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953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特别是指一种可有效降低板体磨损程度、防止静电及可容置不同尺寸板体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
背景技术
公知面板置放架利用设置于支柱上的支撑杆支撑放置如玻璃面板、IX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面板及芯片等板体,且为避免伤及板体,支撑杆均具有一金属线材及一包覆于金属线材表面的保护套。然而,公知支撑杆的金属线材和保护套固设于支撑杆两端的连接部内,当使用者欲搬移板体时,板体常会接触支撑杆,虽然支撑杆均套设有保护套,以避免金属线材和板体直接接触而造成板体表面摩擦受损,但保护套仍具有一定硬度,因此还是会造成板体表面摩擦受损的情况,而导致板体质量降低。此外,使用者在搬运板体时,板体和支撑杆摩擦后会产生静电,造成空气中的粉尘及杂质吸附于板体表面,因而造成瑕疵,导致板体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板体磨损程度、防止静电及可容置不同尺寸板体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 所述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包含框架,其主要包含有两个以上的调整框、两个以上的连结框、两个以上的支撑架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框,调整框及固定框设置于两两相对应的支撑架之间,且调整框及固定框搭配支撑架而间隔的垂直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平行相对应的连结框上,其中,调整框内侧设置有一调整部,调整部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调整孔,支撑架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孔。两个以上的侧板,其设置于调整框的调整孔内,侧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置放架及至少一个弹力元件,其中,弹力元件包含有卡掣部及弹簧部。两个以上的后挡板,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以上调整框之间,后挡板设置有挡片。作为优选方案,两两相对应支撑架的相对应穿孔上设置有支撑杆。作为优选方案,支撑杆主要包含有嵌固端、锁固端、线体及防静电的管体,嵌固端主要包含有嵌固部、第一密合部及第一容置部,且第一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锁固端主要包含有螺纹部、第二密合部及第二容置部,且第二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作为优选方案,线体两端分别固设于第一密合部及第二密合部内。作为优选方案,线体可为金属线。作为优选方案,管体套设于线体表面,且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内,使管体可进行旋转动作且可减少摩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所述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有另一种结构,包含框架,其主要包含有两个以上的调整框、两个以上的连结框、两个以上的支撑架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框,调整框及固定框设置于两两相对应的支撑架之间,且调整框及固定框搭配支撑架而间隔的垂直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平行相对应的连结框上,其中,调整框内侧设置有一调整部,调整部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调整孔,支撑架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孔。两个以上的后挡板,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调整框之间,后挡板设置有挡片;支撑杆,其设置于两两相对应支撑架的相对应穿孔上,支撑杆主要包含有嵌固端、 锁固端、线体及防静电的管体,嵌固端主要包含有嵌固部、第一密合部及第一容置部,且第一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锁固端主要包含有螺纹部、第二密合部及第二容置部, 且第二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线体两端分别固设于第一密合部及第二密合部内, 管体套设于线体表面,且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内,使管体可进行旋转动作且可减少摩擦。作为优选方案,线体可为金属线,且调整孔内设置有两个以上的侧板,侧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置放架及至少一个弹力元件,其中,弹力元件包含有卡掣部及弹簧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所述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更具有第三种结构,包含框架,其主要包含有两个以上的调整框、两个以上的连结框、两个以上的支撑架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框,调整框及固定框设置于两两相对应的支撑架之间,且调整框及固定框搭配支撑架而间隔的垂直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平行相对应的连结框上,其中,调整框内侧设置有一调整部,调整部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调整孔,支撑架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孔;两个以上的侧板,其设置于调整框的调整孔内,侧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置放架及至少一个弹力元件,其中,弹力元件包含有卡掣部及弹簧部;两个以上的后挡板,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调整框之间,后挡板设置有挡片;支撑杆,其设置于两两相对应支撑架的相对应穿孔上,支撑杆主要包含有嵌固端、 锁固端、线体及防静电的管体,嵌固端主要包含有嵌固部、第一密合部及第一容置部,且第一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锁固端主要包含有螺纹部、第二密合部及第二容置部,且第二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线体两端分别固设于第一密合部及第二密合部内,管体套设于线体表面,且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内,使管体可进行旋转动作且可减少摩擦。