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托盘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242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品托盘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收容药品的药品托盘自动供给至托盘输送线的药品托盘供给
直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通过将层叠的容器从位于最下位依次取出而达到能够自动供给的包装容器的自动供给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虽然记载了包装容器的自动取出,但是对于将包装容器内隔开方面未公开,因此,也完全没有检测其隔开位置的想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06-183568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判断将药品托盘内隔开的隔板的位置是否恰当的功能的托盘供给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提供一种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构成具备药品托盘,其通过安装隔板而将内部区划为多个收容部;托盘检测传感器,其检测上述药品托盘是否被定位于规定位置;移动体,其能够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可移动,具有在移动到上述检测位置时能够检测上述各隔板的隔板检测传感器;驱动部件,其使上述移动体移动;控制部件,当由上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位于规定位置时,使上述驱动部件驱动而使上述移动体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上述控制部件,当尽管由上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定位于规定位置并已使上述移动体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却不能检测到应由上述隔板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全部隔板时,判断为错误。根据该构成,能够自动地检测药品托盘的分隔位置并搬送到下一工序。另外,能够简单且廉价地进行制造,在错误检测时也不会发生损伤等不良情况。 上述移动体只要以驱动轴为中心,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能够转动地被支承即可。优选的是,上述移动体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板状体,在对应于上述各隔板的位置分别具备切口部,上述隔板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位于上述各切口部的各隔板。优选的是,上述隔板检测传感器有多个,被设置于上述各切口部,上述控制部件在不能由上述各隔板检测传感器的任意个检测出隔板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隔板未置于规定位置,在不能检测出应由上述各隔板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全部的隔板的情况下,判断为药品托盘没有停止在正规位置。根据该构成,能够区别不同的2形式的错误进行检测。优选的是,该药品托盘供给装置还包括将上述移动体向检测位置施力的施力部件;和防止由上述施力部件施力的移动体超出检测位置而转动的转动阻止部件。根据该构成,能够简单且廉价地进行制造,在错误检测时也不会发生损伤等不良情况。优选的是,在由上述控制部件判断为错误时,将该消息进行报警。根据该构成,操作员能够第一时间得知药品托盘发生不良情况。优选的是,上述控制部件对判断为错误的药品托盘不进行之后的处理。