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408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包括环形驱动装置、模具环形输送轨道、磁性推块、输送模具、工作活动模、工作固定模、产品定位驱动装置、产品推出驱动装置及阻挡气缸;环形驱动装置与磁性推块连接;输送模具滑接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并与磁性推块抵接;工作活动模设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上方,产品定位驱动装置与工作活动模连接并驱动工作活动模滑动;工作固定模设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侧方并与工作活动模相配对,产品推出驱动装置与工作固定模连接;阻挡气缸设于工作固定模的侧方,阻挡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阻挡杆,阻挡杆位于输送模具滑动方向的前方。本实用新型可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好,质量高。
【专利说明】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电子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才能完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多道加工工序需集中在一条生产线进行。以手机电源适配器的生产为例,手机电源适配器需要在生产线上经过装料、超声、撕胶、测量到取料的每一道工序之后才能进行包装出品,而每一道工序的工作都需要在模具的定位下进行的,批量生产出的手机电源适配器的质量的好坏(比如产品的尺寸是否一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道工序是否在一个统一标准的模具定位下进行的,现行的生产线中,由于是采用多个模具固定在链条上循环使用,模具在链条带动下既对产品进行输送,又对产品进行定位,而链条在长期的循环使用工作后会产生磨损,导致产品在模具的模腔中的每一道工序的定位会出现偏差,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外形尺寸无法统一,难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模具输送生产线,其可以避免模具既作输送又作定位带来的误差和链条因长期使用后磨损带来的影响,使得产品在多道加工工序加工后能够保持一致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包括环形驱动装置、模具环形输送轨道、磁性推块、输送模具、工作活动模、工作固定模、产品定位驱动装置、产品推出驱动装置及阻挡气缸;
[0005]所述环形驱动装置与磁性推块连接,环形驱动装置带动磁性推块作环形运动;
[0006]所述输送模具滑接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并与磁性推块抵接;
[0007]所述工作活动模设置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的上方,产品定位驱动装置与工作活动模连接并驱动工作活动模滑动;
[0008]所述工作固定模设置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的侧方并与工作活动模相配对,产品推出驱动装置与工作固定模连接;
[0009]所述阻挡气缸设置于工作固定模的侧方,阻挡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阻挡杆,阻挡杆位于输送模具滑动方向的前方。
[0010]其中,所述环形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及链条;
[0011]所述模具环形输送轨道的侧面设置有上槽道及下槽道,上槽道位于下槽道的上方;
[0012]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分别穿设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的两侧,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主轴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链轮套接,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链轮套接;
[0013]所述链条滑接于上槽道及下槽道同时与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连接;
[0014]所述磁性推块与链条连接,链条带动磁性推块沿上槽道、第一链轮、下槽道及第二链轮作环形运动。
[0015]其中,所述产品定位驱动装置包括夹紧气缸、导轨、滑块、修正气缸及修正推块;
[0016]所述夹紧气缸、导轨及修正气缸均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固定连接;
[0017]所述滑块滑接于导轨;
[0018]所述工作活动模与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及滑块固定连接;
[0019]所述修正推块与修正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修正推块位于工作活动模与输送模具之间。
[0020]其中,所述产品推出驱动装置包括推出气缸及产品推块;
[0021]所述推出气缸与工作固定模固定连接,工作固定模开设有穿孔;
[0022]所述产品推块与推出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穿设于工作固定模的穿孔。
[0023]其中,还包括棘轮装置,所述棘轮装置包括棘轮盘及若干个棘爪,棘轮盘套接于第二转轴,若干个棘爪呈环形状均匀设置于所述棘轮盘。
[0024]其中,还包括扭力限制器装置,所述扭力限制器装置包括夹板、扭力限制器本体、碟形弹簧及螺母;
