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52593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盘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吸盘技术,特指一种吸盘装置,包括底座、立柱、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吸盘座及吸盘,立柱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悬臂枢接在立柱的顶端,所述的第二悬臂由两连接杆及两直杆围成平行四边形,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直杆上,一直杆与第一悬臂的自由端连接,该直杆上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一连接杆铰接;另一直杆的下部连接吸盘座,吸盘座上固定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连接吸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物料搬运的真空吸盘装置,该装置具有多自由度,使吸盘能吸附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灵活度大,通用性广;采用真空吸盘,可以吸附表面光滑的零件或薄板零件,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搬运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吸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吸盘技术,特指一种吸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物料搬运装置是通过夹臂夹持或吊机挂吊物料实现搬运的,但对于表面光滑的零件和薄板零件,有时难以夹持或挂吊,只能通过人工搬运方式解决,但人手搬运存在工人劳动量大、效率低、成本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搬运表面光滑的零件或薄板零件的吸盘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盘装置,包括底座、立柱、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吸盘座及吸盘,立柱垂直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悬臂枢接在立柱的顶端,所述的第二悬臂由两连接杆及两直杆围成平行四边形,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直杆上,一直杆与第一悬臂的自由端连接,该直杆上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一连接杆铰接;另一直杆的下部连接吸盘座,吸盘座上固定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连接吸盘。
[0005]一种吸盘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回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物料搬运的真空吸盘装置,该装置具有多自由度,使吸盘能吸附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灵活度大,通用性广;采用真空吸盘,可以吸附表面光滑的零件或薄板零件,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搬运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7]【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之结构示意图。
[0008]【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吸盘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第一悬臂3、第二悬臂4、吸盘座5及吸盘6,立柱2垂直固定在底座I上,第一悬臂3枢接在立柱2的顶端,所述的第二悬臂4由两连接杆7及两直杆8围成平行四边形,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直杆8上,一直杆8与第一悬臂3的自由端连接,该直杆8上固定有第一气缸9,第一气缸9的输出轴与一连接杆7铰接;另一直杆8的下部连接吸盘座5,吸盘座5上固定有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10的输出轴连接吸盘6。该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悬臂3和第二悬臂4回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0009]第一悬臂3和第二悬臂4由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绕立柱2回转至合适的方位,第一气缸9推动连接杆7动作,使第二悬臂4与水平面呈一定的角度,第二气缸10推动吸盘6下移,吸盘6吸附表面光滑的零件或薄板零件后,第二气缸10复位,第一悬臂3和第二悬臂4旋转至置料区域,吸盘6释气卸料,即完成物料搬运过程。
[0010]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物料搬运的真空吸盘装置,该装置具有多自由度,使吸盘能吸附空间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体,灵活度大,通用性广;采用真空吸盘,可以吸附表面光滑的零件或薄板零件,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搬运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1]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吸盘装置,包括底座(I)、立柱(2)、第一悬臂(3)、第二悬臂(4)、吸盘座(5)及吸盘(6 ),立柱(2 )垂直固定在底座(I)上,第一悬臂(3 )枢接在立柱(2 )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悬臂(4)由两连接杆(7)及两直杆(8)围成平行四边形,连接杆(7)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直杆(8)上,一直杆(8)与第一悬臂(3)的自由端连接,该直杆(8)上固定有第一气缸(9),第一气缸(9)的输出轴与一连接杆(7)铰接;另一直杆(8)的下部连接吸盘座(5),吸盘座(5)上固定有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10)的输出轴连接吸盘(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悬臂(3)和第二悬臂(4)回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文档编号】B65G47/91GK104418086SQ201310387420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林末生 申请人:林末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