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511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料车,特别是一种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主要应用于汽车白车身焊装领域,利用送料车可将多件白车身自线下分拼区域送到线上UBl区域,线上机器人会把白车身工件从送料车上抓到UBl线上工位。
背景技术
在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车间经常利用输送车将白车身工件从一个区域送至另一个区域,由于白车身为金属板材制作,其面积较大,输送时不方便,有的利用平板式小车传送或人工传送,人工传送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小车传送无法分层放置,单件传送效率不高, 多件传送会产生相互碰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多件同时传送、各件相互不发生碰撞的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包括车架,在车架下方设有脚轮,在车架的上方四个角处设有竖直的连杆放件机构;
所述的连杆放件机构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下部通过第一支件板轴连接有第一支件板; 在支架上位于第一支件板轴的上方前侧设有第一上限位轴,在支架上位于第一支件板轴的上方后侧设有第一下限位轴,第一连杆的下端有第一连杆长孔,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连杆销轴和第一连杆长孔与第一支件板连接;
在支架上位于第一支件板的上方通过第二支件板轴连接有第二支件板,在支架上位于第二支件板轴的上方前侧设有第二上限位轴,在支架上位于第二支件板轴的上方后侧设有第二下限位轴,第二连杆的下端有第二连杆长孔,第二连杆通过第二连杆销轴和第二连杆长孔与第二支件板及第一连杆的上端相连接;
在支架上自下而上按以上所述的支件板结构依次排列,至少为两组。本发明的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其中所述的连杆放件机构的两侧设有与车架相接的竖直设置的导向杆。本发明的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可将白车身逐层放置在车架上方,相邻层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不发生碰撞,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有效的保护了工件,不致出现碰伤或划痕等。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连杆放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1为车架,在车架1下方四个角处安装有脚轮2,用于行走。在车架1的上方四个角处安装有竖直的连杆放件机构3,连杆放件机构3包括支架10,支架10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板18,通过连接板18和螺栓将支架10固定连接在车架10上。如图2所示在支架10的下部通过第一支件板轴15连接有第一支件板16 ;在支架10上位于第一支件板轴15的上方前侧设有第一上限位轴17,在支架10上位于第一支件板轴15的上方后侧设有第一下限位轴12,第一连杆11的下端有第一连杆长孔14,第一连杆11通过第一连杆销轴13和第一连杆长孔14与第一支件板16连接;
在支架10上位于第一支件板16的上方通过第二支件板轴19连接有第二支件板20,在支架10上位于第二支件板轴19的上方前侧设有第二上限位轴M,在支架10上位于第二支件板轴19的上方后侧设有第二下限位轴23,第二连杆25的下端有第二连杆长孔22,第二连杆25通过第二连杆销轴21和第二连杆长孔22与第二支件板20及第一连杆11的上端相连接;
在支架10上自下而上按以上所述的支件板结构依次排列,至少为两组。上述各支件板安装后,位于最下方的第一支件板16处于倾斜状态,即前端部位于支架10的外侧,上方的各支件板均处于支架10的内侧,各支件板的角度由各支件板轴、限位轴、连杆销轴的位置确定。如图1所示连杆放件机构3的两侧设有与车架1相接的竖直设置的导向杆4。装白车身工件时,先将工件自上而下放置,由于上部的各支件板位于支架10内侧,不对工件进行阻挡。由于最下方的第一支件板16倾斜至支架10的外侧,使第一个工件下落至其上,并在工件的重力作用下第一支件板16沿第一支件板轴15转动并达到水平位置,此时由第一下限位轴12阻挡限位,四个角处的第一支件板16共同支撑了第一个白车身工件。在第一支件板16转动边程中,第一连杆销轴13随之向上转动,并带动第一连杆11 上移,第一连杆11上移时第二连杆销轴21在第二连杆长孔22内上移,同时第二支件板20 在第二连杆轴21带动下开始转动,使其前部位于支架10的外侧,第二连杆销轴21在此过程中暂不推动第二连杆25动作。此时可放置第二个工件,放置时由第二支件板20支撑,在放置过程中由工件的重力作用使第二支件板20转动至水平状态。以此类推,根据支件板的数量,可放置多个白车身工件,保证各工件不接触,不碰撞,一车可输送多个工件。放置工件时可由导向杆4进行导向,防止下落时偏斜。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包括车架(1 ),在车架(1)下方设有脚轮(2),其特征在于在车架(1)的上方四个角处设有竖直的连杆放件机构(3);所述的连杆放件机构(3)包括支架(10),在支架(10)的下部通过第一支件板轴(15)连接有第一支件板(16);在支架(10)上位于第一支件板轴(15)的上方前侧设有第一上限位轴(17),在支架(10)上位于第一支件板轴(15)的上方后侧设有第一下限位轴(12),第一连杆(11)的下端有第一连杆长孔(14),第一连杆(11)通过第一连杆销轴(13 )和第一连杆长孔(14)与第一支件板(16)连接;在支架(10)上位于第一支件板(16)的上方通过第二支件板轴(19)连接有第二支件板(20),在支架(10)上位于第二支件板轴(19)的上方前侧设有第二上限位轴(24),在支架 (10)上位于第二支件板轴(19)的上方后侧设有第二下限位轴(23),第二连杆(25)的下端有第二连杆长孔(22),第二连杆(25)通过第二连杆销轴(21)和第二连杆长孔(22)与第二支件板(20)及第一连杆(11)的上端相连接;在支架(10)上自下而上按以上所述的支件板结构依次排列,至少为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放件机构(3)的两侧设有与车架(1)相接的竖直设置的导向杆(4)。
全文摘要
可放置多层工件的送料车,车架下方有脚轮,车架上方四角处有竖直的连杆放件机构;连杆放件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下部通过第一支件板轴连接有第一支件板;在支架上位于第一支件板轴的上方前侧设有第一上限位轴,在支架上位于第一支件板轴的上方后侧设有第一下限位轴,第一连杆的下端有第一连杆长孔,第一连杆通过第一连杆销轴和第一连杆长孔与第一支件板连接;在支架上自下而上按以上所述的支件板结构依次排列,至少为两组。本车可多层工件同时输送,不接触,不碰撞。
文档编号B65D61/00GK102514816SQ20111042645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宝良 申请人:大连奥托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