[0025]所述扭力限制器本体套接于第二转轴,夹板、棘轮盘及碟形弹簧依序套接于扭力限制器本体;
[0026]所述螺母与扭力限制器本体的端部螺接并抵接碟形弹簧。
[00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模具在工作的过程中只起到输送待加工产品的作用,其不需要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定位工作,即可以降低输送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利于加工,降低成本;同时,每道工序的工作位都采用单一的工作活动模及工作固定模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定位,保证产品定位精度高,从而使得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好,质量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个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个工作位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形驱动装置驱动链条运动的状态示意图。
[0032]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环形输送轨道转弯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实用新型链条、磁性推块及输送模具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包括:
[0035]I 一模具环形输送轨道 2—磁性推块 3一输送模具
[0036]4一工作活动模 5—工作固定模 6—产品定位驱动装置
[0037]7—产品推出驱动装置 8—阻挡气缸 9一棘轮盘
[0038]IO—棘爪 11一电机 12—第一转轴
[0039]13—第二转轴 14 一第一链轮 15—第二链轮
[0040]16-链条 17—上槽道 18—下槽道[0041]61—夹紧气缸
[0042]64—修正气缸
[0043]72—产品推块
62—导轨65—修正推块81—阻挡杆93—碟形弹簧
63—滑块71—推出气缸
91 一夹板94 一螺母。
[0044] 92—扭力限制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46]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包括环形驱动装置、模具环形输送轨道1、磁性推块2、输送模具3、工作活动模4、工作固定模5、产品定位驱动装置
6、产品推出驱动装置7及阻挡气缸8 ;
[0047]所述环形驱动装置与磁性推块2连接,环形驱动装置带动磁性推块2作环形运动;
[0048]所述输送模具3滑接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并与磁性推块2抵接;
[0049]所述工作活动模4设置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上方,产品定位驱动装置6与工作活动模4连接并驱动工作活动模4滑动;
[0050]所述工作固定模5设置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侧方并与工作活动模4相配对,产品推出驱动装置7与工作固定模5连接;
[0051]所述阻挡气缸8设置于工作固定模5的侧方,阻挡气缸8的活塞杆连接有阻挡杆81,阻挡杆81位于输送模具3滑动方向的前方。
[0052]工作时,需要进行加工的产品通过机械手的操作放置于输送模具3上,环形驱动装置驱动与其连接的磁性推块2作环形运动,磁性推块2对与其抵接的输送模具3产生磁力,即,磁性推块2运动则会带动输送模具3沿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滑动,当输送模具3在滑动的过程中受到阻挡杆81的阻挡作用时,磁性推块2由于磁力无法克服阻挡杆81的阻力不能带动输送模具3继续前进而自动向前运动,此时,放置有待加工产品的输送模具3则固定在工作活动模4与工作固定模5之间,产品定位驱动装置6工作将输送模具3上放置的待加工产品推入工作固定模5内,同时,驱动工作活动模4与工作固定模5结合,即在此道工序工作前将待加工产品的定位工作完成,最后执行此道加工工序的工作,加工完毕后,产品定位驱动装置6驱动工作活动模4复位,产品推出驱动装置7驱动产品由工作固定模5内推入到输送模具3上,阻挡气缸8通过活塞杆的工作驱动阻挡杆81复位,由于磁性推块2在环形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是作连续不间断的环形运动的,所以,输送模具3在磁性推块2的磁力作用下继续沿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滑动至下一道工序,阻挡气缸8继续工作,即完成一个工序的周期。本实用新型的输送模具3在工作的过程中只起到输送待加工产品的作用,其不需要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定位工作,即可以降低输送模具3的加工精度要求,利于加工,降低成本;同时,每道工序的工作位都采用单一的工作活动模4及工作固定模5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定位,相对于传统技术的生产线中的模具既需要对产品进行输送工作,同时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定位工作,若长期使用,定位误差会越来越大,本技术方案可以保证产品定位精度高,从而使得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好,质量高。
[0053]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一链轮14、第二链轮15及链条16 ;[0054]所述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侧面设置有上槽道17及下槽道18,上槽道17位于下槽道18的上方;
