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装置和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875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链装置和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铰链装置及集装箱,铰链装置包括:内铰链,内铰链包括两块内铰链板、连接板、后端板和挡板,两内铰链板上均设置有一长条孔,后端板连接连接板;外铰链,外铰链包括一端板和由端板两侧向同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墙板,内铰链的挡板位于收容腔外,两墙板上各设有一限位部,限位部插入挡板的收容槽;推拉杆,推拉杆位于内铰链的两内铰链板之间;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推拉杆连接转轴的位置设置在两内铰链板之间,使得转动的位置位于铰链的中心避免了产生较大的力矩,并且由于推拉杆的位置位于两内铰链板之间,从而实现了占用空间减少并使得结构紧凑。
【专利说明】一种铰链装置和集装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铰链装置和集装箱。
【背景技术】
[0002]集装箱运输作为全球最便捷的运输方式而成为全球货运的主流。通用集装箱为规则的六面长方体,其八个角上设置有ISO角件,以实现集装箱在不同运输条件下的固定、吊装和堆码等要求。由于通用集装箱的门端装载结构的限制,只能运输一定尺寸的货物。折叠式集装箱(简称“折叠箱”),主要用于运输超宽、超高、超重等超大货物,如管道、原木、工程机械、大型车辆和预制混凝土梁等。折叠箱包括一个载货底架,底架两端的端墙(或角柱),可以方便的实现超大货物的两侧和顶部装载和运输。折叠箱还包括设置在底架和端墙(或角柱)之间的铰链装置,可以实现端墙的折叠和竖直操作。折叠后多个折叠箱可以联挂在一起构成一个运输模块,大大降低空箱存放、码头操作和运输成本。
[0003]英国专利申请GB2211169A,公开了一种平台式集装箱,包括一底架、设置在底架四个角上可折叠操作的角柱,以及设置在底架和角柱之间的铰链装置。铰链装置包括内铰链、外铰链,以及连接内外铰链的旋转轴,其中,内铰链与底架端部固定连接,外铰链与角柱底部固定连接,进而角柱可以绕旋转轴实现相对底架的竖起和折叠位置。其中外铰链的前端设有一对固定楔,后端设置有一个孔,内铰链的前端两侧面分别设有一对上挡块和下挡块,后端设有舌状凸起。当角柱处于竖起状态,外铰链前端固定楔容置于内铰链前端上下挡块形成的空间和外铰链后端孔嵌套到内铰链后端舌状凸起时,角柱实现相对于底架的竖起状态的锁定操作,此操作是通过内外铰链的分离和啮合来进行实现。内外铰链的分离和啮合依靠一连杆机构对铰链轴进行水平推拉来实现,当内外铰链的分离时,角柱绕旋转轴可以实现相对底架的竖起和折叠操作,当内外铰链的啮合时,角柱实现相对底架的竖起锁定。该技术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是推拉机构对铰链轴推拉的位置位于外铰链的外面,由于推拉点偏离铰链中心位置,推拉时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弯矩,使得内外铰链的分离和啮合操作力较大,另外,推拉机构设置在集装箱里侧,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结构不够紧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铰链装置和集装箱,以减少占用空间和并使得结构紧凑并减少弯矩。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包括:内铰链,所述内铰链包括两块内铰链板、连接板、后端板和挡板,所述挡板包括一基部、由所述基部的上端向两侧延伸出的两上挡部和由所述基部的下端向两侧延伸出的两下挡部,同一侧的两上挡部和两下挡部形成两收容槽,所述挡板呈工字型,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基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挡板垂直,两所述内铰链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并与所述连接板平行,两所述内铰链板上均设置有一长条孔,所述后端板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挡板一体成型;外铰链,所述外铰链包括一端板和由所述端板两侧向同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墙板,两墙板和一端板形成收容腔,所述内铰链的内铰链板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内铰链的挡板位于所述收容腔外,两所述墙板上各设有一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插入所述挡板的两收容槽,两所述墙板上各开有一与所述内铰链板的长条孔相对应的通孔;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位于所述内铰链的两所述内铰链板之间;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外铰链的两墙板的通孔、所述内铰链的两内铰链板的长条孔和所述推拉杆,将所述外铰链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内铰链上。
[0006]优选地,下挡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外铰链的限位部的下表面为向下倾斜的坡面。
[0007]优选地,内铰链板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设有一舌状突起,所述端板上开有一与所述舌状突起相配合的扭锁槽,所述舌状突起插入所述扭锁槽中。
[0008]优选地,收容腔内设有一墙板连接板,所述墙板连接板将所述收容腔分隔成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内铰链的内铰链板位于所述下收容腔内。
[0009]优选地,铰链装置还包括一扭锁组件,所述扭锁组件包括一扭锁、一连接所述外铰链的两墙板或固定在所述端板上的扭锁固定轴和一扭锁连接臂,所述扭锁连接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扭锁,另一端枢接所述扭锁固定轴,所述扭锁位于所述上收容腔内。