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向检测出错误的药品托盘供给药品并使患者误取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另外,本发明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提供一种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构成包括药品托盘,其通过安装隔板而将内部区划为多个收容部;托盘检测传感器,其检测上述药品托盘是否被定位于规定位置;托架,其能够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具有避让部和抵接部,上述避让部在隔板安装在上述药品托盘的适当位置的情况下,使在相对于上述规定位置的药品托盘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时能够避免与上述隔板干涉而移动到检测位置,上述抵接部在隔板安装在上述药品托盘的不恰当的位置的情况下,在相对于上述规定位置的药品托盘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时阻止与安装在不恰当的位置的隔板抵接地向检测位置移动;驱动部件,其使上述托架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移动;控制部件,当由上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被定位于规定位置时,使上述托架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上述控制部件,当尽管由上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定位于规定位置并已使上述移动体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却不能转动至检测位置时,判断为错误。上述托架只要以设置于板状体的一侧缘部的驱动轴为中心,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被可转动地支承即可。另外,本发明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提供一种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构成具备药品托盘,其通过安装隔板而将内部区划为多个收容部;
托盘检测传感器,其检测上述药品托盘是否被定位于规定位置;托架,其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板状体,板状体的一第一侧缘部以驱动轴为中心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可转动地被支承,板状体的另一第二侧缘部在与上述隔板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切口部;隔板检测传感器,其检测隔板是否位于上述托架的各切口部;驱动部件,其经由上述驱动轴使上述托架转动;控制部件,如果利用上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被定位于规定位置,则使上述托架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上述控制部件,当尽管由上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定位于规定位置并已使上述托架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却不能由上述隔板检测传感器检测到隔板时,判断为错误。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自动地判断将药品托盘内隔开的隔板是否置于适当的位置。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药品供给系统概略的整体图;图2(a)是药品托盘供给装置的概略正面图,(b)是其平面图;图3是图2(a)的侧面图;图4是表示图2(a)的底面部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图4的小推车移送部件概要的动作说明图;图6是图5的小推车移送部件的臂部的动作说明图;图7(a)是表示图2的隔板检测部概要的立体图,(b)是其平面图,(c)是其侧面图;图8是表示图6的隔板检测部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图9(a)是表示图2的托盘升降部件的平面图,(b)是表示支承片与升降轴的动作说明图,(c)是表示托盘升降部件的侧面图;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框图;图11是表示药品托盘预约处理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药品托盘供给处理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图12的药品托盘发放处理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图12的隔板确认处理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图12的小推车引入·排出处理的流程图;图16是其它实施方式的药品托盘供给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特定的方向、位置的用语(例如,含有“上”、“下”、“侧”、“端”的用语),这些用语的使用是为了易于理解参照附图的发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受这些用语含义的限定。