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583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包括次筒(1)、主筒(3)、转筒(6)、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所述次筒(1)和主筒(3)分别固定在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上,所述转筒(6)套在主筒(3)上,所述的主筒(3)和次筒(1)的转动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上安装有减速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有退线方式中纱团纱线由于没有阻尼受力而使得退线速度不均匀和出现螺旋缠绕的缺点,使得退绕后新纱团成型良好,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纤维生产领域,对纱团成型情况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退纱重绕工作。尤其是像玻璃纤维这样的纱团,每一批次的成品都需要抽查,故需检测的纱团量非常大,工作比较繁重。目前在进行纱团成型检测时,采用的做法是将纱团放置在纱架上或是地面上,再通过机器进行退绕,但由于纱团是固定不动的,导致纱线在退绕过程中会出现螺旋形缠绕,使得新纱团发生起皱等现象,影响纱团成型,进而影响纱团质量。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的退纱技术在纱团退绕时纱线出现螺旋形缠绕造成成型不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包括次筒、主筒、转筒、次筒底座和主筒底座,所述次筒和主筒分别固定在次筒底座和主筒底座上,所述转筒套在主筒上,所述的主筒和次筒的转动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上安装有减速器。
[0006]所述的主筒和次筒为圆筒状。
[0007]所述的次筒底座和主筒底座通过压紧块进行固定。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由于安装了轴承,使得装置运转更加流畅,且同时安装了减速器,解决了原有退线方式中纱团纱线由于没有阻尼受力而使得退线速度不均匀和出现螺旋缠绕的缺点,使得退绕后新纱团成型良好,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照图1,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包括次筒1、主筒3、转筒6、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所述次筒I和主筒3分别固定在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上,所述转筒6套在主筒3上,所述的主筒3和次筒I的转动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上安装有减速器,所述的主筒3和次筒I为圆筒状,所述的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通过压紧块2进行固定。
[0011]主筒3和次筒I都通过适当高度的方管分别焊接在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上,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固定在地面上,次筒底座8通过次筒底座8上的压紧块2和主筒底座9固定在一起,有效防止了次筒I的松脱,由于主筒3与地面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不会在套上纱团后发生倒塌现象,主筒3和次筒I上安装的轴承,使得旋转更加顺畅,其中第一轴承安装的减速器能够有效控制退线速度,保证了纱团成型的质量。
[0012]工作时将需检测的纱团套在转筒6上,依靠工作流程上的另一个设备启动后带动纱线牵引纱团转动进行退纱。
[0013]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
1.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次筒(I)、主筒(3)、转筒(6)、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所述次筒(I)和主筒(3)分别固定在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上,所述转筒(6)套在主筒(3)上,所述的主筒(3)和次筒(I)的转动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上安装有减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筒(3)和次筒(I)为圆筒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络纱大纸管外退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筒底座(8)和主筒底座(9 )通过压紧块进行固定。
【文档编号】B65H54/12GK203450941SQ201320556285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陆渭荣 申请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