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1471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的轨道包括链条驱动段和摩擦驱动段;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该载物车在摩擦驱动段和链条驱动段之间驱动转换的转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转接装置能够满足所述载物车在链条驱动和摩擦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之间的转换,并满足物料积放的要求。
【专利说明】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物车,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承载和运送物料的基础,输送线是很多车间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随着工业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输送线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地提升。现在较为常见的输送线形式有链条输送线和摩擦输送线。这两种输送线都有各自的特点,适应着不同工艺和实际需求。
[0003]链条驱动线具有适应性好,易于实现积放输送,可做装配生产线或作为物料的储存输送。链条输送线还具有承载能力较大,耐高温,可以在油雾、粉尘等较差工况下工作等优点。但由于链条本身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冲击,而且润滑要求高,导致油污染比较严重,并且为保证链条的正常工作,还需设置许多的张紧装置,因此链条输送线的应用受到了 一定的限制。
[0004]而摩擦输送线具有低能耗、低噪音的优点,由于采用的是摩擦驱动装置的方式,相对灵活性比较好。但摩擦驱动的驱动力不足是很大的缺陷,不能使用在需要爬坡、重载等场合,由于摩擦轮通常采用橡胶材质,所述不能在高温和油污比较严重的场合。
[0005]由于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加工环境和工艺要求是不同的。在理想的工艺顺序下,车间依靠一种类型的输送线完成物料的输送任务是不现实的,而输送线的设置改变又比较困难。
[0006]通常情况下,会采取调整工艺顺序或者用人力输送代替机械输送等以解决单一类型输送线所存在的局限性。但为了克服某种特殊情况特意地改变整个工艺安排的代价是很高的,不仅会影响加工质量,成本也会进一步增加。
[0007]针对链条输送线和摩擦输送线各自的优缺点,业界发展了一种集成的输送系统,以克服单一输送线的缺点。在文献号为CN202272460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摩擦和链条共线驱动的输送车组,通过在输送机轨道设置摩擦驱动装置,并同时设置链条驱动装置的方式来克服单一输送线所存在的缺陷。车组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既有安装有与牵引链条配合的推爪也安装有与摩擦驱动装置配合的摩擦杆,车组具有适应链条牵引和摩擦驱动两种运行状态,极大提高了整个输送设备的功能和效率。但是,这样的设计存在很多的缺陷。
[0008]上述实用新型虽然实现了工件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接的连续输送,但是,对于更多的系统而言,驱动链条仅需要在部分线体上设置,所述载物车要进行驱动方式之间的转换,而且工件会存在一定的积放要求,上述实用新型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满足载物车驱动方式转换和工件积放要求的问题。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载物车,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的轨道包括链条驱动段和摩擦驱动段;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该载物车在摩擦驱动段和链条驱动段之间驱动转换的转接装置。
[0011]优选的,所述转接装置包括离合推爪;在所述链条驱动段的驱动链条上设置有与该离合推爪相配合的推头;所述离合推爪在所述载物车由摩擦驱动段至链条驱动段过渡时挂起所述推头,并在所述载物车由链条驱动段至摩擦驱动段过渡时与所述推头相脱离。
[0012]优选的,所述离合推爪包括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之间设有能容纳所述推头的间隙,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均通过推爪旋转轴与所述载物车相连;所述第一推爪和所述第二推爪均只能绕各自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旋转。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推爪的一侧安装有轴线与所述推爪旋转轴平行的推爪连杆。
[0014]可选的,所述转接装置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轨道的链条驱动段末端相应于所述推爪连杆的位置;该推爪连杆在该垫块的作用下可使所述第一推爪绕其所述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转动。