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利用支撑杆的嵌固端及锁固端固定于支撑架的穿孔内,当使用者将板体放置于框架时,可借由支撑杆支撑而避免板体因重量而弯曲折损,并利用侧板表面设置的置放架辅助支撑板体,最后再利用后挡板阻挡板体,借以避免板体超出支撑杆的支撑范围而掉落;当使用者搬运板体时,管体可随着板体的移动而转动,进而降低板体的磨损程度,并可借由管体的防静电效果,使空气中的粉尘难以附着于板体表面,以便达到避免板体质量降低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可借由调整框内侧设置的调整部及调整孔进行侧板位移,而达到调整本实用新型容置尺寸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侧板设置于调整框内侧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更可利用侧板相对于支撑架而言较为凸出,使板体避免碰触支撑杆的嵌固端及锁固端,以便达到减少磨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可利用支撑杆支撑板体, 并利用侧板表面设置的侧板辅助支撑板体,最后再利用后挡板阻挡板体,借以避免板体超出支撑杆的支撑范围而掉落;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将管体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而非公知设置于密合部内,因此管体可随着板体的移动而转动,借以避免产生公知板体磨损的情况,以便达到提高板体质量的效果;3、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管体为一防静电管体,可使空气中的粉尘难以附着于板体表面,以便达到避免板体质量降低的效果;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借由调整框内侧设置的调整部及调整孔进行侧板位移,而达到调整本实用新型容置尺寸的效果;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侧板设置于调整框内侧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利用侧板相对于支撑架而言较为凸出,使板体避免碰触支撑杆的嵌固端及锁固端,以便达到减少磨损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调整框及侧板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支撑杆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支撑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支撑杆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支撑杆的装设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实施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1的实管体的动作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实施例2的实施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框架;4 支撑杆;11 调整框;41 嵌固端;111 调整部;411 嵌固部;[0048]112调整孔;412第一密合部;[0049]12连结框;413第一容置部;[0050]13支撑架;413]第一容置空间[0051]131穿孔;42锁固端;[0052]14固定框;421螺纹部;[0053]2侧板;422第二密合部;[0054]21侧板;423第二容置部;[0055]22弹力元件;4231第二容置空间;[0056]221卡掣部;43线体;[0057]222弹簧部;44管体;[0058]3后挡板;5板体;[0059]31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效果以和构造特征能有更详细明确的了解,列举出如下所述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10。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主要包含有框架1,其主要包含有两个以上的调整框11、两个以上的连结框12、两个以上的支撑架13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框14,调整框11及固定框14设置于两两相对应的支撑架13之间,且调整框11及固定框14搭配支撑架13而间隔的垂直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平行相对应的连结框12上,其中,调整框11内侧设置有一调整部111,调整部111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调整孔112,支撑架13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孔131 ;两个以上的侧板2,其设置于调整框11的调整孔112内,侧板2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置放架21及至少一个弹力元件22,其中,弹力元件22包含有卡掣部221及弹簧部222 ;两个以上的后挡板3,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调整框11之间,后挡板3设置有挡片 31。如上所述,两两相对应支撑架13的相对应穿孔131上设置有支撑杆4,支撑杆4主要包含有嵌固端41、锁固端42、金属线体43及防静电的管体44,其中,嵌固端41主要包含有嵌固部411、第一密合部412及第一容置部413,第一容置部413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4131 ;锁固端42主要包含有螺纹部421、第二密合部422及第二容置部423,第二容置部 423内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4231 ;线体43两端分别固设于第一密合部412及第二密合部 422内;管体44套设于线体43表面,且管体44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4131及第二容置空间4231内,使管体44可进行旋转的动作,可达到减少摩擦的效果。当使用者将支撑杆4组设至框架1时,可先将支撑杆4利用锁固端42穿过支撑架 13的穿孔131,使嵌固端41嵌固于支撑架13表面,再利用一锁固元件将锁固端42固定,即可完成组设;当使用者将板体5放置于框架1时,可借由支撑杆4支撑而避免板体5因重量而弯曲折损,并利用侧板2表面设置的置放架21辅助支撑板体5,最后再利用后挡板3阻挡板体5,借以避免使用者搬动框架1时,板体5超出支撑杆4的支撑范围而掉落。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侧板2设置于调整框11内侧表面,因此侧板2相对于支撑架13 而言较为凸出,使板体5避免碰触支撑杆4的嵌固端41及锁固端42,以便达到减少磨损的效果。当使用者搬运板体5时,管体44可随着板体5的移动而转动,进而降低板体5的磨损程度,并可借由管体44的防静电效果,使空气中的粉尘难以附着于板体5表面,以便达到避免板体5质量降低的效果。实施例2请参阅图11,并配合参阅图2及图3。