(1、构成)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药品供给系统。该药品供给系统在连接药品托盘供给装置1和药品托盘排出装置2的托盘搬送线3的中途配置有多台药品发放装置(药品支出装置)4、卡片改写装置5和堆高升降机6。另外,这些各部件如图9所示分别由控制装置7驱动控制。(1-1、药品托盘供给装置1)药品托盘供给装置1如图2和图3所示,装置主体8具备托盘搬送部件9、推车移送部件10、和托盘升降部件11。(1-1-1、装置主体 8)装置主体8的构成包括底面部12、从两侧向前面侧突出的侧面部13、背面部14、 和从背面部14的上端部向侧面部13的更前方突出的顶板部15。如图4所示,在底面部12,从前面侧向背面侧在两侧两个部位分别形成有连通槽 16。这些连通槽16在使后述的准备用推车37在待机位置和搬入位置之间移送时用于避免与脚部38的干扰。另外,连通槽16的开放部分以随着朝向前面侧而使切口宽度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很容易将后述的准备用推车37的脚部38插入到连通槽16。如图2所示,在背面部14的下方侧设置有隔板检测部17。隔板检测部17检查安装于在托盘搬送线3搬送的药品托盘18内的隔板20是否处于合适的位置。如图7所示,药品托盘18为平面上观察呈矩形的有底筒状的塑料制容器,在上方开口部形成有凸缘部19。另外,在两侧面形成有槽等,通过安装隔板20能够划分为适合服用时期等的多个收容部。如图7(b)所示,隔板检测部17具备以驱动轴21为中心能够转动地设置的托架 22。经由齿轮21a、21b向驱动轴21传递马达21c的驱动力。驱动轴21和托架22旋转自如地连结,利用弹簧21d以与设置在驱动轴21的挡板23抵接的方式对托架22进行施力。 因此,在托架22位于上方位置即非检测位置时,通过弹簧的弹力来维持使托架22如图7 (c) 所示的起立的状态。如图7(a)和(b)所示,在托架22上,在驱动轴21的相反侧的侧缘部(检测用侧缘部)形成有多个切口部22a。检测用侧缘部形成为正好能够进入药品托盘18内的长度。 由此能够可靠地检测隔板的误安装。而且,各切口部22a分别形成于与药品托盘18的隔板 20对应的位置。在构成各切口部22a的一部分的对置缘(由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构成) 设置有隔板检测传感器M(当然,也可使用反射式传感器。)。各隔板检测传感器M通过使托架22在如图8 (a)所示的检测位置旋转,使隔板20位于各切口部22a,对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进行反射并由光接收元件进行光接收,由此能够检测隔板20。在隔板20未被安装于合适的位置的情况下,如图8 (c)所示,托架22的侧缘部抵接于隔板20,与驱动轴21的旋转无关,阻止托架22的旋转,能够检测隔板20被安装在错误的位置。另外,在本应安装的位置未安装隔板20的情况下,由于成为因该位置的隔板检测传感器M而光接收元件不能对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进行光接收的状态,因而能够检测出不能安装隔板20。另外,在药品托盘 18自身的位置发生偏差的情况下,如图8(b)所示,托架22的侧缘部抵接于药品托盘18的开口缘部而阻止其旋转,与上述相同,成为因隔板检测传感器M而光接收元件不能对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进行光接收的状态。另外,弹簧21d的弹力被设定为较弱的值,使得即使在阻止托架22回转的图8(a) (c)的情况下,也不会使药品托盘18受损。
7
在两侧的侧面部13的下方部分分别形成有能够使药品托盘18通过的开口(未图示)。另外,如图3所示,各侧面部13的上方部分从背面部14稍微突出,使在搬入位置将层叠的药品托盘18的侧方部分完全开放。因此,即使在搬入位置发生药品托盘18倾斜等不良情况,也能够从前面和两侧面这三个方向对应。另外,即使是随时向搬入位置补给药品托盘18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能够从三个方向插入,能够简单地置入。因此,能够提供维修作业性优良的环境。另外,在一侧面部13的上方部分,在前面侧设置有预约解除按钮13a。预约解除按钮13a内置有LED等,能够适时地点亮或者熄灭。而且,当在点亮状态下对预约解除按钮13a进行按压操作时,能够强制解除准备用推车37在后述的待机位置的定位状态。若顶板部15为载置有最大层叠数的药品托盘18的准备用推车37,则正好在能够搬入的位置向前方突出。因此,若药品托盘18的层叠数超过最大值,则顶板部15的前面抵接于药品托盘18,不能将层叠的药品托盘组置于正规位置。