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2939阅读:20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物料的储存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储罐装置包括一个简单的罐体和进出口阀门,同时外部有外盘管,用于给罐体升温或降温。物料由泵通过罐体顶部阀门进入,由底部阀门出料,因此,后一批进入罐体的物料就会在前几批物料上层,而通过从外盘管通入蒸汽,受热的往往只有贴紧罐体的部分,如此便会产生如下问题:由于物料上下不均匀,出现质量波动;如果罐体温度到达物料凝固点,底部物料就会比上层物料先凝固,无法出料;加热过程中,由于物料局部受热,会导致物料发黄、结焦或者碳化等一系列质量问题,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卸车完后,易冻物料会在管道中冻结,导致下次无法使用,带来很多麻烦,影响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进出料可控,且可实现物料循环的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它主要包括罐体,罐体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出料口阀门连接,出料口阀门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齿轮泵、进料阀门连接,齿轮泵出口通过三通管道与尾料排放阀门和另一个三通管道连接,另一个三通管道分别与出料阀门和循环阀门连接,循环阀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至罐体顶部的进料□。作为优化,尾料排放阀门处的管道直径为25mm,其余管道直径为50mm。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其具有以下有点:1、通过循环,有效解决物料上下层不均匀的现象,减少质量波动;2、通过循环,使物料上下层温度一致,不会出现底部结冻现象;3、通过循环,物料在罐壁受热均匀,减少质量问题;4、进出物料、循环在同一泵上进行,减少使用空间,美观度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它主要包括罐体1,罐体I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出料口阀门2连接,出料口阀门2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齿轮泵4、进料阀门3连接,齿轮泵4出口通过三通管道与尾料排放阀门5和另一个三通管道连接,另一个三通管道分别与出料阀门6和循环阀门7连接,循环阀门7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至罐体I顶部的进料口,尾料排放阀门5处的管道直径为25mm,其余管道直径为50mm。
具体实施方式
:进料时,在所有阀门全关闭状态下,打开进料阀门3,待物料充满齿轮泵4后,打开电源,使齿轮泵4工作,缓慢打开循环阀门7,完成物料的进罐,待物料进完后,打开尾料排放阀门5,使连接管道中的残余物料排尽;出料时,在所有阀门全关闭状态下,打开出料口阀门2、打开齿轮泵4电源,使齿轮泵处于工作状态,打开出料阀门6,完成物料的出罐,待物料出完后,关闭电源,关闭出料口阀门2,打开尾料排放阀门5,使管道中的残余物料排尽;循环使,在全部阀门全关闭状态下,打开出料口阀门2,打开齿轮泵4电源,缓慢打开循环阀门7,完成物料循环,待循环完后,关闭电源,关闭出料口阀门2,打开尾料排放阀门5,使管道中残余物料排尽。
权利要求1.一种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它主要包括罐体,其特征是罐体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出料口阀门连接,出料口阀门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齿轮泵、进料阀门连接,齿轮泵出口通过三通管道与尾料排放阀门和另一个三通管道连接,另一个三通管道分别与出料阀门和循环阀门连接,循环阀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至罐体顶部的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尾料排放阀门处的管道直径为25mm,其余管道直径为 5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它主要包括罐体,罐体底部通过连接管道与出料口阀门连接,出料口阀门通过三通管道分别与齿轮泵、进料阀门连接,齿轮泵出口通过三通管道与尾料排放阀门和另一个三通管道连接,另一个三通管道分别与出料阀门和循环阀门连接,循环阀门通过连接管道连接至罐体顶部的进料口。这种储罐的进出料及循环装置,其具有以下有点1、通过循环,有效解决物料上下层不均匀的现象,减少质量波动;2、通过循环,使物料上下层温度一致,不会出现底部结冻现象;3、通过循环,物料在罐壁受热均匀,减少质量问题;4、进出物料、循环在同一泵上进行,减少使用空间,美观度好。
文档编号B65D90/00GK203079063SQ20122064463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9日
发明者方敏, 宋云飞 申请人: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