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839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希望采用功能齐全、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的自动绕线机,以自动化生产方式代替原先手工绕制的小作坊生产方式。目前我国绕线机行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国产的绕线机自动化水平低,控制手段落后,只能用于对绕线要求相对不高的场合。现有技术中,大多绕线机在包装过程中如撕胶、包装等工序都要靠人工操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所以,目前大部分绕线设备质量可靠性差、加工精度较低、生产效率低下,虽然价格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但还是无法占领市场。因此,要实现包装的自动化精密控制,就需要将产品的测量线长、自动绕线等工序全部集成在一条流水线上,这将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绕线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的自动绕线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自动绕线机,包括有机架、还包括用于测量电源线长的测量线长装置、用于电源线绕线的绕线装置、用于感应电源线位置并发出位移信号的传感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测量线长装置包括用于拉长电源线的牵引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牵引机构移动的同步带机构;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治具、用于调节所述绕线治具的绕线间距的调节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绕线治具旋转和升降的旋转升降机构。进一步,所述同步带机构包括同步带、与所述同步带传动配合的同步带轮和安装于操作台的轮杆,所述同步带轮的轮轴与所述轮杆构成张紧结构。进一步,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其通过压块与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直线导轨设置有滑块;滑块连接板,其安装于所述滑块;牵引拉杆,其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滑块连接板连接;固定块,其安装于所述牵引拉杆的下方;U型块,其通过直线轴承和弹簧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端子治具,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U型块连接,所述端子治具与所述U型块的端面贴合,所述端子治具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卡紧电源线的安装槽;进一步,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直线导轨靠近绕线装置的一侧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U型块。进一步,所述绕线治具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固定绕线柱和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活动绕线柱,所述底座开设有供活动绕线柱移动的条形孔。进一步,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设置有用于装载电源的电源盒,所述绕线治具安装于所述转盘;旋转马达,其通过旋转马达轴与所述转盘连接;上底板和下底板,其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转盘通过转盘轴承座固定于所述上底板;升降马达安装座,其通过升降轴与所述下底板连接;升降马达,其安装于所述升降马达安装座;升降滚珠丝杆,其一端与所述升降马达驱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下底板连接。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其安装于所述上底板;底座直线导轨,其安装于所述上底板,所述底座直线导轨设置有滑块;调节马达固定座,其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底座直线导轨;调节马达,其安装于所述调节马达固定座;丝杆固定板,其安装于所述转盘;调节滚珠丝杆,其一端与所述调节马达驱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所述丝杆固定板,所述调节滚珠丝杆设置有移动块;连接杆,其设置于所述绕线治具与所述丝杆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绕线柱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丝杆固定板与所述移动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绕线机工作时,作业员将电源线的AC端放入绕线装置的固定位置,将电源线的DC端固定于牵引机构,并将胶带放入绕线治具,然后启动同步带机构旋转,进而带动牵引机构向远离绕线装置的一侧移动并开始拉线,当电源线被拉长至传感器装置所在位置后,传感器装置向控制装置发出位移信号,控制装置向同步带机构发出停止旋转的指令,此时完成电源线长的测量工序;然后调整机构根据所测量的电源线长度,对绕线治具的绕线间距进行调整,然后旋转升降机构开始旋转绕线,同步带机构也随绕线而带动牵引机构进给,当绕线至设定的长度时,传感器装置向控制装