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276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辊道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物料的装置,具体涉及用于钢板加工生产线中的辊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板加工生产线主要用于对钢板进行冲、钻、铣、切等加工,而钢板的输送工作通常是由设置在整个生产线上的进料、送料输送装置来完成,进料、输送装置通常采用辊道输送装置。现有技术中,钢板加工线的辊道输送装置通常采用升降辊道来实现辊道主动和被动的切换,此种方法制造成本较高,且安装复杂;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离合器来实现的辊道主动和被动的切换的做法,然而离合器的布置通常为过渡布置在辊道支架上,而且辊道支架的加工和结构也比较繁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辊道输送装置,该装置可使得辊道主动和被动的转换更为便捷,且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辊道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辊筒及机架外部的减速电机,辊筒两端通过轴承座装在机架上,第一辊筒一侧的轴端上依次连接有第一链轮、电磁离合器和第二链轮,第二链轮通过轴承装在第一辊筒一侧的轴端上并由圆螺母锁紧,第二链轮与电磁离合器的离合端连接;第一辊筒之外的辊筒一侧的轴端上连接有第三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三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相邻两个第三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链轮连接,传动链轮通过第三链条与第二链轮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磁离合器为牙嵌式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三链轮为双排链轮。所述电磁离合器的下端与电刷抵接,电刷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与机架固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薄型气缸、液压缸以及横向导轨的设计,实现了在一定行程的液压缸的控制下钢板大范围的横向移动,而不需要大行程液压缸的使用,其结构简单,且运行平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辊筒2及机架I外部的减速电机12,辊筒2两端通过轴承座3装在机架I上;见图2、图3,第一辊筒21 —侧的轴端上通过键连接依次连接有第一链轮4、电磁离合器5,电磁离合器5米用牙嵌式电磁离合器,第二链轮6通过轴承7装在第一辊筒21 —侧的轴端上并由圆螺母8锁紧,第二链轮6与电磁离合器5的离合端连接,电磁离合器5的下端与电刷15抵接,电刷15安装在固定架16上,固定架16与机架I固接;见图2,第一辊筒21之外的辊筒2 —侧的轴端上连接有第三链轮9,第三链轮9为双排链轮,第三链轮9与第一链轮4同侧,第一链轮4与第三链轮9通过第一链条10连接,相邻两个第三链轮9之间通过第二链条11连接;减速电机12的输出轴与传动链轮13连接,传动链轮13通过第三链条14与第二链轮6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运行过程如下:本实用新型可平行或对称分布在主机的进料和出料处,辊筒2的数量可根据钢板幅面的范围作一定的减少和增加。见图1、图2,当本实用新型进行钢板输送作业时,外部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刷15得电,使得牙嵌式电磁离合器5结合,减速电机12输出轴上的传动链轮13通过链传动带动第二链轮6转动,第二链轮6带动和其连接的已结合的牙嵌式电磁离合器5转动,已结合的牙嵌式电磁离合器5通过键连接带动第一棍筒21转动,第一棍筒21轴端的第一链轮4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其他辊筒2轴端的第三链轮9转动,最后第一辊筒21和其他辊筒2都转动且转速一致,此时第一辊筒21和其他辊筒2为主动辊筒;当主机上的动力夹持机构需要工作时,减速电机12停止,外部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刷15失电,牙嵌式电磁离合器5分离,由于牙嵌式电磁离合器5的分离及轴承7的作用,第二链轮6不会随第一辊筒21转动,此时第一辊筒21和其他辊筒2都变成被动辊筒.如此实现了辊道主动和被动的切换,且转换便捷。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辊道输送装置,包括机架(I)、辊筒(2)及机架(I)外部的减速电机(12 ),辊筒(2 )两端通过轴承座(3)装在机架(I)上,其特征在于:第一辊筒(21)—侧的轴端上依次连接有第一链轮(4)、电磁离合器(5)和第二链轮(6),第二链轮(6)通过轴承(7)装在第一棍筒(21)一侧的轴端上并由圆螺母(8)锁紧,第二链轮(6)与电磁离合器(5)的离合端连接;第一辊筒(21)之外的辊筒(2 ) 一侧的轴端上连接有第三链轮(9 ),第一链轮(4)与第三链轮(9 )通过第一链条(10)连接,相邻两个第三链轮(9)之间通过第二链条(11)连接;减速电机(12)的输出轴与传动链轮(13 )连接,传动链轮(13)通过第三链条(14 )与第二链轮(6 )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5)为牙嵌式电磁菌入典两口名> O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链轮(9)为双排链轮。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5)的下端与电刷(15)抵接,电刷(15)安装在固定架(16)上,固定架(16)与机架(I)固接。
专利摘要辊道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辊筒及机架外部的减速电机,辊筒两端通过轴承座装在机架上,第一辊筒一侧的轴端上依次连接有第一链轮、电磁离合器和第二链轮,第二链轮通过轴承装在第一辊筒一侧的轴端上并由圆螺母锁紧,第二链轮与电磁离合器的离合端连接;第一辊筒之外的辊筒一侧的轴端上连接有第三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三链轮通过第一链条连接,相邻两个第三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链轮连接,传动链轮通过第三链条与第二链轮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使得辊道主动和被动的转换更为便捷,且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文档编号B65G13/07GK202935852SQ20122058902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9日
发明者董立锋, 邵燕瑛 申请人:无锡华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