[0015]可选的,所述推爪连杆远离所述第一推爪的位置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线与该推爪连杆轴线平行。
[0016]可选的,所述垫块在所述推爪连杆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凹槽,该滚轮可以在所述垫块的凹槽内运动。
[0017]可选的,所述垫块为楔形块,在所述第一推爪旋转平面内该楔形块的厚度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增加。
[0018]可选的,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向所述轨道两侧延伸的平衡梁,且所述平衡梁与所述轨道侧面相应位置布置的平衡轨相配合。
[0019]可选的,所述平衡梁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载物车的运动方向;所述平衡梁的端部安装有旋转轴线与所述载物车行走方向垂直的平衡轮,所述平衡轮在所述载物车行走时沿所述平衡轨运动。
[0020]可选的,所述载物车包括行走轮、竖轴和承载架,所述竖轴一端连接所述行走轮,另一端连接所述承载架;所述平衡梁安装固定在所述承载架和所述行走轮之间的所述竖轴上。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载物车,采用在所述载物车上安装转接装置的方式,可以完成该载物车在摩擦驱动段和链条驱动段之间驱动的转换。这种转接装置能够满足所述载物车在链条驱动和摩擦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之间的转换,并能达到积放要求。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接装置包括离合推爪;在所述链条驱动段的驱动链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离合推爪相配合的推头;所述离合推爪在所述载物车由摩擦驱动段至链条驱动段过渡时挂起所述推头,并在所述载物车由链条驱动段至摩擦驱动段过渡时与所述推头相脱离。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链条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推爪,所述离合推爪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之间设有能容纳所述推头间隙,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均通过推爪旋转轴与所述载物车相连;所述第一推爪和所述第二推爪均只能绕各自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旋转。所述第一推爪的一侧安装有轴线与所述推爪旋转轴平行的推爪连杆。在所述轨道的链条驱动段末端相应于所述推爪连杆的位置设置有垫块;该推爪连杆在该垫块的作用下可使所述第一推爪绕其所述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转动。这样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垫块的位置完成所述载物车在输送线上的提前脱离,并可满足积放要求。并且可以避免两种驱动方式在转换区出现同时存在的情况。
[0024]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推爪的一侧安装有轴线与所述推爪旋转轴平行的推爪连杆。在所述轨道的链条驱动段末端相应于所述推爪连杆的位置设置有垫块;该推爪连杆在该垫块的作用下可使所述第一推爪绕其所述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转动。所述推爪连杆远离所述第一推爪的位置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线与该推爪连杆轴线平行。所述垫块在所述连杆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凹槽,该滚轮可以在所述垫块的凹槽内运动。所述垫块为楔形块,在所述第一推爪旋转平面内该楔形块的厚度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增加。这样可满足积放要求,并且可以避免两种驱动方式在转换区出现同时存在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6]图2是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一种弯轨段实施例;
[0027]图3-A、3_B为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中弯段驱动链条张紧导向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和E -E的断面图;
[0028]图4-A、4-B、4_C分别是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车组的一种实施例的王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0029]图5是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转接装置中垫块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0]图6是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中驱动链条安装结构一种实施例的不意图;