[0010]优选地,端板上开有一与所述扭锁相配合的扭锁槽所述端板上开有一用以方便扭锁存放的存放孔,
[0011]所述端板上还开有一联通槽,所述联通槽用以将所述扭锁槽和所述存放孔联通。
[0012]优选地,墙板连接板上设有一与所述推拉杆相配合的避让槽
[0013]优选地,挡板的基部上方设有一与所述推拉杆相配合的避让槽。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上述的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的内铰链的内铰链板连接所述集装箱的底角件,所述铰链装置的外铰链连接所述集装箱的角柱。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推拉杆连接转轴的位置设置在两内铰链板之间,使得转动的位置位于铰链的中心避免了产生较大的力矩,并且由于推拉杆的位置位于两内铰链板之间,从而实现了占用空间减少并使得结构紧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装置的装配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装置的内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装置的外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装置的外铰链的后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装置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装置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铰链装置的第三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4]【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底架1、角柱2、铰链装置3、内铰链31、挡板311、基部3111、上挡部3112、下挡部3113、收容槽3114、避让槽3115、内铰链板312、长条孔3121、连接板313、后端板314、舌状突起3141、外铰链32、端板321、存放孔3211、扭锁槽3212、联通槽3213、墙板322、墙板连接板323、限位部324、转轴33、推拉杆34、底角件4。【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6]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装置,铰链装置包括内铰链31、外铰链32、转轴33、推拉杆34和扭锁组件。
[0027]内铰链31,请参阅图3,内铰链31包括两块内铰链板312、连接板313、后端板314和挡板311,挡板311包括一基部3111、由所述基部3111的上端向两侧延伸出的两上挡部3112和由所述基部3111的下端向两侧延伸出的两下挡部3113,同一侧的两上挡部3112和两下挡部3113形成两收容槽3114,所述挡板311呈工字型,连接板313连接竖直部3111,连接板313与挡板311垂直,两内铰链板312连接连接板313的两侧,并与连接板313平行,两内铰链板312上均设置有一长条孔3121,后端板314连接连接板313,挡板311 —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后端板314远离挡板311的一端设有一舌状突起3141。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11的上方的水平部3112设有一与推拉杆34相配合的避让槽3115。这是为了避免推拉杆34工作时和内铰链31的挡板311发生碰撞。在本实施例中,内铰链31—体成型,具体而言,内铰链31可以是铸件或锻造件,在其它实施例中,内铰链31的内铰链板312、连接板313、后端板314和挡板311之间可以是焊接等方式连接而成的。
[0028]外铰链32,请参阅图4和图5,外铰链32包括一端板321和由端板321两侧向同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墙板322,两墙板322和一端板321形成收容腔,内铰链31的两内铰链板312、连接板313和后端板314位于收容腔内,内铰链31的挡板311位于收容腔外,两墙板322上各设有一限位部324,限位部324插入挡板311的两收容槽3114,两所述墙板322上各开有一与所述内铰链板312的长条孔3121相对应的通孔32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挡部3113的上表面和所述外铰链32的限位部324的下表面为向下倾斜的坡面。设置坡面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外铰链32的限位部324从收容槽3114中退出。在本实施例中,墙板322的底部为一斜坡,墙板322的底部下方的长度小于上方。墙板322底部为斜坡是为了避免在转动时碰到角件等周边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收容腔内设有一墙板连接板323,墙板连接板323将收容腔分隔成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内铰链31的内铰链板312位于下收容腔内。在本实施例中,墙板连接板323上设有一与推拉杆34相配合的避让槽3231。这是为了避免推拉杆34工作时和墙板连接板323发生碰撞。在本实施例中,端板321上开有一与舌状突起3141相配合的扭锁槽3212,舌状突起3141插入扭锁槽3212中。设置扭锁槽3212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铰链31和外铰链32之间固定的稳定性并且当外链32立起时,扭锁槽3212用以插入舌状突起3122,当外链32放倒时,扭锁从扭锁槽中伸出。端板321上开有一用以方便扭锁存放的存放孔3211,还开有一联通槽3213,联通槽3213用以将存放孔3211和扭锁槽3212联通,存放孔3211的作用是方便将扭锁放到铰链装置3中。
[0029]推拉杆34,推拉杆34位于内铰链31的两内铰链板312之间。
[0030]转轴33,转轴33穿过外铰链32的两墙板322的通孔3221、内铰链31的两内铰链板312的长条孔3121和推拉杆34,将外铰链32可转动地固定在内铰链31上。