[0055]所述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分别穿设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两侧,第一转轴12的一端与电机11的主轴连接,第一转轴12的另一端与第一链轮14套接,第二转轴13的一端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连接,第二转轴13的另一端与第二链轮15套接;
[0056]所述链条16滑接于上槽道17及下槽道18同时与第一链轮14及第二链轮15连接;
[0057]所述磁性推块2与链条16连接,链条16带动磁性推块2沿上槽道17、第一链轮14、下槽道18及第二链轮15作环形运动。
[0058]电机11通过主轴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带动第一链轮14转动,第一链轮14带动链条16随着第一链轮14和第二链轮15转动,即第一链轮14起到主动转动的作用,第二链轮15起到被动转动的作用,链条16在上槽道17、第一链轮14、下槽道18及第二链轮15组成的环形道上作环形运动,本技术方案的磁性推块2是与链条16连接的,链条16在电机11的驱动下作不间断的循环运动,带动磁性推块2亦做不间断的循环运动,磁性推块2再带动与其抵接的输送模具3沿着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滑动,输送模具3起到对于待加工产品进行输送的作用,当输送模具3滑动到一定的位置并受到与阻挡气缸8连接的阻挡杆81的阻挡作用时,输送模具3停止向前滑动,磁性推块2则在链条16不间断运动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其中,本技术方案的磁性推块2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增设若干个,即计算好在每到工序需要工作的时间值以及链条16的转动速度值,得出计算值后,根据增加输送模具3的数量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最大化、最高效率地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生产线。
[0059]本实施例中,所述产品定位驱动装置6包括夹紧气缸61、导轨62、滑块63、修正气缸64及修正推块65 ;
[0060]所述夹紧气缸61、导轨62及修正气缸64均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固定连接;[0061 ] 所述滑块63滑接于导轨62 ;
[0062]所述工作活动模4与夹紧气缸61的活塞杆及滑块63固定连接;
[0063]所述修正推块65与修正气缸6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修正推块65位于工作活动模4与输送模具3之间。
[0064]当输送模具3在阻挡杆81的阻挡力作用下固定于工作活动模4与工作固定模5之间时,修正气缸64会即时启动工作,修正气缸64的活塞杆驱动与其连接的修正推块65,修正推块65将放置于输送模具3上的待加工的产品推入工作固定模5内,然后夹紧气缸61启动工作,夹紧气缸61的活塞杆驱动工作活动模4在滑块63的作用下沿着导轨62滑动(工作活动模4的底部与滑块63的顶部固定连接),即工作活动模4在夹紧气缸61的作用下与工作固定模5结合并将待加工的产品夹紧于工作活动模4与工作固定模5将结合后形成的工作模腔内,形成对待加工的产品的定位,由于本技术方案的每一道工序的工作位上都采用单独的工作活动模4及工作固定模5,且与工作活动模4及工作固定模5的分离状态的,即可以保证其不受因链条16的磨损而造成工作活动模4及工作固定模5对待加工产品定位的影响。因此,本技术方案可以对每一个待加工产品在每一道工序加工中的定位都保持一致,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0065]本实施例中,所述产品推出驱动装置7包括推出气缸71及产品推块72 ;[0066]所述推出气缸71与工作固定模5固定连接,工作固定模5开设有穿孔;
[0067]所述产品推块72与推出气缸7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穿设于工作固定模5的穿孔。当待加工产品在前一道工序加工结束后,即需要继续驱动待加工产品进行下一道工序进行后续的加工;本技术方案中,一道工序结束后,首先修正气缸64及夹紧气缸61分别驱动修正推块65及工作活动模4复位退开,然后,推出气缸71工作,推出气缸71的活塞杆驱动与其连接的产品推块72在工作固定模5的穿孔内运动,即将工作固定模5内的待加工产品向前推出,直至推入到工作活动模4与工作固定模5之间的输送模具3内,最后阻挡气缸8驱动阻挡杆81复位,与链条16连接的磁性推块2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输送模具3沿着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滑动,直至到下一道工序的工作位进行加工工作。本技术方案的此种设计,可以保证整个工作的流畅性,使得每一道工序之间的衔接都非常紧凑,节省了工序与工序之间的等待加工时间,相应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68]详见图3及图4,还包括棘轮装置,所述棘轮装置包括棘轮盘9及若干个棘爪10,棘轮盘9套接于第二转轴13,若干个棘爪10呈环形状均匀设置于所述棘轮盘9。