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652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开采煤炭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包括第一传动滚筒、第二传动滚筒、传动皮带、第三撑紧滚筒、第四撑紧滚筒、支撑架、托板和隔板;所述第三撑紧滚筒、第四撑紧滚筒设置在第一传动滚筒和第二传动滚筒下方一侧中间;所述托板两端连接支撑架;所述隔板设置在传动皮带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提高了输送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2、增加的隔板解决输送过程中煤炭滑落现象,保证开采工作人员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维护方便、易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开采煤炭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
【背景技术】
[0002]从所周知,当前在我国煤炭开采运输过程中,所开采的煤炭通常采用带夹角的带式运输的方式进行煤炭输送,但是,一方面其输送效率低、体积大使用与装配较繁琐且成本高,不易维护;另一方面现有设计的输送装置在输送煤炭过程中由于输送距离具有一定的角度(开采面至地面),出现煤炭滑落的现象,不仅输送效率低也会对开采工作人员的人身造成安全隐患,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提高输送效率、降低开采成本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一方面解决输送效率低的问题,提高输送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投入,另一方面杜绝输送过程中煤炭滑落问题,保证开采施工人员安全。
[0005]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包括第一传动滚筒、第二传动滚筒、传动皮带、第三撑紧滚筒、第四撑紧滚筒、支撑架、托板和隔板;所述第三撑紧滚筒、第四撑紧滚筒设置在第一传动滚筒和第二传动滚筒下方一侧中间;所述托板两端连接支撑架;所述隔板设置在传动皮带上。
[0006]优选的所述传动皮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提高了输送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投入。2、增加的隔板解决输送过程中煤炭滑落现象,保证开采工作人员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维护方便、易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其中图中序号如下:1_第一传动滚筒、2-第二传动滚筒、3-传动皮带、4-第三撑紧滚筒、5-第四撑紧滚筒、6-支撑架、7-托板、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包括第一传动滚筒1、第二传动滚筒2、传动皮带3、第三撑紧滚筒4、第四撑紧滚筒5、支撑架6、托板7和隔板8 ;第三撑紧滚筒4、第四撑紧滚筒5设置在第一传动滚筒I和第二传动滚筒2下方一侧中间;托板7两端连接支撑架6 ;隔板8设置在传动皮带3上。
[0014]优选的传动皮带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0015]其中,在传动皮带3输送过程中,由于采用弹性材料,装载煤炭达到一定重量后形成凹形(增加了装载重量),下方托板7进行支撑作用,提高了输送效率;通过隔板8对煤炭进行阻挡、防止滑落,保证了开采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合理的设计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投入。
[001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滚筒(I)、第二传动滚筒(2)、传动皮带(3)、第三撑紧滚筒(4)、第四撑紧滚筒(5)、支撑架(6)、托板(7)和隔板(8);所述第三撑紧滚筒(4)、第四撑紧滚筒(5)设置在第一传动滚筒(I)和第二传动滚筒(2)下方一侧中间;所述托板(7)两端连接支撑架(6);所述隔板(8)设置在传动皮带(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煤矿井下大倾角胶带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皮带(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65G15/00GK203486453SQ201320572340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6日
【发明者】薛跃兵, 李定明, 杨兴全 申请人: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