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车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0759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车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车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导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罐车的加热装置主要有外加温套式加热装置和内加热管式加热装置。加温套式加热装置主要应用于有中梁罐车,内加热管式加热装置主要应用于无底架罐车。外加温套式加热装置即在罐体外部下半部加装由角钢和薄钢板组成的夹套,当罐内介质需要加热时,将地面蒸汽热源通入夹套内进行加热。该加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维护使用方便等特点,但是该结构能源利用率不高,温升不均匀,在无底架罐车上与制动装置干涉而应用困难。 内加热管式加温装置是将加热管设置在罐体内部,对介质进行加热。该结构加热效率较高。但经过运用发现,内加热管式加热装置洗罐不方便,检修困难;加热管一旦意外损坏,导致介质泄漏,污染环境;底部存在加热盲区,加热卸车效果不理想。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提升我国铁路货车的运输能力,我国积极研发向大轴重铁路罐车;为有效降低自重,增加载重,大轴重铁路罐车一般采用无底架结构;如何提高无底架罐车加热结构的可操作性和卸车效率,成为带加热装置无底架罐车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罐车加热装置,即带导流槽的外加温套式加热装置,通过在外加热装置中设置导流槽,对加热蒸汽流向和流量进行导引,提高外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缩短卸车时间。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罐车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罐车罐体下部外表面,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设在加热板两端并沿罐体纵向设置的纵向支铁、设在纵向支铁与导流槽之间并沿罐体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向支铁以及导流槽;所述加热板的形状是与罐体形状相适配的圆弧形;所述环向支铁是多个,中部环向支铁上设置通汽孔,所述导流槽沿纵向支铁纵向设置,与环向支铁连接。上述导流槽上设置进汽口,所述进汽口设置在导流槽中部。上述导流槽上设置导流槽通汽孔,所述导流槽通汽孔的是多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环向支铁之间。上述导流槽上设置导水孔,所述导流槽导水孔的是多个。上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板是两块,所述两块加热板之间设置阀座支铁,所述阀座支铁与罐体底部连接;所述导流槽是两个,分别设置在阀座支铁两侧。上述加热装置的两端上部设置排汽口。上述环向支铁与纵向支铁的连接处设置圆弧形支铁连接件。上述圆弧形支铁连接件的截面是U形。
上述导流槽是U形导流槽。上述环向支铁上的通汽孔是U形或圆形,导流槽上通汽孔和导水孔是U形或圆形。上述环向支铁、纵向支铁、阀座支铁的截面形状是U形、方括号形或L形。上述环向支铁与纵向支铁的连接处圆弧过渡。本发明的罐车加热装置的优点是I)通过设置导流槽结构,对蒸汽进行有效分配,提高了蒸汽的利用效率,缩短了介质卸车时间;导流槽也可作为制动系统的支撑,解决了无底架罐车制动系统与外加热装置干涉问题,适用于有中梁和无底架罐车使用。2)导流槽为U型结构,导流槽中部设有进汽口,导流槽两个槽边设有U形或圆孔形的通汽孔,通过对导流槽上通汽孔的数量、面积和位置的合理设置,可以引导蒸汽的流向和·流量。导流槽两个槽边设有U形或圆孔形的导水孔,便于冷凝水的排放。3)加热时,外部蒸汽通过导流槽上进汽口进入加热装置,又通过导流槽上设置的通汽孔进入加热装置中环向支铁、纵向支铁、导流槽和罐体形成的各个小加热区域,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小加热区域均有足够的蒸汽量,提高了热场的均衡性。4)未冷凝的少量蒸汽可通过加热装置两端的排汽口排出,保证加热装置的安全性;加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设置在加热装置中部的排水口排出。5)本发明通过对蒸汽的导引和加温区域的分割,可以有效提高加热面积的利用率和热场的均衡性,保证了对罐体底部充分有效的加热,提高了罐内介质的加热卸车效果,提高卸车速度,缩短卸车时间。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本发明的罐车加热装置,包括加温板I、纵向支铁2、环向支铁3、导流槽