置发出信号,并控制所有机构停止运转,从而完成绕线工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绕线机实现了绕线过程的自动化与精确的控制,节省了人力和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绕线效率和绕线质量,使产品性能更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绕线机的测量线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绕线机的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绕线机的旋转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绕线机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41]图1至图5中包括有机架I ;测量线长装置2 ;同步带机构21 ;同步带轮211、轮杆213、同步带214 ;牵引机构22;直线导轨221、滑块222、滑块连接板223、U型块224、连接块225、牵引拉杆226固定块227、端子治具228、弹簧229 ;绕线装置3 ;绕线治具31 ;底座311、固定绕线柱312、活动绕线柱313 ;旋转升降机构32;转盘321、电源盒3211 ;旋转马达322、上底板323、下底板324、支撑板325、升降马达安装座326、升降马达327、升降滚珠丝杆328 ;治具调节机构33 ;调节马达331、调节马达固定座332、底座直线导轨333、丝杆固定板334、调节滚珠丝杆335、连接杆336、移动块337、气缸33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绕线机的具体实施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机架1、用于测量电源线长的测量线长装置2、用于电源线绕线的绕线装置3、用于感应电源线位置并发出位移信号的传感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测量线长装置2包括用于拉长电源线的牵引机构22、用于驱动牵引机构22移动的同步带机构21 ;绕线装置3包括绕线治具31、用于调节绕线治具31的绕线间距的调节机构33和用于驱动绕线治具旋转和升降的旋转升降机构32。具体的,同步带机构21包括同步带214、与同步带214传动配合的同步带轮211和安装于操作台的轮杆213,同步带轮211的轮轴与轮杆213构成张紧结构,通过调节轮可控制同步带214的张紧。具体的,牵引机构22包括直线导轨221,其通过压块与同步带214连接,直线导轨221设置有滑块222 ;滑块连接板223,其通过内六角螺钉与滑块222相连接;牵引拉杆226,其通过连接块225与滑块连接板223连接;固定块227,其安装于牵引拉杆226的下方;U型块224,其通过直线轴承和弹簧229与固定块227连接;端子治具228,其通过转动轴与U型块224连接,端子治具228与U型块224的端面贴合,端子治具228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卡紧电源线的安装槽,其进给方向与滑块222的移动方向相同;具体的,传感器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其中第一光电传感器安装于直线导轨221的靠近绕线装置3的一侧端,用于控制绕线进给的极限位置;第二光电传感器安装于U型块224,用于控制拉线的右极限位置;测量线长装置2的工作原理如下同步带机构21启动旋转,先带动牵引拉杆226在直线导轨221上向绕线装置3的一侧移动,当到达光电传感器位置处时停止移动,然后作业员将电源线的AC端放入绕线装置,将电源线的DC端固定于端子治具228,将胶带放入绕线治具33后,再次启动同步带机构21,带动牵引拉杆226沿直线导轨221向远离绕线装置的一侧端移动,开始拉线,端子治具228与转轴配合可以360°的自由旋转,端子治具228位于卡紧电源线的一端,旋转时产生一定的扭力使电源线不会有任何扭曲,与端子治具228连接的弹簧229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来保护电源线不被拉坏,当电源线拉直至一定张力时,弹簧229也拉长至一定距离时,张力等于弹簧拉长距离,此时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弹簧伸长的距离即发出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同步带机构21停止运转,从而完成电源线长度测量的工序。具体的,绕线治具31包括底座311、固定于底座311的固定绕线柱312和滑动设置于底座311的活动绕线柱313,底座311开设有供活动绕线柱移动的条形孔,调节机构33可对固定绕线柱312和活动绕线柱313的间距进行调节。具体的,旋转升降机构32包括转盘321,转盘321设置有用于装载电源的电源盒3211,绕线治具31安装于转盘321 ;旋转马达322,其通过旋转马达轴与转盘321连接;上底板323和下底板324,其通过支撑板325连接,转盘321通过转盘轴承座固定于上底板323 ;升降马达安装座326,其通过升降轴与下底板324连接;升降马达327,其安装于升降马达安装座326 ;升降滚珠丝杆328,其一端与升降马达327驱动连接,其另一端与下底板324连接。具体的,调节机构33包括气缸338,其安装于上底板323 ;底座直线导轨333,其安装于上底板323,底座直线导轨333设置有滑块;调节马达固定座332,其通过滑块设置于底座直线导轨333 ;调节马达331,其安装于调节马达固定座332 ;丝杆固定板334,其安装于转盘321 ;调节滚珠丝杆335,其一端与调节马达331驱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于丝杆固定板334,调节滚珠丝杆335设置有移动块337 ;连接杆336,其设置于绕线治具31与丝杆固定板334之间,连接杆336的一端与活动绕线柱313连接,连接杆336的另一端穿设于丝杆固定板334与移动块337连接。