另外,在顶板的前面中央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药品托盘18的托盘检测传感器15a。托盘检测传感器1 在将层叠有药品托盘18的准备用推车37置于后述的待机位置的状态下,对超过上述最大值层叠的药品托盘18进行检测,如后所述,阻止托盘搬送部件9进行的搬入。由此,防止药品托盘18的过多层叠。另外,顶板部15还以层叠的药品托盘18的最大值位于哪一位置为标准。但是,只要能够由托盘检测传感器1 检测超过最大值层叠的药品托盘18 (只要设托盘检测传感器 15a的检测范围很大),则顶板部15的突出量不需要这样大,根据情况不需要顶板部15。(1-1-2、托盘搬送部件9)如图4所示,托盘搬送部件9设置于装置主体8的底面部12,具备位于中央的第一搬送部25、和夹持连通槽16分别位于其两侧即托盘搬送线3的上下游侧的第二搬送部26。 第一搬送部25在按规定间隔排列的3个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搬送辊2 和带轮25b,在邻接的旋转轴25c的各带轮25b间分别卷挂有带25d。在中央部的旋转轴25c上,未图示,通过经由齿轮传递马达的驱动力,经由带25d和带轮2 使搬送辊2 旋转,从而将载置于上方的药品托盘18向下游侧搬送。另外,第二搬送部沈在按规定间隔设置的两个旋转轴26a 的两端部设置有搬送辊^b,在中央部两个部位设置有带轮^c,在各旋转轴26a的带轮26c 间卷挂有带26d。在一个旋转轴26a上,未图示,传递马达的驱动力,经由带轮26c和带26d 使搬送辊26b旋转,搬送药品托盘18。(1-1-3、推车移送部件10)如图5所示,推车移送部件10在沿两侧面部13的内侧配置的滑轨27上能够往复移动地分别设置有滑动臂观。在各滑轨27上,如图5(b)所示,在前面侧的端部形成有膨出部四,在其内侧形成有倾斜面^a。如后所述,该倾斜面29a用于使滑动臂观的臂部32旋转。滑动臂观除一端侧能够滑动地贯通滑轨27外,另一端侧固定于带^a。带28a挂设于在底面部12前后分别设置的带轮^b、28c上。位于背面侧的带轮28c之间通过旋转轴^d彼此连结,两者同步旋转。在旋转轴28d的中途和其更背面侧(比背面部14更背面的位置)设置有带轮^eJ8f(28f为驱动带轮),在这些带轮^e、28f上挂设有带^g。驱动带轮28f设置于马达^h的旋转轴,通过马达^h的正反旋转驱动,滑动臂28经由带轮 28e,28f和带28g沿滑轨27前后往复移动。另外,滑动臂28具备臂主体30、和以支轴31为中心能够旋转地设于该臂主体30的臂部32。臂部32具备连结支轴31的第一直线部32a、从该第一直线部3 直角弯曲的第二直线部32b、和从该第二直线部32b进一步直角弯曲的第三直线部32c,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C字形。在第一直线部32a的端部,在与臂主体30之间连结有线圈弹簧33。详细而言,图 5 (b)中,在将上端部固定于臂主体30并向下方延伸的第一安装部34的下端部、和将右端部固定于臂部32的第一直线部的端部并向左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部35的左端部之间,分别连结有线圈弹簧33的两端部。由此,臂部32的一端侧被向上方施力,使其一部分抵接于未图示的抵接承受部,从而被定位于如图5(b)所示的闭锁位置。在第二直线部32b的中途形成有轴部36,在图5(b)中,向相对于纸面正交的下面侧延伸。轴部36通过滑动臂观沿滑轨27向前面侧移动,与形成在滑轨27的膨出部四的倾斜面29a滑接,使臂部32相对于臂主体30旋转。第三直线部32c在臂部32位于上述闭锁位置时,向装置主体8的底面部12的连通槽16突出。在第三直线部32c上,以向连通槽16突出的状态在位于前面侧的部分形成有随着朝向前端而逐渐向背面侧倾斜的倾斜面32d。如图6(b) 图6(c)所示,倾斜面32d 通过由准备用推车37的脚部38按压,使臂部32对抗线圈弹簧33的弹力而以支轴31为中心旋转。准备用推车37的脚部38的插入完成时,臂部32通过线圈弹簧33的弹力复位到原来的位置,如图6(c)所示,成为由臂部32保持脚部38的不能脱落的状态。准备用推车37能够与上述推车移送部件10的臂部32卡止脱离。虽然未进行详细图示,但是,准备用推车37在4个脚部38a的上方一体化有支承台38b,因此,在各脚部 38a设置有小脚轮(未图示),能够在平面上自如地移动。在支承台38b的上面能够层叠多个药品托盘18。各脚部38a的直径为与在形成于装置主体8的底面部12的连通槽16设置的臂部32能够卡止脱离的尺寸。(1-1-4、托盘升降部件11)如图9所示,托盘升降部件11在分别设于装置主体8的两侧面部13的前后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升降轴39上可升降地设置有托盘保持部40。如图9(b)所示,在托盘保持部 40上设置有在能够支承地接近药品托盘18的凸缘部19的支承位置和离开的释放位置之间进行往复移动的支承片41。支承片41的前端的一部分向上方切起,支承药品托盘18的凸缘部19的侧缘和下面。