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603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容器引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液体流出件,尤指一种可使引水单元稳固设于容器上,并使容器与引水单元之间具有不致渗漏的容器引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通见的容器为了让使用者可易于取饮其内部饮料,通常都会在容器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一按压式出水头,而为防止容器内部饮料出现渗漏,则会于该容器内部设置有与出水头套接的垫圈及螺件;如此,可让使用者操用出水头取饮容器内部的饮料,并借助垫圈及螺件以防止容器内部的饮料产生渗漏现象。虽然市面上的出水头大多具有取饮容器内部饮料,并可同时降低其内部饮料出现渗漏的基本结构设计;但由于该出水头于施用时,以按压的方式而使容器内部饮料导引流出,所以造成出水头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不断反复的按压动作,致使螺件与出水头之间容易产生松脱现象而使出水头无法稳固设于容器上,导致容器内部饮料有渗漏之虞,再加上由于该出水头仅单借助螺件迫紧垫圈而与容器结合,倘若螺件螺固太过紧迫,易导致垫圈变形形成缝隙,造成容器内部饮料渗漏流出,反之,螺件若螺固不够密实,容器内部饮料也有可能直接从出水头与容器之间渗漏流出,故一般市面通见的容器出水头实在无法符合实际使用时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克服排除上述缺失,避免缺失持续存在,可利用固定单元使引水单元稳固设于容器上,并使容器与引水单元之间具有不致渗漏。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容器引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容器,至少具有一个容置部;一个引水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邻近底部的位置处,该引水单元至少具有一端设于容置部内且环设螺纹部的连通管、一个连通设于连通管另一端的阀体及一个设于连通管与阀体之间且抵靠于容器外侧的挡板;以及,一个固定单元,至少具有一个套设于连通管上且抵靠容置部内壁面的垫圈、一个套设于连通管上且迫紧垫圈的垫片及一个配合螺纹部螺设于连通管上且迫紧垫片与垫圈的螺套,而该垫片的一面上环设有能供容置垫圈的凹陷部。该阀体由一个出水头、一个封闭该出水头一端的端盖、一个活动设于该出水头内的塞体、一个与塞体连接且延伸出端盖的杆体、一个套设于杆体上的弹性元件及一个与杆体连接并顶掣于端盖表面上的把手所构成。该杆体与把手之间由一个为金属材质的梢件贯接。该垫圈为硅胶材质。该垫圈为橡胶材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容器引水装置确可有效改进现有技术的各种缺失,可利用固定单元使引水单元稳固设于容器上,并使容器与引水单元之间具有不致渗漏的设计,进而使本实用新型能更进步、实用且更符合使用者所须。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于扳压时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容器1 浮置部11引水单元2连通管21螺纹部211阀体22出水头221立而盖222塞体223杆体2 弹性元件225把手2 梢件227挡板23固定单元3垫圈31垫片32陷部321螺套33饮料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2及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容器引水装置,其是由一容器1、一引水单元2以及一固定单元3所构成;可利用固定单元3使引水单元2稳固设于容器1上,并使容器1与引水单元2之间具有不致渗漏的设计。上述的容器1至少具有一容置部11。该引水单元2设置于上述容器1邻近底部的位置处,该引水单元2至少具有一端设于容置部11内且环设螺纹部211的连通管21、一连通设于连通管21另一端的阀体22及一设于连通管21与阀体22之间且抵靠于容器1外侧的挡板23,其中该阀体22由一出水头 221、一封闭出水头221—端的端盖222、一活动设于出水头221内的塞体223、一与塞体223 连接且延伸出端盖222的杆体224、一套设于杆体2 上的弹性元件225及一与杆体2 连接并顶掣于端盖222表面上的把手2 所构成,而该杆体2M与把手2 之间以一为金属材质的梢件227加以贯接。该固定单元3至少具有一套设于连通管21上且抵靠容置部11内壁面的垫圈31、 一套设于连通管21上且迫紧垫圈31的垫片32及一配合螺纹部211螺设于连通管21上且迫紧垫片32与垫圈31的螺套33,而该垫片32的一面上环设有可供容置垫圈31的凹陷部 321,且该垫圈31可为硅胶、橡胶等不致过软的材质或其它不易变形且可迅速还原的材质所制成。如是,借助上述结构组合成一全新的容器引水装置。再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于扳压时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开始施用时,容器1的容置部11内可先装注所需的饮料4,待使用者欲饮用容器 1内的饮料4时,则可利用引水单元2以进行取饮,首先,直接下压扳动阀体22的把手226, 使该把手2 配合端盖222与梢件227形成“杠杆原理”,进而将杆体2M上提而压缩弹性元件225并带动塞体223同时向上移动,使该塞体223离开连通管21的端口,借以让容器1 内饮料4由连通管21向出水头221的开口流出,待饮用完毕之后再放开(或扳动)该把手 226,从而使该弹性元件225获得释放,并借助其回复力使该杆体224向下移动,让杆体2M 推动塞体223向出水头221的开口方向移动,使该塞体223封闭连通管21的端口,而进一步达到止水的状态,如此即完成取饮容器1内饮料4的系列动作;另由于该引水单元2的连通管21是以螺套33配合螺纹部211将垫片32与垫圈31迫紧于连通管21上,可使该引水单元2因此稳固设于容器1上,再同时借助垫片32的凹陷部321与垫圈31的配合,而使垫圈31紧密套设于连通管21上,这样就可以使容置部11内的饮料4不致由连通管21的外侧渗至容器1外。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容器引水装置确可有效改进既有的各种缺失,可利用固定单元使引水单元稳固设于容器上,并使容器与引水单元之间具有不致渗漏的设计,进而使本实用新型能更进步、实用且更符合使用者所须,实已具备新型专利申请的基本要件,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参照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特此一并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容器引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容器,至少具有一个容置部;一个引水单元,设置于上述容器邻近底部的位置处,该引水单元至少具有一端设于容置部内且环设螺纹部的连通管、一个连通设于连通管另一端的阀体及一个设于连通管与阀体之间且抵靠于容器外侧的挡板;以及一个固定单元,至少具有一个套设于连通管上且抵靠容置部内壁面的垫圈、一个套设于连通管上且迫紧垫圈的垫片及一个配合螺纹部螺设于连通管上且迫紧垫片与垫圈的螺套,而该垫片的一面上环设有能供容置垫圈的凹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阀体由一个出水头、一个封闭该出水头一端的端盖、一个活动设于该出水头内的塞体、一个与塞体连接且延伸出端盖的杆体、一个套设于杆体上的弹性元件及一个与杆体连接并顶掣于端盖表面上的把手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杆体与把手之间由一个为金属材质的梢件贯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垫圈为硅胶材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引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垫圈为橡胶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容器引水装置,包含一容器;一设于容器邻近底部位置的引水单元,该引水单元至少具有一端设于容置部内且环设螺纹部的连通管、一连通设于连通管另一端的阀体及一设于连通管与阀体之间且抵靠于容器外侧的挡板;以及一固定单元至少具有一套设于连通管上且抵靠容置部内壁面的垫圈、一套设于连通管上且迫紧垫圈的垫片及一配合螺纹部螺设于连通管上且迫紧垫片与垫圈的螺套,而该垫片的一面上环设有可供容置垫圈的凹陷部。借此,可利用固定单元使引水单元稳固设于容器上,并使容器与引水单元之间具有不致渗漏的设计。
文档编号B65D25/52GK201999291SQ20112000951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林高满 申请人:世合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