4、阀座支铁5、排汽口 6、进汽口 7以及排水口 8 ;整个加热装置设置在罐体下部外表面,与罐体组焊而成。加热装置的形状与罐体形状相适配,即为圆弧形状。阀座支铁5焊接在罐体底部,环向支铁3沿罐体圆周方向设置,环向支铁3是多个,设置在纵向支铁2和导流槽4之间,纵向支铁2沿罐体纵向设置,每个环向支铁3都与导流槽4连通,可以使蒸汽进入环向支铁3 ;中部的环向支铁3设有U形或圆形的通汽孔30,加热时,外部蒸汽通过导流槽上进汽口 7进入加热装置,由于环向支铁3和纵向支铁2将外加热装置的加热区域分割成数个小加热区域,各个小加热区域通过导流槽4上的导流槽通汽孔40和环向支铁3上设置的通汽孔30相互连通。蒸汽又通过导流槽4上设置的导流槽通汽孔40进入加热装置中各个小加热区域,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小加热区域均有足够的蒸汽量,提高了加热的均衡性。导流槽4设置在罐体下部,蒸汽在导流槽内高速流动,提高了蒸汽的冷凝换热系数,对罐体底部进行充分的加热,可以提高加热卸车速度。阀座支铁5设置在罐体下底面中部,为圆形或长圆形结构,避开罐体中部的聚液窝或排油阀座,方便加温板的组装。加热装置外部环向支铁3和纵向支铁2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可以有效降低该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并使外加热装置的整体更加美观。本发明采用环向支铁3与纵向支铁2的连接处设置圆弧形支铁连接件10的方式,圆弧形支铁连接件10的截面是U形。导流槽4设置在罐体底部左右两侧,纵向布置。导流槽为U型结构,导流槽中部设有进汽口 6,导流槽两个槽边设有U形或圆孔形的通汽孔,通过对导流槽上通汽孔的数量、面积和位置的合理设置,可以引导蒸汽的流向和流量。加温板I覆盖在环向支铁3、纵向支铁2和导流槽4上。未冷凝的少量蒸汽可通过加热装置两端的排汽口排出,保证加热装置的安全性;加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设置在导流槽上的导水孔流向加热装置中部,由加热装置中部设置的排水口排出。 本发明的罐车加热装置的环向支铁3、纵向支铁2、阀座支铁5的截面形状为U形、方括号形、L形或几种的形状的组合。
权利要求
1.罐车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罐车罐体下部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设在加热板两端并沿罐体纵向设置的纵向支铁、设在纵向支铁与导流槽之间并沿罐体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向支铁以及导流槽;所述加热板的形状是与罐体形状相适配的圆弧形;所述环向支铁是多个,中部环向支铁上设置通汽孔,所述导流槽沿纵向支铁纵向设置,与环向支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罐车加热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导流槽上设置进汽口,所述进汽口设置在导流槽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上设置导流槽通汽孔,所述导流槽通汽孔的是多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环向支铁中间。所述导流槽上设置导水孔,所述导流槽导水孔的是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罐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板是两块,所述两块加热板之间设置阀座支铁,所述阀座支铁与罐体底部连接;所述导流槽是两个,分别设置在阀座支铁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两端上部设置排汽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罐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支铁与纵向支铁的连接处设置圆弧形支铁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支铁连接件的截面是U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罐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是U形导流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罐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支铁上的通汽孔是U形或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罐车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支铁、纵向支铁、阀座支铁的截面形状是U形、方括号形或L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罐车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罐车罐体下部外表面,包括加热板、设在加热板两端并沿罐体纵向设置的纵向支铁、设在纵向支铁与导流槽之间并沿罐体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向支铁以及导流槽;加热板的形状是与罐体形状相适配的圆弧形;环向支铁是多个,中部环向支铁上设置通汽孔,导流槽沿纵向支铁纵向设置,与环向支铁连接。本发明的罐车加热装置,即带导流槽的外加温套式加热装置,通过在外加热装置中设置导流槽,对加热蒸汽流向和流量进行导引,提高外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缩短卸车时间。
文档编号B65D88/74GK102837912SQ2011101735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赵宏刚, 韩志坚, 郭小锋, 侯军, 郑继承, 金耀辉, 周建辉, 雷秋娥 申请人: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