另外,在此,对支承片41的往复移动机构未进行详细说明,但是,其采用底面具备多个辊,通过驱动部件进行往复移动的构成(移动机构在支承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详情请参照W0/2005/105629)。如图9(c)所示,在上述各托盘保持部40上能够旋转地安装有两端部一体化有小齿轮42的连结轴43。而且,各小齿轮42与在分别形成于装置主体8的两侧面部13内面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齿条齿轮44分别啮合。另外,托盘保持部40在两端部经由夹持部40a固定于挂设在带轮40b、40c间的带40d上。下方侧的带轮40c彼此通过轴部件40e连结,在其中央部一体化有带轮40f。在该带轮40f和设于其侧方的带轮40g之间也挂设有带40h, 侧方的带轮40g能够通过马达40i进行正反旋转。由此,若使马达40i进行正反旋转驱动, 则托盘保持部40经由带轮40b、40c、40f和带40d、40h在下方侧的供给位置和上方侧的供给准备位置之间升降。此时,变更小齿轮42与齿条44的啮合位置,使升降状态可靠稳定。因此,即使是背面侧配置有作为驱动机构的马达40h且带传动,也能够使托盘保持部40顺利升降。(1-2、托盘排出装置)如图1所示,托盘排出装置具备推车待机部45和托盘供给部46,在上方部设置有推车移送部件10 (未图示),空的配送用推车47依次收纳收容有药品的药品托盘18(详情请参照 W0/2005/1056^)。(1-3、药品发放装置)如图1所示,药品发放装置4基于从服务器等输入的处方数据,将对应的药品1 包1包地进行包装,向在托盘搬送线3上搬送的相应的药品托盘18发放。在各药品发放装置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根据需要使在托盘搬送线3移动的药品托盘18暂时停止的止动器 (未图示)。(1-4、卡片改写装置5)如图1所示,卡片改写装置5用于在设置于药品托盘18的识别卡(未图示)上印刷规定事项,即使已经印刷,也能够改写其内容进行重新印刷(详情请参照例如日本特开 2002-165865 号公报)。(1-5、堆高升降机6)堆高升降机6未图示,其用于对收容药品进行搬送的药品托盘18进行堆高并使其待机,依次向托盘排出装置供给(详情请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2-240946号公报)。(1-6、控制装置 7)如图10所示,控制装置7基于从服务器48等接收或者从输入装置49 (例如,键盘、 鼠标、触摸板等)输入的处方数据,对药品发放装置4、托盘搬送线3的各辊、药品托盘排出装置2等进行驱动控制。(2、动作)下面,参照图11 图17的流程图对上述构成的药品供给系统的动作、在此为本发明特征部分即在药品托盘供给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药品托盘供给装置1进行药品托盘18的预约处理和供给处理。(2-1、药品托盘预约处理)在药品托盘预约处理中,如图11所示,判断准备用推车37是否置于待机位置(步骤Si)。该判断是通过将准备用推车37的两个部位的脚部38a插入装置主体8的底面部 12的连通槽16,由第一脚部检测传感器(未图示)分别检测是否有脚部38a而进行的。在由第一脚部检测传感器检测出两脚部38a的状态中,准备用推车37保持于臂都32,在待机位置不能移动。此时,将预约解除按钮设为点亮状态(步骤S2)。另一方面,若第一脚部检测传感器不能检测出两脚部38a,则将预约解除按钮设为熄灭(步骤S3)。若预约解除按钮为点亮状态,则通过按压操作(步骤S4),滑动臂观向开放位置前进,解除臂部32进行的准备用推车37的保持状态(步骤SQ。另外,准备用推车37向待机位置的置入若没有先置于待机位置的准备推车37则可以随时进行。(2-2、药品托盘供给处理)如图12的流程图所示,在药品托盘供给处理中,首先进行初期动作(取原点)(步骤S11)。接着,判断托盘搬送线3上是否有药品托盘18 (步骤S12)。若托盘搬送线3上没有药品托盘18,则判断是否通过托盘保持部40将药品托盘18保持于供给准备位置(步骤 S13)。若药品托盘18被支承,则执行药品托盘发放处理后(步骤S14),执行隔板确认处理 (步骤S15)。另一方面,若药品托盘未被支承,则执行推车引入 排出处理(步骤S16)。(2-2-1、初期动作)在初期动作中,使收容于装置主体8内的药品托盘组上升到供给准备位置。另外, 通过驱动马达而使滑动臂观沿滑轨27前进到如图6(a)所示的前进位置。在该状态下,不使臂部32转动,而在连通槽16上突出有第三直线部32c。(2-2-2、药品托盘排出处理)在药品托盘发放处理中,如图13所示,驱动托盘升降部件11,使托盘保持部40沿升降轴39下降,使药品托盘组从供给准备位置移送至供给位置(步骤S21)。若位于最下部的药品托盘18载置于托盘搬送部件9的搬送辊上,则使支承片41后退,解除药品托盘18 在凸缘部19的支承状态(步骤S2》。而且,在使托盘保持部40移送至位于一层上的药品托盘侧后(步骤S2!3),再使支承片41前进(步骤S24)。