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软体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656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软体储料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的储存设备,具体是一种折叠式软体储料罐,它特别适合用作对油气开采过程中所需的压裂液、返排液、清水等物料进行储存,也可以用于其它物料储存,例如对粉末状的金属、颗粒状的粮食等进行储存。
背景技术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需要用及大量的压裂液,少则几百立方,多则上万立方,如何对这些压裂液进行合理的储存,一直困扰着油气开采企业。目前,油气开采企业对压裂液的储存是采用钢质储液罐实现的,然而,由于钢质储液罐的结构特性,导致存在以下主要缺陷:1.钢质储液罐的重量重,在搬运时需要大型吊车起吊,搬运困难,施工费用高;2.钢质储液罐的体积大,单次搬运的数量有限,运输效率低,运输成本高;3.庞大的体积及制造材料的限制,储液te的制造成本闻。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软体可折叠储液罐”(公开号:CN201305272,
公开日2009.09.09),该储液罐是将软体罐放置于外罐内,而外罐则是以框架上的多根立杆和缠绕在立杆上的钢丝构成。它仅能对软体罐实现轻松折叠,外罐的折叠则是将立杆上缠绕的钢丝拆除,再将框架上的立杆拆除,操作非常麻烦,无论撑开组装还是收拢折叠效率均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此外,钢丝极易与软体罐和外界其它设备形成挂扯和刺扎,极不实用。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一种“整体折叠型软体罐”(公开号:CN101058361,
公开日:2007.10.24),它是由软体罐本体与半固定活动折叠框架两大部分连接而成,虽然能够实现软体罐和半固定活动折叠框架的折叠,方便运输,但其半固定活动折叠框架的支撑高度有限,从而限制了软体罐的储料量,而且在折叠过程中存在容易将软体罐压损的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不影响储存量的前提下,提供一种方便撑开、折叠,便于搬运、运输,制造成本低的折叠式软体储料罐。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软体储料罐,所述储料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设有支撑盆,支撑盆外围的底座用作连接支撑架;-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分设在底座两侧的两组架体构成,每组架体由两根支柱和横梁构成,两根支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横梁和底座铰链连接;每根支柱由铰链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构成,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铰链连接处设有定位销孔,通过在定位销孔内插入定位销,实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固定定位支撑;-吊袋,所述吊袋为网格状的筒型结构,在吊袋上设有多个挂环,吊袋通过挂环在支撑架上撑开、悬挂,且通过挂环与软体罐连接,用作约束储存有物料的软体罐周向膨胀;-软体罐,所述软体罐放置于吊袋内,软体罐的底部坐在支撑盆上,用作储存物料。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一副或两副以上,两副以上的支撑架以上副支撑架底部与下副支撑架顶部铰链叠加的方式组合成一体。[0011]所述底座上设有多根高度大于支撑架叠合高度的支撑立柱。所述底座上设有吊装组件。所述支撑盆的大小与软体罐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支撑盆上设有排料孔。所述软体罐由密封成一体的罐体、罐底和罐顶组成,罐体为圆筒状结构,罐顶为锥形状结构,在罐顶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外缘为向上凸出的凸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撑开储料时,软体罐通过底座上的支撑盆和支撑架以及吊袋形成可靠支撑,支撑牢固、稳定;在收拢折叠时,软体罐、支撑架及吊袋均能轻松实现折叠,极大的方便了搬运、运输,搬运、运输过程中,通过底座上的支撑支柱对叠摞的储料罐形成可靠、有效的支撑,杜绝了软体罐被压损,搬运、运输成本低;此外,整个储料罐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一种收拢折叠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运输状态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一底座;2—支撑支柱;3—第一立柱;4一第二立柱;5—吊装组件;6—支撑盆;7—横梁;8—铰轴;9一吊袋;10—软体罐;11 一挂环;12—定位销孔;13—iig 体;14一iig 顶;15—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支撑架、吊袋9和软体罐10。其中,底座I为四边形的框型结构,采用工字钢、槽钢等型钢焊接而成。在底座I的中央设有支撑盆6,支撑盆6为盆状(或盘状)结构,采用钢板(或铁皮)制成,在支撑盆6的中央设有用作排料的通孔,即排料孔;支撑盆6的大小应当与软体罐10的直径相匹配。支撑盆6外围的底座I用作连接支撑架。在底座I的侧面外缘处设有吊装组件5,该吊装组件为通孔(也可以采用向外凸出的凸台代替);在底座I的四角分别设有一根高度大于支撑架叠合高度的支撑立柱2,支撑立柱2采用钢棒或钢管制成。支撑架为两副,两副支撑架以上副支撑架底部与下副支撑架顶部铰链叠加的方式组合成一体。每副支撑架由分设在底座I两侧的两组架体构成;每组架体由两根支柱和横梁7构成,横梁7采用H型钢或槽钢等型钢制成,两根支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铰轴8与横梁7和底座I铰链连接(上副支撑架的立柱与下副支撑架的横梁铰链连接);每根支柱由通过铰轴8铰链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构成,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采用钢棒或钢管制成,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的长度一致,在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的铰链连接处设有定位销孔12,通过在定位销孔12内插入定位销,实现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的固定定位支撑。