由于本技术方案的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是呈环形结构的轨道,即输送模具3是沿着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环形滑动的,即输送模具3是需要在一个转弯处由下往上滑动的,而输送模具3的在磁性推块2的磁力吸附作用下进行滑动的,当输送模具3在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转弯处由下往上滑动时,为避免因输送模具3的自身重力大于磁性推块2的磁力而导致磁性推块2无法带动输送模具3从下往上滑动,本技术方案设计有棘轮装置可以克服输送模具3无法由下往上滑动的问题;即,在电机11驱动链条16转动时,第二转轴13转动,同时带动套接于第二转轴13的棘轮盘9转动,棘轮盘9上设置的的棘爪10亦跟着转动,输送模具3在磁性推块2的带动下滑动至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转弯角时,棘爪10会挂住输送模具3,并对输送模具3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从而克服了因磁性推块2磁力不足而造成的无法带动输送模具3从下往上滑动的问题,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0069]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扭力限制器装置,所述扭力限制器装置包括夹板91、扭力限制器本体92、碟形弹簧93及螺母94 ;所述扭力限制器本体92套接于第二转轴13,夹板91、棘轮盘9及碟形弹簧93依序套接于扭力限制器本体92 ;所述螺母94与扭力限制器本体92的端部螺接并抵接碟形弹簧93。本技术方案的扭力限制器本体92与棘轮盘9由夹板91、碟形弹簧93和螺母94夹持在一起,当输送模具3前面有阻挡时,第二转轴13、第二链轮15和链条16会继续转动,而棘轮盘9和棘轮盘9上设置的棘爪10则会停止转动。调节螺母94的松紧度所带来的摩擦力即可控制棘轮盘9对输送模具3的推力大小,当推力小时,拧紧螺母94,推力大时,拧松螺母94即可,由此则可以克服当输送模具3前有阻挡时链条16会卡死的问题。
[0070]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驱动装置、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磁性推块(2)、输送模具(3)、工作活动模(4)、工作固定模(5)、产品定位驱动装置(6)、产品推出驱动装置(7)及阻挡气缸(8);所述环形驱动装置与磁性推块(2)连接,环形驱动装置带动磁性推块(2)作环形运动;所述输送模具(3 )滑接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并与磁性推块(2 )抵接;所述工作活动模(4)设置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上方,产品定位驱动装置(6)与工作活动模(4)连接并驱动工作活动模(4)滑动;所述工作固定模(5)设置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侧方并与工作活动模(4)相配对,产品推出驱动装置(7)与工作固定模(5)连接;所述阻挡气缸(8)设置于工作固定模(5)的侧方,阻挡气缸(8)的活塞杆连接有阻挡杆(81),阻挡杆(81)位于输送模具(3)滑动方向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一链轮(14)、第二链轮(15)及链条(16);所述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侧面设置有上槽道(17)及下槽道(18),上槽道(17)位于下槽道(18)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分别穿设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的两侧,第一转轴(12)的一端与电机(11)的主轴连接,第`一转轴(12)的另一端与第一链轮(14)套接,第二转轴(13)的一端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连接,第二转轴(13)的另一端与第二链轮(15)套接;所述链条(16)滑接于上槽道(17)及下槽道(18)同时与第一链轮(14)及第二链轮(15)连接;所述磁性推块(2)与链条(16)连接,链条(16)带动磁性推块(2)沿上槽道(17)、第一链轮(14)、下槽道(18)及第二链轮(15)作环形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定位驱动装置(6)包括夹紧气缸(61)、导轨(62)、滑块(63)、修正气缸(64)及修正推块(65);所述夹紧气缸(61)、导轨(62 )及修正气缸(64)均与模具环形输送轨道(I)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3)滑接于导轨(62);所述工作活动模(4)与夹紧气缸(61)的活塞杆及滑块(63)固定连接;所述修正推块(65)与修正气缸(6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修正推块(65)位于工作活动模(4)与输送模具(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推出驱动装置(7)包括推出气缸(71)及产品推块(72);所述推出气缸(71)与工作固定模(5)固定连接,工作固定模(5)开设有穿孔;所述产品推块(72)与推出气缸(7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并穿设于工作固定模(5)的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棘轮装置,所述棘轮装置包括棘轮盘(9)及若干个棘爪(10),棘轮盘(9)套接于第二转轴(13),若干个棘爪(10)呈环形状均匀设置于所述棘轮盘(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循环输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力限制器装置,所述扭力限制器装置包括夹板(91)、扭力限制器本体(92)、碟形弹簧(93)及螺母(94);所述扭力限制器本体(92)套接于第二转轴(13),夹板(91)、棘轮盘(9)及碟形弹簧(93)依序套接于扭力限制器本体(92);所述螺母(94)与扭力限 制器本体(92)的端部螺接并抵接碟形弹簧(93)。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3428448SQ20132051462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李艺 申请人:东莞市宏先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