在该状态下,通过使托盘保持部40 上升,只是使位于最下层的药品托盘18残留于第一搬送部25,使位于其上方的剩余的药品托盘组上升到供给准备位置(步骤S25)。(2-2-3、隔板确认处理)在隔板确认处理中,如图14所示,判断残留于底面部12上的药品托盘18内的适当位置是否安装有隔板20。S卩,由未图示的第三托盘检测传感器检测第一搬送部25上是否置有药品托盘18 (步骤S31)。若第一搬送部25上置有药品托盘18,则驱动马达使托架22 向检测位置旋转(步骤S3》。而且,基于在检测位置的各隔板检测传感器M的检测信号, 判断是否发生错误(步骤S3!3)。在药品托盘18没有置于适当位置的情况下、隔板20未被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的情况下(额外安装的情况下、安装位置错误的情况下),托架22的侧缘部抵接于隔板等,阻止其以上的旋转。因此,不能由隔板检测传感器M检测隔板20。在没有将隔板20全部安装或者有没有安装的部位的情况下,不能由隔板检测传感器M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检测隔板20。这样,在根据隔板检测传感器M的检测信号判断为发生了错误的情况下,根据预先设定的内容按下面的方法进行错误处理。即,判断是第一设定内容或者是第二设定内容判断(步骤S34)。而且,若判断为第一设定内容,则如果是发生了错误的药品托盘18,则不通过其后的药品发放装置4进行药品的发放而是使其直接通过(步骤S3Q。而且,使隔板检测传感器M的托架22旋转到原来的非检测位置(步骤S36)。另一方面,若判断为第二设定方法,则对错误进行报警(步骤S37)。操作员基于错误警报实施修正隔板20的安装位置之类的维修。而且,与上述相同,在隔板检测传感器M的托架22旋转到原来的位置后 (步骤S38),返回到步骤S31进行上述处理。另外,在上述步骤S34进行的是第一设定内容或者是第二设定内容的判断预先通过在监控器等显示设定画面并进行选择而储存,只要按照其存储内容进行即可。(2_2_4、推车搬入 搬出处理)在推车搬入·搬出处理中,如图15所示,判断准备用推车37是否置于待机位置 (步骤S41)。该判断与上述药品托盘预约处理的情况相同,通过利用设置于装置主体8底面部12的连通槽16的第一脚部检测传感器(未图示)能否检测到准备用推车37的两个
11部位的脚部38a来进行。若在准备位置未置有准备用推车37,则由蜂鸣器等对药品托盘18为不合格品的情况进行报警(步骤S42)。操作员只要基于该报警向准备用推车37载置药品托盘18并将其置于准备位置即可。若将准备用推车37置于准备位置结束,则通过操作未图示的置入结束按钮等重新开始(步骤S43),只要返回到上述步骤S42判断是否将准备用推车37置于待机位置即可。另一方面,若在准备位置置有准备用推车37,则通过托盘检测传感器1 检测药品托盘18是否超过最大值层叠。而且,若判断为药品托盘18超过最大值层叠,则阻止托盘搬送部件9进行的搬入。由此防止药品托盘18的过剩层叠。另外,如果药品托盘18的层叠数适当,则驱动马达使滑动臂观沿滑轨27后退,将准备用推车37定位于搬入位置(步骤S44)。而且,从定位于搬入位置的准备用推车37通过驱动托盘保持部40而保持载置的药品托盘组并将其放置于供给准备位置进行定位(步骤S4Q。接着,驱动马达使滑动臂观沿滑轨27从如图6(d)所示的前进位置进一步前进到如图6(e)所示的开放位置,将准备用推车37从搬入位置移送至待机位置,再移送至其前方(步骤S46)。由此,准备用推车37的脚部38a从连通槽16排出。而且,通过第二脚部检测传感器对准备用推车37的脚部38a进行检测后,若为非检测,则反转驱动马达使滑动臂观后退,使臂部32旋转到闭锁位置(步骤 S47)。另外,准备用推车37也可以在移送至待机位置的更前方时,维持臂部32的保持状态。据此,在准备用推车37与装置主体8分离,不妨碍其它的作业等方面优选。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层叠于托盘准备位置的状态支承药品托盘组,从位于最下部的托盘起依次向托盘搬送线3发放,但也可以如下构成,即,在其它场所以层叠的状态保持,从位于最下部的药品托盘18依次通过传送带等移动至隔板检测传感器M的检查位置。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装置主体8具备底面部12、从两侧向前面侧突出的侧面部13、背面部14、和从背面部14的上端部向侧面部13的更前方突出的顶板部15,但是,优选如图16所示的构成。S卩,在图16中,不需要顶板部15,使腕部50从侧面部13的一方的上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在腕部50的前端部分形成有向在置于准备位置的准备用推车37上层叠的药品托盘18侧倾斜的倾斜面50a,在此设置有非接触式的传感器51。传感器51在置于准备位置的准备用推车37上药品托盘18的层叠达到至规定高度时,能够进行检测。作为使用的传感器51,除了由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构成的光传感器外,还可列举近接传感器等。