件(15)移动将安瓿或瓶类容器(1)靠紧的固定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为矩形,所述运动路线包括沿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以输送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向前运动和远离导向件(15)以松开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向后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带(18)的运动路线为直线往返,所述运动路线包括一个真空吸附保持安瓿或瓶类容器(1)的向前运动和一个释放真空后的向后运动。
专利摘要一种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装置,包括一个连续输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第一输送装置和一个用来节拍式驱动并传送安瓿或瓶类容器的第二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将安瓿或瓶类容器从第一输送装置传送到第二输送装置的传送元件和一个与第一输送装置在部分区域内同步运动的真空吸附传送元件,所述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与真空吸附传送元件的运动路线在第一输送装置的区域中重叠,并在所述重叠区域内与第一输送装置同步运动以将安瓿或瓶类容器从第一输送装置的容置部中承接出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且只需较小的占地面积等优点。
文档编号B65B43/48GK201951734SQ20102068715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刘振 申请人: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