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缓冲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885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缓冲箱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ー种箱体,特别是关于ー种双层缓冲箱体。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使用于装载物件的包装箱体,均为单层的硬纸板所制成,因此,为了防止搬运的过程中造成内装物件的损伤,需在箱体内加入缓冲材料,例如加入发泡塑料(聚苯こ烯,EPS)或保丽龙,以加强内装物件的保护效果,使内装物件免于搬运过程中的损伤。尤其当物件为电子产品时,大都在包装箱体内大量使用缓冲材料,使箱体具有抗震动及抗冲击的缓冲特性而保护电子产品,以减少搬运过程所造成的损伤。除了上述需使用大量的缓冲材料外,一般的包装箱体想到取出内部物件时,都是打开某ー侧面的硬纸板而由该侧板取出。然而,如果是电路板等板状物件时,其包装箱体的 侧板面积一般相对较小,在取出物件的过程中,容易因卡住箱体的两侧而使物件取出时较为困难。可能需要一人捉住箱体,而另一人伸手入箱体,才能将内部的电路板取出,因此,取出物件时相当不方便。承上,已知的包装箱体中,不仅箱体本身没有抗震动及抗撞击的缓冲特性,因此,需要使用缓冲材料来保护内部物件,此将造成增加环境的负担而相当不环保。另外,在取出内部物件时,都是由ー较小面积的侧板中取出物件,取出物件时也相对较为困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双层缓冲箱体,不仅具有抗震动及抗撞击的缓冲特性而不必使用缓冲材料,取出内部物件时也相当容易,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不仅具有抗震动及抗撞击的缓冲特性而不必使用缓冲材料,取出内部物件时也相当容易的双层缓冲箱体。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双层缓冲箱体包括底部、两个侧部以及前侧部。底部具有相对的两个侧边及分别连接两个侧边的前侧边。两个侧部分别具有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两个侧部由分别连接于两个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之间间隔第一缓冲空间。前侧部具有第二内板及第ニ外板,前侧部由连接于前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第二内板及第ニ外板之间间隔第二缓冲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底部还具有连接两侧边的后侧边,后侧边相对于前侧边。在一实施例中,底部还具有邻设于两个侧边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两个侧部折叠而成吋,两个侧部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底部还具有邻设于前侧边的第二连接部,前侧部折叠而成时,前侧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前侧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一耳部,第一耳部在前侧部折叠而成时容置于第一缓冲容间。在一实施例中,两个侧部还分别具有两个突出部,上述两个突出部相对而设,底部还具有两个第三连接部邻设于底部的后侧边,两个突出部在两个侧部折叠时与上述两个第三连接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两个侧部还具有两个第二耳部分别邻设于两个突出部,两个第二耳部在两个侧部折叠而成时盖合于两个突出部的侧边。在一实施例中,双层缓冲箱体还包括后侧部,其与后侧边连接,后侧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三耳部,第三耳部在后侧部折叠而成时容置于第一缓冲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双层缓冲箱体还包括顶部,其与后侧部连接,其中,底部的面积大于两个侧部及前侧部,顶部的面积大于两个侧部、前侧部及后侧部。在一实施例中,双层缓冲箱体折叠而成时,顶部与底部相对而设。在一实施例中,顶部还具有多个第四耳部,当双层缓冲箱体折叠而成时,多个第四耳部分别对应卡合于两个侧部及前侧部。 在一实施例中,双层缓冲箱体折叠而成时,其内层与外层分别具有八个支撑点。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因依据本发明的双层缓冲箱体的底部具有相対的两个侧边及分别连接两个侧边的前侧边,两个侧部分别具有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两个侧部由分别连接于两个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之间间隔第一缓冲空间,而前侧部具有第二内板及第ニ外板,前侧部由连接于前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且第二内板及第ニ外板之间间隔第二缓冲空间。藉此,当双层缓冲箱体折叠而成吋,两个侧部及前侧部分别具有折叠而成的内板及外板,此设计可使箱体本身具有抗震动及抗撞击的缓冲特性,故可減少缓冲材料的用量,甚至不必使用缓冲材料就可达到保护其内部物件的目的。另外,本发明的双层缓冲箱体欲取出内装的物件吋,也可很容易地将物件自双层缓冲箱体取出。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双层缓冲箱体的展开示意图;图2A至图2D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双层缓冲箱体的组合过程示意图;图3为侧部的突出部的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參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双层缓冲箱体,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标号加以说明。请參照图I、图2A至图2D所示,其分别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双层缓冲箱体I的展开示意图及组合过程示意图。本发明的双层缓冲箱体I为折叠而成,而其材料为硬纸板,并为一体成形。其中,双层缓冲箱体I包括两个侧部11、前侧部12以及底部13。底部13具有侧边131、前侧边132及与侧边131相对的另ー侧边133。