在为光传感器的情况下,来自发光元件的光被药品托盘18反射,由光接收元件进行光接收,由此检测准备用推车37层叠至其高度。在为近接传感器的情况下,只要在药品托盘18上一体化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小片等即可。根据上述构成的装置主体8,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在将层叠有药品托盘18的准备用推车37置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检测超过最大值层叠的药品托盘18,阻止托盘搬送部件9的搬入,由此,能够防止药品托盘18的过剩层叠。另外,通过形成顶板部15,即使是因传感器51发生故障的情况等而将准备用推车37从准备位置移送至搬入位置,也没有药品托盘18发生冲撞的部位,尽可放心。
符号说明
1药品托盘供给装置
2药品托盘排出装置
3托盘搬送线
4药品发放装置
5卡片改写装置
6堆高升降机
7控制部件
8装置主体
9托盘搬送部件
10小推车移送部件
11托盘升降部件
12底面部
13侧面部
13a预约解除按钮
14背面部
15顶板部
15a托盘检测传感器
16连通槽
17隔板检测部
18药品托盘
19凸缘部
20隔板
21驱动轴
21a,21b 齿轮
21c马达(驱动部件)
21d弹簧
22托架(移动体)
2 切口部
22b抵接部
23挡板
24隔板检测传感器
25第一搬送部
25a搬送辊
25b带轮
25c旋转轴
^d带
26第二搬送部
26a旋转轴
26b搬送辊
26c带轮
^d带
27滑轨
28滑动臂
28b、28c、28e 带轮
28d旋转轴
28f驱动带轮
28h马达
29膨出部
29a倾斜面
30臂主体
31支轴
32臂部
3加、3沘、32(;直线部
32d倾斜部
33螺旋弹簧
;34第一安装部
35第二安装部
36轴部
37准备用小推车
38a脚部
38b支承台
39升降轴
40托盘保持部
40a夹持部
40b、40c、40f、40g 带轮
40d、40h 带
40e轴部件
41支承片
42小齿轮
43连结轴
44齿条
45小推车待机部
46托盘供给部
47配送用小推车
48服务器
49输入装置
50 腕部50a倾斜面51传感器
权利要求
1.一种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药品托盘,其通过安装隔板而将内部区划为多个收容部;托盘检测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药品托盘是否被定位于规定位置; 移动体,其能够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具有在移动到所述检测位置时能够检测所述各隔板的隔板检测传感器; 驱动部件,其使所述移动体移动;和控制部件,当由所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位于规定位置时,使所述驱动部件驱动而使所述移动体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当尽管由所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定位于规定位置并已使所述移动体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却不能检测到应由所述隔板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全部隔板时,判断为错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以驱动轴为中心,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能够转动地被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板状体,在对应于所述各隔板的位置分别具备切口部, 所述隔板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位于所述各切口部的各隔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检测传感器具有多个,被设置于所述各切口部,所述控制部件在不能由所述各隔板检测传感器中的任意个检测出隔板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隔板未置于规定位置,在不能检测出应由所述各隔板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全部的隔板的情况下,判断为药品托盘没有停止在正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药品托盘供给装置还包括将所述移动体向检测位置施力的施力部件;和防止由所述施力部件施力的移动体超出检测位置而转动的转动阻止部件。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控制部件判断为错误时,将该情况进行报警。