绕线装置3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胶带位于绕线治具31的固定绕线柱312与活动固定绕线柱313之间,绕线时,旋转马达322带动转盘321转动,电源线一圈一圈地绕在固定绕线柱312和活动固定绕线柱313上,同时升降马达327通过升降滚珠丝杆328驱动下底板324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转盘321上下移动,以此达到绕线为一圈一圈的紧密连接;由于电源线的长度不一致,使得绕线一圈的周长不同,此时会通过调节机构33来控制调节根据测量线长装置2所测电源线的长度信息,调节马达331通过调节滚珠丝杆335使移动块337移动,移动块337通过连接杆336带动活动固定绕线柱313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从而调整固定绕线柱312与活动固定绕线柱313的间距,使得绕线圈数相同,便于胶带包扎,绕线完成后,气缸338向左运动,便可将绕好的线圈从固定绕线柱312取下。本实施例中,自动绕线机还包括防护装置,用于保护同步带机构21不受灰尘等颗粒其它杂物掉在带上而影响绕线机的正常使用。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自动绕线机,包括有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测量电源线长的测量线长装置、用于电源线绕线的绕线装置、用于感应电源线位置并发出位移信号的传感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测量线长装置包括用于拉长电源线的牵引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牵引机构移动的同步带机构;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绕线治具、用于调节所述绕线治具的绕线间距的调节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绕线治具旋转和升降的旋转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机构包括同步带、与所述同步带传动配合的同步带轮和安装于操作台的轮杆,所述同步带轮的轮轴与所述轮杆构成张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其通过压块与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直线导轨设置有滑块;滑块连接板,其安装于所述滑块;牵引拉杆,其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滑块连接板连接;固定块,其安装于所述牵引拉杆的下方;U型块,其通过直线轴承和弹簧与所述固定块连接;端子治具,其通过转动轴与所述U型块连接,所述端子治具与所述U型块的端面贴合, 所述端子治具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卡紧电源线的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直线导轨靠近绕线装置的一侧端,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U型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治具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固定绕线柱和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活动绕线柱,所述底座开设有供活动绕线柱移动的条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转盘, 所述转盘设置有用于装载电源的电源盒,所述绕线治具安装于所述转盘;旋转马达,其通过旋转马达轴与所述转盘连接;上底板和下底板,其通过支撑板连接,所述转盘通过转盘轴承座固定于所述上底板;升降马达安装座,其通过升降轴与所述下底板连接;升降马达,其安装于所述升降马达安装座;升降滚珠丝杆,其一端与所述升降马达驱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下底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其安装于所述上底板;底座直线导轨,其安装于所述上底板,所述底座直线导轨设置有滑块;调节马达固定座,其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底座直线导轨;调节马达,其安装于所述调节马达固定座;丝杆固定板,其安装于所述转盘;调节滚珠丝杆,其一端与所述调节马达驱动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所述丝杆固定板,所述调节滚珠丝杆设置有移动块;连接杆,其设置于所述绕线治具与所述丝杆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绕线柱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丝杆固定板并与所述移动块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绕线机,其结构包括测量线长装置、绕线装置、传感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测量线长装置包括牵引机构和同步带机构;绕线装置包括绕线治具、调节机构以及旋转升降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绕线机实现了绕线过程的自动化与精确的控制,节省了人力和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绕线效率和绕线质量,使产品性能更稳定。
文档编号B65H54/02GK202829125SQ20122050709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李垂猛, 朱端丹 申请人:东莞市冠佳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