[0031]扭锁组件(未图示),扭锁组件(未图示)包括一扭锁(未图示)、一连接外铰链32的两墙板322或固定在所述端板321上的扭锁固定轴(未图示)和一扭锁连接臂(未图示),扭锁连接臂的一端连接扭锁,另一端枢接扭锁固定轴,扭锁位于上收容腔内。扭锁的作用是为了在角柱2都放倒之后能够方便互相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端板321上开有一与扭锁相配合的存放孔3211,存放孔3211用以在外铰链32放倒时扭锁的穿出。端板321上还开有一联通槽3213,联通槽3213用以将存放孔3211和扭锁槽3212联通。联通槽3213的作用是方便扭锁连接臂在外铰链32放倒的时候穿出。
[0032]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上述的铰链装置3,铰链装置3的内铰链31的内铰链板312连接集装箱的底架I上的底角件4,铰链装置3的外铰链32连接集装箱的角柱2。
[0033]下面以本实用新型为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34]图5至图7为了方便解释,对外铰链32的墙板322连接转轴33处进行了局部剖视。
[0035]当铰链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请参阅图6,限位部324插入在挡板311的收容槽3114,上挡部3112和下挡部3113限制了限位部324的移动从而限制了外铰链32的转动,此时外铰链32被固定在内铰链31上。
[0036]当铰链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请参阅图7,限位部324从挡板311的收容槽3114退出,由于内铰链板312上的孔为长条孔3121,所以限位部324从收容槽3114退出后依然可以在长条孔中转动。此时,通过推拉推拉杆34即可带动外铰链32转动,从而进入第
三工作状态。
[0037]当铰链装置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请参阅图8,外铰链32旋转90°,墙板322搭在内铰链31的挡板311上,使得角柱2彻底放倒。
[0038]当需要将角柱2立起时,只需要将上述工作状态的顺序颠倒即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推拉杆连接转轴的位置设置在两内铰链板之间,使得转动的位置位于铰链的中心避免了产生较大的力矩,并且由于推拉杆的位置位于两内铰链板之间,从而实现了占用空间减少并使得结构紧凑。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包括: 内铰链,所述内铰链包括两块内铰链板、连接板、后端板和挡板,所述挡板包括一基部、由所述基部的上端向两侧延伸出的两上挡部和由所述基部的下端向两侧延伸出的两下挡部,同一侧的两上挡部和两下挡部形成两收容槽,所述挡板呈工字型,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基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挡板垂直,两所述内铰链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并与所述连接板平行,两所述内铰链板上均设置有一长条孔,所述后端板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挡板一体成型; 外铰链,所述外铰链包括一端板和由所述端板两侧向同一方向延伸而成的墙板,两墙板和一端板形成收容腔,所述内铰链的内铰链板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内铰链的挡板位于所述收容腔外,两所述墙板上各设有一限位部,两所述限位部插入所述挡板的两收容槽,两所述墙板上各开有一与所述内铰链板的长条孔相对应的通孔; 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位于所述内铰链的两所述内铰链板之间; 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外铰链的两墙板的通孔、所述内铰链的两内铰链板的长条孔和所述推拉杆,将所述外铰链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内铰链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外铰链的限位部的下表面为向下倾斜的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铰链板远离所述挡板的一端设有一舌状突起,所述端板上开有一与所述舌状突起相配合的扭锁槽,所述舌状突起插入所述扭锁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内设有一墙板连接板,所述墙板连接板将所述收容腔分隔成上收容腔和下收容腔,所述内铰链的内铰链板位于所述下收容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装置还包括一扭锁组件,所述扭锁组件包括一扭锁、一连接所述外铰链的两墙板或固定在所述端板上的扭锁固定轴和一扭锁连接臂,所述扭锁连接臂的一端连接所述扭锁,另一端枢接所述扭锁固定轴,所述扭锁位于所述上收容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上开有一与所述扭锁相配合的扭锁槽所述端板上开有一用以方便扭锁存放的存放孔,所述端板上还开有一联通槽,所述联通槽用以将所述扭锁槽和所述存放孔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连接板上设有一与所述推拉杆相配合的避让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基部上方设有一与所述推拉杆相配合的避让槽。
9.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权利要求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铰链装置,所述铰链装置的内铰链的内铰链板连接所述集装箱的底角件,所述铰链装置的外铰链连接所述集装箱的角柱。
【文档编号】B65D90/00GK203412918SQ20132027365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7日
【发明者】伍国权, 李升奇, 赵建刚, 张前先, 李赛方, 许波 申请人: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