[0031]图7-A、7-B、7_C分别是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中驱动链条和牵引轨道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0032]图8是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中提前转接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3]图1至图8的有关附图标记为:
[0034]1-1:链条驱动段、1-2:载物车、1-3:平衡梁、1_4:摩擦驱动段、1_5:摩擦驱动装置、1-6:平衡轮、1-7:平衡轨、1-8:牵引轨道、1-9:第一转接处;
[0035]2-1:摩擦弯段、2-2:弯段驱动(TL);
[0036]3-1:滚柱;
[0037]4-1:后小车、4_2 --第一连杆、4_3 --第一中小车、4_4:第二连杆、4_5:支架、4_6:载物架、4-7:第二中小车、4-8:第三连杆、4-9:前小车、4-10:行走轮、4_11:轨道、4_12:离合推爪、4-13:推爪连杆;
[0038]5-1:垫块、5-2:第二转接处;
[0039]6-1:推头、6-2:驱动链条、6-3:第一链条行走轮、6_4:工字型轨道;[0040]7-1:第二链条行走轮、7-2:槽型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42]如图1至图7所示,为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以下简称输送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该输送系统包括轨道4-11、载物车1-2、摩擦驱动装置1-5和驱动链条6-2。所述载物车安装有与所述轨道4-11相配合的行走轮4-10,可在所述轨道4-11上沿该轨道运动,该载物车1-2在所述轨道上既可以由链条驱动又可以由摩擦驱动。
[0043]图中箭头方向为所述载物车1-2运动的方向。所述载物车1-2行走在所述轨道4~11 上。
[0044]所述轨道为该输送系统的基础,它承载着所述载物车1-2并为该载物车1-2的运动提供运动方向。该轨道4-11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摩擦驱动段1-4和链条驱动段1-1。沿所述载物车1-2运动方向,摩擦驱动段1-4与链条驱动段1-1的转接处为第一转接处1-9,链条驱动段与摩擦驱动段的转接处为第二转接处5-2。
[0045]所述摩擦驱动段1-4设置有所述摩擦驱动装置1-5,所述载物车1-2依靠摩擦驱动的方式在所述轨道4-11上运动。这种驱动方式具有低能耗、低噪音和低污染等优点,但驱动力小,并且由于所述摩擦驱动装置1-5中的摩擦轮通常采用橡胶材质,所以不适合爬坡、重载、高温和油污比较严重的场合。因此,所述摩擦驱动段1-3通常设置在工况条件较好的区域。
[0046]所述链条驱动段1-1设置有所述驱动链条6-2,图1中1-8的位置为与所述驱动链条6-2相配合的牵引轨道的位置。所述载物车1-2依靠链条驱动的方式在所述轨道4-11上运动。该驱动方式具有承载能力较大,耐高温,可以在油雾、粉尘等较差工况下工作等优点。但由于链条本身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冲击,而且润滑要求高,导致油污染比较严重,并且为保证链条的正常工作,还需设置许多的张紧装置,整体较复杂。因此链条输送线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通常,链条驱动段1-1布置在工况条件较为恶劣的区域。
[0047]而且,由于链条驱动的成本较摩擦驱动的成本高,并且链条驱动的设计及安装较复杂。所以,该输送系统以摩擦驱动为基础,在摩擦驱动无法满足的区域设置链条驱动段1-1。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和空间,使设计和布局更合理,也克服了单一类型的输送方式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0048]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轨道4-11为地面轨道,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地面轨道一种类型。
[0049]所述轨道4-11包括直轨(图1)、弯轨(图2)和道岔,由于工艺等需求,在特殊区域还设置有高度不同的坡形轨道。
[0050]在摩擦驱动段1-4中,所述轨道4-11包括摩擦直轨和摩擦弯轨。摩擦直轨段1-4,在载物车1-2运动方向的内侧,均匀布置有若干个直线驱动(SL) 1-5,即摩擦驱动装置,该摩擦驱动装置1-5可以摩擦所述载物车1-2从而达到驱动该载物车1-2的目的。为保证驱动过程中所述载物车1-2在所述轨道4-11上运动的连续性,两个直线驱动(SL)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所述载物车1-2有效摩擦面在该载物车1-2运动方向上的总长度。
[0051]在摩擦直轨段,由于所述载物车1-2的有效摩擦面处于载物车1-2的中央,所述载物车1-2受力比较均匀,重心始终位于通过所述轨道4-11的竖直平面内,所以不会轻易出现所述载物车1-2侧翻的现象,因此可以不设置支撑装置。