底部13还具有连接两侧边131、133的后侧边134,且后侧边134相对于前侧边132。侧部11分别具有折叠而成的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且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之间间隔第一缓冲空间S (图I未显示)。換言之,如图2A所示,当侧部11折叠而站立时会形成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且第一内板111与第一外板112之间可形成第一缓冲空间S。其中,第一外板112分别具有贯穿孔O,以方便搬运双层缓冲箱体I之用。另外,这些侧部11由分别连接于这些侧边131、133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前侧部12具有折叠而成的第二内板121及第ニ外板122,第二内板121及第ニ外板122之间间隔第二缓冲空间(图未显示)。而前侧部12由连接于前侧边132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其中,如图2B所示,前侧部12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一耳部123,第一耳部123在前侧部12折叠而站立时容置或插入于第一缓冲空间S。底部13分别与这些侧部11及前侧部12连接。其中,前侧边132分别连接两侧边131、133。两侧边131、133分别与两侧的这些侧部11连接,而前侧边132与前侧部12连接。另外,如图I所示,这些侧部11分别利用两个第一转折部Tl与底部13的两侧边131、133连接,而前侧部12利用第二转折部T2与底部13的前侧边132连接。另外,底部13还具有邻设于侧边131、133的两个第一连接部Cl,且这些侧部11折叠而成吋,这些侧部11分别与这些第一连接部Cl连接。換言之,如图I及图2A所示,当这 些侧部11折叠而成时,其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站立起来,并使得第一内板111分别连接于这些第一连接部Cl。如图I所示,左侧的第一内板111的左侧部分的剖面线连接于底部13左侧的第一连接部Cl,而右侧的第一内板111的右侧部分的剖面线连接于底部13右侧的第一连接部Cl。其中,可利用黏合、钉合、卡合、压合或其它方式,使这些侧部11的第一内板111分别与这些第一连接部Cl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黏合为例。底部13还具有邻设于前侧边132的第二连接部C2,当前侧部12折叠而成吋,前侧部12与第二连接部C2连接。换言之,当前侧部12折叠而成时,前侧部12的第二内板121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部C2。如图I所示,第二内板121左侧部分的剖面线连接于第二连接部C2。其中,可利用黏合、钉合、卡合、压合或其它方式,使前侧部12的第二内板121与第二连接部C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压合为例。另外,底部13的面积大于两个侧部11及前侧部12。換言之,如图I所示,底部13的面积比侧部11、前侧部12大。因此,可例如将电路板、液晶电视或平板电脑等平板状的物件平放于双层缓冲箱体I的底部13。两个侧部11还分别具有两个相对而设的突出部113。在此,突出部113分别为ー条状板。另外,底部13还可具有两个第三连接部C3邻设于底部13的后侧边134,这些突出部113在这些侧部11折叠时与第三连接部C3连接。如图I所示,左侧的突出部113的左侧部分的剖面线连接于底部13左侧的第三连接部C3,而右侧的突出部113的右侧部分的剖面线也连接于底部13右侧的第三连接部C3。其中,可利用黏合、钉合、卡合、压合或其它方式,使这些突出部113分别与这些第三连接部C3连接。在此,以黏合为例。此外,请參照图I及图3所示,其中,图3为侧部11的突出部113的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图。其中,这些侧部11还可具有两个第二耳部114,这些第二耳部114分别邻设于这些突出部113,而这些第二耳部114在这些侧部11折叠而成时盖合于这些突出部113的侧边。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清楚说明,图3的第二耳部114以虚线表示。另外,图2A至图2C并未显示第二耳部114。双层缓冲箱体I还可包括后侧部14及顶部15。后侧部14与后侧边134连接。其中,后侧部14利用第三转折部T3与后侧边134连接。另外,如图2B及图3所示,后侧部14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三耳部141,第三耳部141折叠而成时具有第三内板1411与第三外板1412,且第三内板1411与第三外板1412在后侧部14折叠而成时容置或插入于第一缓冲空间S内。顶部15与后侧部14连接,顶部15的面积大于这些侧部11、前侧部12及后侧部14。另外,如图2B至图2D所示,双层缓冲箱体I折叠而成时,顶部15与底部13相对而设。另外,顶部15可具有多个第四耳部151,当双层缓冲箱体I折叠而成而使顶部15盖合于这些侧部11及前侧部12时,这些第四耳部151对应卡合于这些侧部11及前侧部12。在本实施例中,以四只第四耳部151为例,当然,使用者也可依其需求设置多于4只或少于4只的第四耳部151,只要顶部15盖合时可使顶部15连接于侧部11及前侧部12而成为一四方体的箱体即可。另外,也可使用卡合以外的其它连接方式,例如黏合或以胶带贴合,使顶部15盖合并连接于侧部11及前侧部12。此外,请參照图2C的圆圈所示,当双层缓冲箱体I折叠而成时,其内层与外层分别具有八个支撑点。因此,双层缓冲箱体I的内、外层共可具有16个支撑点。此16个支撑点可使双层缓冲箱体I本体具有抗震动及抗撞击的缓冲特性,故可減少缓冲材料的用量,甚 至可不必使用缓冲材料就可保护其内部物件免于搬运时的损伤。请再次參照图2A至图2D所示,以说明本发明的双层缓冲箱体I的组装过程。如图2A所示,首先,将两侧的侧部11延着虚线分别折叠,使其内板111及外板112站立而使得内板111及外板112之间分别形成第一缓冲空间S。其中,将这些侧部11的第一内板111 (如图2A左侧的侧部11的第一内板111的左侧剖面线及右侧的侧部11的第一内板111的右侧剖面线)分别黏合于对应的这些第一连接部Cl。因此,侧部11可分别具有折叠而成的第一内板111及第一外板112而形成双层缓冲箱体I之两个侧壁。再者,侧部11的这些突出部113在这些侧部11折叠时亦站立,并使其分别黏合于第三连接部C3。此时,将这些第二耳部114 (图2A未显示)盖合于这些突出部113的侧边。接着,如图2B所示,前侧部12压合于第二连接部C2而与第二连接部C2连接,其中,前侧部12已折叠但其第二内板121及第ニ外板122并未站立,而前侧部12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的第一耳部123可分别插入于这些侧部11所形成的第一缓冲空间S内。