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件对判断为错误的药品托盘不进行之后的处理。
8.—种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药品托盘,其通过安装隔板而将内部区划为多个收容部;托盘检测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药品托盘是否被定位于规定位置; 托架,其能够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具有避让部和抵接部,所述避让部在隔板安装在所述药品托盘的适当位置的情况下,使在相对于所述规定位置的药品托盘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时能够避免与所述隔板干涉而移动到检测位置,所述抵接部在隔板安装在所述药品托盘的不恰当的位置的情况下,在相对于所述规定位置的药品托盘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时阻止与安装在不恰当的位置的隔板抵接地向检测位置移动; 驱动部件,其使所述托架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移动;和控制部件,当由所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被定位于规定位置时,使所述托架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所述控制部件,当尽管由所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定位于规定位置并已使所述移动体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却没有转动至检测位置时,判断为错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以设置于板状体的一方的侧缘部的驱动轴为中心,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能够转动地被支承。
10.一种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药品托盘,其通过安装隔板而将内部区划为多个收容部;托盘检测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药品托盘是否被定位于规定位置; 托架,其具有大致呈矩形的板状体,板状体的一方的第一侧缘部以驱动轴为中心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之间能够转动地被支承,板状体的另一方的第二侧缘部在与所述隔板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切口部;隔板检测传感器,其检测隔板是否位于所述托架的各切口部; 驱动部件,其经由所述驱动轴使所述托架转动;控制部件,当由所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被定位于规定位置时,使所述托架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转动,所述控制部件,当尽管由所述托盘检测传感器判断为药品托盘定位于规定位置并已使所述托架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移动,却不能由所述隔板检测传感器检测到隔板时,判断为错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品托盘供给装置,判断将药品托盘内隔开的隔板位置是否适当。由托盘检测传感器(15a)检测通过安装隔板(20)将内部区划成多个收容部的药品托盘(18)是否位于规定位置。由大致矩形板状体构成,板状体的一个第一侧缘部以驱动轴(21)为中心在检测位置和非检测位置间可转动地被支承,板状体的另一第二侧凸缘部通过驱动部件(21c)使在与隔板(20)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切口部(22a)的托架(22)旋转。控制部件(7)当通过托盘检测传感器(15a)判断为将药品托盘(18)定位于规定位置时使托架(22)从非检测位置向检测位置转动,当通过隔板检测传感器(24)不能检测出全部的隔板(20)时判断为错误。
文档编号B65G59/06GK102431808SQ2011102595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5日
发明者田中章文 申请人: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