吊袋9为筒型结构,采用涤纶(或尼龙等)以编织方式织成网状。在吊袋9上设有多个挂环11,吊袋9通过挂环11在支撑架上撑开、悬挂,且通过挂环11与软体罐10连接,吊袋9用作约束储存有物料的软体罐10周向膨胀。吊袋9的承载强度通过增加涤纶的厚度和宽度实现。软体罐10分为罐体13、罐底和罐顶14,罐体13为圆筒状结构,罐顶14为锥形状结构,在罐顶14上设有进料口 15,进料口 15的外缘为向上凸出的凸台结构。罐体13、罐底和罐顶14分别采用涂层布制成,罐体13、罐底和罐顶14的涂层布经热熔合焊接形成密封的整体。软体罐10放置于吊袋9内,软体罐10的底部坐在支撑盆6上,用作储存物料。上述支撑架及支撑立柱的数量并非特定值,支撑架的数量具体根据软体罐的高度设计而定,但至少为一副;为了确保支撑可靠,支撑立柱的数量应当至少为三根。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需要收拢折叠时,将支撑架立柱的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铰链连接处的定位销孔12内定位销拆除,通过给支撑架的顶部或支撑架的立柱(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铰链连接处)施加压力,即可实现收拢折叠。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收拢折叠后,在大量搬运、运输时,将它们叠摞或并排放置在车上,叠摞在上层的储料罐由下层储料罐底座I上的支撑立柱2进行支撑。通过给底座I的吊装组件5 (即通孔)内穿入链子或绳索,将相邻储料罐连接到一起,即可实现对它们的绑紧装车。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软体储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包括: -底座(I),所述底座(I)的中央设有支撑盆(6 ),支撑盆(6 )外围的底座(I)用作连接支撑架;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分设在底座(I)两侧的两组架体构成,每组架体由两根支柱和横梁(7)构成,两根支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横梁(7)和底座(I)铰链连接;每根支柱由铰链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构成,在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的铰链连接处设有定位销孔(12),通过在定位销孔(12)内插入定位销,实现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4)的固定定位支撑; -吊袋(9),所述吊袋(9)为网格状的筒型结构,在吊袋(9)上设有多个挂环(11),吊袋(9)通过挂环(11)在支撑架上撑开、悬挂,且通过挂环(11)与软体罐(10)连接,用作约束储存有物料的软体罐(10)周向膨胀; -软体罐(10 ),所述软体罐(10 )放置于吊袋(9 )内,软体罐(10 )的底部坐在支撑盆(6 )上,用作储存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软体储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一副或两副以上,两副以上的支撑架以上副支撑架底部与下副支撑架顶部铰链叠加的方式组合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软体储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有多根高度大于支撑架叠合高度的支撑立柱(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软体储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有吊装组件(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软体储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盆(6)的大小与软体罐(10)的直径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软体储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盆(6)上设有排料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式软体储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罐(10)由密封成一体的罐体(13)、罐底和罐顶(14)组成,罐体(13)为圆筒状结构,罐顶(14)为锥形状结构,在罐顶(14)上设有进料口(15),进料口(15)的外缘为向上凸出的凸台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软体储料罐,包括底座、支撑架、吊袋和软体罐;底座上设有支撑盆,支撑盆外围的底座用作连接支撑架;支撑架由分设在底座两侧的两组架体构成,每组架体由两根支柱和横梁构成,两根支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横梁和底座铰链连接,每根支柱由铰链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构成,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铰链连接处设有定位销孔,通过在定位销孔内插入定位销,实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固定定位支撑;吊袋为网格状的筒型结构,通过挂环在支撑架上撑开、悬挂,且通过挂环与软体罐连接;软体罐放置于吊袋内,底部坐在支撑盆上,用作储存物料。它在撑开储料时,支撑牢固、稳定;在收拢折叠时,能轻松实现折叠,搬运、运输方便。
文档编号B65D90/20GK203006170SQ201220718130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甘振维, 黄秋生, 杨宇, 王磊, 侯治民, 胡顺渠, 潘敏, 刘涛, 李天德, 藤纹江, 潘健, 胡丹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