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层集装箱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602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底层集装箱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集装箱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底层固定的固定件。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了。目前,在船舶、铁路等双(多)层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底集装箱与甲板上面的集装箱底座之间采用手动联接锁连接。该联接锁的锁轴是通过弹簧和钢球来进行定位,钢球与锁轴之间为点接触,锁轴的手把延至锁体外面。手把是固定在锁轴上的,在运输中途停车或中转过程中,由于人为误开锁,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现有技术的联接锁在固定集装箱的时候,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容易产生滑动,使联接锁脱离集装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底层集装箱固定件。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底层集装箱固定件, 包括由左壳体以及右壳体组成的锁座、锁芯、上锥锁头、下锥锁头以及手柄,所述锁座内活动连接有锁芯,锁芯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锥锁头和下锥锁头,手柄穿过锁座与锁芯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与锁座之间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2个由弹簧和钢球组成的弹性定位装置,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固定件配合固定于锁芯上,所述锁座上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手柄的旋转角度为0° 9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底层集装箱固定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好,在上锥锁头和下锥锁头之间加设一法兰盘,大大增加了两个集装箱之间的接触面,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牢固的将集装箱连接,不容易产生松动,减少了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底层集装箱固定件,包括锁座1、锁芯2、上锥锁头3、下锥锁头4、手柄5、左壳体6以及右壳体7,所述锁座1内活动连接有锁芯2,锁芯2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锥锁头3和下锥锁头4,手柄5穿过锁座1与锁芯2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2与锁座1之间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2个由弹簧8和钢球9组成的弹性定位装置,弹簧8置于锁座1内的孔槽内,钢球9与锁芯2上的定位凹槽组成,通过弹性定位装置,实现上锥锁头 3和下锥锁头4之间锁合。左壳体6和右壳体7通过螺母和螺栓螺紧配合固定于锁芯2上,锁座1上设置有法兰盘10,手柄5的旋转角度为0° 90°,手柄5在旋转时受到角度限制,不至于将其旋转超过壳体所限制的位置,法兰盘10的直径大于所述锁座1直径,通过法兰盘10可以实现更大的接触面积,使集装箱之间大大增加了其连接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旋转手柄5,打开下锥锁头4,将下锥锁头4装入集装箱的上角件中,然后旋转手柄5,此时固定件的下锥锁头4锁紧,上锥锁头3打开,起吊集装箱并将其角件装入固定件中,然后再次旋转手柄5,使上锥锁头3和下锥锁头4都处于锁紧状态,使集装箱锁紧。
权利要求1.一种底层集装箱固定件,包括由左壳体(6)以及右壳体(7)组成的锁座(1)、锁芯 O)、上锥锁头(3)、下锥锁头、手柄(5),所述锁座(1)内活动连接有锁芯O),锁芯(2) 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锥锁头C3)和下锥锁头,手柄(5)穿过锁座(1)与锁芯O)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O)与锁座(1)之间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2个由弹簧(8)和钢球(9) 组成的弹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6)和右壳体(7)通过固定件配合固定于锁芯(2)上,所述锁座(1)上设置有法兰盘(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层集装箱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 的旋转角度为0° 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层集装箱固定件,包括由左壳体以及右壳体组成的锁座、锁芯、上锥锁头、下锥锁头以及手柄,所述锁座内活动连接有锁芯,锁芯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锥锁头和下锥锁头,手柄穿过锁座与锁芯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与锁座之间沿径向方向设有至少2个由弹簧和钢球组成的弹性定位装置,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通过固定件配合固定于锁芯上,所述锁座上设置有法兰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定位好,在上锥锁头和下锥锁头之间加设一法兰盘,大大增加了两个集装箱之间的接触面,在运输过程中更加牢固的将集装箱连接,不容易产生松动,减少了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B65D90/52GK201932580SQ20112000937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周瑜, 张从能, 袁国洪 申请人:苏州卓胜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