[0052]在摩擦弯轨段2-1,轨道4-11附近布置有弯段驱动(TL)2_2,这种摩擦驱动装置具有一定柔性,可以驱动所述载物车1-2的有效摩擦面不平行于所述轨道4-11的载物车1-2。由于所述轨道4-11的弯曲和所述载物车1-2本身具有长度,所述载物车1-2的重心是偏离通过所述轨道4-11的竖直平面。另外,由于弯段驱动(TL) 2-2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它在驱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垂直于所述载物车1-2有效摩擦面的力,所述载物车1-2的受力不均匀,很容易出现所述载物车1-2侧翻的现象。
[0053]为保证载物车1-2的平稳性,需在载物车1-2上设置有向所述轨道4-11两侧延伸的平衡梁1-3,在摩擦弯轨段2-1设置与所述轨道4-11并行并且可以支撑所述平衡梁1-3的平衡轨1-7。
[0054]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摩擦驱动结构简单,适应性好,所以应用非常广泛。
[0055]在链条驱动段1-1中,所述轨道4-11包括4寸链工艺直轨和4寸链工艺弯轨。在该轨道4-11并行设置有牵引轨道1-8,所述驱动链条6-2与牵引轨道1-8配合并通过链条行走轮6-3或/和7-1在该牵引轨道1-8中运动。
[0056]所述驱动链条6-2上安装有推头6-1,该推头6-1的可以挂起安装在所述载物车1-2上的推爪4-12,从而随着所述驱动链条6-2的运动驱动该载物车1-2运动。
[0057]以上这种摩擦驱动和链条驱动分段设置的输送系统既克服了单一输送类型的局限性,有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0058]所述载物车1-2为该输送系统的承载工具。根据该输送系统的特点,该载物车1-2需满足既可以在摩擦驱动装置1-5的驱动下也可以在链条驱动下在所述轨道4-11中运动的要求,还要保证在两种驱动方式转换时自身的平稳。
[0059]以下给出了所述载物车1-2的一种实施例。
[0060]如图4-A、4_B、4_C所不,分别为所述载物车1-2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0061]所述载物车1-2包括按该载物车的运动方向依次排列的后小车4-1、第一中小车4-3、第二中小车4-7和前小车4-9。其中第一中小车4-3和第二中小车4_7为承载小车,用于配合驱动装置完成所述载物车1-2的驱动和物料输送的主要任务;前小车4-9和后小车4-1为辅助小车,主要是协助第一中小车4-3和第二中小车4-7完成驱动方式的转换和在弯轨上的转弯。这种组合使得结构简单,而且适应所述轨道的能力强。
[0062]如图4-A所不,所述后小车4-1、第一中小车4-3、第二中小车4-7和前小车4-9按前后顺序分别通过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4和第三连杆4-8相连。该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4和第三连杆4-8为摩擦驱动装置1-5驱动载物车1-2的摩擦杆,所述摩擦驱动装置1-5通过摩擦所述摩擦杆可以驱动载物车1-2沿所述轨道4-11运动。所述连杆4-2、4-4,4-8通过复合轴承和轴与小车4-1、4-3、4-7、4-9可活动连接,所述小车与所述连杆可以水平平面内绕轴转动,这增加了所述载物车1-2的柔性,提高了所述载物车1-2整体的转弯性能,更适应在弯轨上的运动。
[0063]由于第一中小车4-3和第二中小车4-7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就只介绍第一中小车4-3。
[0064]所述第一中小车包括小车本体、行走轮4-10、导向轮、固定块、竖轴、套筒、平衡梁1-3和平衡轮1-6。所述行走轮4-10和所述导向轮安装在同一所述固定块上,将安装在同一固定块上的所有行走轮4-10称为一组行走轮,将一组行走轮4-10中旋转轴线重合的行走轮称为一对行走轮。由图4-A中可以看出,该组行走轮包括沿所述旋转轨道前后设置的第一对行走轮和第二对行走轮前后两对行走轮,每对行走轮的旋转轴线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
[0065]为保证所述载物车1-2在转弯时自身的平稳,并且能够很好地适应轨道4-11,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及磨损,在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导向轮。该导向轮的旋转轴线垂直于该组行走轮的旋转轴线,并且旋转平面平行于所述载物车在所述轨道上的行走平面且高于该组行走轮的活动区域。所述导向轮在与所述轨道并行设置的导向轨道中运动。
[0066]为保证载物车1-2运动的准确性和平稳性,并为了简化结构和节约成本,本实施例采用如图4-C所示的凸缘槽轨道4-11作为轨道和导向轨道。所示行走轮4-10和导向轮可以同时在所述凸缘槽轨道4-11中运动。
[0067]所述固定块上的所述第一对行走轮和第二对行走轮之间的区域连接有竖轴,该竖轴一端垂直开设与所述竖轴轴线的孔,所述竖直通过该孔与所述固定块上的固定轴相铰接,该竖轴可在所述固定块上绕与所述第一对行走轮或/和所述第二对行走轮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所述竖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与该竖轴轴线重合的套筒,所述竖轴可以在该套筒中绕该竖轴轴线转动。这种结构使小车之间转弯程度不相互影响。当所述轨道4-11存在高度差时,即所述载物车需要上下坡时,该载物车依然能保证基本的平稳性。
