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930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属于管材加工领域的一项装置。包括了气动推杆、带铰链可以翻转的V形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下方可以90度转动的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由缓冲软绳与支架组成,所述缓冲支架通过铰链与工作台支架连接,在最下方还设有收集钢管的集管软绳。在进行下管工作时,管材已经设置在工作台上;通过气动推杆推动连杆,可带动支撑管材的V形工作台倾斜下管,管材顺着缓冲支架上的缓冲软绳逐级滚落,经多级缓冲后落入底部的集管软绳上。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成形或抛光完成后的下管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 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需要对加工成形或抛光完成后的直管下管时,通常采用人工或工作台翻 转掉落的方式。为了方便航车吊运,下管时管材通常要集中,使用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使用 工作台翻转掉落的方式操作时,将工作台倾斜,将管倒出,落入下方的收集装置中,而翻转 时管掉落的高度通常在1米以上,管与管之间直接碰撞,整个下管过程很容易对管表面进 行擦碰,导致刮花,影响抛光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既能让管材集中还能够防止或减轻管材 表面由于碰撞而产生刮花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管材下管装置容易刮花管材 表面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对管材表面伤害的下管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 装置,包括了气动推杆、工作台支架、带铰链可以翻转的V形工作台,所述V形工作台一侧通 过铰链与工作台支架连接,所述工作台可以绕铰链翻转。设置在工作台下方可以90度转动 的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成对设置,与工作台支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缓冲支架由缓冲软 绳与金属管组成,其中下部为金属管,上部为缓冲软绳,缓冲软绳呈弧形设置,与工作台支 架连接。所述缓冲支架最下方设有收集管材的集管软绳。
[0005]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中,所述V形工作台与连杆机构进 行连接。
[0006]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中,所述连杆机构与气动推杆连 接。
[0007]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中,所述成对设置的缓冲支架通过 靠边支架连接。
[0008]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中,所述缓冲支架最下方设置一对 集管软绳,集管软绳固定在工作台支架上,与地面悬空。
[0009]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中,所述缓冲支架成对交替设置, 多级缓冲管材下落的冲力,在管材装满工作台支架时,通过旋转下方的缓冲支架腾出空间。 [0010]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气动推 杆推动连杆机构带动V形工作台倾斜下管,管沿着缓冲支架上的缓冲软绳缓冲滑落,并通 过多级缓冲支架落到接近集管软绳处,再落入集管软绳内,将管之间的碰撞降到最低。
[0011]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的左视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的优选实例中,包括V形 工作台1,管2,铰链6,工作台支架12,气动推杆4,连杆机构3。其中管2放置在V形工作 台1上,V形工作台1通过铰链6与工作台支架连接,同时V形工作台通过连杆机构3与气 动推杆4连接。当管2准备就绪时,气动推杆4上推,推动连杆机构3,带动V形工作台1倾 斜,使管2下落,铰链6限制V形工作台1不脱离工作台支架12。
[0015] 具体地,在本优选实例中,管2从V形工作台1滑落后,落入缓冲支架11中的缓冲 软绳9上,顺着缓冲软绳下滑至末端,再落入对面的缓冲支架11的缓冲软绳9上,依次交 替,最后落入集管软绳7上。
[0016] 更进一步,当管的数量较多时,为了避免缓冲支架阻碍管的收集,在工作台支架12 和缓冲支架11之间通过铰链6连接,使缓冲支架能够朝侧面旋转90度,到达与管2平行的 位置,腾出空间来收集管。考虑到缓冲支架11旋转时,为了便于缓冲软绳9跟随旋转,缓冲 软绳9上方固定在工作台支架12侧面,即铰链6的同侧。
[0017] 为了方便成对的缓冲支架11同时旋转和复位,在每对缓冲支架11的底部通过靠 边支架10进行连接。当管满时推动最下方的靠边支架10,使之旋转,腾出空间,若再满可依 次旋转上方的靠边支架10,最后管满时,通过航车吊运管离开,再推动靠边支架10,使之带 动缓冲支架11复位。
[0018]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了气动推杆、工作台支架、带铰链 可以翻转的V形工作台,所述V形工作台一侧通过铰链与工作台支架连接,所述工作台可以 绕铰链翻转,设置在工作台下方可以90度转动的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成对设置,与工 作台支架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缓冲支架由缓冲软绳与金属管组成,其中下部为金属管,上部 为缓冲软绳,缓冲软绳呈弧形设置,与工作台支架连接,所述缓冲支架最下方设有收集管材 的集管软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工作台与连杆 机构进行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与气动 推杆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设置的缓冲 支架通过靠边支架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材防碰撞自动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最下方 设置一对集管软绳,集管软绳固定在工作台支架上,与地面悬空。
【文档编号】B65G47/74GK203865533SQ201320641046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陈尚友, 陈守安, 林远平, 王进戈, 陈必秋, 潘亚如 申请人:西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