另外,第三耳部141折叠后,将后侧部14折叠,就可使这些第三耳部141形成的第三内板1411与第三外板1412插入第一缓冲空间S内(可參照图3所示)。接着,如图2C所示,使已折叠的前侧部12站立,以形成第二内板121、第二外板122及之间的第二缓冲空间(图未显示),而前侧部12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的第一耳部123分别插入于这些侧部11所形成的第一缓冲空间S内。再如图2D所示,盖合顶部15,并使顶部15的这些第四耳部151对应卡合于这些侧部11及前侧部12的卡槽内。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的组装步骤只是组装的ー种顺序,使用者当然也可使用另ー组装顺序,以组立双层缓冲箱体I。例如在图2B中可先使已折叠的前侧部12站立,以形成第二内板121及第ニ外板122后,再在图2C中折叠第三耳部141及后侧部14等等。综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双层缓冲箱体的底部具有相对的两个侧边及分别连接两个侧边的前侧边,两个侧部分别具有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两个侧部由分别连接于两个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之间间隔第一缓冲空间,而前侧部具有第二内板及第ニ外板,前侧部由连接于前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且第二内板及第二外板之间间隔第二缓冲空间。藉此,当双层缓冲箱体折叠而成吋,两个侧部及前侧部分别具有折叠而成的内板及外板,此设计可使箱体本身具有抗震动及抗撞击的缓冲特性,故可減少缓冲材料的用量,甚至不必使用缓冲材料就可达到保护其内部物件的目的。另外,本发明的双层缓冲箱体欲取出内装的物件吋,也可很容易地将物件自双层缓冲箱体取出。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的。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于权利要求书的范 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具有相对的两个侧边及分别连接所述两个侧边的前侧边; 两个侧部,分别具有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所述两个侧部由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所述第一内板及所述第一外板之间间隔第一缓冲空间;以及前侧部,具有第二内板及第二外板,所述前侧部由连接于所述前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所述第二内板及所述第二外板之间间隔第二缓冲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还具有连接所述两个侧边的后侧边,所述后侧边相对于所述前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还具有邻设于所述两个侧边的两个第一连接部,所述两个侧部折叠而成时,所述两个侧部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还具有邻设于所述前侧边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前侧部折叠而成时,所述前侧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一耳部,所述第一耳部在所述前侧部折叠而成时容置于所述第一缓冲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部还分别具有两个突出部,所述两个突出部相对而设,所述底部还具有两个第三连接部邻设于所述底部的后侧边,所述两个突出部在所述两个侧部折叠时与所述两个第三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部还具有两个第二耳部分别邻设于所述两个突出部,所述两个第二耳部在所述两个侧部折叠而成时盖合于所述两个突出部的侧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缓冲箱体还包括 后侧部,与所述后侧边连接,所述后侧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第三耳部,所述第三耳部在所述后侧部折叠而成时容置于所述第一缓冲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缓冲箱体还包括 顶部,与所述后侧部连接,其中,所述底部的面积大于所述两个侧部及所述前侧部,所述顶部的面积大于所述两个侧部、所述前侧部及所述后侧部。
10.根据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缓冲箱体折叠而成时,所述顶部与所述底部相对而设。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还具有多个第四耳部,当所述双层缓冲箱体折叠而成时,所述多个第四耳部分别对应卡合于所述两个侧部及所述前侧部。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层缓冲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缓冲箱体折叠而成时,其内层与外层分别具有八个支撑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双层缓冲箱体,包括底部、两个侧部以及前侧部。底部具有相对的两个侧边及分别连接两侧边的前侧边。这些侧部分别具有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这些侧部由分别连接于这些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第一内板及第一外板之间间隔第一缓冲空间。前侧部具有第二内板及第二外板,前侧部由连接于前侧边的一体成型板体折叠而成,第二内板及第二外板之间间隔第二缓冲空间。本发明不仅具有抗震动及抗撞击的缓冲特性而不必使用缓冲材料,取出内部物件时也相当容易。
文档编号B65D5/20GK102673856SQ20111006584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纪信宏 申请人: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