[0068]该第一中小车4-3上的所述套筒上固定安装有向所述轨道4-11两侧延伸的平衡梁1-3。所述平衡梁1-3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且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载物车1-2的运动方向。所述平衡梁1-3的端部安装有旋转轴线与该平衡梁1-3的延伸方向相重合的平衡轮1-6。在需要支撑的位置,例如链条驱动段1-1、转弯的区域(图2)或上下坡区域布置有与所述轨道4-11并行的支撑所述平衡梁1-3的平衡轨1-7。所述平衡轮1-6可以在该平衡轨1-7中沿所述平衡轨1-7运动。这种平衡梁1-3结构加之平衡轮1-6和平衡轨1-7的配合,更有效的保证了载物车1-2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使得它可以适应转弯、上下坡、多种驱动方式等复杂的加工生产环境。
[0069]所述平衡梁1-3下方的所述套筒上安装有小车本体,该小车本体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的前后两端连接有连杆。
[0070]所述第二中小车4-7与所述第一中小车4-3相同的结构。
[0071]所述第一中小车4-3的和第二中小车4-7的各自套筒的顶端由水平方向的支架4-5固定相连,所述支架4-5上固定安装有载物架4-6,该载物架4-6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载物车的运动方向。该载物架4-6为主要的承载器具,可以固定、装载物料。
[0072]由于该输送系统为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复合,驱动方式之间的转换是很非常重要的。为保证所述驱动链条6-2上的推头6-1可以与所述载物车1-2上的推爪4-12平稳地挂起或者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专门的转接装置,它包括设置于所述载物车1-2上的离合推爪4-12和与所述离合推爪4-12配合作用的垫块5-1。所述离合推爪4-12在所述载物车1-2由所述摩擦驱动段1-4运动至所述链条驱动段1-1时挂起所述推头6-1,并在所述载物车1-2由所述链条驱动段1-1运动至所述摩擦驱动段1-4时与所述推头6-1脱离。
[0073]该离合推爪4-12包括在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所述第一推爪和所述第二推爪之间设有能容纳所述推头的间隙。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之间设有能容纳所述推头的间隙,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均通过各自的推爪旋转轴与所述载物车上的平衡梁相连;所述第一推爪和所述第二推爪均只能绕各自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旋转。
[0074]当推头靠近时,由于第二推爪可以向内旋转,该推头6-1可以进入所述第一推爪和所述第二推爪之间的间隙,由于第一推爪也只能向内侧旋转,这样就可以挡住推头,随驱动链条一起运动的所述推头6-1就可以挂起所述载物车1-2驱动该载物车1-2在所述轨道4-11上运动。为了使所述载物车1-2可以顺利脱离推头6-1,所述第一推爪自由端的末端安装有轴线与所述推爪旋转轴平行的推爪连杆4-13,所述推爪连杆4-13远离所述第一推爪的位置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线与该推爪连杆轴线平行。
[0075]在所述轨道的链条驱动段末端相应于所述推爪连杆4-13的位置设置有垫块5-1,本实施例中,该垫块为楔形块,该楔形块最低高度为所述推爪连杆在正常情况下的高度,最高高度为所述第二推爪旋转至水面方向时该所述推爪连杆的高度,并在所述第二推爪旋转平面内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直线增加。所述垫块在所述连杆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凹槽,该滚轮可以在所述垫块的凹槽内运动。
[0076]由垫块的结构可知,所述推爪连杆可在所述垫块的作用下可以使第二推爪绕所述第二推爪旋转轴向内侧转动,从而达到载物车与推头脱离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完成驱动方式的转换。
[0077]滚轮和凹槽的配合使垫块与推爪连杆的配合更加的平稳和运动更加准确。
[0078]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垫块5-1设置的位置不是所述链条驱动段和摩擦驱动段的第二交接处5-1,而是从第二交接处5-1的位置稍偏向所述链条驱动段1-1。这样的配合就是提前转接结构,这种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让所述载物车在到达所述摩擦驱动段之前即与驱动链条脱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冲击和对摩擦驱动装置的损害,还可以实现一定的积放作用。
[0079]同样,根据垫块5-1和离合推爪4-12的结构特点,可以通过改变垫块5_1的形状和安装的位置,实现很多功能。例如,在链条驱动段1-1从起始位置开始就设置有垫块5-1,就可以使得载物车在链条驱动段不被所述驱动链条的推头所挂起,从而达到一定的积放目的。