如图所示,实施例2大致上同于实施例1,其差异主要在于,可将侧板2拉离调整框 11,并将卡掣部221在调整部111中移动至适当调整孔112,再放开侧板2,侧板2的卡掣部 221即可借由弹簧部222的收缩效应自动卡掣于调整孔112,以进行侧板2的位移,当使用者欲承载较小尺寸的板体5时,即可将侧板2移动至适当位置而达到调整本实用新型容置尺寸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含有框架,其主要包含有两个以上的调整框、两个以上的连结框、两个以上的支撑架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框,所述调整框及固定框设置于两两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架之间,且所述调整框及固定框搭配所述支撑架而间隔的垂直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平行相对应的所述连结框上,其中,所述调整框内侧设置有一调整部,该调整部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调整孔,所述支撑架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孔;两个以上的侧板,其设置于所述调整框的调整孔内,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置放架及至少一个弹力元件,其中,该弹力元件包含有卡掣部及弹簧部;两个以上的后挡板,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调整框之间,所述后挡板设置有挡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其特征在于,两两相对应支撑架的相对应穿孔上设置有支撑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主要包含有嵌固端、锁固端、线体及防静电的管体,所述嵌固端主要包含有嵌固部、第一密合部及第一容置部,且所述第一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锁固端主要包含有螺纹部、第二密合部及第二容置部,且所述第二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密合部及所述第二密合部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为金属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套设于所述线体表面,且能进行旋转动作的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7.一种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含有框架,其主要包含有两个以上的调整框、两个以上的连结框、两个以上的支撑架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框,所述调整框及固定框设置于两两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架之间,且所述调整框及固定框搭配所述支撑架而间隔的垂直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平行相对应的所述连结框上,其中,所述调整框内侧设置有一调整部,该调整部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调整孔,所述支撑架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孔;两个以上的后挡板,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调整框之间,所述后挡板设置有挡片;支撑杆,其设置于两两相对应支撑架的相对应穿孔上,所述支撑杆主要包含有嵌固端、 锁固端、线体及防静电的管体,所述嵌固端主要包含有嵌固部、第一密合部及第一容置部, 且所述第一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锁固端主要包含有螺纹部、第二密合部及第二容置部,且所述第二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线体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密合部及所述第二密合部内,所述管体套设于所述线体表面,且能进行旋转动作的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为金属线,且所述调整孔内设置有两个以上的侧板,该侧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置放架及至少一个弹力元件,其中,所述弹力元件包含有卡掣部及弹簧部。
9.一种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含有框架,其主要包含有两个以上的调整框、两个以上的连结框、两个以上的支撑架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框,所述调整框及所述固定框设置于两两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架之间,且所述调整框及固定框搭配所述支撑架而间隔的垂直设置于两个以上的平行相对应的所述连结框上,其中,所述调整框内侧设置有一调整部,该调整部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调整孔,所述支撑架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穿孔;两个以上的侧板,其设置于所述调整框的调整孔内,所述侧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置放架及至少一个弹力元件,其中,所述弹力元件包含有卡掣部及弹簧部;两个以上的后挡板,其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调整框之间,所述后挡板设置有挡片; 支撑杆,其设置于两两相对应支撑架的相对应穿孔上,所述支撑杆主要包含有嵌固端、 锁固端、线体及防静电的管体,所述嵌固端主要包含有嵌固部、第一密合部及第一容置部, 且所述第一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锁固端主要包含有螺纹部、第二密合部及第二容置部,且所述第二容置部内设置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线体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第一密合部及所述第二密合部内,所述管体套设于所述线体表面,且能进行旋转动作的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抗摩擦防静电的板体载具,包含有框架、侧板、后挡板及支撑杆;其中,框架包含有调整框、连结框及固定框;本实用新型将支撑杆固定于支撑架,当使用者将板体放置于框架时,可借由支撑杆支撑而避免板体因重量而弯曲折损;当使用者搬运板体时,支撑架的管体可随着板体的移动而转动,进而并避免板体磨损,并可借由管体的防静电效果,使空气中的粉尘难以附着于板体表面,以便达到避免板体质量降低的效果;此外,侧板可借由调整框内侧设置的调整部及调整孔进行位移,而达到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容置尺寸的效果。
文档编号B65D85/30GK202107199SQ20112008697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5日
发明者陈宏奇 申请人:孙建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