[0080]为了降低该输送系统整体的高度,保证输送系统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链条驱动段1-1,所述牵引轨道1-8设置在所述轨道4-11左侧并与所述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而且所述驱动链条6-2与所述牵引轨道1-8竖直配合。所述牵引轨道1-8为工字型钢结构6-4,所述驱动链条下方设置第一链条行走轮6-3,所述第一链条行走轮6-3成对设置并设置于所述工字型轨两侧凹槽中。
[0081 ] 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轨道1-8不局限上述结构,还可采用两槽口相对的槽型轨7-2。与之相配合的驱动链条6-2结构需做相应的改变。第二链条行走轮7-2间隔设置于所述驱动链条的左右两侧,并设置于两槽型轨的凹槽中。
[0082]所述驱动链条上安装有推头6-1,如图6所示,所述推头呈棱柱形,所述棱柱形顶部为锥端或楔形。推爪安装在所述平衡梁1-3末端的下方。该推爪4-12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推爪4-12上端与所述载物车连接。
[0083]由于驱动链条不属于柔性结构,所述在所述链条驱动段的转弯处需设置如图3-A和3-B所示的专门的张紧导向装置来使得所述驱动链条6-2可以很好的沿着所述轨道4-11设置。如图3-A和3-B所示,在转弯弯道内侧设置的张紧导向装置包括轴线竖直设置的复数个滚柱3-1,所述滚柱与所述驱动链条滚动接触。
[0084]由于在本实用新型驱动链条的安装结构中,所述驱动链条布置在所述载物车的侧下方,所述推爪和所述推头位于所述载物车的侧下方,在链条驱动段,所述载物车的所受驱动力来自该载物车的一侧,所以受力是不均匀的,因此,在所述轨道的两侧并行设置有平衡轨1-7。
[0085]为使载物车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影响的现象,所述推头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所述载物车整体的长度。
[0086]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所述输送系统的轨道包括链条驱动段和摩擦驱动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该载物车在摩擦驱动段和链条驱动段之间驱动转换的转接装置; 所述转接装置包括离合推爪;所述离合推爪包括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的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之间设有能容纳所述推头的间隙,所述第一推爪和第二推爪均通过推爪旋转轴与所述载物车相连;所述第一推爪和所述第二推爪均只能绕各自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链条驱动段的驱动链条上设置有与该离合推爪相配合的推头;所述离合推爪在所述载物车由摩擦驱动段至链条驱动段过渡时挂起所述推头,并在所述载物车由链条驱动段至摩擦驱动段过渡时与所述推头相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爪的一侧安装有轴线与所述推爪旋转轴平行的推爪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轨道的链条驱动段末端相应于所述推爪连杆的位置;该推爪连杆在该垫块的作用下可使所述第一推爪绕其所述推爪旋转轴向所述间隙内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爪连杆远离所述第一推爪的位置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线与该推爪连杆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在所述推爪连杆运动方向上设置有凹槽,该滚轮可以在所述垫块的凹槽内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为楔形块,在所述第一推爪旋转平面内该楔形块的厚度沿所述载物车运动方向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车上设置有向所述轨道两侧延伸的平衡梁,且所述平衡梁与所述轨道侧面相应位置布置的平衡轨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载物车的运动方向;所述平衡梁的端部安装有旋转轴线与所述载物车行走方向垂直的平衡轮,所述平衡轮在所述载物车行走时沿所述平衡轨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的载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车包括行走轮、竖轴和承载架,所述竖轴一端连接所述行走轮,另一端连接所述承载架;所述平衡梁安装固定在所述承载架和所述行走轮之间的所述竖轴上。
【文档编号】B65G35/06GK203529329SQ20132044403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4日
【发明者】雷康 申请人:湖北华昌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